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郭兰英的表演风格与基本功探析
【引言 第一章】郭兰英艺术人生及成就
【第二章】郭兰英演唱特点分析
【第三章】郭兰英歌唱艺术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实践的启迪
【结语/参考文献】郭兰英演唱特征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郭兰英演唱特点分析
第一节 郭兰英主要代表作品及其形象塑造
但凡欣赏过郭兰英表演的人都无不惊叹于她那高超的唱功,精湛的舞台表现,掷地有声的念白以及表演过程中的真情流露。每一场戏,每一首歌,都能给人以震撼心灵的冲击。
一、歌剧《白毛女》中饰演喜儿
歌剧《白毛女》可以说是郭兰英摆脱旧社会压迫的"引路人",同时"喜儿"这个角色为郭兰英日后的艺术生涯打开了大门。这部歌剧讲述了 1935 年在河北,身为贫农的杨白劳因欠债于恶霸地主黄世仁,被迫将待嫁的女儿卖给他并被迫自杀。黄世仁把喜儿抢回家后将其糟蹋,喜儿得知自己怀孕后连夜逃出。
为了躲避追捕,她在深山里一躲就是三年,因此也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白毛仙姑",靠着庙里的供果度日。1938 年,与喜儿青梅竹马的大春哥带领红军队伍解救了劳苦大众,救出喜儿并为其翻身重见天日。
郭兰英在《白毛女》中饰演喜儿一角。第一幕,喜儿唱着《北风吹》在家中焦急的等待回家过年的老父亲,郭兰英倚望着门口时的焦虑心情,以及父亲给她戴上红头绳时内心的娇羞和满足,都表现的淋漓尽致;第二幕,在杨白劳被迫自杀在雪地时,那《哭爹》的演唱,一声声揪着观众的心,表现出她对黄世仁的憎恨以及对自己的无能深感无奈;第三幕,当喜儿被黄世仁糟蹋后,一首《刀杀我斧砍我》深深地唱出了喜儿对黄世仁的恨,原本想要自杀的喜儿在此后变得更加勇敢坚毅。一首《我要报仇》唱出了她想要改变现状,勇敢反抗的决心;最后一幕中,《恨是高山仇是海》更是将喜儿所有积怨爆发出来。剧中喜儿的性格由开始的单纯质朴到后来的勇敢坚毅这一转变,郭兰英表演的入木三分,这样的人物表现也正是郭兰英在现实生活中的写照。她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加入到歌剧表演中,通过声音和舞台表现更加丰富了人物的情感体验,也使得喜儿这个角色被大家所喜爱。
二、歌剧《小二黑结婚》中饰演小芹
《小二黑结婚》是依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五幕歌剧。歌剧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在山西刘家峧村,青年民兵队长小二黑的父亲和邻家姑娘小芹的母亲都是崇尚迷信的封建顽固思想,坚决反对二人相爱。一日,当小二黑和小芹正在土窑商量事情,被心生爱慕又终日不得逞的金旺借机以偷情私会为由捆绑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赶到制止,在区长的支持和鼓励下,两人最终走在了一起。
为了饰演好小芹这个角色,郭兰英特地到原着所描写的农村乡下搜集信息,认识了和原着有着一样命运的农村女青年--改凤。在了解了改凤的情况后,她感受到改凤是如何在溪边洗着衣服等着自己的"二黑哥",如何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又不能表现出来,是如何面对自己爱情的抉择。但是改凤最终选择了死亡来逃避父辈的逼婚,以死来表达她对自己爱情的忠贞。对于剧中小芹的性格诠释,郭兰英并没有表现的像改凤一样的没有主见,委曲求全,甚至用死来结束这一切,而是将小芹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及不畏高压强暴的性格特点诠释出来,在那个年代显得是那样的坚毅勇敢,那样的令人羡慕,又是那样的淳朴执着。
三、电影主题曲《我的祖国》
歌曲《我的祖国》是为电影《上甘岭》所配的主题曲,由郭兰英首唱,后来也有很多艺术家翻唱过这首作品。这首歌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英雄情怀的赞誉,以及他们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歌曲第一二乐句描绘了一幅宽广的大河旁,到处是风吹着稻谷在摇动,空气中弥漫着稻花香气的场景;后面的乐句由感叹转到陈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每天在这宽广美丽的河岸边,听着来往的劳动号子,看着代表劳作与希望的白帆,极其惬意的生活画面。郭兰英的领唱与后半段的风格形成了对比。"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表现出一种气势磅礴、激情澎湃的气势,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为了保卫这美丽的家乡、誓死拼搏的崇高决心。郭兰英的演唱中并没有采用女性惯用的柔美声线来演绎这首作品,而是用了更像是说话似的感叹性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她出色的领唱,为歌曲增添了强烈的感染力,使它成为一首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创作歌曲,一直深受祖国人民的喜爱。
