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秦腔演唱的艺术特点探究
【第一章】秦腔独特的演唱风格研究绪论
【第二章】秦腔角色演唱风格类型
【第三章】秦腔演唱的运气方法与技巧
【第四章】秦腔演唱的吐字特点
【第五章】秦腔的不同发声演唱特点
【第六章】秦腔演唱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参考文献】秦腔演唱独特魅力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2.秦腔角色演唱风格类型
在前人的研究与探索中秦腔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角色逐步丰富和完备。笔者结合前人对秦腔四大行当中角色的分类,根据秦腔不同角色的演唱特点,将秦腔角色的演唱归纳为七种演唱风格。
2.1 苍劲宽厚型。
在秦腔角色中,老生与老旦的演唱总给人留下一种苍劲宽厚的质朴感。
老生,可分为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一般在秦腔传统剧目中扮演的是老年人的形象,大多数为老年官员或者社会下层人物,他们都饱经沧桑,生活阅历丰富。
安工老生,也叫"唱功老生",突出唱念,做工为其次,其擅长以唱念的强弱和速度等变化来渲染人物形象及表现人物情感,主要扮演具有高雅气质且身份高贵的书生、文人。
因为其气质儒雅庄重,神态安详且稳重高贵,所以唱的较多,表演动作等较少。安工老生通常形象正义,据说如果秦腔演员扮演的成功,那台下的观众都会对剧中人物肃穆三分。
所以长得贼眉鼠眼,或者呲牙咧嘴的演员,那一定不能扮演这类角色,首先演员形象不符合正义的人物形象。安工老生的唱腔特点要求质朴凝重,表演深入人心,同时突出年迈之形态,代表人物形象《祭灵》中的刘备,《五丈原》中的诸葛亮等。
衰派老生,是秦腔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擅长表演,即做工老生,在舞台上表现人物角色借助髯口和台步,常用吊毛、抢背的技巧,来对剧目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毛金荣的经典剧目《烙碗计》将秦腔衰派老生的角色行当水平拓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刘毓中先生出演《跑城》中的徐策,《三滴血》中的周仁瑞,《烙碗记》中的刘子明等,都炉火纯青的表现出了衰派老生典型的老态龙钟的人物形象,同时在唱腔中又突出了沧桑、厚重、朴实的特点。
靠把老生,又被称为长靠老生。"靠"是京剧中的专用名词,即古代武将所穿的铠甲,身着铠甲被叫作扎靠。"把"就是兵器,俗称刀枪把子,也是京剧的专用名词。所以凡是身着铠甲,手拿兵器且擅长武功的老生角色,秦腔中都把他叫作靠把老生。表演中重视做工表演,演员还需必备很扎实的大靠功和把子功的功夫。主要饰演舞刀弄枪的武将,如忠心耿耿、老当益壮的沙场老将等老年英雄形象,代表剧目人物有《金沙滩》里的杨业,《战沙场》里面的黄忠等。
老旦,在传统剧目中指老年妇人,有富贵与贫贱之分。在扮演富贵的老旦时凤冠霞帔、雍容华贵。在表演上力求表现出尊贵、沉稳的气质与风格,以显示出老态龙钟的形象。经典剧目有《岳母刺字》、《杨门女将》等。
2.2 宽亮高亢型。
须生的唱腔多奔放激昂,演唱时运用嗓音嘹亮高亢。
须生,可分为王帽须生、靠把须生、纱帽须生、蟒带须生、道袍须生、红生等.须生所扮演的人物大多都是一些正义参天、保家卫国、牺牲自己为民谋利且肝胆相照的忠义之士。
王帽须生,是扮演高高在上的帝王,表演中不仅需要塑造大气威严的形象,更是突显帝王居高临下的非凡气度,所以在唱腔中也是气宇轩昂,剧目代表人物有《打金枝》的唐王,《斩秦英》的唐太宗等。
靠把须生,是文武并重即唱做兼重的须生,表演时大气稳健,干净利索,动作比较夸张,弓马娴熟,唱腔慷慨激昂,代表人物有《拆书》中的伍员和《韩宝英》中的石达开等。
纱帽须生,即头戴乌纱帽,身着官衣,速来有"吹胡瞪眼耍帽翅,提袍甩袖亮靴底"的传统表演方法,在剧中常常饰演不畏强权、执法公正严明的知府县令。传统剧目人物代表有《打镇台》中的王镇,《杀驿》中驿丞等。
