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莫扎特与舒伯特生平简介

时间:2017-01-12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本文字数:3248字
  绪 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莫扎特、舒伯特作为德奥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两位作曲家之一,其在德奥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尤其是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作品艺术价值与受众广泛的影响,莫扎特、舒伯特在中国音乐界,其作品的表演与学术研究两个方面都有着非凡的地位。艺术歌曲作为莫扎特、舒伯特作品中重要的一种音乐体裁,表现出了莫扎特、舒伯特音乐创作的心路历程与作曲家自身的人生道路。艺术歌曲对于舒伯特的创作范围来说是贯穿在他一生的音乐创作之中的,而莫扎特的艺术歌曲在他一生的作品中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同样是他声乐作品的代表性体裁。莫扎特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作曲技巧上已到了高超的境界,是两位大师声乐作品创作技巧的代表。在思想内涵上,正如上文所述,两位作曲家的艺术歌曲不再是单纯地抒情,其中对为了与诗歌的搭配,对音乐上的处理已经开始注入了新的因素。两位作曲家艺术歌曲的成功得益于两者高超的作曲技巧,更加得益于两位大师深邃的精神境界。通过对两位作曲家艺术歌曲的比较研究,不仅具有对作品研究上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作品的演唱处理、伴奏处理以及作品教学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对莫扎特、舒伯特共 6 首艺术歌曲的音乐分析以及表现内容、思想内涵分析为基础,对两者艺术歌曲在作品外在形式和表现内涵上的比较研究,这种比较是以艺术歌曲的同一体裁为对象,以德奥地区为同一地域上,不同音乐风格时期的比较。最后通过比较探寻两者艺术歌曲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审美价值。
  
  本文对莫扎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比较研究持有一下基本观点。两者的艺术歌曲创作受不同时代风格的影响,所表现出的情感内涵是有区别的;两位作曲家不同的生活遭遇与人生经历不同对艺术歌曲的影响也不相同。但是,作为主调时期最为重要的两个音乐历史风格时期,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存在着实质的艺术联系,体现在对启蒙运动及其背后深远的人文思想表现上,这是两者进行比较的核心联系。另外在作曲技术上两个历史时期也存在继承与延续的关系。
  
  本文重点是如何突破以往文献资料的视角与观点,以本文作者长期的艺术实践为基础对两位作曲家艺术歌曲的分析研究产生新的认识。难点在于两位作曲家身处不同的音乐风格时期,如何以启蒙运动的思想为桥梁,寻找到作品之间的相同联系,以及把握作品的核心内容突出在艺术表现力上的不同。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莫扎特、舒伯特的研究总体趋势还在于作品研究上,主要是对作品在作曲技术上的分析,研究范围涵盖了两位作曲家大量的音乐作品,对艺术歌曲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学位论文上以及一些期刊论文中,单独对两位作曲家艺术歌曲的专题研究着作尚未出现。国内研究现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重复,大量文献资料对生平和简介过多;二、参考资料重复,各论文的参考资料大体相同。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当下对莫扎特和舒伯特的研究已不在单纯停在作品研究这一层面上。更多的是以音乐风格喂大的背景下对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文化、社会、宗教视角上的分析研究,研究视角已经很大程度上抛开了音乐的出发点,研究状况已经朝着多学科交叉的态势发展下去。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对莫扎特的研究,国外已经开始注重断代史的学术工程建设,本文两部着作都是关于古典主义时期的断代音乐史,其中记录了许多莫扎特时代的社会音乐生活的细节,这也是国外当下莫扎特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由于本文写作所涉及到的大量西方音乐与西方文化的历史资料,所以对写作所需要的文献整理与研读,是本文写作的立论基础与写作参考。
  
  音乐分析法。本文作者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谱例的书面分析以及音频的听觉分析,将研究对象的基本音乐形态分析出来,包括在旋律、和声、曲式、织体等方面的特征。
  
  比较研究法。此研究方法是本文写作核心内容的根本方法。通过以上方法的研究为本文核心内容提供研究对象的基本数据,并以此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两位作曲家艺术歌曲的异同。
  
  归纳法。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所得出理论的归纳,对莫扎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共性艺术规律进行总结。
  
