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策略选择
前文针对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及问题,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原因剖析,为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下文从教师、学校及政府三方面探讨多方合作的人力资源建设策略,为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提供借鉴。
(一)教师方面
1.教师需要提高认识
目前教师在参与在职培训活动时,较多地出于外部动力,或是晋升职称及薪资的需求,或是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要求,教师在自身并不主动参与的情境下被迫参与其中,其主动性、积极性大打折扣,对在职培训活动未能做到全身心投入,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培训效果未能实现。
为此,教师需要提高对在职培训重要性和对地方本科院校定位的认识。第一,教师需要提高对参与在职培训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在职培训活动对目前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作用,对改善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困境具有现实意义。第二,教师需要准确认识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目前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的现有教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认识并不准确,未能意识到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能力等要求的变化。这就需要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转变已有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学术型的定位观念,确立应用型大学的思想,认识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应对教师要求的变化,需教师在理论知识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双方面达到要求。
对在职培训活动重要性及地方本科院校的正确认识可以转变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思想,为教师参与在职培训活动提供内部动力,从意识层面调动参与在职培训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认识的提高,能让教师从自身的角度考虑参与在职培训活动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调动参与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选择参与的培训活动时,会较多地从自身的已有经验等实际情况选择要参与的培训活动,根据自己欠缺的能力素质而进行再学习,重构自身能力及素质结构。正是由于在职培训活动能满足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所需,所以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在职培训活动中来,大幅度地提高培训效率,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
2.教师需要主动参与
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能力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职培训活动,主动参与到适合自己的、能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在职培训活动中。
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来源于学术型或应用型的高校,在职前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教育中或缺失师范技能的训练,缺少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或缺少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这些方面的欠缺也会相应地表现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可以根据职前教育阶段接受的教育情况,结合工作岗位的已有经验,选择能弥补自己欠缺能力素质的在职培训活动。例如,针对未接受师范教育的教师来讲,可以选择国内外进修、访学等在职培训的方式,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对实践操作技能欠缺的教师,可以选择到企业及实训室参观、实践等在职培训活动,增强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二)学校方面
1.加强合作,多方共建
地方本科院校应进行校企合作、校校联合及校地共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课程构建等方面的调整,在师资建设方面应加强与其他单位部门的合作。我们从双师型的视角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活动进行策略构建,也就是将双师型教师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未来发展方向,即通过在职培训活动,引导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因此,学校应加强合作,多方共建。
第一,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应加强校企合作。提出这样的策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是服务于当地或周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着重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高校,并非学术型、技能型高校。从调查数据来看,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重视教师学术研究能力,忽视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定位,需要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双方面具备的教师。所以在职培训活动不应当是学校单方面的活动,它要求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其次,我们从双师型的视角来审视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的在职培训活动,同样也可借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中,校企合作是主要的培养途径。企业作为拥有先进生产设备、技术与工艺的单位,能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实习锻炼的场地;企业拥有的技术人员,凭借其熟练的技艺,可以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实习指导教师。基于双师型视角的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可将企业的设备、技术及具备熟练技艺的工人纳入到培训中来,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机构和师资,缓解当前教师在职培训中的问题。
第二,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活动应加强校校联合。地方本科院校可以与同类型院校进行合作,也可以与技能型、学术型高校进行合作,发挥不同类型高校的优势。据了解,山东省的地方本科院校中具有重点特色专业,并建设了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有些学校建设了实训中心,具有较为先进的设备仪器,然而这些现有的设备耗资较大,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资金进行建设。院校之间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设备,进行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在职培训。另外,地方本科院校也应注重于技能型和学术型高校的联合。技能型高校着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与企业技术、工艺保持较一致,以使培养的人才能毕业后即可进入到工作岗位,实现从学校课堂到工作岗位的对接。
在这样的要求下,技能型高校需设立设备较为齐全的实习实训中心、实验室,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在职培训,可以充分利用技能型高校的设备及实训指导教师,对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培养。而学术型高校着重培养学术型人才,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科研室的建设及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学术型高校以这一优势,可以为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参与培训的在职培训教师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传授,培养在职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及学校的师资,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双重素质。
第三,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活动应加强校地共建。校地共建可以实现学校与当地及周边地区企业的合作,政府部门的加入则可为校地共建提供制度及资金等支持措施。目前山东省的几所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了校地合作共建的活动,通过政府参与指导企业在地方本科院校设立实验室的措施,实现地方企业、行业、政府与学校进行共同建设,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训基地。或是通过与地方本科院校签署协议,允许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锻炼,以此实现共同建设与合作,解决学校在资金困难、技艺落后、无政策保障与指导等方面的难题。山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活动应实现校地合作,运用企业的车间或企业出资设立的实验实训室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提供培训场地、设备及政策保障,以企业的员工作为培训师资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利用企业的科研部门对教师进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丰富内容,双重提高
目前的在职培训注重对教师理论知识素养的提升,加强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关注,忽视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也需要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现实需求,因此要丰富在职培训的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高。
这就需要学校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首先,应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高校的要求定位及应用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制定出地方本科院校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法律文件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素质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仅提出高等学校教师需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学校,实施同样的政策。学校不仅要参照高校教师资格标准来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而是根据院校的实际、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当地及周边地区行业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标准。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不同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高校,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有所差异,需地方本科院校对其进行合理区分。其次,地方本科院校需通过调查和教师的自我评价,了解本校教师欠缺的能力素质,总结归纳本校教师在能力素质方面的诉求,即期望通过在职培训活动获得哪些方面的提升,作为调整策略的依据。
地方本科院校的在职培训可利用国内外进修、访问学者等方式可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及系统的理论知识素养,也可采取针对某项技能的培训、到企业参观、进入高校实习实训中心、实验室及科研中心学习等方式,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在调查的过程中,A 学院提出“实践访问学者”的形式,重视在职培训对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活动提供借鉴。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在职培训也可采取进入企业锻炼、到企业挂职(顶岗挂职、兼职挂职、带班实习等形式)的方式解决在职培训活动对场地、设备、培训师资的要求,弥补资金不足的困境,丰富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调动教师参与在职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实现在职培训对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