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玄学养生。
1.玄学养生思想。
玄学养生以"贵无"为思想基础。认为"无"是世界的本源,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玄学这种以无为本的思想决定了其在养生上不过分关注现实,而强调精神的洒脱和自由,导致了他们轻视身体、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同时由于玄学家们对现实和生命的留恋,又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关照身体,这种矛盾式的思想冲突,促成了玄学独特的养生文化。
养神为主。玄学养生尤重"养神",注重追求心灵的宁静、平和,不为外物所累,这与玄学倡导的"贵无"思想是一致的。玄学的"养神"继承了道家学派的养生观点,并上升到玄学追求的绝对自由的境界。玄学养生十分重视精神的积极作用,玄学养生家在论述精神的功用时说:"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
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在玄学养生家看来,一个人保持精神上的愉悦和平静,对于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精神好比一国之君,精神萎靡则身体不安,就像国君昏庸会导致乱世一样。世人不应忽视精神的作用,精神是生命存在的根本要素,只有做到爱憎无意、喜怒无感,才能达到体气平和,更有益于养生。
形神兼养。玄学在重视养神的同时也兼顾养形,提倡形神兼养。认为形神相互依存,关系密切,即所谓"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的关系。只有合理调节形神关系,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和谐状态才能符合玄学养生之道。
2.玄学养生方法。
养生方法上一方面强调远离祸患。玄学强调的祸患有多种,嵇康总结为"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有这五种祸患存在,即便不希望衰老,口诵至理,服食各种珍稀食物和药物,兼顾呼吸吐纳之功,也难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因为这五种祸患对人体的损害程度是巨大的:"滋味煎其府藏,醴醪鬻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销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在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威胁之下,人的身体也难以承受,这正是玄学养生所反对的。
另一方面,玄学养生家积极寻求益生的方法,即养形保神之法。在养形之法上,玄学养生继承了道家养生的某些具体措施,比如,通过呼吸吐纳来调理气机,畅通身心。又如,提倡服食,"蒸以灵芝,润以醴泉",由此能达到养形的目的。但玄学家最重要的着眼点还是在于"养神",于是提出了很多养神方法。嵇康认为养神首先要戒除浮躁之心,养神须静,欲速则不达:"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涂,意速而事迟,望近而应远,故莫能相终。"其次通过音乐审美的方式来养神,认为"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
3.玄学养生代表人物。
王弼(226-249),字辅嗣,山阳高平人,是正始玄学时期养生的代表人物。
王弼寿命不长,着述却颇为丰富,见诸史籍记载的有十余种之多。王弼的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这些着作中。王弼提倡"静",认为在世间万物当中,静是绝对的,静是动的基础和归宿:"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具体到养生上,他认为虚静是养生的根本,全身保性的关键就在于避动守静。王弼在养生上还主张"返朴归真",反对追求私欲和个人名利,"故见素朴以绝圣智,寡私欲以弃巧利。"这些养生主张都是与其玄学思想分不开的。
嵇康(224-263),字叔夜,谯郡铚县人,竹林玄学时期的养生代表人物,他尤其注重养生,继承了先秦道家养生思想,并有新的发展。嵇康的养生着作有《养生论》、《答难养生论》,涵盖了嵇康主要的养生思想和实践经验。嵇康养生思想的一个显着特点是注重形神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形神并养"的理论,认为养形要进行呼吸吐纳,注重服食。在此基础上,嵇康更注重养神,并通过音乐等艺术形式达到修心、养神的养生目的。
郭象(252-312),字子玄,是西晋时期玄学养生的代表人物。郭象认为养生要任其自然,节制欲望,反对过分追求个人欲望,"物之感人无穷,人之逐欲无节,则天理灭矣。"因此郭象认为最好的养生就是做到恬淡无欲、知足而乐,反对崇尚奢靡的生活作风,以高尚之德行作为养生的归旨。
张湛,字处度,是东晋时期玄学养生的代表人物。张湛着有《列子注》、《养生集要》、《延年秘录》等,对于养生之道研究颇深,后世陶弘景的养生论着多是在参其着作基础上写成的。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引张湛《养生集·叙》曰:
"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过此已往,义可略焉。"这大体可以反映张湛的养生主张。其中,张湛最主张"养神",即通过养神忘却形体,使精神不为耳目感官所限,达到忘言忘意,无言无知的境界:"夫无言者,有言之宗也;无知者,有知之主也。"张湛还强调"虚静",认为"物所以全者,皆由虚静,故得其所安",主张无为养生,寂静无欲、虚静默然。
(五)中医养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加深,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中医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约有五百多种医书问世,临床医学和药物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如王叔和的《脉经》和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及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都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医学取得的重大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医养生往往与儒、道、佛、玄等思想紧密结合,这一时期着名的中医养生家也往往是着名的道教、佛教或玄学代表人物。以此为基础,中医养生文化的具体内涵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丰富。
1.中医养生思想。
中医养生思想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涉及脏腑经络学说、阴阳五行、气血精神、邪正虚实等中医理论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成熟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养生思想内涵不断丰富。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中医养生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防止疾病的产生和遏制疾病的发展,认为只有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未老先养,才能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因此中医养生学自产生之初就十分重视预防,并形成了科学的预防观,这也是中医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所在。
