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养生论文

儒家、道家及佛教养生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5 共838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魏晋南北朝的多元养生文化研析
【绪论】魏晋时期养生文化的流派研究绪论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源流
【2.1 - 2.3】 儒家、道家及佛教养生
【2.4 2.5】玄学与中医养生
【3.1 3.2】衣食住行与养生
【3.3 3.4】岁时节令与养生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的时代特征及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魏晋南北朝主要养生文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二、魏晋南北朝的养生流派

  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丰富多样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养生流派众多,根据其哲学思想和宗教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儒家养生、道教养生、佛教养生、玄学养生、中医养生等流派。

  (一)儒家养生。

  1.儒家养生思想。

  儒学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衰退,但其影响力仍是长久而深远的。儒家致力于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十分关注道德和伦理,这也决定了其养生思想的本质是"以德养生".

  强调"仁爱"."仁"是儒家养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其设想的一种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仁"不仅强调伦理道德层面的修养,同时也包含一定的养生主张,因此,儒家在养生中提倡"仁者寿"的观点,并为后世儒家不断发展。

  儒家的"仁"包含乐善好施、博施济众的慈悲胸怀,东晋儒道兼修的葛洪就此也说道:"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在这里,儒家的仁爱思想被葛洪纳入了求仙长生的途径当中。

  主张"修身养性".这是儒家养生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家追求"仁爱"境界的途径之一,即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并通过正心、收心来进行自我品性的完善,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例如,儒家强调的孝道思想,到了魏晋南北朝仍为人们所遵行,不仅形成了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孝以养生"的风气。中庸养生思想也是儒家养生的一大原则,强调日常行为不偏不倚、中和适度,否则"居处不理,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汉代董仲舒还在儒家原始义利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义养"的观点,指出要用"义"来规范和指导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认为:"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但儒家的"义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当仁义与生命冲突时,儒家的选择是舍身取义,正如北朝的颜之推所说:

  "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重视"养气".儒家认为"气"是人体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精神产生的源泉。孔子将血气看做人的精力所在,但血气控制不当也会产生消极后果。《论语·季氏》曰:"君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提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学会根据血气盛衰进行自我调控。汉代大儒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养气论",他认为"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故君子闲欲止恶,以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气多而治",强调了养气对养生的积极作用。

  2.儒家养生方法。

  以"礼"养生是儒家养生的主要方法。"礼"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最高标准,儒家的养生目标无一不融入在"礼"的实践过程中。因此儒家在养生上十分强调"礼"的作用,涉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方面内容。

  儒家养生注重用"礼"来规范日常生活行为,《礼记·儒行》强调"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在饮食上,规定腐化变质的食物不能食用,饮酒不能过量;日常起居中规定吃饭、睡觉禁止言语,睡姿要自然放松,不能僵直挺立;婚姻上禁止近亲结婚等,这些内容都是儒家以"礼"养生的体现。

  提倡"孝养".儒家认为保养自己的身体是"孝"的一个方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首先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孝经》"教民无以死伤生",即不因悼念死者的悲痛损伤到生者的身体健康。儒家还强调以"孝"奉养父母。"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认为要为父母提供良好的精神供养,而不仅仅在于物质的满足,否则"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可见,儒家的"孝养"不仅包括自身的保养,还包括对父母长辈的奉养;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供养,还包括精神世界的满足,这种观点在孝风大盛的魏晋南北朝十分流行。

  提倡"中庸"养生法,主张劳逸有度、饮食有制、哀乐有节。儒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大量消耗气血,使筋骨受损以致诱发疾病。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告诫子孙要起居有常、衣着适当,强调劳逸结合、寒暖适度的中庸养生之道。在饮食上,忌过饥过饱,认为面对珍馐佳馔,要有节制,"肉虽多,不使胜食气。"禁止食用腐败、不洁的食物,颜之推也指出了饮食养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强调饮食合理、有节有制。儒家很早就认识到情志对养生的重要性,认为人在精神过度紧张或情绪起伏较大的情况下,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儒家主张哀乐有节。

  孔子曰:"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言忧戚悲伤过度会影响脾胃健康,不利于养生。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颜之推在家训中告诫子孙要"爱养神明,调护气息",十分看重精神的作用,避免过喜过悲,有害身心。

