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确定后,论文写作中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定向式材料收集和积累了。如果说,论文的选题是“虚”,收集材料则是“实”,在论文写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1、材料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
好的论文贵在选题,重在收集资料。对于有些以文献研究为主的社会科学论文,尤其如此。
1.材料是研究的基础
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不同,具有继承性。它不能完全依靠内心体验、自说自话,而是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因为学术论文的写作是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进行的,而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任何学术研究都不可能从零开始。因此,在论文写作前,必须先了解前人对本选题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否则,可能是重复研究,选题毫无意义。
作为研究的起点,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论文写作中的材料运用差异较大。自然科学重视直接材料,在对直接材料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_上得出结论;社会科学则更重视间接材料,在间接材料的基础上求新、求异,甚至对间接材料的整理和归类本身也是一种最主要的研究方法。这种差异是由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特点所决定的,并不能改变科学研究的继承性,更不代表研究水平的高下。
2.论文的观点从材料中产生,并由材料支撑
材料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孕育观点、培养学术灵感的过程。学术文献资料不仅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开阔我们的视野,更可激活我们的科研创造力,萌生联想、推理,从而产生新的知识片段,促进深入思考、不断创新。法国批评家EL泰勒对此有过经典描述:“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具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有人曾说:如果你能通读本专业100本中外专着,你的学术水平就脱胎换骨了,你做学问就有了根底,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就不一样了。这充分反映了文献资料的作用不仅在于论文写作,更可及于素质培养。
作者为了写论文,搜集、积累材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没有材料也就无所谓观点。
同时,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论文的观点是否成立,不仅取决于论证过程,也在于支撑观点的材料是否真实、充分、有说服力。只有在真实、典型、充分的材料基础上,再通过正确的逻辑推理,才能使作者的观点成立并被接受。离开材料的支撑,观点则成空中楼阁。
3.材料的占有是完成论文的保障
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都有自身的局限,通过阅读与本选题相关的、众多学者的各种研究文献,可以拓展学术视野,深化对选题的理解,从而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观念层次。必须占有详尽的文献资料,形成一个宽广的知识背景,用以拓展我们的思维。文献研读得越多,论文的思路也就越清晰。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无不得益于深厚的文献资料的积淀。一般而言,写作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收集的文献资料至少应有数万字,甚至十万字、几十万字。
详尽的文献资料,不仅是数量上的,更在于资料的质量和代表性。
例如,高水平资料比一般性资料更有意义;除了中文资料,还要有外文资料,尤其是先进国家和地区、代表前沿的文献资料;学科研究中代表人物的文献,以及学科发展历史上的标志性文献资料,等等。
2、论文写作对材料的要求
写论文最不能缺少的是材料。在论文写作中,因为学科范畴的原因排除了直接材料,而间接材料的主体是文献资料,所以人们习惯上把论文写作的材料称为资料,收集材料等同于收集资料。
基于材料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用于研究和写作的材料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材料必须真实、准确
论文的生命在于真实。只有真实、准确的材料,才能有效地说明文章的观点,确保论文立得住脚。真实就是不虚假,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造;准确就是可靠无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论文作者除了要掌握大量可靠的直接材料外,也经常使用文献资料等间接材料。使用间接材料一定要核实真伪,判断其可靠性;引用名言、警句作论据,不可断章取义。
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人大量通过网络获取相关文献。网络具有开放性,相关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不一,使用时一定要谨慎。务必选择可靠、权威的大型专业数据库,确保文献的质量和可靠。
相对而言,学术期刊有特有的评审体系,可以确保文献的质量和水平;经过规范化处理,表述准确、可靠。此外,学术期刊发表的都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典型意义,学术参考价值大。所以,期刊论文是主要的材料类型。选用网络文献时,也应重点选择正规期刊授权的数据库发布的与纸本同步出版的电子文本。
2.材料必须典型,具有普遍意义
典型材料就是具有代表性,能充分说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材料,在论文中最具说服力。例如,学科研究中,中外代表性人物的代表作品,学科发展的标志性文献,尤其是引领学科方向的高水平文献资料,都具有典型意义。只有依据典型材料和事例推导出来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有应用价值。因此,论文写作时,要善于选择那些能够代表事物整体、能够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事实,去充分说明文章的观点。
此外,还应关注那些与通常的观点不一致的文献。这些文献跳出常规思维,通过论证得出有别于常识的异质结论,其材料、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等,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材料要新颖,有现实意义
学术论文如果材料陈旧,一方面在真实性、准确性上要打折扣,另一方面它所支撑的论点也很难令人信服。因此,论文普遍要求材料新颖,有现势性。这不仅是论文和研究创新的基础,也是选题具有现实意义的关键所在。
新颖的材料就是新出现的材料,或者虽出现了一段时间,但很少人见过、用过的材料。材料新颖,可以给人以新鲜感,使论文充满生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热点和最新进展,具有典型意义。材料新颖,是论文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面。写论文时,作者应注重搜集新材料,并善于从常见的旧材料中发掘别人尚未发现的新信息,不断创造出新的成果。
4.材料要充分、全面
材料充分、全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支撑论文的观点。
倘若材料单薄、零碎、片面,必然缺乏说服力,论文的观点也偏颇或无法立足。论文写作时,应根据选题范围,充分、全面地收集、研究和总结材料,务使论文观点准确、切合实际。
从当前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实际看,在论文写作的材料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材料与论文观点无关或关系不大。收集到大量材料之后,往往不忍割爱,将一些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写到文章中,致使材料与观点脱节,影响论文观点的表达。
初学论文写作者,往往对论文的重点把握不住,不懂得削枝强干,所有涉及的概念、判断,都要用材料论证,造成材料堆积,不仅毫无意义,也削弱了论文的逻辑连贯性。
第二,材料不典型。不懂得材料取舍,选用非典型材料作为论证的依据。不仅使论文说服力降低,也造成材料堆积,使文章冗长、湮没主题。
第三,材料不真实、不准确。有些作者不注重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掌握的不是第一手资料, 而是间接的第二手资料。对这些资料不加核实,照搬照用;或者有第一手资料,但有造假、修改或选择性利用等情况;或者对材料进行主观的“合理推导”,人为添枝加叶,使材料脱离实际,不真实、不准确,累及论文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