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职教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16 共5802字

  3.2 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本科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现状,本研究首先从调查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入手,从方向和整体结构上了解学校本科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现状。其次,针对职教教师的三大特征--学术性、职业性和师范性,分别对专业理论课及其教学、专业实践课及其教学、教育类理论和实践课及其教学进行现状调查,了解职教教师三性培养的现状。

  最后还对学生学业评价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另外,由于职教教师培养的复杂性,仅靠常规课堂教学难以达标,因此,笔者还增加了对学校学生“第二课堂”现状的调查。

  3.2.1 培养目标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培养目标不仅为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指明方向,也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提供动力。学校建校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职教教师培养为主要目标,并且随着不断的发展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学术性、职业性和师范性“三性”统一的培养特色。然而学生是否认同这个培养目标以及对这个培养目标的价值、具体内涵等相关内容是否了解,笔者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新生问卷第 1、3、4、7、8、9、10、11 题,高年级在校生问卷第 1、2、3 题和校友问卷第 1 题进行调查,相关统计结果如下:

  (1)报考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原因调查

  新生报考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主要原因中,“据了解,是培养职教师资的名校”的比例为 33.2%,“看重该校‘双证书’特色”的比例为 35.1%,这两项的比例均在三分之一左右。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仅三分之一的新生在报考该学校时考虑到了该学校的职教教师培养目标和特色,而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对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特色并不清楚,更别说深入的了解。可见以培养职教教师为目标、以服务职业教育为办学定位的学校的新生群体,报考该院校之前并不全都了解学校的特色和办学定位。

  (2)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的调查【1】

  
  新生在大学期间主要目标的调查结果如表 3-3 所示,选择“扎实掌握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就业做准备”的学生比例最高,高达 92.1%,其次是“通过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比例为 81.7%.选择“涉猎各类书籍,开阔视野”和“尽早寻找实习机会,早日适应社会大环境”的比例为 46.0%和 44.1%.由此研究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目标是为将来就业做准备和锻炼自己社交、组织等多方面能力;而排在前四项中的第一和第三项均与就业相关,可见学生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就业;第二和第四项主要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关,可见学生的另一大目标是通过活动、阅读等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2】

  
  对大一新生学习动力问卷调查结果如表 3-4 所示,学生选择“有益于将来找工作” 的比例最高,高达 75.2%;选择“父母的期望”的比例次之,为 70.3%;选择“考取必备的技能证书”和“个人兴趣”的比例分别为 40.1%和 35.6%.由数据结果可知,新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是有益于将来就业和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这与新生的大学目标是相吻合的。而此后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访谈中反映出高年级学生也同样有想为就业做准备的强烈愿望,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去做。这与他们不知道职业院校招聘的职教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要求有关,因此学校除了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之外,在讲座、社团活动等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应该也更多的涉及到职教教师就业等各个方面,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新生问卷中关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其他了解和需求的开放性调查中,有 77 名新生作答,作答率为 38.1%.作答的新生中有近乎一半(32 名)的学生的需求主要是了解专业知识、如何学好专业以及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方向等与就业有关系的相关信息。有 16名学生表达学校午休时间太短的意见,其他还有新生表达对学校生活设施的意见等。

  (3)职业教育和职教教师职业认同度调查

  调查大一新生对于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的认同度,结果如图 3-1 所示,有 31.7%的新生比较认同,有 58.4%的新生认同,只有 6.9%和 3%的新生不太认同和不认同。可见,大多数新生对于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还是认同的。【3】

  
  调查高年级的学生对于职业教育认同度的变化,选择“一直认同”的学生比例为 45%,选择“刚入学不认同,现在认同”的学生比例为 39.5%,选择“刚入学认同,现在不认同”的学生比例为 9.4%,选择“一直不认同”的学生比例为 6.1%.可见,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对职业教育认同的仍是占多数,比例达到 84.5%,不认同职业教育的比例总体为 15.5%.对该问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显着性检验,结果如表 3-5 所示,可知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该问题的选择有显着差异,χ2值为 18.872,P<0.05.可见,学校在提升学生职教教师价值认同的引导教育中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对大一新生“本科毕业后期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比例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成为职业院校教师(21.8%)、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工作(21.3%)和进入外资、合资或私营公司工作(18.3%)。从研究结果来看,以成为职业院校教师为目标的学生比例最多,但是也仅21.8%,尚不足三分之一,基本和进入大型国企的比例持平,这对于以培养职教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来说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教育,引导学生更多地以职教教师职业作为目标。【4】