  3.儒家养生代表人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养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颜之推。颜之推(531-595),字介,祖籍琅玡临沂,生于建康,生活在南北朝至隋时期。颜之推对养生之道有一定研究,其养生思想主要反映在《颜氏家训·养生篇》中。

  颜之推的养生思想着重体现了儒家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文中,颜之推首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评价了修道成仙的风气,认为神仙之事学成者凤毛麟角,不鼓励子孙学习神仙之术。但同时他又肯定遵循一定的养生方法可以延年益寿,包括慎节起卧、服食药饵、早朝叩齿等。认为避免祸患是养生的前提和保证,养生要内外兼顾,只有虑祸为首,才能全身保性。最后,在儒家伦理道德支撑下,他认为生命虽可贵,但不可苟惜,牺牲仁义道德而保全性命的行为"徒取窘辱,令人愤懑",他的养生主张体现了浓厚的儒家特色。

  (二)道教养生。

  1.道教养生思想。

  以"贵人重生"为出发点。与其他宗教不同,道教不但追求羽化成仙的神仙境界,同时也重视现实的修炼,把长生不死作为成仙的重要途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现实世界中对生命的保养,也就形成了"贵人重生"的养生思想。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又说:"死命,重事也。"指出人生天地之间,生命只有一次而不能重生。由此道教将人命看的异常重要,认为这对于提高现实生活质量和得道成仙都是大有助益的,因此道教始终教导人们珍惜生命是修道成仙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在"贵人重生"思想的影响下,道教对养护身体十分重视,认为实现其宗教理想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践行养生之道,对此,葛洪总结道:"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道教对生命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以"气论"为理论基础。道教中"气"的概念复杂而广泛,它广泛吸收了先秦各家关于"气"的理论,尤其是医家运用"气"来说明和判断人体运行机理的方法。道教所谓的"气"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又叫"元气",道教认为它是生命产生的源泉和根本动力,而后天之气则是人出生以后逐渐生长和形成的气。具体到养生上来,道教认为"气"对于养生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所谓"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正说明了这一点。道教尤重先天之气,认为养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护养先天之气,只有回归强大的先天之气,人才不至于过早衰亡,也就更易于达到长生不死。由此,东晋道士葛洪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人体气本论"学说。

  葛洪说:"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他还把人体的"神"比作君,"气"比作民,以此说明"神"、"气"互生的状态。

  以"和顺自然"为基本准则。道教的这一原则来自于早期道家的哲学主张,认为自然界包含世间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界的和合变化促成人类的繁衍不息。基于以上认识,道教养生思想中尤其重视人和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只有顺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避免自然对人体的伤害。《太平经》曰:"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这种"和顺自然"的认识始终贯穿于道教的养生思想体系之中。

  2.道教养生方法。

  服食。服食也称"服饵",是指通过服用各种天然药物和人工药物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道教的服食养生思想来源于早期巫术原始的饮食治病方法和战国时期神仙家的长生不老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成为道教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

  道教服食养生的对象包括天然药物和人工药物两大类,天然药物主要指各类动植物药,人工药物主要指金石药。动植物药主要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及各类动物的肉、角、皮、血、骨、内脏等,是道教服食方中最常见的内容;金石药主要包括以金、银、铅、汞等金属或钟乳石、云母、硫等为原料,经过加工炼制而成的合成药物。

  《抱朴子·仙药》论述了许多药物的产地、采集、炮制、服用之法,是道教服食养生的总结性成果。据记载,道教服食的主要天然药物有以下几种:术,又叫"山精",《神药经》云:"必欲长生,常服山精。"《抱朴子·仙药》记载了这种药物的奇异功效,说有一个叫林子明的人服食术十一年后,耳朵长到五寸长,体态健朗、身轻如燕。胡麻,又称黑芝麻,《五符经》说,胡麻"五谷之长也,服之可以知万物,通神明".灵芝,能够滋补益气,自古被奉为"不死之药".《论衡》记载,灵芝为仙人所食之物,令人长生不老。此外,菊花、松实、松叶、松脂、茯苓、石菖蒲、五味子、地黄、天门冬等皆被视为养生仙药,列入道教的服食方中。