"协调阴阳"的平衡思想。《黄帝内经》首先系统总结了中医阴阳学说,并确立了其在中医理论中的核心地位,首先提出了阴阳为天地之本的着名论断,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值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养生思想中协调阴阳的理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的协调。《黄帝内经》说:"夫自古道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即言自然界的阴阳与人体的阴阳是相通的,人体阴阳平衡应符合自然和合变化之规律。二是人体内部阴阳的自我平衡:"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认为人体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持健康,一旦阴阳失衡,疾病就会产生。
因此,中医养生的关键在于保持阴阳调和的平衡状态。
"动静有度"的辩证思想。中医养生讲求动静结合,认为久静不动,就会导致气滞血瘀,久则致病;久动不静,则会过度消耗气血,导致气虚神疲。过分偏重"动"或"静"都是不恰当的。只有做到动静结合、动静兼养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此外,中医养生强调和谐适度原则,使人体从形体和精神上各方面都达到无过、无不及的中和状态,具体表现在情志活动、饮食起居、运动调养等具体方法的运用适度,使身体机能正常运行,维持生命的稳定状态。
2.中医养生方法。
顺应四时。中医养生讲求顺应自然,人体保养规则要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规律。《黄帝内经》中的四时养生原则对后世的中医养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这段话说明了顺应四时的重要性,认为春夏之季人的身心要趋于活跃,晚睡早起,以 适应其生发的季节特点;秋冬之季身心应趋于收敛,注意保暖,以迎合秋冬寒冷、闭藏的特性。只有顺应四时,才能保持人体阴阳平衡,从而长寿可期。
食药养生。食物可以提供人体必须的养分,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使人体气血充盈、阴阳平衡。药物由于本身具有一定偏性,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增减补泄等功能能够改善偏颇的体质,因此药食结合能达到良好的防病、治病的目的。南朝着名医家陶弘景引《神农经》曰:"食药者,与天地相弊,日月并列。"又引《老君道经》云:"谷,养也,能养神不死。"可见,食药养生的功效深为中医所认可。
针灸按摩。针灸养生法是指运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刺激人体穴位,达到防治疾病、养生保健作用的养生方法。按摩养生法又称"按跷",即通过运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相关技巧,按压人体某些穴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延年之功效。据《黄帝内经》记载,生活在湿润的平原地区的人,由于其饮食结构丰富,肢体运动量不足,因此容易患寒热病, 这种病通过按摩法即可治愈。这些针灸、按摩的养生方法在魏晋南北朝时常常为诸多医家运用到养生实践中去。
3.中医养生代表人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医养生的代表人物有陶弘景、皇甫谧、王叔和等。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秣陵人,是南朝着名的医药学家。陶弘景儒、道、佛兼通,其中医养生也深受三家思想的影响。着有《本草经集注》、《养性延命录》等。
《本草经集注》记载了数百种药物种类,较之前的《神农本草经》增加了三百多种,书中完善了药物的分类方法,对药物的产地、性状、采集和鉴别多有详细记载,这为中医食药养生提供了充分的经验和依据。
关于陶弘景的养生思想,主要还是体现在其着作《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该书共六篇,分上、下两卷,论述了"教诫""食诫""杂诫忌禳害祈善""服气食疗""导引按摩""御女损益"等主要内容。陶弘景认为人的禀赋各不相同,要想达到养生目的,还需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顺应四时变化规律,克服不良习惯。
在饮食上,提倡诫饱食,认为饮食过饱是百病丛生的根源,"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饮食的多少与健康状况息息相关,"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该书认识到精神情志对于养生的重要作用,认为喜忧过度都不可取,《养性延命录》引《小有经》曰:"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惛乱,多怒则百脉不定。"认为悲伤、怨恨过度会造成情志内伤,而欢喜过度也会伤及脏腑,只有保持平和的情绪才是长生之道。陶弘景还十分重视行气、导引,主要理论集中在《服气疗病篇》和《导引按摩篇》中,前者记载了许多前代流传下来的行气方法,并最早记述了行气六字诀。后者内容则更为丰富,记载了叩齿、咽津、熨眼、摩面、干浴等方法,这些方法长期践行,有血气畅通、齿坚目明之功效。涉及到房中理论,该书认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杀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死矣。"认为房中之事要合理而有节制,才能符合养生之道。
王叔和,名熙,山西高平人,魏晋时期着名医家。王叔和的医学成就十分显着,他在总结前人脉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着成《脉经》一书,使脉学理论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他还整理和修注了《伤害杂病论》一书,写成《伤寒论》,这对于保留古代医学文献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养生方面,王叔和也留下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认为做好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养护是达到养生健体的重中之重。由此,在饮食上,他反对饮食过量和饮食种类过于杂乱,反对暴饮暴食和饮食无节。他的饮食养生理论非常丰富,在中医养生学史上有很大的价值。
皇甫谧,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是三国西晋时期着名的医学家。皇甫谧一生着述颇丰,有《帝王世纪》10 卷、《年历》6 卷、《高士传》6 卷、《逸士传》1 卷、《列女传》、《玄晏春秋》等。皇甫谧的医学成就非常高超,着有《针灸甲乙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针灸学着作,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养生上,皇甫谧认为人命最为重要,"人之所至惜者,命也。"因此其对养护生命非常看重。关于形神问题,他认为人的生命终有定数,形神皆不永留,因此他所倡导的是比较客观、实际的养生思想,并将他的中医理论应用于养生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