蟒带须生,大部分都是饰演达官贵人,身份比纱帽生高,有的偏唱,有的偏做,其表演非常有特色。《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景,《闯宫》中的梅伯都是其代表人物。
道袍须生,多是一些比较落魄的文人形象,唱做并重,比如《乌龙院》的宋江等。
红生,扮演公正刚直的人物,比之小生、须生性格更为鲜明、庄重,以扮演关羽为标志,表演风格介于生角与净角之间,重视架子工,强调四大特点:准、稳、帅、恨,唱腔奔放激昂、嘹亮高亢、粗狂有力。
2.3 潇洒飘逸型。
小生的演唱多表现一些青年男子儒雅豪爽、潇洒英俊的气质。
小生,可分为文小生(纱帽生、贫生)、锥尾生、文武小生、武生(短打武生、长靠武生).在秦腔传统剧目中小生的舞台形象以青年男子居多,其舞台形象多表现青年男子儒雅豪爽、潇洒英俊的气质。
文小生,分为纱帽生和贫生,借助水袖、扇子、梢子、等舞台道具塑造一些些秀才、解元之类的青年文人的形象。代表剧目人物有《白蛇传》中的许仙、《拾玉镯》中的傅朋、《楼台会》中梁山伯、《游西湖》中的裴瑞、《三滴血》中的李遇春等。
纱帽生,也被称为官衣小生,是文小生的一种,因为穿着纱帽官衣而得名。多为一些睿智干练、智慧精明的年轻文官形象,还包括穿着蟒皮的状元等,演戏中更加强调念白,表演做工大气稳重。如《玉堂春》中的王景龙等是其代表人物形象。
贫生,通常是一些落魄青年文人的形象,表演中经常表现出一幅自命清高的穷酸书生气,也会饰演一些民间百姓中有一定思想远见的人来表现劳动人民的勤劳聪慧。其唱腔经常运用各类彩腔,且用二音来拖腔。《打柴劝弟》中的陈勋为其典型人物形象。
锥尾生,因为帽盔上双插锥尾而得名,翎子功是最基础的技能,唱做并重,一般塑造潇洒英雄、风流倜傥的人物形象,例如杨宗保、吕布、周瑜等。
文武小生,是一种介于文小生与武生之间的小生角色类型,在剧中这类人物通常文武双全、风流倜傥,唱做兼重,一般戴武生巾、道袍外罩,或扎大靠穿箭衣。剧种人物形象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夺锦楼》中梅玉鉴,《游龟山》田玉川,《牧羊卷》朱春登,《五典坡》薛平贵,秦腔史上表演文武小生代表演员有沈和中、苏哲民、苏育民、张新华等。
武生,分为两种,有短打武生和长靠武生,也可以通过是否勾脸来分为勾脸的武生与不勾脸武生的两大类。武生比较注重表演和念白,对唱功要求不高,表演上要求做到准、稳、狠、硬,其念白要直接、快速、明了。不过在秦腔中,一直都不太注重武戏,武戏表演是比较粗糙的,以至于现在非常缺少武生演员。最著名的秦腔武生演员有岳钟华(活武松)、沈和中、徐抚民、王蔼民、颜春苓、、张杰民(活猴王)、王集志(活马超)、薛庆华等,武生常演剧目有《柴桑关》、《马超哭头》、《反西凉》、《罗成修书》、《葭萌关》、《截江》《火烧裴元庆》、《盘肠战》、《战冀州》、《四杰村》、《挡马》、《挑滑车》等。
2.4 雄浑粗犷型。
净角是秦腔中最有特色的行当,其演唱多粗狂豪放,是秦腔四大行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净角有二净,即大净、毛净。净角虽不再分类,但脸谱化妆大大丰富了这一角色的人物表现内容。
大净,大花脸,也被称为铜锤花脸,侧重于唱功和念功,以腔生情,先是重唱腔即注重旋律的演唱,其次才是表演,表演动作幅度较小,如《铡美案》中的包拯。
毛净,二花脸,也被称为架子花脸,它重视腰腿功夫,讲究架子功,通过做架子工来凸显威武豪迈的气概,所以观众称其为"架架儿".也侧重做工和念白。二花脸在演唱方面和大花脸测重不同,二花脸测重在唱念时,首先抒发唱腔感情,其次再侧重腔调的完整,是"以情生腔",大花脸的处理与之刚好相反。 一般饰演脾气火爆、性格暴躁之人,如《芦花荡》中的张飞。
副净,也称"把把花脸"、"娃娃花脸".是传统的秦腔角色,为净行的一支,多为青壮年净行角色。如《下河东》之呼延赞、《游西湖》之廖寅等角色。武老旦也被归于此行,如《串龙珠》之花云妈。
2.5 稳重含蓄型。
正旦(挽袖青衣、批蟒青衣),在秦腔中多扮演正直性格、举止端庄大方的中年女性,其演唱多稳重含蓄,正剧或悲剧人物都有,在秦腔舞台上出现的频率极高。