  第一章 莫扎特与舒伯特生平简介
  
  一、莫扎特生平简述
  
  莫扎特于 1756 年 1 月 27 日出身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1],父亲是利奥波德·莫扎特,母亲是安娜·玛丽亚·莫扎特。莫扎特是全家存世的两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的姐姐也同为演奏家的玛利亚·安娜·莫扎特(昵称南囡儿)。莫扎特从小便展现出对音乐具有惊人的感受力。从 1762 年开始利奥波德带领姐弟二人开始了欧洲各国的旅行演出,此行利奥波德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让莫扎特可以接触到欧洲各国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风格,以此学习、吸收新的作曲技巧和更多的音乐形式。二是通过莫扎特音乐神童的美誉获得更多贵族的赏识,借此获得稳定的收入或者大量的演出报酬。从 1763 年的 7 月 9 日莫扎特开始历经四十一个月的欧洲旅行演出,期初在今天德国的各大城市,之后经比利时到了法国巴黎,在巴黎莫扎特的赞助人是梅尔希奥·格里姆,一位启蒙运动倡导者。在 1766 年 11 月 29 日回到萨尔茨堡之后,利奥波德虽然继续呆着莫扎特进行旅游演出,但是此时的莫扎特已经逐渐长大,“神童”的光环也在逐渐的消失,所以他不得不摆脱曾经的美誉,真正的通过自己在音乐上的才能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更多酬金。1777 年之后,莫扎特为了生计转辗于曼海姆、巴黎、萨尔茨堡、慕尼黑之间。直到 1781 年与大主教的最后决裂,成为一名自由身的作曲家。
  
  1781 年 5 月 10 日莫扎特向萨尔茨堡大主教递交了提成辞呈,6 月 8 日正式脱离了大主教的控制,成为了自由身的作曲家,他此后的生活和创作主要就是在维也纳度过的。1785 年创作了艺术歌曲《紫罗兰》(KV476),并开始准备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同年 9 月 1 日将之前为海顿所创作的 6 部弦乐四重奏印刷出版,并献给海顿。这一时期除了创作作品以外,莫扎特还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大事,就是 1782 年 8 月 4 日与康斯坦泽·韦伯(婚后改姓为莫扎特)结婚,婚后俩人生育子女,但不幸的是有些孩子未能长大便夭折,并且由于夫妻二人的不善经营经常搬家以及欠下债款。80 年代末由于债台高筑,致使莫扎特开始考虑新的旅行计划,在整个旅行中举办音乐会、进行参观访问获得更多的报酬,旅行的地点大致在柏林、美因茨、法兰克福等德国的几个城市。在莫扎特自 1781 年离开萨尔茨堡大主教之后,可以说是西方音乐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志。第一,作曲家开始脱离宗教、贵族的生活赞助,不再单一的为上层社会服务,不再是统治阶级的附庸人物;第二,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的创作对奠定和发展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风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舒伯特生平简述
  
  舒伯特于 1797 年 1 月 31 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郊区,后来全家人搬到了名为“天堂门”的可供 16 户家庭居住的一栋公寓里,父亲是弗朗茨·特奥多尔·舒伯特,母亲是伊丽莎白·维茨·舒伯特。对于舒伯特母亲的记载并非很多,亦不知其父姓,舒伯特的父亲是摩拉维亚[2]人,在维也纳是一名教师,在积攒一定积蓄后,购置了一套名为“黑马”的房子,并将自己的学校也一并搬至。家中父母共生有 14个子女,但其中有 9 个子女夭折了,舒伯特和他其他存活下来的兄弟姐妹相处融洽。
  
  1804 年舒伯特被父亲送到了安东尼奥·萨列里[3]那里学习音乐。在这个早期阶段,萨列里就已决定性的影响到了舒伯特的学习之路。
  
  之后,在萨列里的推荐下成为了宫廷乐童,并进入了维也纳的寄宿学校学习。1813 年由于在拉丁语和算术两方面课程的降级,舒伯特离开了寄宿学校,同时进入到了早期音乐创作的高峰时期。1814 年以后,舒伯特先后为 50 多位诗人的诗词进行谱曲,于同年十月创作的第一首艺术歌曲《纺车旁的格丽卿》(D112),凭借戏剧性的艺术处理,获得了不小的赞誉。
  
  在 1828 年 11 月 19 日舒伯特走完了他短暂却又精彩的一生。他的三部声乐套曲的完成也标志着艺术歌曲这一体裁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种声乐体裁,可以说是完善了对诗歌、旋律和钢琴三方面的融合,并将其进行了非常深入化的哲理性发展。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