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双师型理论下本科教师在职培训对策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0 共13926字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20 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1996 年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 2010 年发展规划》中提出“适当发展高等教育”[1].1998 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则提出,“使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将高等教育逐步推向大众化。1999 年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明确提出,“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3].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促进了高等院校数量的增加,极大程度地增加接受高等教育者的人数,同时也导致负面问题的出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欠缺,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所下滑,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等问题,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不仅要从扩大学校招生的角度发展教育大众化,也应从转变原有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推动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使培养的人才能服务于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能为社会所用。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能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已有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更新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推动力,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自 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改革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4]以来,全国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设陆续开展起来。2011 年山东省颁布的《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 年)》指出,“对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制定不同的办学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评价体系”[5],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强化高校的特色发展。为提高办学水平,山东省教育厅进行了名校立项建设工作,颁布了《关于公布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率先将山东省地方高校分为不同类型,将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准确定位[6].2012 年 12 月,山东省颁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工程型、高层次技术型以及其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7],规定了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职业教育需要建立中职、专科、本科直至研究生教育上下贯通、相互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有的政策表明,地方本科院校应摒弃原有的学术型高校定位的传统思想,应将其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工程型、高层次技术型以及其他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本科教育的重任,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起到衔接上下阶段教育的中枢、纽带作用。

  在职培训能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现有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所需的师资队伍。随着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其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变化,原有在职培训培养的学术型教师已不能适应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因此要改变原有的在职培训活动,便于在职培训与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保持一致,培养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双师型的教师。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能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出双师型教师,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

  3.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2014 年 6 月颁布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曾提出,“地方本科高校的新设、升格和更名原则上明确为应用技术类型”[8],文件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多项建议及意见,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策略指导。2014 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9].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研究制订的《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建设成为服务于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10].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地方、区域行业经济的发展。

  据教育部统计,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 1145 所,加上独立学院 303 所,共1448 所,地方本科院校所占比重高达 90%.目前山东省共有普通本科院校 64所,其中,中央部属高校 3 所,地方本科院校 61 所[11].作为承担本科教育主体的地方本科院校,其教师的队伍较为庞大。为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变化,需要在学校现有教师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教师在职培训是提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素质、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职培训可以将地方本科院校原有教师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推动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能有效缓解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要求与在职培训现有状况的矛盾,推动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拓宽了成人学习理论、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的内涵。本研究对教师在职培训的要素进行剖析,细化在职培训过程,改变了以往对在职培训的研究过于笼统的局面。

  同时,本文从双师型这一崭新的视角审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重塑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素质结构,并从双师型视角提出多方共建的应对策略,丰富了教师在职培训的研究内容,并延伸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的内涵。

  本文从双师型的崭新视角,审视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发现问题,并借鉴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和国外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经验,提出解决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问题的策略,丰富该方面的研究。

  2.实践意义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师在职培训缺乏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的的方式和内容等,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界定不清楚,致使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在职培训存在问题。基于双师型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将从培训内容、方式上等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师在职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从学校、企业、政府和教师自身方面提出对策,以此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双重素质,进而使教师培养的人才达到地方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提高培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活动提供指导,提高在职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1)在职培训有益于教师的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直接有益于教师的发展。教师接受的在职培训,是在教师本身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情境基础之上,同化、更新现有知识水平,并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所学到的理论与教学技能进行应用的过程。

  第一,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教师在职培训的培训对象为教师,教师从毕业一直履行教育教学的工作职责,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切身体验。在职培训中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针对某项技能的培训,能让教师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所体会,获得解决教育教学工作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通过在职培训的学习,能在其中获得职业发展困境的解决途径,帮助教师在进行以后的教学工作的中,更好地应对此类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在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在职教师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通过在职培训,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专业发展阶段的难题,为教师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铺平道路。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选择着重理论或教学实践的在职培训,利于教师在科研和教学水平的双方面提升。

  教师参与在职培训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从教师来源的角度来讲,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毕业于不同类型的普通高等学校,在进入教师岗位之前的职前培养阶段,教师接受的教育中或者缺乏教育基本理论和师范技能的训练,或者缺乏实践技能或者专业理论知识素质的培养,这是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水平的最初基础;从教师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讲,教师在参与到教师工作岗位的一段时间后,为了职称晋升、薪资提升等要求,不得不通过国内外进修、访问学者等传统方式来适应现有的评价体制,使得教师现有的水平不能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从政策现状的角度来讲,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形势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急需转变的迫切要求。地方本科院校亟需转变先前一味追求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观念,应将自己定位于应用型大学的位置。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是科学研究的理论能力的提升,也有实践技能的水平的提高。

  在职培训为教师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途径,便于教师在转型期间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在职培训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某项能力的欠缺,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职培训的项目及形式,为自己能力的提升及在本专业的发展前途铺平道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