  但在道教看来,草木药只是养身的一个手段,只有服用金石丹药才能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草木延年而已,非长生之药可知也。未得作丹且可服之,以自榰持耳。""余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然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葛洪把服食金丹看做求仙的终极手段。服食金丹的历史由来已久,秦汉时期的方士已开始从矿石中提炼丹药。魏晋时期,炼丹服丹之风大盛,葛洪《抱朴子》对炼丹的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将其大肆推广。葛洪说:"夫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炼丹以丹砂为主要原料,加入铅、硫磺等,即可炼制出所谓"黄金".为了便于服用,魏晋时期的道教徒往往通过"销黄金法"将其炼制成"金液"服之。

  行气。道教行气养生法即通过控制气体在人体内的运行以达到养生目的的方法,行气又称炼气、服气、吐纳。道教认为,行气可促进人体血脉畅通,疏理气机,达到延年益寿之功效。葛洪论行气的重要性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以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这里说明了行气在道教养生中具有关键作用,从效用上讲,是仅次于服食养生的一种手段。

  行气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各家略有不同。据葛洪总结,行气主要有胎息、内视、守一、龟咽、反听、数息等法。胎息法被认为是行气之大要,其法"不以闭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这种方法来源于早期道教,后由葛洪对其进行了总结改造,操作过程更加系统化。内视法是一种存思行气法,行气时须闭合双眼、摒弃杂念,观想自身或某一物体,以达到入静的状态。守一法强调意守于一处,主要包括守丹田、守真一、守玄一三种具体方法。此外陶弘景也研究出一套独特的行气方法,他归纳出行气六字诀:"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

  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尽管具体方法略有差别,但行气的要领却大同小异,都要做到静思凝神、专心守一,呼吸吐纳均匀深长、舒缓柔和,以达到疏通脏器、延年益寿的目的。

  导引。"导引"一词出自《庄子》,是指通过肢体运动达到身体锻炼目的的养生方法,实际上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掌握了个别简易的导引方法。魏晋南北朝道教的导引养生,除了肢体运动,还包括一定的呼吸、意念等辅助调节手段。

  强调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以达到畅通气机、调摄精神的功效。《抱朴子》记载了"龙导"、"虎引"、"熊应"、"龟咽"、"燕飞"、"蛇屈"、"鸟伸"、"猿据"、"兔惊"等九种导引术的名称。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则辑录了众多前代导引术的内容,如《导引经》中的熨眼之法、握固法,《内解》中的啄齿、熨目、熨耳、摩面、摩身法等。陶弘景还对华佗的"五禽戏"进行了总结和改进,对其具体动作分别作了详细解释和说明,使这一时期的导引之术更加丰富和完善。

  辟谷。辟谷又叫却谷、断谷、绝谷。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辟谷术十分盛行,葛洪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身轻色好,堪风寒暑湿。"认为这是一种长生久视之方,表明了其对辟谷术的仰慕和推崇。三国时期吴国道士石春善辟谷,景帝对此怀疑,令人昼夜看守。而石春每天只饮少许水,一年后,石春面色鲜悦、精力不减。北魏道士寇谦之也大行辟谷之术,并授徒十余人,这种长期辟谷的例证在当时还有很多。根据其辟谷时所食的替代物不同,道教辟谷术可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食气辟谷。葛洪认为,真人的修道方式能效仿自然界的龟、鹤等动物的呼吸方法,绝谷食气,才能有利于养生。如东晋有个叫冯生的人,辟谷三年间只食气,但却能负重登山,毫无倦色。

  其次,食药饵辟谷。服食的对象有茯苓、松脂、荽等补益类替代物和各类金石药。曹丕《典论》说:"颍川郤俭能辟谷,饵茯苓".

