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有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古今注》载:“邯郸女子,秦氏罗敷,出彩桑于陌上,赵王见欲夺之,罗敷乃弹筝,做《陌上桑》以自明”。根据《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这些史话都生动地勾画出了繁盛的音乐文化生活。古筝发轫于先秦而兴盛于唐代,成为几乎所有宫廷音乐和民俗音乐的主要弹拨乐器。如今筝正处于盛世中国的繁荣时期,全国习筝者已经达到近三百万之众,“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的盛况再度出现。欣赏一词解释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古筝音乐,不仅让人想起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也让我们穿越时空去体验无穷的情趣。我们常常因为那些优美的名曲《寒鸭戏水》《渔舟唱晚》等,而逐渐产生对古筝的迷恋和钟情。委婉的旋律、动人的韵味,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当你身处烦恼、困惑,甚至绝望时,某些古筝乐曲会使你如释重负,赶走不佳的情绪,又回到平静、自然中。当我们聆听筝曲《渔舟唱晚》,会陶醉在唐代王勃:“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佳句中,被乐曲所描绘的夕阳西下的湖光山色、满载而归的渔船所沉迷。全曲最后一个乐句,筝声从高至低一泻奏出,把水的灵动表现的惟妙惟肖,仿佛你也坐在船头,随着碧波荡漾。
古筝音乐带给我们美的感受,而美的定义则是美学中最难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研究美学的文章《大希庇阿斯篇》中,作者借苏格拉底的口总结说到:“美是难的。”18世纪,在欧洲逐渐兴起了“实验美学”热,意图从具体美的事物中寻找美的本质,从而得出美的定义。实验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图形和声音,所以它所得的结论不具备普遍性。至于 “美是生活﹑美是人的对象化”等定义,则犯了把具有交叉关系概念的交集概念等同于了具有交叉关系概念中的某个概念的错误。
古筝音乐艺术的感受,毫无疑问都让人们体会到了美的意境。美不是孤立的对象,而是与人的需求被满足时的状况紧密项链,这种动态的过程包括三个要素。首先是信号,它引起人愉悦的反应,它是产生美的原因。比如一位有涵养的较资深的古筝演奏者,她弹琴时的神韵、气吸、动态都会直接让欣赏者有舒服、雅致的感受,也间接的使乐曲更加优美灵动,反之就会破坏听众总体欣赏的美感。之后我们谈到的是美的主体——人,它是美产生的必要条件,也是场所。只有一个真正具有审美情趣的人,才会追求美好的事物,包括好听的乐曲。我们看到今天上百万的琴童,簇拥在音乐厅、国音堂等场所,来欣赏古典浪漫的严肃音乐、新鲜活泼的流行音乐等,他们被自己心中美的女神所激励,希望能通过自身这个载体,找到美的真谛,复制美的轮廓。而古筝乐音的清新、自然,抓住了欣赏者的需要,满足了欣赏者的需求,它的美无论是在相同情况下对不同人,或者在不同情况下对同一个人,都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效果。我们从聆听赏析中,可以区分乐曲之间的不同的艺术之美,如《临安遗恨》《将军令》《钢水奔流》《战台风》等,与《茉莉芬芳》《枫桥夜泊》《绣荷包》《月儿高》等乐曲,它们之间的阳刚与阴柔,锋芒毕露与韬光养晦,都被古筝音乐诠释地天衣无缝、尽如人意。
古筝音乐中带给我们的美,几乎每首作品都能展示出来。比如,脍炙人口的《高山流水》,乐曲前半部描写了高山的雄伟气势,通过右手相隔两个八度并带有左手滑音的撮弦,把高山沧桑、质朴的印象展现于眼前。乐曲的后半部描绘了流水滔滔不尽、滚滚而来的形态。通过右手划奏的技法,由远及近的让水舞动起来,使人身临其境。
建国初期创作的筝曲《战台风》,是美籍华人王昌元女士于1965年完成,描写了码头工人与台风英勇、顽强地搏斗,同时歌颂了他们大无畏的精神。这首乐曲仅仅从曲名和音响效果,就会使人们产生活跃、铿锵有力地感觉。乐曲一开始,运用双手的四个大撮弦,均匀、敦厚,把劳动场面的序幕慢慢拉开。之后的乐段,采用古筝无调弦的猛烈刮奏,音乐立刻有个180度大转弯,一场台风呼啸而至,伴随右手的扫弦、扫点等快速弹奏的技巧,风雨交加的情景让听众毛孔悚然。紧接着峰回路转,一个由强渐弱、由密渐疏的划奏,把雨过天晴的场景显露出来,顿时所有的音符都轻快、欢乐起来,大家欢天喜地在码头庆祝成功战胜自然灾害。大自然也好像被人类大无畏的精神所感悟,留下一片温馨祥和的港湾码头。
还有一首乐曲《香山射鼓》,是目前旅居海外的曲云创作的,也是广大筝者们喜爱的一首抒情小曲。乐曲具有古朴的音乐风格,由西安古乐传统曲牌《月儿高》《柳青娘》《香山射鼓》等连缀而成,反映了陕西关中一年一度的“香会”活动。开始的四个音,分别是两个拨弦音和两个泛音,生动的模仿出晨钟余音绕绕,勾画出人们登山进香的活动,把香客们的虔诚和空旷场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小快板的弹奏,是慢起渐快的进入,描写了人们在鼓乐阵阵、熙熙攘攘的盛况中,享受朝拜的神圣体验。古筝音乐赏析,使赏阅者对它的艺术境界有所把握和提升,从而产生了精神美。当代筝曲《乡韵》让听者感受到游子的一刻赤心;陕西乐曲《秦桑曲》把古代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刻画的如痴如醉;唐诗同名作《哀江头》表现了诗人独立江边,对昔日繁花似锦的追忆及对国破家亡的悲痛。这些作品都使人意犹未尽、曲终意未了。有些脍炙人口的名曲,演奏者还没拨弦,听众早有预期的艺术之美感,这就是先验感,也叫先验美。例如《高山流水》《寒鸦戏水》《云裳诉》《出水莲》《春江花月夜》等,我们首先就被这如诗如画般的曲名所吸引,未闻佳曲已身不由己的联想起委婉的音乐线条。
古筝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它的魅力早有很多先人为证,无数文人墨客都被筝声所吸引、征服,最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过十五首咏筝诗,如《夜筝》《听崔七妓人弹筝》《杨柳枝二十韵》等。身为今朝的我们,虽极少有人用诗来抒发筝之情,但是悦筝者毫无悬念的居于我国民乐之首,全国上下几百万习筝人。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感受到古筝的永恒之美,在筝乐的流动中领略了它的赏析之美。愿更多的筝者,无论是弹筝人还是听筝者,都能把古筝音乐艺术不断传下去,使这件仁者之器更加灿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