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本体角度来看,汉语的词语数目有限,要用有限的词语表达无穷的意思必然会产生词语的多义性,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当然新义项的产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与本义有着某种相似或者相通性,我们往往称之为隐喻。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概念化方式。莱考夫(1981)也认为“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束定芳,2000:28) 他还提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赵艳芳,2001:105)。人们首先认识的是往往自己能够感知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事物,然后通过联想,把已知事物与一些相关的新认识的抽象的事物进行关联,进而找到它们的相关点,并将一个领域的认识投射到另一领域,由此产生了抽象意义。本文将从隐喻的角度初探“软“”硬”的义项以及其对称和不对称关系。
一、“软”“硬”的义项
“软———硬”是一对反义形容词“,软”是一个形声字,从车欠声,本义是柔软。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软”的义项有多个:(1)物体内部组织松软,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柳条很软。(2)柔和:话说得很软。(3)身体无力:爬到半山腰,身体就开始无力。(4)软弱:欺软怕硬、人软被人欺。(5)能力弱,质量差:功夫软、货色软。(6)容易被感动或动摇:心软、耳朵软。
(7)使不坚定,软化:别想拿眼泪软我的心。(8)没有硬性规定的,有伸缩余地的:软任务,软指标。而“硬”也是一个形声字,从石更声,本义是坚硬。“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有6个义项:(1)物体内部的组织紧密,受外力作用后不容易改变形状:硬木,硬煤。(2)性格刚强,意志坚定:硬汉子,话说得硬。(3)坚决或执拗地做某事:不让他去,他硬要去。(4)勉强地做某事:硬撑、他一发狠硬爬上去了。(5)能力强,质量好:硬手、货色硬。(6)硬性的:硬性指标、硬性任务。
二、“软”“硬”义项中的隐喻
(一)作形容词时的义项
先来看“软”的义项,“软”最基本的义项是物体内部组织松软,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而“硬”的基本义项是物体内部的组织紧密,受外力作用后不容易改变形状。当我们用“软”、“硬”形容某种物体时是从物理角度讲的,属于物理性质。另外,人感觉到某物“软”最明显的就是通过触觉,当然随着社会经验的积累有时候可以不通过触觉而通过视觉判定这一物理性质,准确率较高,这是人体普遍具备的一种通感能力。如果对其的基本义进行义素分析,“软”的基本义素可以概括为【+内部松软+受力易改变】,“硬”的基本义素则是【+内部紧密+受力不易改变】,而且从感情色彩上来看“软”“硬”的基本义是一种中性的色彩。如“软笔、硬笔、软卧、硬卧、软装、硬装、软体、硬体”等词中的“软“”硬”都是基本义。
“软”的第二个义项是“柔和”,如:
1.他话说得软,我实在不忍心拒绝他了。
我们虽然每天都在说话听话,但我们都是通过听觉感受“话”的而非触觉或视觉,且“话”并没有具体的物理形状(书面语只是一种记录形式),我们说的“软话”和“硬话”主要是从说话者说话时的口吻、态度区分的,讲软话时口气通常是柔和的,而讲硬话时口吻是坚决且态度是强硬的,这是将“软”的本义中“内部松软”这一义素投射到话语中形成的。而且在词义项中“软”的感情色彩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软”的第四个义项是“软弱”,如:
2.这个世界上的公理就是欺软怕硬,谁都可以硬起来,干吗我就得是例外呐!
3.你什么时候可以强硬一点啊!不知道这个社会就是人软被人欺吗?
用“软”来隐喻“性格、意志软弱的人”,因为性格意志软弱的人,当外界强加意志给他的时候总是选择接受而不是反抗,最终改变了自己内心的意志,这是将“软”的本义中“受力易改变”这一义素投射到人的无形的意志和性格中来,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软”已经有了一种贬义的味道。
而相反的,“软”的第五个义项是“能力弱、质量差”,如:4.他的功夫太软了,根本不值一提。
5.这货色这么软你也拿给我,太不够意思了吧。
其贬义更加明显,这是将“软”的本义中“内部松软、受力易改变”两个义素投射到“功夫”和“货物”上,隐喻不能经受住考验或检查,能力弱或质量差。而相对的“功夫硬、货色硬”,“硬”是经得住考验和检查,是将“不容易发生改变”投射到功夫和货物上,褒义则更加明显,在某些“软、硬”成对组词的词语中,两者的感情色彩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分工。
“软”的第六个义项是“容易被感动或动摇”,如:
6.你总是对他太心软。
7.他这人向来耳根子软。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一般而言人的心和耳朵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软硬之分,“心软”“耳根子软”,都是隐喻一个人容易因为外界的因素改变自己原有的决定或看法,这是将“软”的“受力易改变”义素投射到人身上。另外,“心软”和“耳根子软”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只是用不同的身体器官来隐喻,而且由于别人说的话都是从耳朵进入的,最后都会给心带来变化,所以二者皆可。
“软”的第七个义项是“没有硬性规定的,有伸缩余地的”,如:
8.像抓计划生育和义务教育那样,对扫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把扫盲由软任务变为硬任务。
9. 在发展进程中就不能把注意力仅仅放在经济增长等“硬指标”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科学、教育、文化、法制等“软指标”。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软任务”这一词条指“在时间、数量、质量等方面没有明确要求的任务”,而“软指标”这一词条也指“在时间、数量、质量等方面没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有通融改变余地的指标”,这两个词条一个共同点就是“有伸缩余地或改变余地”,即“软”隐喻了可以改变,这也是将“软”的基本义中的“受力易改变”这一义素投射过来。
此外,软的东西一般有弹性,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改变。
而相对的,硬的东西是没有弹性的,不容易改变的,因此“硬”就隐喻了指标和任务的明确和不可改变性,是把“硬”的本义中“不容易改变”投射到指标和任务上。
(二)作副词时的义项
“软”只具有形容词性,而“硬”还具有副词性,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硬”的第三个义项和第四个义项都是作副词时的义项。其中第三个义项是“坚决或执拗地做某事”,如:
10.他们都对自己没有真正了解,硬要去走不适合自己的路子,您也要蹈他们的覆辙吗?
