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10篇(17)
时间:2017-07-03 来源:未知 作者:李编辑 本文字数:46331字
四、结论与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介于4.7%~26.4%之间,其中1/5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超过20%,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学习以及情绪三个方面,以意志力薄弱、交际能力缺乏、敏感脆弱等问题最为普遍,另外三方面(人格、品行、人际)又分别以自卑、感恩缺失和异性交往问题较为突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中小学校要转变单纯心理健康教育观和孤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要结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结合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教学方法等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落实学生为本理念。以生为本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选择上,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精心选择学生最实用、最需要的内容;在方法选择上,要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多采用游戏、活动等开放性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合作交往、自我调控等社会适应能力,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获取知识、获得成长;在活动评价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反省和多元观察与思考。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综合性是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具体表现为学科的整合和融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提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心理学理论与技术运用到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具体包括学科教学渗透、班主任工作渗透、教育活动渗透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不仅仅是在学科中的渗透,更非单纯地在学科内容中寻找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而是要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中充分体现开放、尊重、理解、关注、信任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学理念,在学校日常工作中践行这些理念,积极维护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
2.学校教育要与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义务和职责,也是家庭、社区的义务和责任。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与学校的文化以及教育、教学和管理有关,也同家庭、社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方式方法有关。在全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家庭、社区的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彻底转变以往“学校管教,父母管养”的错误观念,要主动承担起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要注意:重视孩子早期人格的培养,不能溺爱孩子,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各种困难,培养其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和良好的品德习惯;正视“代沟”冲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尊重和理解孩子,不强迫孩子,与孩子做朋友;转变“学习唯分数”的错误教育观,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正确看待孩子成绩,不给孩子过大压力;注重和谐健康家庭氛围的营造,父母以身作则,尊老爱幼,家庭温馨和睦,为孩子创建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社区是中小学生成长中除学校、家庭两个大环境以外的第三个大环境,其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政府行政部门应加大对社会文化市场(广场、公园、网吧等)的管理,惩治邪恶,弘扬正气,要创建文化资源,加强社区图书馆、文化宫的建设等,优化孩子们的学习资源。政府执法部门要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和监控,消除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净化社会环境,让广大中小学生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健康成长。
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过程,学校是主体,家庭是基础,社会是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事半功倍。
3.统筹城乡文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导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通常多而复杂,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其生活地域的文化、教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双轨制的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城乡文化、教育发展的差异,难免导致城乡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差异。
4.全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将全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结合。根据调查结果,中小学生在社会适应、学习及情感方面普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在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特别注意关注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以体验式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和生活,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心理健康集中教育的同时,也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依据本调查结果提示,要特别关注小学、初中衔接阶段学生,他们可能更希望得到适应、人际及学习等方面的辅导;关注男生、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非独生子女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必要时为他们提供及时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经美,刘宝欣。浅谈中小学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1):80-81.
[2]王纬虹,等。减负提质需深化改革与多元互动:基于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的调查研究[N].中国教育报,2013-10-21(05)。
[3]钱家荣。中小学生情感教育论[J].教育科学,2008(1):24-25.
[4]高屹,于新红,张瑞凯。北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35-42.
[5]王婷婷。中小衔接阶段学生学校适应压力源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42-45.
[6]王纬虹,李星,雷晓燕。重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5):17-19.
[7]杨碧秀,程灶火。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270-272.
[8]吕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态度的比较[J].上海教育科研,2012(4):50-51.
[9]韩丽,王磊。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7(1):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