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战乱不断、政权更迭,生产发展遭到了极大破坏,经济趋于凋敝。然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却呈现另一番景象,这一时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思想领域,既有传统的儒学,新兴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也相继发展和壮大,融合儒、道的玄学兴起,成为这一时期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进程也大大加快,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生产生活,在社会生活领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经由先秦时期的第一个高峰,至秦汉,后在魏晋南北朝特殊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中发展壮大,深深地印上了这一时期特殊的时代烙印。表现在,儒家养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时期,儒家的养生文化是最稳定的,其养生思想和方法多承袭前代,主要表现为对儒家道德传统的维护和追求,无论在思想还是方法上都渗透着儒家道德观念,以此为目的展开养生活动,其养生观往往是现实而有实际意义的。道教养生文化进行了开拓和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养生文化是在先秦道家养生文化和秦汉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一时期经过道教养生家的研究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道教养生文化。道教的养生思想和方法也更加系统化,道教养生法中的服食、导引、吐纳、房中等术都对当时各养生流派和后世养生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养生文化不断吸收和融合,这一时期是佛教本土化的时期,因此,佛教除了本来具有的养生文化外,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吸收了当时儒家、道教、医家的养生保健之术。当时不少名僧都是儒、佛兼通、或道、佛兼通,或儒、道、佛兼通,或是着名的僧医,他们使佛教养生文化逐渐发展壮大。民族融合条件下养生文化不断进行着相互交流和借鉴,随着民族融合的加深,少数民族的养生文化逐渐被汉民族所接受,在饮食、乐舞、医药和日常起居方式中都呈现胡汉交融的特点,为魏晋南北朝的养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域,养生文化不断进行着深入的实践和普及。社会生活领域所包含的养生文化非常丰富,无论是在文学艺术、衣食住行、娱乐活动还是岁时节令中其养生的内涵和价值都是十分值得挖掘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养生文化不可能是上层社会的专属品,而是中下层百姓积极参与和共同创造的,因而更具有实用性和普遍性,也因广大劳动人民的摸索与实践而经久不衰。
魏晋南北朝是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养生文化有着显着的时代特征,表现在养生内涵的多元性、养生方法的创新性、玄学养生的风尚性、道教养生的主导性等,其在养生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必须予以足够重视。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的多元丰富性决定了其必然是好坏兼有、精芜并存的。因此,在继承的过程中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为现实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一)古籍:
[1][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
[3][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
[4][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年。
[5][汉]应劭着,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6][汉]王符着,王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7][汉]刘安着,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 年。
[8][汉末]曹操:《曹操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9][魏]王弼着,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
[10][魏]阮籍着,郭光校注:《阮籍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11][魏]嵇康着,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12][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年。
[13][晋]葛洪着,张松辉译注:《抱朴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
[14][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 年。
[15][晋]葛洪:《神仙传》,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
[16][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
[17][晋]张湛着,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 年。
[18][晋]陶渊明着,孟二冬注译:《陶渊明集译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年。
[19][晋]张华着,祝鸿杰译注:《博物志新译》,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
[20][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年。
[21][南朝宋]刘义庆着,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
[22][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年。
[23][南朝梁]宗懔着,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
[24][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25][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年。
[26][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27][南朝梁]钟嵘着,赵仲邑译注:《钟嵘诗品译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
[28][南朝梁]刘勰着,王运熙,周锋译注:《文心雕龙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
[29][南朝梁]僧佑着:《弘明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
[30][南朝梁]僧佑着,苏晋仁等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31][南朝梁]慧皎着,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
[32][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33][南朝陈]徐陵编,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4][北朝]颜之推着,庄辉明,章义和译注:《颜氏家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35][北魏]郦道元着,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6][北魏]贾思勰着,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7][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38][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39][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
[40][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年。
[41][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年。
[42][唐]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年。
[43][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44][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45][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年。
[46][唐]许嵩着,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
[47][唐]张彦远着,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年。
[48][宋]李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 年。
[49][宋]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
[50][宋]司马光着,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年。
[5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
[52][清]董浩辑:《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53][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4][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 年。
[55][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56][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