挽袖青衣,又细分为两种青衣,一种是褶子青衣,即着装素裙,表示扮演人物家里贫穷,社会地位较低,以扮演悲苦的寻常百姓人物较多,以唱功为主,但也有唱做皆重的剧目,如剧种演员用水袖功来表现人物特点。传统剧目人物有《探窑》《赶坡》里的王宝钏,《三娘教子》里的王春娥等;另一种是花帔青衣,即根据年龄与身份的不同可以着装各色花帔,地位较高,表演风格大气稳重,唱腔大方端庄,知书达理,如《二堂献杯》中的田夫人就是其代表人物。
披莽青衣也叫华彩正旦,一般扮演太后、皇后、公主或诰命夫人,以及皇亲国戚中有身份地位的旦角角色,通常身着绣花对帔或穿戴凤冠霞帔,表演时也重视唱功,如《斩秦英》中的银屏公主等。
2.6 活泼明朗型。
旦角中除去老旦、正旦外,其余的年轻旦角在演唱时多以清脆活泼的嗓音演唱。
小旦(闺阁旦、正小旦),一般扮演一些性格开朗、机智聪明、举止优雅的年轻女子。
闺阁旦,是在剧中扮演未出阁的妙龄少女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唱做并重,在表演上要求秀丽端庄,举止大方得体。《火焰驹》中的黄桂英就是其代表人物。
正小旦,多为稳重典雅的贵族女子或少妇,如《飘彩》中的王宝钏。
花旦(玩笑旦、泼辣旦),饰演剧中活泼开朗、风趣动人、轻俏美丽、聪明机灵、能言善辩、娇气洒脱的少女形象。如《柜中缘》、《打金枝》等剧目中的少女形象。
玩笑旦,剧中人物形象主要是开朗活泼的小姑娘,多为丫鬟人物。如《火焰驹》之丫鬟云香。
泼辣旦,在剧目中饰演一些性格泼辣、善于刁难、刻薄刁钻的妇女角色,如《杀狗》
里面的焦氏等。
武旦是指身怀武艺的女性。着红、白色彩服饰,特点鲜明的装扮以表示人物性格的刚烈,甚至还要扎女靠、执马鞭等,需要对刀枪剑戟等兵器精通,对做工和武功要求比较高,唱腔突出精炼简洁、干净利落的特点,其重在武功和说白,演唱较少。代表剧目有《杨门女将》、《杀仇》中的庚娘等。如《打焦赞》中的杨排风等。
2.7 诙谐风趣型。
秦腔中的丑角,分为大丑、小丑、武丑、媒旦四类,表演时根据剧目表演的需要,剧情角色来具体分配。所以丑角在秦腔剧目中所饰演的角色可能是上述六大角色分类中任何一个。"中国戏剧中之小丑,犹如现代的漫画,固然不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却含有锋利深刻、讽诫吵骂的充分意义。外面装着滑稽玩笑,内容藏着无限的滋味。"由于它的表演风趣幽默,我将丑角划分为诙谐风趣角色类型。
丑角幽默滑稽和插科打浑的艺术特色,成就了丑角这个亦庄亦谐,自然成趣的舞台形象,让人们流连忘返的知道无丑不成戏的道理。他们在舞台上展示出的与其他行当截然不同的神情、韵味、风格和风采,是需要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手段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的最高表演境界。
大丑,也叫文丑,文丑包括方巾丑、老丑、袍带丑亦称官衣丑,如《三滴血》当中的晋信书,《蒋干盗书》里的蒋干等。
小丑,包括斜衣丑、腰包丑、软斤丑、鞋皮丑又称雅僻丑、茶衣丑等,花花公子和纨绔子弟也都属于这个行当,如《杨三小》中的杨三小等。
武丑,主要塑造一些身怀绝技、武功高超且幽默滑稽的人物,虽属丑行,但常常不由丑行扮演而由武生行兼演,但从丑角历史上考察,却是"无丑不演武".如《盗玉杯》中的杨香武等。
媒旦,秦腔角色中一大特色和亮点,又称彩旦或丑旦,她也属于丑角一类。媒旦在剧中主要扮演媒婆等人物,以化妆浓艳且着装鲜艳的外形,表演一些被讽刺嘲笑和捉弄的角色。性格多以张扬跋扈、泼辣见长,所以在表演上擅长挤眉弄眼、卖弄风情的夸张手段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其念白讲究艺术性,带有一定的模仿性,属于活宝式的人物类别。如《看女》中的柳氏,《牧羊卷》中二娘,《拾玉镯》里的刘媒婆。
小结。
笔者根据秦腔不同角色的演唱特点,将秦腔角色的演唱归纳为七种演唱风格,即苍劲宽厚型、雄浑粗犷型、宽亮高亢型、潇洒飘逸型、稳重含蓄型、活泼明朗型与诙谐风趣型。
这七大类演唱风格所包含的角色,组成了秦腔演唱中的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