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双师型模式下山东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0 共3087字

  结 语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职培训活动作为更新教师已有的能力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需要与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保持一致,为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助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本文从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研究背景入手,调查分析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及问题,并从认识层面、实施层面和保障层面进行问题的原因分析,从教师、学校和政府的角度探索出教师、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力资源培训策略,为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浏览网站等方式,了解到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存在以下问题:

  对在职培训的认识不足、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实践技能训练、培训机构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保障措施欠缺等问题。针对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应对策略。为保障策略的具体可行,本文从教师、学校及政府三个维度提出相应的策略:首先,教师需提高认识,抓住培训的机会;其次,学校应加强合作,丰富形式,更新奖励机制;再次,政府需制定政策,建设机构,培养培训师资,鼓励企业参与。本研究可以丰富成人学习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及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范围,延伸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也能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提供策略,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由于现实研究条件有限,加本人的研究水平有待提升,研究中难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希望在以后的工作或学习中,能继续深入对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专着类: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223.

  2.代蕊华。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4.

  3.陈永明。教师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朱旭东。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张军征。培训设计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学位论文:

  1.王运景。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2.李群。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3.王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4.吴美华。技术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5.葛炳伟。教师专业化视角下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6.徐以芬。美 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7.徐国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启迪[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8.王琳。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教师培训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连续出版物:

  1. 万叔武。从国外教师在职培训看教育竞争[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6(02)。

  2. 刘健智,毛婷。国外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综述[J].湖南中学物理,2012(01)。

  3. 谭兆敏。国外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1(01)。4. 张世云,刘跃。关于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3(03)。

  5. 曾凤玲,黎辉文。强化在职培训 提高高校教师素质[J].继续教育研究,2009(06)。

  6. 朱雪梅。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09)。

  7. 黄月林。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理性思考[J].中国电子教育,2004(01)。

  8. 高桂林。我国教师在职培训目标体系构想[J].师资培训研究,1997(03)。

  9. 王雪莲。谈高校教师的在职培训[J].中国成人教育,2008(05)。

  10. 张弛,张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辨析与建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09)。

  11. 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2009 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12. 徐国庆。从项目化到制度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14(05)。

  13.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3(03)。

  14. 我国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6)。

  15. 吕珩。浅谈我国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10(05)。

  16. 王军海,王建斌。突出培训重点 创新培训形式[J].教师教育,2009(11)。

  17. 邓誉韬,高桂林。我国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回顾与展望[J].师资培训研究,1995(01)。

  18.王廷山,徐莉。构建面向 21 世纪教师在职培训体系[J].教师教育研究,2006(01)。

  19.马莉。澳大利亚职教专任师资在职培训及经验借鉴[J].科技信息,2010(06)。

  20.王翠兰。德国双元制师资培训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2(06)。

  21.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01)。

  22.张杰。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及借鉴[J].辽宁高职学报,2003(01)。
 

  致 谢

  悠悠三年,眨眼一瞬间,总是感慨时光如梭地穿越,心里却是满满的幸福感与充实感。就在三年前,我刚刚踏入山东师范大学的门槛,进入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习领域中。那时候的自己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只不过是皮毛上的了解,所有的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的表面。而这三年,却是尊师、挚友、亲人们令我发生改变的关键时期,在此由衷地表示感谢!

  研究生期间,我师从于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陈文华教授,他对教育的深沉热爱、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以及鞠躬尽瘁的工作精神让我佩服,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到毕业论文的写作,到论文整体思路的确定,再到毕业论文的定稿,陈教授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和悉心的指导,衷心感谢陈教授的帮助。

  另外,由衷感谢职业教育学硕士点的负责人田道勇副教授。田教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对学术研究的严谨和对学生的倍加关心,给予我巨大的触动。小到生活做事的细节,中到学习研究、论文的写作的过程,大到做事做人的哲理,在整个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田老师给予细致的引导,对我进行研究思路、学术道德与规范的指导。田老师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学生的备至关爱、对工作的细致,由衷让我佩服,更是指引我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在此,还要感谢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的三位老师:耿成义老师、方钢山老师和赵丽萍老师,老师们对职业教育工作兢兢业业,对教学工作一丝不苟,老师们深厚的职业教育功底奠定了我对职业教育研究的基石,由衷感谢老师们对我平日学习和研究工作的指导。山东师范大学的周海银老师给予我论文写作规范的莫大指导,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特殊性,另需感谢诸多职业院校领导的悉心栽培,从学术论文的开题,到学术论文的答辩,以及写作的过程中,都少不了梁菊红老师、盛振文院长、王桂云书记、孙忠福的悉心指导。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同门姐妹们,我们八个人,齐心协力, 在生活相互帮助,在学习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让生活和学习的氛围更加活泼,让研究生的日子过得更加充实。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无私、温暖的爱。在省外求学的四年和在省内求学的三年,每时每刻我的心里都会感受到家人的支持,这也成为我前进的持续动力,感谢辛劳的父母,感谢兄弟姐妹无言的爱,这种爱将作为一种内心的力量,鼓舞我前行!

  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工作或学习,我将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带着老师、家人们的期望继续前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