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清代戴震对《诗经国风》的研究及其训诂学特点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训诂上重源慎流的倾向(一)在词义和语境义之间向词义回归(二...[全文]
添加时间:2014-11-03
一、紧缩句(结构)研究及构式语法理论紧缩句研究由来已久,开始于二十世纪早期(刘复1920、金兆梓1922).五十年代侧重于紧缩句的单复句界定.八十...[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28
1.引言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用施格动词(ergativeverb)或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verb)来解释汉语或英语中有关(不)及物动词的句法结构,但在这些...[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17
科学研究贵在探索与创新,而人的创造性源于勤于思考。作为一个语言学工作者,在阅读前人或时贤的论著时,要勤于思考;面对语言事实时,也要勤于思...[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17
科学研究贵在探索与创新,而人的创造性源于勤于思考。作为一个语言学工作者,在阅读前人或时贤的论著时,要勤于思考;面对语言事实时,也要勤于思...[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17
1.引言语义趋向(semanticpreference)与语义韵(semanticprosody)是Sinclair[12]基于共选研究(co-selection)提出的扩展意义单位中的两个要...[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17
1.引言作为省略结构的一种,截省句(sluicing)在形式上体现为:特殊疑问句中除疑问词之外的句子成分皆被删略的现象,如:(1)a.Somebodyjustleftgu...[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17
形声字在整个汉字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各个时期所占据的比重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追溯到最初成体系的甲骨文字,形声字就已占有相当的比重。...[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16
字和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字是词的书写符号,从词中承受着音和义而构成一个形音义的结合体.但由于在古汉语中字和词的关系常常相互对应,且在探...[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
在对同义并列双音词构词语素的语义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虽然同义并列双音词中两个语素在语义上相近或相同,但是两个语素的语义属性以及表意功...[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
现代汉语色彩词重叠式有AA式、ABAB/BABA式、AABB/BBAA式、ABB式、BAA式、BBA式等六种,色彩词重叠式词语在句中具有充当句法成分功能和组合功...[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
汉语中一直存在大量像咔嚓、嘟、咣当、呼啦、咖啡、华尔兹等一类摹声词,它们因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力在日常口语和文学作品中被频繁使用,是摹...[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
对留学生动词重叠式的偏误分析基于现代汉语本体研究,80年代涌现关于动词重叠的研究成果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动词重叠究竟表示什么语法意...[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
王念孙作为有清一代杰出的训诂学家、考据学家,一生成就颇丰,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研究成果。钱穆先生《国学概论》中指出,段、王小学,尤推绝...[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
从语言本体角度来看,汉语的词语数目有限,要用有限的词语表达无穷的意思必然会产生词语的多义性,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当然新义项的...[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
一、引言《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中阴字义项有13个: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阳...[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
知道的是p,不知道的是q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如:(1)知道的是在救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部喜剧片。(2)知道的是买教辅,不知道的,还...[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
一、通假字定义及其判断王力: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①裘锡圭:通假也叫通借,有广义、狭义之分。我...[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教材: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
人的最初感知是从自身运动和空间环境开始的,因此空间关系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关系。人们生活在空间世界,并且随时通过各种感知器官去...[全文]
添加时间: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