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新时期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的研究与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27 共3187字
论文摘要

  兴起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到现在已经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医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各层面的关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由社团行为过渡到政府行为,进而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制约和影响着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发展。

  一、当前我国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

  (一) 教育理念

  近几年,各种教育理念不断涌现,但大多数是基于经验理念,基于理论理念构建的寥寥无几。教育目标更多定位在初级和中级目标,没有体现其高级目标。关于学校心理教育的对象存在着认识不清,甚至是严重误解的现象; 国家政策导向与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

  开展教育的规模和深度不够,工作往往浮于面上,缺乏明确、具体而有效的举措; 工作机构、人员、经费无法得到切实落实。从宏观上看,整体水平偏低,工作缺乏规范; 专业化程度低,与学生的需要、时代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地区差异较大,各地各校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二) 教育模式

  有学者把其归为三类: 治疗型、保健型和提高型。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构建上,而关于其概念、原则、作用等理论缺少系统研究。研究开展的很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八少八多”: 宏观研究少,微观研究多; 前瞻性研究少,总结性研究多; 深入剖析少,表面分析多; 创新研究少,重复研究多; 跟踪研究少,横向研究多; 大样本研究少,小样本研究多; 发展性研究少,障碍性研究多; 特色研究少,一般研究多。实践操作推广性弱。一方面,一些模式构建的前提要求在许多高校不具备; 另一方面,模式构建缺乏对高校之间的差异性认识,不具备推广价值和推广空间。

  (三) 教育领域

  据调查,目前很多高校片面强调地专业知识教育和学科成绩,忽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必选课降格为任选课或对于医学生科目教学顺序安排不够科学。我们国家对于学校心理学家胜任特征内容的了解并不充分,其应胜任的特征框架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迄今为止,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应承担的核心职能还未形成一致的结论,目前看主要是面向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整体上还未涉足面向教师、家长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全方位心理学服务,所承担的职能及面向的服务对象还没有达到学校心理学家的专业要求。

  (四) 教育途径

  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但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所用教材五花八门,有些学校甚至在课堂上主要讲授普通心理学知识或变态心理学知识,甚至精神病学等课程,而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表现的真实的心理问题及需要却难以顾及。同时,把心理教育教学课程化、学科化,但又缺乏明确的教学大纲、内容、方法以及有针对性的、便于学生自学的辅助教材。教育教学的基本状况是: 重课程开设,轻心理训练; 重个体咨询,轻团体咨询; 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

  方法途径从形式上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并不能弥补各种途径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缺憾。

  (五) 教育队伍

  据调查,国外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 1?400,而国内高校大致为 1?10000,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重短缺,直接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因为学校重视不够、职称评聘不明确、工作报酬低,缺少应有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使得有限的师资流失严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职工作者大多是一线辅导员,他们刚从研究生或本科毕业,年纪轻,阅历浅,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培训,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导致其本身情绪容易波动,心理容易失衡,难以胜任精细而复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新时期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的研究与探讨

  (一) 教育理念

  向全社会渗透。不管是参考国外的经验,还是展望我国今后学校心理学服务需求的发展趋势,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由单一心理学服务转变为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全方位心理学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更代表着一种思想、一种理念。首先,21 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应出现校校设有心理辅导机构,人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应延伸到学生家庭、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结合的网络系统。最后,必须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使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能切身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益,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 教育模式

  在不同的取向中和谐发展。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主要有矫治性和发展性两种取向。虽然,理论上人们大多能认同发展为主,矫治为辅,但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高校和教师都更多地着眼于矫治层面,重点为少数有问题和适应困难的学生提供服务。未来,矫治和发展仍应成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主题,但这两大主题并不相互排斥,而是互为补充、和谐发展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取向应逐渐成为共识,高校在继续关注心理适应教育的同时,应更重视全体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优化,逐步形成矫治、适应、发展多层面和谐发展,形成以发展性为主、以矫治性为辅,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立体教育模式。

  (三) 教育领域

  随着社会需求而拓宽。社会飞速发展,学生的需求日趋多元化,随着学校心理学科的不断完善并根据社会各个时期的不同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作用也逐步拓宽到为学生、教师、家长及整个教育管理系统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心理教育测量、心理咨询、学习辅导、与教师或家长之间的咨询会诊、项目评估和学术研究等。相应地,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应突破目前比较单一的现状,逐步由心理咨询向学习咨询、生涯咨询、生活咨询、人格咨询等领域扩展,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自我健康形象的确立。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家长、教师提供咨询服务。

  (四) 教育途径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紧密结合。不仅要运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还要通过学校青年服务中心、校园生活渗透、社会服务和健康图书馆等途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可通过开办各类学术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等校园活动渗透健康教育。其教育途径应由以个体咨询为主发展到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并重,直至转变为团体咨询为主。同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工具和载体,注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紧密结合的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在线咨询、网上心理测试、BBS 论坛等形式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五) 教育队伍

  整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学校资源整合包括学校工作分工中不同部门合作与协调、专业相近研究人员与教师的合作等。社会资源整合包括与社会有关机构的工作联系、专业的咨询师与治疗机构的合作等。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为不同层次的学员设置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其次,不管是哪个水平的培养过程,都必须做到规范化,达到相应的培养标准。另外,培养效果的考核也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胜任特征标准进行,逐步建立起既能够应对我国当前学校心理学服务需要,同时又能严格保证培养质量的多层级、规范化的学校心理学家资格认证制度。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其实施越来越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主干理论研究的乏力与弱化,不同研究取向、学科取向的不良分化与偏差,资格认证的不规范以及监督管理的不严格等问题,该领域的研究还应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田晓红. 分析与整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 82-84.
  [2]王聿泼.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发展中的问题探析[J]. 江苏高教,2007,6: 128-130.
  [3]仰滢.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 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高教研究,2008,7: 77-79.
  [4]熊英,赵珊.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机制研究[J]. 高教论坛,2011,8: 65-67.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