  
  针对高年级在校生毕业是否愿意去职业院校工作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图 3-2),只有 29.7%的人选择职校首选,41.9%的人选择职校非首选,18.1%的人选择不愿意去职业院校工作,10.3%的人不清楚自己是否愿意到职业院校工作。可见,高年级在校生以职业院校作为首选目标的比例不是很高。对选择结果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结果(表 3-6)可知,不同性别和不同模块的学生在这道题的回答上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生源种类上也有显着差异。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图 3-3),女生选择“职校首选”的比例达到了 41.2%,而男生选择该项的比例仅 22.3%,在“不愿意去职校工作”这项上,男生的比例为 12.0%,女生的比例为 7.5%,也可见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去职业院校工作。而从模块角度来看,教育模块的学生“职校首选”的比例达到 33.6%,而技术模块的学生在该项选择的比例仅 7.1%,在不愿意去职校工作项上,教育模块和技术模块选择的比例分别为 14.9%和 44.6%.由此可见,教育模块的学生更愿意去职业院校工作而技术模块的学生也很明显地表现出不愿意去职业院校工作的倾向,可见,学校对于学生进行模块划分的举措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大一新生回答“毕业后您愿意到职业院校工作吗?”的调查结果各项的比例分布基本和高年级在校生相似,并且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这道题的选择上有显着性差异。【5】

  
  关于愿意去职业院校工作最主要原因的调查(见图 3-4),大一新生和高年级在校生给予了不同的回答。选择比例最高的均是“工作相对稳定”,大一新生为 45.5%,高年级的比例为 61%,详见图 3-4.认为“专业对口”、“乐于从事教育工作”、“自己在职校比其他单位更有优势”的比例在大一新生中各仅占 18%左右,在高年级在校生中仅占 12%左右。【6】

  
  调查校友被应聘到职业院校的最大优势,结果如图 3-5 所示,其中“个人的综合能力强”占 43.9%,其余三个选项“学校背景好”、“拥有技能证书”、“个人的技术技能水平高”各占 19.3%、19.3%和 17.5%.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科层次毕业生被应聘为职教教师的最大优势是个人的综合能力强,通过进一步对校友的访谈了解到,拥有技能证书和个人的技术技能水平高,这些只是成为职教教师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师范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也是成为职教教师很重要的筹码,而这一点被大部分在校生所忽视。【7】

  
  综合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的认同度不低但是自主愿意以职教教师为目标的比例不高,这与学校以培养职教教师为主要任务不匹配。经过进一步的访谈调查发现,很多在校生不清楚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最新发展动向,不了解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等实际情况,所谓“愿意”或“不愿意”去职业院校工作都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实际上对职教教师工作内容、性质和工作环境等等都不了解,甚至仍停留在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的社会偏见里。部分学生通过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了解到以上内容,但只是少数比较主动的学生。可见,学生对于职教教师的价值不清楚导致其认同度不高,学校在引导教育时应当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职教教师价值的机会。

  3.2.2 课程结构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课程方案是学校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关系着培养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为了了解其中课程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学生需求、是否满足学术性、职业性和师范性这“三性”融合的需求,笔者通过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统计以及高年级在校生卷第 7、8、9、10 题和校友卷第 3、4、5 题进行调查,相关统计结果如下:

  笔者通过查阅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到,学校的所有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其中理论课包含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平台课程(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职教师资课程(即教育类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即公选课);集中实践环节主要是实训、实习以及师范技能训练等。(1)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合理性调查

  表 3-7 为学校自动化和机械学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相关课的学分比例。可以看出,除了工业设计专业公共基础课的学分比例为 37%,专业相关课的学分比例为 51%,其它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的学分比例在 43%-53%之间,专业相关课的学分比例在 34%-43%之间。很明显,公共基础课的比例要比专业相关课的比例高 10%左右。【8】

  
  高年级在校生关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合理性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9.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是合理的,39.3%的学生认为应增加专业课的比例,20.9%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公共基础课的比例。对该问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显着性进行检验发现(见表 3-8),不同年级对该问题的选择差异显着,χ2为 12.677,P<0.05.

