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基于双师型视角的本科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0 共4074字

  (二)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1.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对在职培训的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

  研究数据表明,存在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对在职培训的认识不足的现象。一方面,从教师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讲,在职培训是教师的一项权利,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教师来源方面来讲,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多数毕业于应用基础型和应用型学校,在职前培养阶段接受的教育中较少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导致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在职培训作为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第三阶段,可以根据教师教育现状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做到“因材施培”.然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对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参与到在职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师及学校的长远发展。

  本次问卷中的第 10、11 题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是否喜欢参加在职培训的原因探析,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主要从未来职业发展、行政压力等外部因素来决定自己是否参加在职培训活动,其次才考虑在职培训对提升自身素质作用等内在因素。教师面对不愿意参加在职培训的原因选择时,会从自身已有体验、现在状况的角度决定是否参加在职培训,凸显了教师对在职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

  2.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偏重理论知识,设置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活动,内容偏重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知识等理论知识的传授,对教师实践技能的操作训练较少。从教师现状来看,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具有一段时间,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对教学情境及教育教学问题有类似体验,他们倾向于在培训中能找到解决现有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接受纯粹的理论知识。

  另外,不同于应用基础型院校,山东省对高等院校的分类中提到地方本科院校为应用型院校,着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而是具备一定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不应该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传授,应当有实践技能训练环节。再者来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建立从中职、高职到本科教育融会贯通的体系,要求担任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进行转型,转变原有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大力参与,而教师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而现有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需要,也不能达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调查结果的表中可以看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未能从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未考虑到教师的实际需求,在职培训内容忽视实践技能的训练,未能解决教师的所需,也不能适应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转型的迫切需求,未能有效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3.在职培训的方式较传统,缺乏实践技能的训练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对在职培训形式中的“进修”及“访问学者”的选择比例较大,也有接近半数的教师选择针对某项技能的“技能培训”.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相对来说较为传统,这些在职培训的形式已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至今仍在使用。针对教师的学历提升的要求、业务水平不足的现状,培训更多地运用研讨会、课堂讲授、课题研究及自主学习的方法,该类方法主要运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提高教师的理论基本知识素养与科学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使地方本科院校面临巨大的转型,这种转型应当是学校各阶层、全方面的一种转变,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作用于其培养的人才。面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前培养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现状,加上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需求,其水平不能应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趋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水平兼备,而面对现有的教师实践技能不足的现状,在职培训应该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和实践技能水平。现状表明,现有的在职培训形式及方法不能适应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理论知识素养和实践技能双重发展的需求,其形式及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以适应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双能力的需求。

  4.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机构相对单一

  根据表 3-8“在职培训师资来源统计表”得知,政府部门、高校等提供的师资主要讲解政策、专业及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等内容。据了解,企业会选择有经验的熟练技术人员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提供实践技能训练指导。从培训机构与师资来源两个表格的对比中发现,虽然企业为在职培训活动提供一定的师资来源,但是所占比例甚微,企业的师资多数是被学校等部门“邀请”而去,也就是说,企业仍未作为独立的培训机构参与在职培训活动。

  本文将双师型作为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视角,换种角度来讲,在职培训活动的改进可参考国内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而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参与。为使学校向应用型大学的方向转型、实现学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对已有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进行双师培训,在职培训的机构绝不能局限于学校。这并不是否认学校作为培训机构的优点,因为高等学校以其强大的师资队伍、完善的课程体系等因素,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学术理论水平及科学研究能力,但也要求企业等其他组织机构的加入。

  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校企合作是主要的培养途径,企业的参与体现在学校技能训练师资的构成、实践技能训练场所的提供等方面。企业作为培训机构参与在职培训活动,可为在职培训活动提供培训目标导向,为教师实践技能的训练提供场地与设备,也可利用企业的优秀技工为在职培训活动提供技能训练师资。

  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应当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当地或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所用,要改进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需要企业作为培训机构的加入。

  5.在职培训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职培训的评价,是将参与在职培训活动的教师作为评价对象,本研究中的评价对象为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参与在职培训活动的教师。在职培训的评价目的是了解教师在参与在职培训活动前后其教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发生的变化,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在职培训组织者调整培训各因素的依据。在职培训的评价能方便在职培训的组织者调整培训策略,提高培训质量,也能督促在职培训的参与者进行自我监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根据评价时间的不同,我们将对教师在职培训的评价分为参与培训前的诊断性评价、参与培训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参与培训后的终结性评价。

  目前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的评价活动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培训中较少有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参培前的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师参与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活动之前,对教师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测评,诊断性评价的结果有两种用处,一方面可以了解参与培训教师的已有知识能力情况,作为制定培训目的、方法及内容选择的依据,使得培训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诊断性评价的结果也可用于与培训后的比较研究,以此对比了解教师在参与培训前后发生的差异变化,便于对培训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使培训机构掌握培训的实际效果,从而吸取优秀经验,为今后的培训提供借鉴。

  其次,对教师在参与培训活动中的形成性评价较少。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已有知识基础及教育教学经验存在差异,对在职培训的内容的见解不同,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所差异。对教师参与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能及时了解教师产生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便于在职培训的组织者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及方法策略,提高培训的质量,极大地提高教师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为在职培训活动提供持久动力。极少的在职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忽略教师在参与过程中的成长及困扰,一定程度抑制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间接降低培训的质量,对后续的在职培训活动造成障碍。

  另外,对教师参与培训的终结性评价的内容注重理论,评价方式采取较为简单的测试方法,且评价结果笼统、模糊。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师参与的在职培训活动结束之后进行的一种评价活动,它能对教师参与的在职培训活动进行全面的测评。目前进行终结性评价的方式中,比较侧重理论知识及科研能力的评定,缺少对参与培训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的评价。从调查结果得知,对教师参与培训结束后的评价不够全面、细致,未能对教师具体的提高项目进行评析,评价笼统、模糊,不够明确。

  6.地方本科院校在职培训缺乏完善的保障和支持措施

  调查数据显示,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对在职培训的效果评价并不高,仅有接近半数的教师认为在职培训活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影响,将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说明在职培训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导致培训难以为教学所用。

  接近九成的教师认为在职培训活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帮助,说明教师对在职培训抱有较大的希望和信心,这对今后的在职培训活动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调查发现,教师认为在职培训缺乏完善的保障和支持措施。保障和支持措施能给予教师良好的外部条件支持,这些外部条件包括:降低参培教师的教学任务量,为参培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培训费用由所在单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承担,为参培教师提供资金保障;制定完善的奖励机制,为参培教师提供动力。

  从调查数据可以得知,目前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中缺乏相应的支持和保障体系,导致教师在培训中面临多种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职培训教师认为在职培训活动质量不高,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益处不多,导致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学校未给教师提供时间及经费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学校对即将参与在职培训活动的教师安排同等的教学任务,使教师面临培训活动和教学任务的双重压力下显得精力不足,能力有限。部分教师的在职培训活动需要交纳一定的经费,而学校及相关政府部门未能与教师共同承担,导致教师的承担压力大,对在职培训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有所降低。再次,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及学校,对参与培训的教师的奖励政策不足,未能在教师职称评定、薪资等方面进行奖励褒奖,减少教师参与在职培训活动的动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