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本科类职业教师培养方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16 共4858字

  结 论

  本科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现阶段仍是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建设的主体部分,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基础性意义,直接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作为职教教师培养院校,改革创新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走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前面。由于职教教师人才规格具有多重复合性,培养过程中需要兼顾学术性、职业性和师范性的融合与统一,因此培养难度相对较大,改革牵涉面也较宽。

  经过大量资料研究及整理,本文首先进行了职教教师培养的理论说明,解释了何为教师、职教教师,以及何为职教教师培养,阐释了本研究中职教教师的基本特征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其次本研究试图联系一个具体单位全面分析职教教师培养工作,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深入调研。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得来大量的数据和文字资料,具体分析职教教师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第二课堂”的现状。从中可以发现在本科层次职教教师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做到“三性”的有机统一并不容易。出现了学生对学校培养目标的价值和内涵不了解导致学习目标不清晰、课程结构死板、师范性培养力度不够、理论课程应用性和连贯性弱、实践课不能对接相关需求、学生在实践中反思与体验不足等问题,这其中大部分问题是困扰职教教师培养院校多年的问题。鉴于此,不仅要在课程方案的安排上提高灵活度,还需要进行彻底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开发新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标准才能有所突破。而这种改革必然是要建立在对需求的调研基础之上,并且需要靠教师团队、靠学校各个部门的全面协调参与。职教教师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学校在课程和教学方面要考虑将“三性”有效融合之外,还需要加强引导教育提升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意识,同时大力发展和支持“第二课堂”增加学生实践锻炼和职教教师养成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经过一年持续的研究工作,对职教教师培养有更多的体会和认识,但是由于本人基础和能力所限,调研的范围、研究的深度和针对性多有不足之处。以此为起点,在毕业之后会继续关注和跟踪职教教师培养的相关研究,不断扩大研究视野和提高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翠香。职教师资培养: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J].职教论坛,2013,25:63-70.
  [2]卢双盈。高校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办学理念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09:28-31.
  [3]肖莹。职教专业课教师教育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4]徐朔。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属性和课程设置问题[J].职教通讯,2005,10:12-14.
  [5]路珂。美国中等职教教师职前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6]杨柳。德国“双元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8.
  [7]李一。澳大利亚卓越的职业教育专业化师资培养路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04:83-88.
  [8]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师 法 [EB/OL].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部 门 户网 .1993-10-31.
  [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403.
  [10]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0.
  [11]孟庆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J].职教论坛,2013,01:61-64.
  [12]宋夏。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13]卢胜利,杨耿煌,刘玉亮,李辉。职技高师电气技术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群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29-32.
  [14]陈莹。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提法之商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7:66-70.
  [15]王凤桐,李涛,王丽霞。微格教学在中国--微格教学的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16]林文曼。师范生的教师礼仪养成教育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224.
  [17]万娟。师范院校文化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18]梁贵青。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院校职教师资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
  [19]赵福君。职教师资培养中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
  [20]徐丽华。开放式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4.
  [21]刘儒德。论认知灵活性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5:61-66.
  [22]何建。“双师型”师资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3]董文君。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4]赵正然。双师型教师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
  [25]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6]王乐夫,姚洪略。技术性、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结合 培养“双师型”中职师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3:51-52+56.
  [27]宋金耀。论职技高师的师范性、技术性、学术性及其关系[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01:8-12.
  [28]谢莉花。职教教师教育中的“职业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3,24:14-19.
  [29]曹晔。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性”办学特色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9-13.
  [30]罗欣,伍自强。对当今大学生在学习目标上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3-4.
  [31]韩树杰。系统论视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6,03:33-35.
  [32]文霄影。师范院校教师职前养成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2.
  [33]刘晓,沈希。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历史、现状与体系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71-76.
  [34]周杏鹏,马旭东,孟正大,王勤,陈夕松。注重整体优化 突出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5:75-76+97.
  [35]闫虎民,李全利,郝立果。从世界技能大赛看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改革方向[J].职业教育研究,2014,06:116-119.
  [36]温伯颖。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职教论坛,2012,04:76-79.
  [37]王乐夫,姚洪略。加强培养培训改革创新,促进职教师资素质提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4:1-3+138.
  [38]林林,姚青梅,卢胜利。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以“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65-68.
  [39]任雪浩。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创新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2:123-125+141.
  [40]赵维新。大众化形势下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41]曹国亮。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研究[D].吉林大学,2009.
  [42]孙清立。山东理工大学“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43]颜炳乾。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4]赵莉曼。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1.
  [45]徐哲。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46]刘朝丽。国外职教师资培养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文学教育(中),2014,03:76.
  [47]谢莉花。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三性融合课程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4,05:24-32.
  [48]李霄鹏。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建构[J]. 职教论坛,2010,01:56-60.
  [49]牛红玲。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及培训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0]戚淮兵,罗志全,肖顺文。电子类中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5:132-133.
  [51]刘灿国,刘琳,赵晓雨。“教师+技师”职教师资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62-64.
  [52]同芳娥,苗德华。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兼论“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融合与统一的培养模式[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04:60-63.
  [53]吕玉铬。关于构建多元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36:72-73.
  [54]王琴。变化着的工作世界与职教师资培养[J].职教论坛,2013,01:56-60.
  [55]李梦卿,杨妍旻。基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职教师资培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07:61-66.
  [56]许建平,方健。“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探索--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05:67-70.
  [57]李文君。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J].教育与职业,2014,04:44-45.
  [58]王金敏,马苏常,赵巍,刘瑛,阎兵,邓三鹏。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01:61-64+72.
  [59] 谢 芳 . 职 教 师 资 人 才 培 养 的 困 境 与 思 考 - - 以 江 苏 理 工 学 院 为 例 [J]. 人 力 资 源 管理,2014,06:186-187.
  [60]颜明忠,张建荣,王建初。从国际比较角度看“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49-51.
  [61]徐英俊。 国内外职教师资职业能力职前培养主要特点概述[J].成人教育,2012,03:9-11.
  [62]林林,卢胜利,张国香,张翠敏。中职电气专业师资培养问题分析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2,04:69-70.
  [63]刘红侠,石民友。打造职教师资教育品牌 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职教师资培养基地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2,04:22-23.
  [64]孟庆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0:26-31.
  [65]朱爱莹,谢元海。独立设置职技高师职教师资的培养: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2,28:64-67.
  [66]高山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研究述评--兼论“三性合一”的职教师资培养课程[J].职教论坛,2010,31:53-56.
  [67]刘贵富,王建华,杨晓东。职业技术师范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84-86.
  [68]王静。加强高校职教师资专业道德教育途径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04:33-35.
  [69]王嘉才,杨式毅,于倩,等。课程集群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1-73,86.
  [70]刘君义,方健。职技高师自动化专业“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09:73-74.
  [71]Australian Labor Election 2007 Fact Sheet www. Kevin07.com. Au,2008-03 - 21.
  [72]Minister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AFE Courses Direction 2003 ,Knowledge & Skills Victoria'2003.
  [73]Stefan T,Hopmann. On the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s[J]. Curriculum Studies, 2003 (4): 459-478.
  [74]Bjorn M A. Voc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A Norwegian Context[J].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2008(10):34-52.
  [75]Philip G.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Teachers: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Roles and Professional Reality[J].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8(4):535-547.