  经过进一步的访谈了解到,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更倾向于提高专业课的学分比例。

  在已毕业生的 57 份问卷中,有 20 人(35.1%)认为比例合理,有 32 人(56.1%)认为应该增加专业课的比例,有 5 人(8.8%)认为应该增加公共课课时比例。和在校高年级学生进行对比,校友更多地倾向于增加专业课比例。【9】

  
  (2)专业课中,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合理性调查

  以机电技术教育专业(技本)为例,理论课程中,专业基础课的学分为 42 学分,专业课的学分为 30 分,专业实践课的学分为 46 学分。专业实践课中,金工实习课时为 3 周,课程设计和职业技能训练等实训课的课时根据任务的不同至少是一周时间,最多的有 3-4周甚至 4-5 周的时间。因此相对而言,专业实践课的课时比较充足,这也是符合职教教师培养要求的。

  高年级在校生的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比例合理性的问卷调查显示(见表 3-9),57.9%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专业实践课的课时比例,31.7%的学生认为目前专业课理论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是合理的,有 10.4%的人认为应增加专业理论课。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专业实践课主要指实训课,一般至少是 3-4 人一组操作一台机器,这其中会有 1-2 人动手操作机会较少,因此,主要是这部分人认为应该再增加专业实践课的比例。【10】

  
  在职业院校工作的校友的 57 份问卷中,有 15 人认为比例合理,有 6 人认为应该增加专业理论课比例,有 36 人认为应该增加专业实践课比例,选择应该增加专业实践课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体的 63.2%.在访谈中了解到,已经在职校工作的校友认为实践比理论更重要更有效,因此,他们认为需要增加实践课的比例。

  (3)教育类课程比例合理性调查

  当问及高年级教育模块在校生教育类课程的课时是否合适时,认为课时合适的学生最多,比例达到 43.9%.然而同样的问题问到已毕业校友时,认为课时比较少的人数最多,比例达到 45.6%.具体的比例如图 3-6 所示,很明显能看出已毕业校友有认为课时偏少的倾向,而在校生有认为课时合适或偏多的倾向。进一步对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中发现,以自动化和机械学院为例,各专业教育类课程占所有理论课的比例仅为 8%--10%,且全部是考查课。而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教育实习、微格教学等教育实践课的学分比例也仅 20%左右。师范性作为职教教师三大特性之一,很明显这样的学分比例不够。进一步访谈中了解到,教育理论课全部是考查课,且教学理论性强,在校生体会不到教育类课程的用处,因此认为教育类课程比例合适,而已经在职业院校工作的校友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教学能力不足、班级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时才意识到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大部分校友认为教育类课程比例较少。【11】

  
  通过对校友的调查也显示,70%的人在对母校的建议中提出应该加大对学生师范相关技能的培养力度。部分访谈摘要如下:

  校友 1:可以适当增加师范类课程的学习,以便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校友 2:本科的专业课教学做的很到位,能学到比较多的知识。但是教育类的教学显得比例较少,比如班级管理、课堂组织以及教学设计等,大部分是工作后才慢慢学起,如果把教育类的教学提上来,那么对学生从事教师的影响很大。

  校友 3:学校应加强师范类课程建设,建议增加系统性的师范技能学习与实践。

  校友 4:应增加职业教育师范技能类的课程,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对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实习。

  (4)选修课程比例的合理性调查

  关于选修课程比例的调查,以机电技术教育专业(技本)为例,结果显示,集中实践教学课全部是必修课,而理论选修课的比例也仅为 8.6%.深入分析,该专业的理论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平台课程、专业课程、职教师资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这五大类课程,这其中公共基础课、学科平台课和职教师资课程这三类课程全部是必修课,专业课程中选修课比例为 26.7%,本研究中的专业相关课是包括学科平台课程的,这样算下来专业相关课的选修比例也仅为 11.1%,素质拓展课程全部是选修课,但是该类课程只占整个理论课程的 4%.从以上统计结果中很明显能得知,选修课程比例过低。

  在问及学生需求时,问题“是否希望学校开设更多的专业课供自己选修”的调查结果也显示,高达 71.0%的学生选择“是”,17.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 11.3%的学生选择“否”.可见,学生还是比较希望增加选修课程的机会。在访谈调查中,大部分学生也表示希望增加选修专业相关课的机会,但是因为在学习专业相关课之前对其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希望选修课程时能得到老师或者是高年级学生的指导。表 3-10 为各专业专业相关课(包括专业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学分比例统计表,由此也可以看出,除了测控技术与仪器(高本)专业的专业相关课选修学分比例为 14.5%,其他专业选修学分比例均在 10%左右甚至以下,这显然与学生的期望不符,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专业相关课的选修比例。【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