[57][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58][清]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59]姚春鹏译注:《黄帝内经》,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
[60]黎翔凤,梁连华:《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6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
[62]许维遹撰:《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 年。
[6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64]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
[65]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
[66]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年。
(二)专着:
[1]中医研究院、广东中医学院合编:《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年。
[2]李丰愚:《不死的追求抱朴子》,台北:台北中时出版社,1982 年。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年。
[4]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
[5]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年。
[6]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
[7]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
[8]李志庸:《中国气功史》,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年。
[9]李远国:《道教气功养生学》,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年。
[10]许抗生:《魏晋玄学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年。
[11]罗宏曾:《魏晋南北朝文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年。
[1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13]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
[14]郝勤:《中国古代养生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89 年。
[1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16]胡孚深:《魏晋神仙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
[17]郑杰文:《中国古代养生之道》,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年。
[18]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年。
[19]漆浩、董晔、周荣:《儒道佛三家论养生保健》,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 年。
[20]宁稼雨:《魏晋风度》,上海:东方出版社,1992 年。
[21]王育学:《诸子养生说》,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年。
[22]李国荣:《帝王与炼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年。
[23]李经纬、余瀛鳌、欧永欣:《中医大词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4]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
[25]周振鹤:《中国历史区域文化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年。
[26]廖果:《自养之道》,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 年。
[27]朱大渭、刘驰、梁满仓:《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社,1998 年。
[28]耿洪森:《养生秘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年。
[29]薛公忱:《论医中儒道佛》,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年。
[30]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
[31]汪凤炎:《中国传统心理养生之道》,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2]仓阳卿:《中国养生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3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
[34]许辉、邱敏、胡阿祥:《六朝文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年。
[35]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36]颜德馨、夏翔:《中华养生大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
[37]邵汉明:《中国哲学与养生》,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年。
[38]李土生:《儒释道论养生》,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年。
[39]张学梓:《中医养生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年。
[40]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
[4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42]欧阳春早:《中国古代养生逸闻》,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 年。
[43]詹石窗:《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
[44]金霞:《中华传统文化与养生》,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 年。
[45]沈从文:《中国服饰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6]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47]王永平:《中古士人迁徙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8]曹希亮:《中国养生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年。
[49]胡小毅:《传统文化与现代养生》,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年。
[50]张其成、曲黎敏:《中华养生智慧》,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年。
[51]杨玉辉:《道教养生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年。
[52]张兴发:《话说道家养生术》,济南:齐鲁书社,2006 年。
[53]任修瑾:《佛教养生之道》,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年。
[54]王涛:《中国养生文化--佛教养生十日谈》,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年。
[55]王涛:《中国佛教养生文化--藏地养生十日谈》,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年。
[56]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年。
[57]任涵、王润平:《少数民族养生健身文化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年。
[58]陈师曾着,徐书城点校:《中国绘画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59]洪丕漠:《佛道养生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年。
[60]洪丕谟:《中国古代养生术》,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年。
[61]郭海英:《中医养生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年。
[62]黄惇:《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年。
[63]陈可冀:《中国养生文献全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年。
[64]万朝顺:《中华体育养生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年。
[65]张新龙、张惬寅:《中国古代画论选释》,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66]袁禾:《中国舞蹈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年。
[67]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68]高文强:《东晋南朝文人接受佛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69]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年。
[70]Albert E. Dien 着,李梅田译:《六朝文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年。
(三)期刊论文:
[1]李养正:《魏华存与<黄庭经>》,《中国道教》,1988 年第 1 期。