第二节 郭兰英演唱特点分析
郭兰英在歌剧和民歌方面有着很强的标识性,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她的演唱借鉴了戏曲中唱、念、做、打的艺术特色,她独特的咬字吐字,润腔以及舞台表演,都无不体现了她深厚的戏曲功底。对郭兰英演唱特点进行研究,对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甚至声乐艺术未来的发展道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韵味浓厚的吐字
声乐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只有咬字、吐字、归韵等一系列的语言处理与音乐结合,才能完整表达出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及内容。唱歌最基本的要素是语言,不管是过去传统的声乐教学,还是现代的声乐教学,语言在声乐训练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戏曲界常说"七分道白三分唱",郭兰英在戏曲的演唱过程中很注重道白中的咬字。在道白的练习中,郭兰英强调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念,每个字都要咬烂,但又不能咬"劈",否则就不像原来的字了。她强调的咬烂,是将字头唱出后,声母到韵母的过渡,必须将字头、字腹、字尾每一个阶段都说清楚。通过平、上、去、入的声调,及演唱中唇、齿、舌、喉、牙的协调运用来表现音乐语言的魅力。
以她演唱的歌曲《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中"水"字为例,字头为声母"sh",由舌面和硬腭中间形成空间,气流顺着上颚流出后,便向韵母过渡。由于水字的韵母不是单音节,而是由"u"和"i"共同组成的韵母"ui",所以"i"既可以看做是字腹,也可以看做是字尾。从声母"sh"出发,经过韵母"ui"过渡,最后落在字尾"i"上。再比如歌词中"线"字,气流由舌面与硬腭形成的阻力中间流出,这个字说出"x"声母后,向字腹的复韵母"ian"过渡。郭兰英的每一个咬字都掌握控制的非常到位,听众在聆听过程中很难发现有刻意的痕迹。她将字头咬的清晰有力,字尾收的干净利索,字头到字尾的过渡更是浑然一体。她都将戏曲中道白的咬字方法运用其中,力求把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送到观众的耳朵里,这是形成郭兰英特色的民族声乐演唱重要原因之一。
二、独特的润腔装饰
郭兰英将戏曲中的润腔灵活巧妙的嫁接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充分展现音乐情感表达的同时,也显示出作为老一辈艺术家高超的演唱功力。她在演唱中加入了多种润腔色彩:前倚音、嗽音、揉音等润腔技巧,更好的达到歌曲情感、风格的需要。郭兰英是根据歌曲需要来进行润腔的处理编配,以便将作品的韵味更丰富的表现出来。
(一)揉音的运用
例如谱例 1 中,她将歌词中的"好"字由一个四度跳进3. 6运用揉音的方式3 236来演唱,不仅加强了对家乡好风光的赞美,还使语调更加的柔和。同时句子最后一个字"光"字由5,1改成了1.7,1,则是因为如果按照原谱中的曲调演唱,光字就变成了普通话声调中的入调,所以她将光唱成了1.7,1使光字保留了平调的感觉。
谱例 1:《人说山西好风光》
(二)字音声调的装饰
例如谱例 2 中,左手的"左"字,如果按照谱例演唱的话,"左"就变成了平调,而本身这个字是去调即三声,所以在此郭兰英将 1 改成了.6,1,来强调"左"字的去调咬字。还有太行山的"山"字,郭兰英在此处做了一个小二度的上滑音,给人以一种摇手指望并无限遐想的感觉,仿佛顺手指去,那巍峨雄伟的太行山就屹立于眼前的气势。
谱例 2:《人说山西好风光》
(三)级进音程的过渡
郭兰英的演唱中,还经常把跳进的音程改为平稳级进的形式来进行演唱。这样的演唱方式更有助于曲调情绪的连贯性以及情感的表达。如谱例 3《妇女自由歌》中社会的"社"字,将 5 3唱成了5 4 3,还有《翻身道情》中一层的"层"字,将1.5唱成了1.7.6.5,这样更增强了歌曲的叙述性,像是讲话一样的曲调将词唱出。
(四)嗽音的运用
郭兰英的润腔装饰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嗽音的运用。嗽音又被称为喉阻音,是演唱过程中用喉头阻挡气流所发出的一种声音。这样的技巧在京剧、梆子和秦腔等戏曲唱腔中应用广泛。比如谱例 4《南泥湾》中的南泥湾的"湾"字和好地方的"方"字;还有《绣金匾》中 "气"字,都是嗽音技巧的运用,这样不但增强了上下句的连贯与顿挫对比,还能够突出情绪的表达,因此嗽音也成为郭兰英演唱的一大特色。
三、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