  《魏书·释老志》:"河东罗崇之,常饵松脂,不食五谷。"这种服食法在当时是最为普遍的。再次,胎食辟谷,即在辟谷过程中通过吞咽唾液的方法来维持生命活动。还有一种食日月精华辟谷,历来道教徒认为食日月精华者乃上学之士,《五符经》载:"食月之精,可以长生;食星之精,上升太清。"实际上,食日月精华只是道教徒的意想之念,其本质上也属于食气辟谷法的范畴。

  房中。房中养生历来为道教养生家所重视,即通过各种方法调节男女房事活动,以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汉书·艺文志》对房中养生有了较早的论述:"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可见当时已经认识到了房中与健康的关系,认为行房中之术应有所节制,反对过度沉迷。

  魏晋时期房中养生术有了进一步发展。葛洪说:"凡服药千种,三牲之养,而不知房中之术,亦所无益也。"表明了房中之术在养生中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房中养生流派很多,其最终目的却归为一致:"房中之法十余家,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之一事耳。"葛洪认为,修炼房中之术要中和适度,不偏不倚:"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乃纵性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这些科学认识对当时道教养生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房中养生理论十分丰富,它总结了先秦房中术的内容,虽有不足取之出,但也有一定合理性,为后世养生家所重视。

  3.道教养生代表人物。

  魏华存(251-334),字贤安,任城人,晋司徒魏舒之女。魏华存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百家,精通五经,尤其钟于道学。魏华存善服食、导引、吐纳之术,被尊奉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后世尊称"南岳夫人".魏华存早年潜心修道,后有景林真人授其《黄庭》草本,经过她十余年的详尽注释,终成道教经典着作《黄庭经》。

  《黄庭经》包括《黄庭内景经》三十六章,《黄庭外景经》二十四章,全文用七言歌诀形式阐述了道教理论和修炼方法,同时也包含了魏华存主要的养生思想。其养生思想简单来说,包括意守黄庭,积累精气,强调丹田的作用,重视呼吸吐纳之术,认为通过呼吸吐纳,吸收元气和天地精华才能长生不死。注重藏精,认为还精补脑、汇聚真气是长生之道。《黄庭经》的养生思想尤其强调黄庭的作用,对呼吸吐纳、静息调神、养精保气等养生要领都有相关论述。

  葛洪(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是道教养生的重要代表人物。葛洪自幼聪明好学,勤奋刻苦,立志养生,他在《抱朴子内篇》中自述道:"余好方术,负步请问,不惮险远,每有异闻,则以为喜。虽见毁笑,不以为戚。"经过艰苦求学,葛洪博通百家,终成饱学之士。着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还着有《肘后备急方》、《神仙传》等。

  《抱朴子内篇》囊括了葛洪主要的养生思想,书中阐释了"玄"、"道"、"一"的道教本体论和思想宗旨,他将道家的"道"神秘化,使其从哲学概念变成人格化的神,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葛洪强调神仙信仰,通过大量神话传说、典籍及现实事例来证明神仙的存在,认为神仙可学、成仙可期,并极力劝人修仙。

  在形神关系上,葛洪认为形神相依,形须神而立,"形者,神之宅也".修道过程要循序渐进,由易以及难。在修行方法上,葛洪认为想要修仙,必先行善,而服食金丹是成仙的最佳途径,此外还列举了行气、导引、房中等其他养生方法。

  (三)佛教养生。

  1.佛教养生思想。

  以"精神永生"为理论基础。佛教强调精神永生,"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绝对安静的精神世界。"东晋高僧慧远曰:"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认为薪火犹如人之形神,人的精神能在轮回中永生,形虽灭然神永存。《广弘明集》则通过与道教对比来阐明佛教追求精神永生之理:"佛法以有生为空幻,故忘身以济物。道法以吾我为真实,故服饵以养生。生生不贵,存存何绩。纵使延期,不能无死。"其次,注重"禅修养性".这主要是佛教禅宗的养生理念。南朝梁武帝时期,禅宗创立,禅,意为静坐修行、静虑修心。主张在禅修过程中摒除杂念,停止一切妄想,调心静坐,通过禅修静坐达到一定的禅修境界。

  2.佛教养生方法。

  佛教轻视现世和自身,道教重人贵生,这是二者在养生观上的不同之处,是由其各自的宗教思想决定的。尽管佛教不如道教一般重视现世生命,但佛教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戒律依然在客观上起到了某些养生作用,在修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佛教养生之道。

  佛教养生方法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方法和修行中的养生方法。日常生活养生方法涉及佛教徒衣食住行各方面。

  佛教提倡戒肉食素,这来源于佛教"戒杀生"的思想。梁武帝时颁布《断酒肉文》,规定出家僧侣禁食肉,梁武帝也以身作则,开启了汉传佛教的素食传统,这种素食理念从当今饮食养生角度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

