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论文的概念
对于"学术"一词,《辞海》解释说:"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如学术论文."国家标准局发布的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规格》中这样界定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试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相关知识的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和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从上述有关学术论文的定义来看,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文体上看,学术论文归属于议论文.按照文章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可以将其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和应用文.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进行剖析,发表意见,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体.学术论文是议论文的一种,是一种证明自己观点的文章.议论文的过程要素包括:论题(提出要进行论述的问题)、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通俗地说,议论文的论点是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由此看来,学术论文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展示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比如,一个人要研究钱钟书的"钱学".他的论文题目是"论钱学的基本精神和历史贡献",很有挑战性.他认为"钱学"的基本特点是博大精深,这是论点,但他怎么能让读者或者圈内的人认可他的观点呢?他就要旁征博引,充分地论证"钱学"的博大精深.没有充分的材料,光在口头上喊或凭自己的感觉是不行的.他必须以理服人,必须摆事实,讲道理.让人看到他充分的论据,让人感到确实是这样,不得不承认钱钟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者.
第二,学术论文是作者对科学的探索或对科学成果的阐述,并通过论文公诸于世,与社会进行交流.科学研究的目标是追求真理,解释并预测自然或社会现象,只有将它写出来,记载下来,才能在证明、推理和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了解它的各个部分、层面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并由此推测它在哪些方面能作推广和改进等,从而引发一些新的问题,推进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如果说科学研究成果是科学家献给世界的一颗颗"珍珠",那么学术论文就是对"珍珠"的采集.由此可见,学术论文强调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阐述.
第三,学术论文是对已有科研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根据已知探究未知,是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邓小平曾指出: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都是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研究的若干成果.为此,研究者必须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才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新观点、新见解、新主张和新创造.因此,学术论文强调对学术史的回顾和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
第四,学术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科研交流和传播的一种工具.科学研究产生新知识、新理论,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传播和应用,只有不断传播和广泛应用,研究成果才能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就这个意义而言,研究者将研究成果用论文形式写出来,只是完成了传播的一半,只有把成果进行传播(发表、宣读、交流),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应用于社会实践,才算完成了另一半.哈佛大学有句名言"不发表即死亡".科研成果如果不能以文章形式见诸于世,再好的观点、见解和发明,都不过是人类头脑中一些看不见的思维活动,世人永远无法了解.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小学的课本上有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阿基米德洗澡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几乎一样的故事,前一个历经岁月而停留在文化的层次上,作为课文,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的榜样;而后一个则成为科学殿堂中闪闪发光的明珠,作为科学定律无时无刻不在造福人类.可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放到科学的殿堂之中,是十分重要的.在科学的共同体中,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就是看其有没有研究成果,多数时候这就意味着学术论文被同行专家审核通过并且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因此,学术论文写作既强调论文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又强调论文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述.
二、学术论文的类别
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侧重于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
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的目的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的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晋级升迁的重要依据.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经济、管理等学科论文.
管理类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所谓管理类论文,是一种专门研究管理现象,阐发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工作实践的学术论文.管理类论文在管理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描述管理研究过程、反映管理研究成果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进行管理学术交流的一种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管理专业的高校大学生,还是从事管理学研究的专业人士,都应当娴熟地掌握管理类论文写作的知识、方法和技巧.
三、学术论文的特点
(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一切学术论文的灵魂,没有科学性的学术论文是毫无生命力的.学术论文的科学性,主要是指作者能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研究,并得出科学的结论.它要求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对待研究工作,尊重客观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并以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结论和理论形态表述出来.学术论文的科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内容的科学性,即内容要真实、成熟、先进和可行.真实即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被实践证明的公则、法理;成熟即论文的成果能指导实践活动;先进是指具有当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可行是指在技术上行得通,办得到,有应用价值.第二,表述的科学性.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且客观、正确、鲜明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典型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推理要有逻辑性;结构要严谨、完整;语言要准确、清晰.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不择手段,导致剽窃、抄袭、造假等学术腐败事件层出不穷,这与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严重背道而驰.如,2014年1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学术带头人小保方晴子及其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他们把体细胞放入弱酸性溶液中并施加刺激,成功培育出能分化为多种细胞的STAP"万能细胞".因培养过程简单安全,有望给再生医疗带来新思路,论文发表后备受关注.美国相关领域的学者放下了手中的全部活计,全力以赴尝试复制小保方晴子的实验,并号召全美的各大生物实验室尝试该项实验.2014年2月17日,美国学者在《自然》杂志的新闻栏里发表了一篇通讯,公开质疑小保方晴子的实验,小保方晴子研究涉嫌造假的争议由此展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经调查后宣布,论文第一作者、理化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中心(CDB)研究室主任小保方晴子存在捏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共同作者虽无学术不端行为,但由于未能发挥把关作用也"责任重大".此后,?自然?杂志也撤回了两篇论文.小保方晴子的学术神话几近破灭,他的上司和论文共着者---理化学研究所发育和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树于2014年8月5日在实验室内自杀身亡,给原本就不平静的日本科学界带来极大震惊.无独有偶,中国学术界的造假事件也屡见不鲜.从事科学研究的相关人士应从中汲取教训,只有坚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真实性、可靠性,才能确保学术论文的科学性
(二)学术性
学术性是学术论文最基本的特征.学术性又称理论性,是指人们在研究客观事物时,不是停留在具体现象上,而是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透过现象,深入剖析事物的本质,提炼出事物的特性,掌握事物的规律.因此,学术论文不是简单地描述客观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或者简单地堆砌数据、罗列证据,而是通过大量的概念、定义、公理进行说服,对形成和应用的资料进行认识上的深入加工,通过论证、阐发,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研究成果提高到理论高度来认识.一篇缺乏学术性的文章,难以称得上学术论文.
(三)创新性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有无创新性、是否"贡献新知识"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一篇论文如果仅仅是材料的堆砌、现象的罗列或者重复别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缺乏新见解,没有新结论,哪怕它的结构再完善,文字再精彩,都只能是时间和人力的浪费,没有任何价值.每一位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应当谨记季羡林先生的话:"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不一定要求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是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也不一定限于重大发明,而是要求作者在本专业范围内,对所研究的问题有真知灼见,有个人独特的看法,而不是简单重复、机械模仿或全盘抄袭别人的工作.也就是说,撰写论文应当是"求同存异",以"求异"的眼光发掘别人没有研究的问题,然后在综合别人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四)平易性
平易性指的是学术论文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