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人口老龄化是世纪性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更是全球最严峻的国家。在中国,1990年65岁以上的老龄化人口占全部人口的5.6%,2000年上升到7.1%,2020年将达到10.6%.截至2006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41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9%,比上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形势十分严峻。中国是“未富先老”的国家,在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这是任何发达国家没有遇到的,也是其他发展中大国前所未有的严峻课题。
从国外经验来看只有稳步推进社会化运作,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才可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在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背景下,指出目前加速老龄化的境况下,面对不断提高的社区老年人群的需求,只有走社会化道路,才能解决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本文以康健社区实证为例,提出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薄弱环节和局限性,目的是借鉴西方多元化福利模式下的社区养老服务经验,提出进一步推进社区为老服务社会化的建议和措施,以解决社区养老服务的现实矛盾和促进未来发展。
二、 研究的意义
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出发,现在和将来的很长第一段时期,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出路在于社区养老,即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结合。探索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养老(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道路具有深刻意义。
(一)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在老年人社区生活保障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缘和亲缘优势。社区养老既能满足老年人的亲情需要,又能满足老年人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需要。社区能向老年人提供经常、就近、方便和及时的服务。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事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对社会养老照料压力的减压器,同时,它能够充分调动和有效利用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力量和资源,使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得到保障。
(二)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老龄化时代的养老事业,不再只是解决部分特殊的社会成员生存的问题,而是老龄社会成员的普遍需要。同时,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包括时间、数量、内容等方面)的需求也大大地提高,尤其是养老服务的质量,有没有高素质的服务人员,能不能提供高质素的服务,有没有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供老人所需,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切身问题。提供养老服务不仅仅是给老人我们所有的,而是给老人他们所需的。养老服务需求的这些变化给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只有通过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服务主体公众化、运营模式和服务内容更加多样化的社会化养老改革,才能满足全社会的养老服务需求。
(三)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是社区养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养老模式已经与社会养老需求严重脱节,不进行一些行而有效的改革,原有的养老服务事业必将逐步萎缩,甚至遭到淘汰。要使养老服务能够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走社会化的道路,从原来的功能单一、涉及面狭窄的老年服务转变为多层次、多功能、覆盖到每一户家庭、每一个老人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常青的老龄产业。
(四)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区成为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的主要载体,通过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推行,可以很好的解决广大老年群众和家庭的实际问题,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良好运作也让老年人拥有了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消除了年轻一代关于家里老人的养老问题的担忧,让他们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老年人安享晚年,代际关系良好,家庭和谐幸福,社区氛围安宁祥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结构调整,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节 理论综述
一、 西方的福利多元主义
西方的福利多元主义一方面强调福利服务可由公共部门、营利部门、非营利部门和家庭、社区共同负担,改变以往政府作为福利共给的唯一角色,让民间有更多参与福利提供的机会,加强它们之间的合作,提高福利服务提供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强调非营利组织的参与,规范对这些组织的管理,把他们引向福利服务领域,减少民间参与福利共给的限制,弥补政府机构与个人需求之间的空白。福利多元主义的侧重点在于强调政府减少支配角色,转而由志愿部门和商业部门来主导服务提供和输送,以实现不同部门角色和功能的重新配置。
伊瓦斯四分法的分析方式,认为社会福利的来源有四个:市场、国家、社区和民间社会。他特别强调民间社会在社会福利中的特殊作用:它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在基于不同理念上的政府、市场、社区之间建立联系的纽带,使私人和局部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一致(参见表 1-1)[1].他注意到了民间社会中的社会资本对社会福利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福利多元主义是在对福利国家危机的反思中提出来的,它重新对福利予以界定,认为福利的来源应该多元化,福利责任不仅仅由国家或市场来承担,其他社会主体如个人、家庭和志愿组织、民间机构等也应是福利的提供者,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它企图冲破国家和市场的绝对主义藩篱,寻求福利国家未来发展的最佳路径。
二、 中国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2000 年民政部等 11 个部委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包括:
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以及服务队伍专业化(从目前民政部的政策中心和全国各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探索实践来看,主要内容都是养老服务)。可以看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包含了西方“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两个概念:即分权和参与。分权是将服务由政府转移到社区,由公共部门转移到私立部门;参与是指福利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福利服务的制度决策和服务输送过程。
诸多学者鉴于“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指导下对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王辅贤指出社区养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道路,他提出服务主体社会化、服务客体社会化、资金筹措社会化、服务队伍社会化、服务管理社会化等五个方面[2].台普恩认为中国老年人的养老继续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基层为主导,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力量,充分动员社区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为老年人的安老、养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3]”,他认为,推行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渠道多样化、管理方式社会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人员社会化。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实证论证的思路进行。在研究老龄化背景和社区养老面临的困境,提出社会化的解决思路。通过康健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实践,提出社会化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局限性,通过借鉴西方社区养老的经验和其实,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二、 研究的方法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即查阅涉及相关理论、实践的文献和数据资料;借鉴法,即借鉴国内外的研究、实践成果;实地调研法,通过康健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实践的分析,就当前养老服务社会化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推进的建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