  佛教提倡戒酒。佛教戒律《四分律》明确指出了饮酒的危害:"一者颜色恶,二者少力,三者眼视不明,四者现嗔恚相,五者坏田业资生法,六者增至疾病,七者益斗讼,八者无名称恶名流布,九者智能减少,十者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其中列举了十种饮酒导致的恶果,认为饮酒过量会导致意识不清、疾病产生、削弱智慧,严重影响佛教徒的修行。

  佛教尤倡饮茶。茶在成为普遍饮品之前就已经作为草药为医家所用,因此茶本身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续名僧传》记载了南朝僧人释法瑶精研茶道、以茶养生的事迹。

  尤其是禅宗兴起后,饮茶更成为僧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方式。茶中所含的有益物质能够使人在禅修的过程中消除疲劳、保持清醒。

  修行中的养生方法主要体现在具体的修行过程中的心理调节和礼佛拜忏的宗教仪式当中。佛教讲求"戒、定、慧"三学,即通过完善品行、修静入定、增进智慧的方法来去除烦恼与杂念,达到内心平和的心理调节作用。

  戒,即修戒,通过修戒的方式规范和修正自身言语、行为过失,防止恶行产生,从而约束身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佛教强调"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利于养生。佛教的这种养生理念与儒家的"仁者寿"观点是一致的,正如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可见,修戒养德为佛家养生的第一要务。

  定,即禅定静坐。原始佛教经典《长阿含·大本经》载:"出家修道,诸所应作,凡有二业:一曰贤圣讲法,二曰贤圣默然。"圣贤默然就是指禅定。佛家强调在坐禅过程中要摒除杂念、专心致志,从而进入清净超脱的忘我境界,通过禅定静坐可以达到调身、调息和调心的作用。坐禅首先需要身体保持端正坐姿,身体放松,从容安详,其次调整呼吸,使呼吸均匀、平和,再次需要专心意念、心息相依、徐徐安定。

  慧,即有厌、无欲、见真,指通过慧、悟的方法忘掉痛苦,摒除一切欲望和烦恼,领悟佛法,觉会真理。这有利于修行之人认清痛苦的本质和根源,以良好心态进行修行,有利于身心健康。

  礼佛拜忏也是佛教修行中的必备功课,除表现内心平和、虔诚之外,更能达到一种全身心的活动状态。佛教徒在礼佛拜忏之时,要身体放松,双手合十,平静而连贯地完成一系列相关动作,有利于灵活关节、放松身体。尤其是藏地佛教的五体投地礼佛法,更是一种运动性极强、难度很大的肢体活动,其对肢体运动幅度的要求更高,具有更大意义上的养生健身功效。

  3.佛教养生代表人物。

  支法存,大月氏人,晋代着名的来华僧医,医术高超,精于养生之道。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七《风毒脚气》谈到脚气病时说:"考诸经方,往往有脚弱之论,而故人稍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缨士人多有遭者。领表江东,有支法存、仰道人等,并留意经方,偏善斯术。晋朝仕望,多获全济,莫不由此二公。"支法存精于预防和治疗脚气病,当时的世家大族多因此获济,在当时及后世都有较大影响。

  佛图澄,西域人,本姓帛氏。九岁出家,两度到迦毕试国学法,晋怀帝永嘉四年(310)来到洛阳,时年已七十九。他诵经如流,深解其意,虽未读过儒家经典,但与他人辩论时却常常占据上风。佛图澄学识渊博、修养深厚,常有来自天竺、康居的名僧不远万里从他受学。《高僧传》说他门下受业追随的人常有数百,前后门徒几及一万,教学盛况可见一斑。

  佛图澄重视戒学,对于诸多古代佛经、戒律,都进行了详细考证、注释。他平生"酒不逾齿、过中不食、非戒不履",并以此教授徒众,可见佛图澄的养生之道即为谨遵佛教戒律。

  释昙鸾,北朝人。他穷究佛典,精通内外经籍,后随陶弘景学习养生之术。

  史载昙鸾能"调心练气,对病识缘,名满魏都,用为方轨".释昙鸾善调气,"以气养生"是其主要养生方法,他着有《调气论》、《调气法》、《服气要诀》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