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提出和初步实践
第一节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
一、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内涵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就是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充分整合社区资源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使原来由政府提供的福利性质的机构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过渡为面向全社会、面向所有老年人、能提供多种养老服务项目的现代社会服务事业。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实际出发,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发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发展社区养老功能,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举办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示范,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兴办的养老服务项目为资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以解决社区养老服务目前面临的困境。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主体多元化。打破由政府和福利机构包办养老事业的格局,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投资兴办社会化、市场化的养老机构,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2、服务对象公众化。改变传统养老模式主要由福利机构向“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养老服务的局面,面向全社会老人,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实行有偿、减免或无偿等多种服务。
3、运营模式多样化。改变以往养老福利机构全部由政府投资政府管理的模式,引入政府投资建设,委托专业化管理公司管理;政府不投资建设而补贴部分入住老人费用;民间投资建设,按照市场化模式运营等多种运营模式。
4、服务形式多样化。通过拓展养老机构、社区服务站的服务项目,增加如托管、心理咨询、康复治疗等各种养老服务,为家庭提供支持。
5、服务参与公共化。社区养老网络的构建,除了有政府的主导和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外,广大志愿者的参与也是一个重要的系统支持。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通过互帮互助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而且还有利于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居民在互帮互助中净化心灵,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志愿服务应该成为社区养老发展的重要支点,成为衡量社区文明程度的首要标准。
二、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构成要素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包含了政府、社会和社区三者关系。
首先,社区养老服务是政府职能、社会职责和社区资源三者的有机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政府的指导和调控是它发展的保证,社区各项资源的支持与参与是它发展的条件。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必须在社区内把政府的职能、社会的职责和社区的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社区养老服务,使之可持续发展。
其次,社区养老服务必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养老服务必须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要求,社区养老服务也正是在适应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就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解决因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真正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三,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必须依托社区。社区养老服务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群众性,这些特点不仅表现在其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作用,更在于社区养老服务本身面向老年居民群众,面向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因而社区养老服务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包揽是不行的,需要社区各种力量的广泛参与,这是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生命力之所在。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必须依靠社会发展,即依托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三、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性
(一)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看,社区养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道路
由于老年人口规模大,高龄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老年人养老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缓解社会养老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快建立健全老年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因此,要满足老年人口对养老服务需求,光靠国家投入举办养老服务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社会化的道路。
(二)从社会转型、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看,社区养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道路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单位办福利、办社会的功能逐渐向社区剥离,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同时受计划生育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传统的几代同堂已逐步解体,老少分住、家庭小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家庭保障和照料功能逐渐向社会转移;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特别是独身、独居、残障老人,他们日常生活的照料在相当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区,迫切要求社区发展各项养老服务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为此,各级政府虽大力推进、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使社区养老成为作为家庭养老的有力支撑。但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服务设施不全,必须走社会化道路。
(三)从机构养老服务的现状看,社区养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
目前,社区中现有的养老机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数量少、规模小。目前,国办养老机构仅仅能够满足“三无”、“五保”对象供养和少量自费代养。二是资金缺乏。由于政府对养老机构投入较少,服务功能不配套,三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国办的养老机构由于管理体制问题,工作人员出现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护理人员素质较差等现象,服务人员缺乏医疗、康复、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总体上还没有跳出传统的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使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四)从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背景看,社区养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
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使社会福利模式逐渐转化为“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面对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政府不再采用由国家包干的方式,而是希望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进行,改变政府既是所有者与投资者,又是管理者与经营者角色。因此,社区养老服务步入市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政部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工作思路。当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群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社区养老服务也在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式上逐步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