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是对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的实验目的、方法、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的学术文体。实验报告与实习报告有相似的地方,如原则、要求等,但比实习报告的内容更单纯,叙述更简单。
1、实验报告的特点和要求
实验报告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科学性是实验报告最重要的特点。如果实验的内容是不科学甚至是反科学的,那就毫无实验价值。因此,保证科学性是保证实验报告质量的关键。
2)规范性。国家标准对科学领域的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表格、插图等的使用都作了规范化、标准化的规定。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必须严格遵守这规定,并熟练地运用。
3)重现性。实验的结果,不但要经得起自己的验证,也要经得起他人的验证。在相同条件下,别人在任何时间、任柯地点进行实验,都可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果。实验报告中所写的实验现象可以重复和再现,否则就说明有差错,甚至有伪造之嫌。
4)真实性。实验报告中,无论是实验内容、实验过程,还是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都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真实可靠,不可弄虚作假。
因此,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做到:
1)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实验记录是撰写实验报告的基本素材。
在做实验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实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及时做好翔实的记录。可以借助记录仪表,连续或定时记录有关数据。但是,仍然需要仔细观察实验是否正常、仪表是否正常等。对实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特殊情况,尤其要关注和记录,以便日后分析其原因。
2)真实可靠,绝不编造。实验报告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不能有半点虚假,更不能无中生有、随意编造。为了实验数据准确可靠,常常要反复多次测量,直到再现性非常好才告结束。如果尚有实验数据不全,或实验现象不明,则务必补做实验。
3)语言确切,条理清楚。实验报告的语言要确切、简明,常用符号表示概念或表明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规律。应多用专业术语、方程。要善于分析与综合实验记录,结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图表规范,图文并茂。实验报告中,常用插图,如设备装置图、电路原理图、工艺流程图、程序框图以及处理数据的坐标图等,使叙述生动形象、一目了然。表格是表述分组数据的有效方式,也常被采用。使用图表要符合相关规范。
2、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写作
实验报告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前者如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等,内容比较单一。
项目固定,大多数已印成实验表,由实验者根据要求逐项填写即可,如表4-1所示。后者如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内容相当多,不是一两张报告表所能容纳的,需要根据实验记录,按照实验要求写成有一定篇幅的“文章”。
不论是简单的实验报告表,还是复杂的实验报告“文章”,一般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实验名称。实验名称应集中反映实验的内容,力求明确、醒目。
2)实验目的与要求。做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要直截了当地写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知识;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原理与方案。简要说明实验所根据的理论,即所依据的基本定律、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等。常常要列出计算公式、化学反应式,绘出原理图。
4)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是实验的物质条件,包括两方面:一是仪器设备,应列出它们的名称、规格、型号、主要性能参数以及生产厂家;二是原材料、药品、试剂、元件,也要列出它们的名称、规格、数量、等级以及出品单位等。前者是可以长期使用的,后者会在每次实验中消耗。假若不列清楚,就说不上再现性。
5)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实验装置是根据实验方案确定的,应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既节省文字说明,又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其说明,有时按装置的空间顺序,有时按工艺流程顺序进行。实验步骤是指实际操作的程序,一般都按时间顺序,将操作步骤逐一说明。
6)实验结果。即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实验报告中所列的数据,必须是原始记录中的,不可凭空捏造,也不可任意取舍。
原始记录是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记有实验时间、地点、条件、环境、偶然情况等,以备分析数据时参考。原始记录决不允许任意修改。实验数据要重复验证,确保准确无误。
7)实验结论。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最后作出结论。结论要有概括性,推理要严谨。也有的实验报告,把实验结论叫做“讨论” 。
陈上述七点外,实验报告中还有作者署名、摘要、前言、目录、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后记等。这些部分的写法,与一般论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领域,也开始引进实验教学,也存在撰写实验报告的问题。例如,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概括、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报告。社会科学实验报告结构与自然科学略有不同,重点也有差异。总体上可分为三部分:前言、实验过程和结果、讨论及结论,其基本要求如下:
1)实验报告的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实验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有无阅读价值。
2)实验背景是实验研究的出发点和实验报告的核心。实验背景的表述要具体、清楚,明确表示出实验的目的、方向,并说明课题来源、实验的实际意义等。
3)实验过程和方法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实验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的科学性以及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这部分应主要交代:
(1)怎样选择被试对象,被试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应范围。取样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要注意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独立性。从统计学学的角度,样本应该是随机的,样本之间应该是彼此独立的,即它们的测试结果之间不应该有联动性。
