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并创立了系统的、多流派的养生方法。将传统中医养生思想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对指导当代人的养生实践意义重大。本文将从起居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四个角度,透视传统中医的养生思想。
1 中医养生理论中的起居养生
所谓起居养生,是指生活作息要有规律,要顺应自然,使人体内在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相适应,从而达到内外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和自然都是由“气”所构成,人处于天地之间,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1].《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在《内经》的思想中,就有“因天时而调血气”的主张,即要求人们根据天地阴阳的变化,结合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来调节人体气血,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另外,四时( 即春夏秋冬) 阴阳的变化与人体五脏的功能也是相互联系的。《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 “心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因此,“春季养生之道,重在养肝”,故春季应心平气和,少发怒; 夏季“木气已衰,肝气式微,心阳日上”,故夏季宜养心火,勿大怒大泄。晋代王叔和在《脉经》中,也对一日不同时段与五脏气化的关系作了论述,如: “肝王于平旦、日出,心王于隅中、日中,脾王于食时、日呋,肺王于晡时、日入,肾王于人定、夜半。”这些观点,对因时调理脏腑及判断疾病转归有重要意义。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已自然而然形成了适应四时气候变化的习惯,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灵枢·本神》指出: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指出: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雍肌肉,卫气解散。”古代有修养的“圣人”,正是因为能够调摄精神以适应天气变化,才能达到“积精全神”的境地。如果违反了四时的次序,就会“九窍闭塞不利,卫气耗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说道: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可见,圣人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命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因为顺应自然变化而养生的结果。
2 中医养生理论中的情志养生
中医学将人的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合理的情志养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黄帝内经》对人体疾病的心理致病因素、发病机制、诊断防治等问题,都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对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见解。《素问·痹论》指出: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意思是说: 人的精神情绪稳定,脏腑机能才能协调、平衡,才能正气充沛、身体健康; 若情绪躁动不安,精神就会因之离散。《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指出: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说: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在《孟子·尽心章》中,也有“养心莫善于寡欲”的说法。明代郑煊在其《昨非庵日纂·颐真》中提出了“欲求长生先戒性”的养生原则,即想要长生,必先戒除七情六欲。反之,如果经常忧愁、悲伤、怨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疾病。汉代刘安在《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 “忧悲多患,病乃成积; 好憎繁多,祸乃相随。”清代梁章钜在《退庵随笔·摄生》中也说道: “过怒过哀,足以害生;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太平御览·方术部·养生》也记载: “多乐则心神邪荡,多愁则头面焦枯。”《素问·举痛论》指出: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因此,中国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情志活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主张调和七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明代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指出: “在滞而不化者,宜节烦恼以养神; 在激而不平者,宜节愤怒以养肝; 在躁而不静者,宜节辛勤以养力; 在琐屑而不坦夷者,宜节思虑以养心; 在慈悲而不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意思是说: 不能顺应客观形势变化的人,应该节制烦恼以养神; 好激动的人,应该节制愤怒以养肝; 急躁而静不下来的人,应该节制劳累以养力; 胸襟狭窄,斤斤计较的人,应该节制思虑以养心; 多愁善感,不能从中解脱的人,应该节制悲哀以养肺。
3 中医养生理论中的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是指,运用传统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体育运动就已成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庄子·刻意》记载: “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吕氏春秋·尽数》也明确指出了运动养生的意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用流水和户枢为例来说明运动的益处,显得非常生动形象。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了一套医疗保健操-“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做体操,从而将中医健身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
华佗还指出: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明代郑煊在《昨非庵日纂·颐真》中说: “体欲常摇,谷气得清,血脉流通,疾不得生。”意思是说: 经常运动,可以帮助机体充分消化和吸收饮食物,保持血脉畅通,从而不会产生疾病。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能强壮体质,增进健康;适当的休息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正常范围内的“劳”和“逸”是人体生命活动之必需,但如果劳逸失度,又会导致各种疾病。《吕氏春秋·孟春》警告那些好逸恶劳的富人道: “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意思是说: 出入门皆乘车,而从不主动运动,这种让人舒服的车子,其实是使人摔倒的机关。形体宜动,但须中和,不可过度劳累。《寿世保元·辩证论》对此论述道: “养生之术,每欲小劳,但莫大疲。”如果过分劳累,则会消耗人体气血,使精血亏虚,外邪入侵。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素问·宣明五气篇》也指出: “五劳所伤: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说道: “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故合于道。”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极言》中也告诫道: “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宋代蒲虔贯在《保生要录·调肢体门》中说: “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养生者,行要小劳,无至大疲。”
4 中医养生理论中的饮食养生
饮食是人类生存和维持健康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对饮食的消化和吸收,摄取必要的营养物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饮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要达到养生的目的,必须做到五味调和、饮食有节。“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它包括两层涵义: 一是饮食要有规律,即按时进食; 二是饮食的量要有节制,不要过饥或过饱[3].《管子》指出: “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古人非常注重定时饮食,如《尚书》的“食哉惟时”、《论语·乡党》中的“不时不食”、《吕氏春秋·尽数》中的“食能以时,身必无灾”等。晋代葛洪在《抱朴子·极言》中也指出: “不欲极饥而食,不欲极渴而饮。”
定量饮食( 即饮食的饥饱适度) ,也是中医养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如《管子·内业》中说: “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 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意思是说: 过饥或过饱都会损伤身体,只有饥饱适度,才能使气血和畅,体格健壮。《吕氏春秋·尽数》也指出:“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谓五脏之葆。”意思是说: 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这样身体才能安康。对于沉溺于厚味之食的危害,明代宫廷御医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中说得很明白: “恣口腹之欲,极滋美之味,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合太和,以臻遐龄”可见,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欲,即使看似身强体壮、容颜美丽,但这种饮食方法会加重内脏负担,对内脏造成伤害,使精神萎靡不振,给身体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长寿医家孙思邈自己就遵循限食养生法,他能活到 101 岁,跟限食养生不无关系[4].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中说道: “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常令如饱中饥,饥中饱。”意思是说: 有饥饿感时才进食,吃到刚觉饱但还想吃时就停止进食,保持饥中有饱、饱中有饥的状态。汉代王充在《养性书·杂应篇》也指出: “欲得长生,腹中当清; 欲得不死,腹中无滓。”从而深刻阐明了适量饮食对健康长寿的意义。若饥而不能食,渴而不能饮,则气血生化之源竭,脏腑组织失其濡养,每每出现气血亏虚之症。反之,如果饮食过量,则超越了人体正常的消化能力,会损伤脾胃功能,从而出现腹胀、吞酸、呕吐、泻下臭秽等症。因此,正确的养生之道要求节饮食,既要满足营养需要,又无损伤脾胃之弊,从而保持后天之本的生机旺盛不衰,延缓衰老的进程。
总之,起居养生主要反映了中医养生中天人相应的和谐观,情志养生主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整体观,运动养生主要反映了人体“静神动形”辩证观; 饮食养生主要反映了有节有度的修养观。从辩证法角度看,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各异,反映了因地养生的辩证观; 起居、饮食、运动依男女老少的不同而各异,则反映了因人养生的辩证观。
[参 考 文 献]
[1]李俊德。 长寿有道[M].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6: 11 -15.
[2]王玉川。 中医养生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54 - 156.
[3]翁维健。 中医饮食营养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12 -115.
[3]刘占文。 中医养生学[M]. 上海: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 158 -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