一、提高认识,自觉抵制
在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中,主观原因是决定性的。因此,提高认识是第一位的。
很多人发生学术不端行为,首先在于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科学研究可以有捷径,可以不需要基本功、不需要艰辛劳动。其次是心存功利,不重视学术道德修养,并把学术不端视为小节、无伤大雅。希望通过不劳而获、巧取豪夺或其他不正当、不道德的手段,获得学术声誉和利益。因此,崇尚科学精神、培养科学道德,充分认识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学风,是每个人长期的任务。
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了解学术规范和有关法律规定造成的。一项调查表明,博士生获取科研道德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导师的言传身教”(66%) 和“自己看材料”(51%) 等非制度化途径,从学校组织的课程中获得相关知识的比重只有21%左右。博士生是未来科研的主力军,如果他们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知识都只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怎么能够希望他们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严格遵守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呢?所幸的是,很多大学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在学生中开设有关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课程。这将从知识层面上弥补目前研究人员这方面的欠缺。
西方有一个“破窗效应”理论:如果某建筑物的窗户玻璃碎了,又得不到及时维修,人们就可能受到暗示和诱导去打碎更多的窗户玻璃,而这些破碎的窗户会给人们造成一种混乱无序、无规则可循、麻木不仁的心理感觉,导致更混乱的局面。“破窗效应”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出现,都会传递某种负面信息,负面信息蔓延开来会形成不良环境,而这种不良环境又会对人们产生诱导,致使更多人产生不良行为。
学术不端终究不是主流,绝大多数人对此还是非常反感的,但当看到个别人用各种卑劣手段不劳而获时,有些人就会出现心理失衡,从而走向这条与道德相违背的道路。
因此,要防止学术不端,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坚守学术道德的底线。要不断提高学术修养,严格自律,洁身自好,自觉增强“免疫力”。教师要抓好育人、带好队伍,敢于把自己置于学生的集体监督之下。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应实行“零容忍”,敢于“兴师问罪”,绝不宽容。作为学生,则要自觉接受教师和同学的监督,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要真正做到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必须回归学术常识:
1)共同署名责任原则。学术论文的共同署名者必须共同承担责任。在一些论文造假事件中,校方和院士均称对论文署名不知情,实质上背离了这一基本学术常识。
2)质量评价原则。学术论文的评价不能看数量而要看论文本身的学术贡献。重视发表论文的数量、期刊档次,却不关注论文的质量、学术贡献,这是我国高校、科研机构普遍采取的数量指标评价体系。
3)独立调查原则。学术不端处理调查必须公正、公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摆脱各种利益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左右,也才能真正严肃处理学术不端事件。
二、改变论文写作模式
有人曾经列举了目前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三种模式:
一是“基金-着作-基金”的闭循环。研究者申请基金,利用基金买版面,出版论文,再以论文去申请新基金。这种论文一般只有两人看编辑和作者。根据科技部的统计,我国1998 ~ 2007年的10年中所发表的论文,近40%一次也没有被引用过。
二是“课题-论文-课题”的闭循环。学者申请课题,然后炮制各种论文、报告,紧接着通过公关在各类期刊发表,用论文去结题,并以论文去申请新课题。
三是“成果-获奖-成果”的闭循环。在以上两个闭循环中,还嵌入另一个环节,研究者(或机构)酝酿把论文、着作等汇聚成成果,申报各种政府奖项,以奖励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声誉,再以奖励去获得新的“成果”, 获得新的奖励。这样的学术活动路线图,足以令人“名利双收”。然而,在世界第一论文发表数量、每年几百项科技大奖的繁荣表象下,学术的真实生态却趋向荒凉。教师疲于应付考评、追逐名利,学术生命日渐萎靡甚至被迫造假。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也是受害者。
这三种模式基本反映了当前论文写作的动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现了“繁荣”景象,很多期刊不合时宜地外延扩张,目的就是多发表论文,多收版面费。这也助长了学术不端的发生。这种模式下产出的论文,不大可能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据统计,1998~ 2008以来,我国SCI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为4.6,比世界平均次数9.56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要真正杜绝学术不端,必须回归到科学研究本义上来,改变论文写作的功利模式,摒弃浮躁,踏踏实实做好基础研究,认认真真写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