(2)实验的组织方法及依据,例如是采用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还是轮组实验,采取这种实验方法的依据包括哪些,基础测定及测定内容,实验的具体步骤等。
(3)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要注意原因变量一定要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不能产生于结果变量之后,否则先果后因,实验就不成立了。要对两个变量进行测定,测定方法是口头测定、书面测定还是操作测定,是个别测定还是集体测定,有无后效测定的时间等,也要交代清楚。在实验前,就应对与结果变量测定内容相关的原因变量进行测定,以便与结果变量对比。只有经过这样的对比,才能发现共变关系。
(4)要严格控制无关因子的作用,才可运用统计检验来消除偶然因子的作用。
4)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严格核实,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典型事例,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增加实验的说服力。图表使用要注意规范化。
5)分析与讨论,即运用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来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有:①由实验结果来回答篇首提出来的问题;②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③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找出得失优差;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本实验存在的问题,使以后的研究方向更明确,少走弯路。
6)结论是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它直接来自实验的结果,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结论的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适用的范围应同取样的范围一致。
7)附录是指内容太多、篇幅太长而不便于写入实验报告但又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如测试问卷、评分标准、原始数据、统计检验等内容。
下例为一篇测量学实验报告。作者把实验目的、步骤都作了详细介绍,实验过程的认识、体会也很深刻。整个报告简练、通达,结构严谨。但是,关于测量实验的结果没有在报告中总结,从而使报告更像一篇实验结束后的工作总结。
测量学实验报告
xx班高X
一、实验目的
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实验的目的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录。
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中。然后,将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转点2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按与第一站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计算。按以上程序,依选定的水准路线方向继续施测,直至回到起始水准点bm1为止,完成最后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
3)成果检核。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若高差闭合差超限,应先进行计算校核。若非计算问题,则应进行返工重测。
三、体会
测量学实验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我们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 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今后实际测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过程中控制点的选取很重要,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和安置水准仪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边长约60m至100m左右。我觉得,我们组测量时就有一个点的通视不是很好,有树叶遮挡,但也没办法,因为那个地方的环境所致,幸好我们可以解决。还有水准仪和经纬仪的调平和对中都需要做好,这直接影响测量结果观测时要认真。有时目标稍微偏一点,读盘上读数就会有变化,误差增大。一旦超出容许值范围,就要重测,浪费很多时间。所以,观测很重要,读数时最好固定一个人来读数,以减少误差。
计算是一个谨慎、复杂的过程。为了能够赶超进度,我们组的数据大部分由我和李丽进行处理。但是,计算完之后,我们俩都有个任务,就是教会组内每个人都学会处理数据。
在处理数据时我们还发现不少问题。有时少测了一段距离,有时发现角度不对,最后我们又扛着仪器重新开工。大家都有一种使命感,不管怎样都要把它测准确,不能马虎大意,更不能投机取巧。培养良好的习惯,持有一种认真谨慎的态度,相信这将成为我们以后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笔财富。在返工之前,我们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比如风的影响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测量结果,这样便可以锻炼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测量角度、高差等。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和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 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心里还一阵阵发怵: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遍,就基本掌握了。但要提高效率和精度,还要经常练习。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
否则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偏差很大,更致使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我还学会了吃苦耐劳。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地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验快速而高效地完成。我们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并学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收工。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严谨。
3、实验报告中常见的错误
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求实性。在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的为了弥补实验数据的缺失,弄虚作假;或者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等。
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沉淀物,但没有准确地说明是“晶体沉淀”,还是“无定形沉淀”述步骤时,没有按操作顺序分条列出,导致层次不清晰、凌乱等。
3)没有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例如,“用棍子在混合物里转动”一语,应用专用术语"搅拌”较好,既可使文字简洁明白,又合乎实验的情况。
4)量和单位、公式不准确,没有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