古语说:"声为情役, 腔为情役,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3].郭兰英的演唱中,就是充分运用了以情带声的方法,将歌曲中所有喜悦、矛盾、痛苦以及仇恨的心态用歌声表现的淋漓尽致。她将剧本中人物情境嫁接到自己的经历中,再由自己本身的经历出发,由本体心象与之产生一种共鸣并表现出来。郭兰英常说,不管唱什么戏,首先要感动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去表现好人物角色,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戏中的角色与观众的心连在一起,才能感动观众。
以歌剧《白毛女》为例。在《白毛女》第一幕喜儿唱着《北风吹》出现在观众的视线时,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贫穷的农家姑娘在寒冷的冬夜所唱的一段朴实动情的歌曲,但她需要把握喜儿在年三十的晚上,穿着什么,吃着什么,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寒冷的天气对她有什么影响,她唱出这段词的心情是怎样的,每一个细节她都需要把握准确。在《北风吹》中,郭兰英在开始的"雪花飘飘年来到"表现出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对过年激动兴奋的心情。"爹爹出门躲帐还没回来"的焦急等待;再到"大婶子给了玉茭面"可以解决温饱过个好年的喜悦心情。整首歌曲一直是在喜悲交加的情绪中来回反复,这就要求郭兰英能很好的把握每一段唱词的准确情绪,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情绪进行转换。
既要表现出人物情绪又不能刻意死板,这就考验了郭兰英在人物内心把握上的艺术功底。再如喜儿被卖入黄家做丫鬟,在黄母的压迫面前,郭兰英就联想到了自己学戏时被卖给师娘的场景。想到学艺时被打骂侮辱,身体和心里都受到打击却又不能反抗的情景。所以在黄母面前,喜儿表现出的恐惧、怨恨、委屈、怒不敢言的情绪都化作她眼里噙着的泪花,以及她手指揪着衣角强忍着情绪爆发的表演中。她的表现让台下的观众看着心疼,同时又憎恨黄家的霸道蛮横。
郭兰英的表演总是能将观众带入故事的情境里,让观众在她的表演中身临其境,体验剧里的悲欢离合,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这就是郭兰英所追求的朴实自然的表演方式,这是一种带有"土"味的表演,也正是这样的表演风格,使郭兰英的表演显得独树一帜,更显现出了属于大众的舞台艺术。
四、形体表演的精心设计
郭兰英的表演是融演唱、舞台表演于一体,带有民族特色的表演形式。戏曲学习中的表演大多都是程式化、固定好的模式,而郭兰英将戏曲中程式化的舞台动作,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创新,使得她的动作更贴近群众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同时,她也能把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将其放大后搬到舞台表演中去,拉近观众和演员的距离。长期以往的经验积累,绝非现有演员的经历可以比拟的。
例如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该段讲述的是女主公小芹到河边洗衣服,等待盼望自己的情郎二黑哥的故事,但由于小芹是瞒骗着她父母出来的,所以当她出场亮相时,是倒背着跑出来。确定没被发现后,迈着轻盈的小步满载喜悦的心情向舞台中间走并做眺望状,似是在看远处回乡的路上可否有二黑哥的身影,发现没有二黑哥身影时略微摇了摇头,退后两步,将篮子换到另一个手上,这时才给观众正式的抬头亮相。这一系列的动作编排:倒退出场、松了口气、迈着小步、眺望、摇头、后退等动作,都将小芹这个人物机智、略显羞涩的性格表现出来,每个动作的配合都是那么的干净利落,表达思念情郎时又不显娇揉造作。再如歌剧《刘胡兰》"就义"一场戏中:刘胡兰被敌人压了出来,她肩膀一甩振开了敌人压制的双手,伴随着音乐声,刘胡兰迈着沉重又坚定的脚步缓缓地走出了庙口。她稍作停顿,昂首挺胸的向四周环顾了一圈,摸了一下刚被松绑的双手,坚毅的走到台中间,目光平静、似是倾诉地望着台下的观众。刘胡兰朝敌人方向投去憎恨的目光的同时,走到高处唱起了"刀山火海挡不住前进的路……消灭敌人用过好光景".当她被刽子手压向闸刀时,她奋力推开了他那有力的双手,略微停顿,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服,随后从容的走向了闸刀英勇就义。刘胡兰看似平稳和微小的动作,实则都是经过郭兰英精心设计编排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她对敌人的憎恨、厌恶,对自己英勇就义的果敢、坚定,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绝对拥护,和百姓眼神告别,示意他们不要为自己担心。郭兰英能够将她的一招一式都根据歌曲的需要表达出来,与自己声情并茂的协调合作,给观众带来完整的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