  致 谢

  伴随着硕士毕业论文的完工,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也即将结束。就像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一样,整个研究生生活也是有苦有泪但是收获之多更是难以言尽。而这如许的成长与收获离不开我的恩师、同门、朋友以及家人一直以来的鼓励与支持。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卢双盈教授,不仅在论文上给予我细心的指导,从选题到调研到成文都倾注着导师的智慧和汗水。卢老师更是以他温和而睿智的话语、踏实而沉稳的生活态度给予我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上莫大的启发、信心和动力!卢老师不论多忙仍会抽出时间为我们讲课、答疑解惑的身影和精神终身难忘!

  其次感谢我的同门、好友在我失落无助之际给予我的鼓励,在发放问卷时给予我的帮助。感谢家人二十多年来对于我学业和生活的默默支持,正是由于他们辛勤的付出才让我走出大山见到外面多彩的世界!

  最后还十分感谢机械学院卓越职教师资班的带头人孙爽教授病中接受我的访谈,将师资班的先进经验毫不吝啬地一一为我道来,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此真诚祝愿孙教授早日康复!感谢其他接受我访谈的李全利教授、段海龙、王菁华等其他老师和同学们的知无不言!感谢发展战略规划办公室刘新钰老师、职教学院赵文平老师、孙翠香老师、李向东老师以及曹晔老师对于我论文的关心与帮助!

  研究生的生活即将结束,但是导师及其他老师给予我的积极影响不会就此停止,带着老师、家人和朋友的美好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更加积极对待生活和工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