[2]赵友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养生思想与方法》,《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 年第 3 期。
[3]黄渭铭:《道教养生思想和方法》,《厦门大学学报》,1993 年第 1 期。
[4]罗时铭、李克夏:《魏晋玄学养生初探》,《中国哲学史》,1994 年第 6 期。
[5]申诚:《中医养生文化的特点》,《华夏文化》,1994 年第 5 期。
[6]黄渭铭:《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原则》,《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4 期。
[7]黄世钧、唐传勤:《葛洪养生思想探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 年第 3 期。
[8]张承宗:《魏晋南北朝医药与服食养生之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1 期。
[9]韩建斌:《葛洪的养生术》,《世界宗教文化》,1996 年第 3 期。
[10]韩建斌:《陶弘景的养生术》,《中国道教》,1996 年第 3 期。
[11]黄渭铭:《论中国传统养生之道》,《体育科学研究》,1997 年第 2 期。
[12]黄渭铭:《孔子的养生思想与实践》,《厦门大学学报》,1997 年第 4 期。
[13]黄霏莉:《葛洪<抱朴子内篇>养生学术思想探微》,《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第 2 期。
[14]李志平:《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管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6 期。
[15]黄渭铭:《论道教、儒家、释家的养生思想》,《体育科学研究》,1998年第 1 期。
[16]刘桂荣:《传统养生学的"道理法术"层次说》,《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 年第 6 期。
[17]李树道:《黄庭经和养生》,《兰州学刊》,1999 年第 5 期。
[18]邹登顺:《战国秦汉养生思想体系研究》,《重庆师院学报》,2000 年第 3期。
[19]石峰:《中国古代的音乐养生与音乐治疗》,《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0年第 2 期。
[20]黄力生:《论道教养生思想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与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年第 2 期。
[21]张孝芳:《道教内丹派的养生史观》,《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 年第 2 期。
[22]辛刚国:《魏晋玄学视野中的养生论》,《贵州社会科学》,2003 年第 2期。
[23]吉宏忠:《道教养生思想的基本结构》,《中国道教》,2003 年第 1 期。
[24]史孝进:《道教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简述》,《中国道教》,2003 年第 1期。
[25]谢慧蓉:《颜之推不附时流的养生观》,《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2 期。
[26]盖建民:《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医学养生思想探微》,《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
[27]陈星桥:《佛教的养生之道》,《法音》,2003 年第 6 期--2004 年第 2期。
[28]谢慧蓉:《儒家养生思想辨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 期。
[29]张秀传:《从养生论看魏晋人的养生观念》,《亚太传统医药》,2006 年第 8 期。
[30]张群:《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休闲活动分析》,《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年第 3 期。
[31]温茂兴:《论道教服食辟谷术的科学内涵及养生意义》,《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 年第 3 期。
[32]曹莉:《儒家养生思想的演进及其特征》,《体育文化导刊》,2008 年第 5期。
[33]张旗《魏晋养生考》,《体育文化导刊》,2009 年第 7 期。
[34]程杰、张正龙、房慧岭、唐巍:《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思想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安徽医学》,2009 年第 12 期。
[35]蒋振华:《魏晋南朝文学思想中的娱乐养生倾向及其生成》,《文艺研究》,2010 年第 6 期。
[36]孙浩宇:《论嵇康养生思想及其玄学特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 11 期。
[37]胡冬裴、李小茜:《魏晋南北朝的中医养生实践》,《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第 4 期。
[38]李玲孺、王琦、刘铜华:《浅谈传统休闲养生的内涵》,《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 年第 3 期。
[39]黄永锋:《道教服食术演进的认识论研究》,《中国哲学史》,2011 年第 1期。
[40]郝爽:《道教行气养生术及其现代价值综论》,《中国道教》,2011 年第 6期。
[41]陈昱、任秀琪:《论佛教文化中的养生思想与修行方式》,《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 年第 5 期。
[42]周永建:《论<养性延命录>的养生思想》,《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 9 期。
[43]武振娟、李莉:《葛洪的养生之道研究》,《兰台世界》,2012 年第 36 期。
[44]薄阿维:《葛洪养生观考释》,《兰台世界》,2013 年第 12 期。年第 2 期。
(四)学位论文
[1]蒋艳萍:《论道教思想对嵇康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2]王亚利:《魏晋南北朝灾害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年。
[3]傅晶:《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
[4]李会娥:《先秦时期北方食品科技变迁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杨丽花:《先秦道家养生思想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6]孙艳红:《试析先秦道儒养生观的差异及原因》,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7]赵敏:《魏晋至唐宋道教饮食养生思想探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辛晶:《书法爱好对个体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9]李德芬:《嵇康养生思想研究--兼与想修比较》,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10]汪慧:《论<黄庭经>的养生及修炼思想》,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李金菊:《汉传佛教养生的历史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2]魏燕利:《道教导引术之历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13]李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14]赵文朝:《<抱朴子>养生思想综论》,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15]魏磊:《道教养生术流入俗间考》,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16]温茂兴:《论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湖北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17]陈柏青:《魏晋南北朝养生学术思想研究及其养生术应用辑要》,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年。
[18]张娟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文化探析》,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年。
[19]黄金生:《<抱朴子>儒道兼修的养生思想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年。
[20]黄菊馨:《道教养生思想与方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价值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年。
[21]肖大平:《王羲之生平思想及其尺牍文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
[22]于慧:《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文化探析》,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3]宋珊:《中国古代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4]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25]张秀梅:《唐人养生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
[26]赵丹:《竹林七贤交游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
[27]魏胜敏:《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价值》,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年。
[28]王肇锶:《葛洪"气"思想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
[29]疏娉娉:《嵇康与道教的养生》,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
[30]李恒山:《魏晋南北朝休闲旅游考略》,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