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是表演的艺术,影响声乐表演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众多,但心理素质发挥着关键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促成歌唱者成功的演唱,甚至超常发挥。因此,心理素质的好坏对于声乐表演影响非凡。
一、心理素质概述
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的素质为基础,而在后天的教育、环境、实践活动等因素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组成心理素质的因素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社会适应因素等。影响声乐表演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但心理素质对它的影响起着关键作用。我们所说的心理素质即指内部因素中的主观因素,它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形成心理暗示,从而反馈给大脑,发出动作指令,即表演最终就是反映了演员的内心活动。
二、不良心理素质对声乐表演的影响
很多学生平时在课堂学习中演唱不错,一上台就脸色发白,手脚发抖,容易出现气息上浮、声音颤抖、破音,甚至是失声的状况,在一些重大比赛或表演中也经常出现类似情况,有些歌手嗓音条件出众,台下唱得不错,可登台总是大打折扣。由此可见,演唱的紧张心理存在于每个歌者的心中。心理学上将这种在演出过程中的情绪紧张而难以自控的心理反常现象称为“怯场”。一方面是过度紧张阻断了人脑已建立的暂时联系,另一方面还造成了人体肌肉与器官的紧绷。而产生这些不良因素的原因主要就是自身演唱能力不高,或者学习的时间不长,以及对客观环境的变化不适应和歌者思想压力太重所造成的,客观环境泛指表演场地、场合。思想压力指受到了观众或演唱场地气氛的影响,歌者心理产生压迫感,使生理及心理一反常态,对声乐表演有相当大的影响。
三、声乐表演中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勤学苦练,提高演唱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演唱作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活动,没有一定的基本功,是很难做到声情并茂的,同时也会因为技术的不成熟而紧张,使表演得不到良好的效果。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信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实力。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熟练掌握了发声的技巧和歌唱的能力,才能在舞台上声情并茂,淋漓尽致的表演。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惧怕困难,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和艺术修养,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发声器官的结构,机能和发声要领,积极示范,从而使加深学生对声音及发声的视觉,听觉印象,提高练习效率。而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逐步掌握气息的控制,咬字吐字,共鸣的建立等科学的发声技巧。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一味拔高,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和实际情况进行训练。
(二)树立信心,加强艺术实践
要克服舞台紧张心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演唱态度,建立成功和获胜的信心。信心是放松的基础,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信心和技巧对于演唱同等重要,实践证明,歌手树立“我一定要演唱成功,我一定要获胜”的信心,就能大大削弱紧张的情绪。其次,要加强舞台实践活动,多参加小型的汇报或音乐会,体会舞台感,积累舞台表演的经验。特别在一些比较轻松的娱乐性活动中,尽可能地鼓励自己大胆的表演,能面对不同的观众,大胆展示,在一次次的演出实践中,积累经验,这样来慢慢锻炼心理和技能方面的素质。另外,在演出实践中,要充分地做好演出的一切准备工作,如认真对待演出前的排练、走台、彩排、熟悉演出场地等,尽可能减少在演出时出现的生疏和不适感。只有做到演出前的“心中有数”,才能保证演出中的“胸有成竹”,从而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
(三)摆正心态,调整个性心理不足
我们常遇到身边有些人的唱歌欲望很强,无论在什么场合、场地都充满了表现欲,甚至在越公开、越人多的场合更是精神饱满,在声乐表演中是我们俗称的“人来疯”,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素质体现,能使表演充满激情。有些人就恰巧相反,怯场、紧张、缺乏表现力,导致平常所掌握的技能技巧及内心情感不能得以正常发挥造成演出失误。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个性就是心理因素作用于声乐表演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如歌者在唱高音这一问题上来说,不同心理素质的人给的心理暗示就不同,同等技术水平下的表演者面对高音的难题,心理素质佳者则会给自己勇气与自信去驾驭高音,而不良心理素质者则容易出现畏惧胆怯的心理,往往致使高音过紧或失声。所以在表演中我们一定要多给与积极的心理暗示,面对不良的心理素质要有所正视与改正,调整自身个性心理的不足。另外,要知道成功之路并不平坦,它伴随着许多艰辛、挫折和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失败中积累的经验是极其宝贵的。对结果不要看得太重要,只要能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的生活中就没有失败,这也是我们从艺术实践中,真正要学的东西。
心理素质和声乐表演是密切相关的,它作用于声乐表演的始终。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保证演员的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我们只有努力的提高演唱能力,加强舞台实践,并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正确地面对成功和失败,不断地克服意志薄弱,羞怯腼腆的个性,才能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声乐表演能力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国辉.与帕瓦罗蒂谈歌唱艺术[J].人民音乐,1992(1).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3]阴思国,梁福成,白学军.普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4]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5]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