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评论实践中,很多文章将圆形人物与典型人物混为一谈,比如将本来没有多大关系的圆形人物与典型环境扯在一起谈,或者在一篇文章中混用...[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Orientalism(东方学,又译东方主义)是阿拉伯裔美籍学者爱德华萨义德(EdwardW.Said)的成名作,也是后殖民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一...[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关于文学经典形成这个问题的讨论,西方学术界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展开,迄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关系到人类自身价值的永恒性话题,值得大...[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当看到《文学性的命运》时,命运这么沉重的话题让我以为这可能是一本较艰深的著作。阅读时才发现相当一部分是学术随笔:带个人体温的文字,...[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巴赫金认为:人们生活,意味着相互交往,进行对话和思想交流,人的一生都参与对话,人与人的这种关系,应当渗入生活的一切有价值的方面。人真实地...[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近年来,绝大多数人能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予以公正的、客观的、积极的评价。然而,也有一些人对其...[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在《说回家》一文中,钱钟书对回家这一比喻的中西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发掘。在他看来,中西比喻的相同,并非偶然它表示出人类思想和推理时一...[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布迪厄对艺术场的分析大致是按照以下的逻辑展开的:首先,承认艺术场域、艺术自律、艺术的纯凝视是存在的;但与此同时,这种存在是有其一定社...[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国学也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通称。我国的各个民族,从古代走到现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以及地域的习俗、语言、天学、农学、地学、...[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人们习惯于将时代与经典这两个关键词相互关联在一起来思考艺术及其经典问题,这种思想冲动始终寻求在时代性与经典性之间建立某种互动的内在...[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而言,我们正置身于理论时代的余晖之中。要用一些关键词来指示这个时代,文本当在首选之列。在文论家乔纳森卡勒看来,此...[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一、文学史如何可能?谈论文学理论的历史,还是要从文学的历史说起。这是一个大问题,需要专门谈,但我想在这里提示一个大意。学界都熟悉亚里士...[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一、问题的提出与原因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反本质主义问题的提出,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中的一个重要理论现象,就是对文学是什么的本质问题的回...[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25
引言白盾的人生和学术经历无疑具有传奇色彩。20世纪50年代初期,因与当时红学权威俞平伯观点不同,白盾撰述《〈红楼梦〉是怨而不怒的吗?评俞平...[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18
北宋中期诗坛上出现了一位被梅尧臣、郑獬、刘挚等人誉为李白后身谪仙后身的诗人郭祥正(1035―1113年)。祥正字功父、功甫,号谢公山人、醉...[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18
一在罗宗强的文学思想史研究中,历史还原是他反复提及的核心理念。这个理念是针对当今古代文学思想史和古代文论研究中某些对古人的过度阐释和...[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17
0前言在文学欣赏中,文学批评既是文艺评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基于当前文学发展实际,正确了解现当代文学批评观,做到...[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17
人文高度积极意蕴本文所探讨的悲剧意识,将界定在文学艺术及与此相关的文艺理论、美学理论范畴之内。在文学及相关范畴,通过风格各异的文学...[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11
文学批评家韦勒克称原型批评为仅有的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并曾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呈三足鼎立之势。作为一种十分重要...[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11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章学巨擘,桐城派是近代文章学大宗,可是很少有人把两者联系到一起。作为一位长期心系中国文学命脉的现代新儒家,...[全文]
添加时间:201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