“硬要去”表示“坚持要去”,即之前做的决定不发生改变,用“硬”隐喻了坚持、不改变。也是将义素中的“不易改变”映射过来。
“硬”作副词时还有一个义项是指“勉强地做某事”,如:
11.你能硬撑着唱第8首、第9首,你能撑到第20首吗?我对Lina 说。
“硬撑”指能力不足或不够时还是勉强做,可能之前能力是足够做某事或者已经在做某事,现在能力不够时还是想坚持做某事,实际上也是一种隐喻,也是将“不易改变”这一义素发生投射。
综上所述,“软”和“硬”在隐喻的过程中,基本义中的三个义素都会发生投射,但投射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往往是“是否易发生改变”,“软”“硬”的其他义项大都是通过“是否易改变”的投射完成隐喻过程的。
三、“软”“硬”成对出现的词语中的隐喻及感情色彩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软”“硬”成对出现的词语有不少,笔者将这些词条进行了整理分类。
第一类是保持基本义的成对词语,包括软包装/硬包装、软笔/硬笔、软磁盘/硬磁盘、软绵绵/硬邦邦、软腭/硬腭、软骨鱼/硬骨鱼、软片/硬片、软体/硬体、软卧/硬卧、软席/硬席。这些词语中的“软”和“硬”都保持了最基本的意义,感情色彩并未发生改变。
第二类是“软”“硬”分别表抽象和具体的词语,包括软件/硬件、软实力/硬实力、软环境/硬环境,这三对词都是反义词,且是绝对反义词,是表示同一个意义范畴里的两个相对的方面,且“软”表示的都是无形的、抽象的,而“硬”表示的都是有形的、具体的。如,“软环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环境,如政策、法规、管理、服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状况。相反,“硬环境”指交通、通信、水电设施等物质环境。笔者认为,这里“软”“硬”也是隐喻,其投射的基础是其义素中的“是否易发生改变”,虽然在基本义中“软”和“硬”的所指大多数是实体,但当两者处于同一个意义范畴中,其意义是相对的,“硬”既然有隐喻不易发生改变,那它的所指就是相对具体的,而“软”相对“硬”而言更易发生改变,因此在所指上更容易转变成相对抽象的。
第三类是“软”“硬”分别表间接和直接的词语,包括软广告/ 硬广告、软武器/硬武器、软着陆/硬着陆、软通货/硬通货。
这四对词语也都是绝对反义词,在方式上一个是间接的,另一个是直接的,如“软着陆”是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利用一定装置,改变运行轨道,逐渐减低降落速度,最后不受损害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而“硬着陆”是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不经减速控制而以高速度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软着陆”有一个减速的过程,而“硬着陆”并没有一个减速的过程,即“软”“硬”的区别在于着陆过程中速度是否改变,“软”的本义中有一个义素是“容易发生改变的”,而“硬”的本义是“不易发生改变的”,因此用“软”“硬”隐喻“间接”和“直接”是符合情理的,这其中的投射也是易接受易理解的。
第四类是包含“软”或“硬”的成语,其一是同时包括“软”“硬”:软硬不吃、软硬兼施、吃软不吃硬、欺软怕硬、软饭硬吃、软磨硬泡、嘴硬心软等。这些成语在感情色彩上与“软”“硬”的本义不一样,这些词都不是中性义,要么是褒义要么是贬义,感情色彩明显。其二是只包含“硬”的成语,包括生搬硬套、生夺硬抢、生拉硬拽、死记硬背等,这些词语在感情色彩上都是贬义,因为这些成语中的“硬”隐喻的是“固执,不懂变通”之意,是从“不易改变”这一义素中投射过来的。其三是只包含“软”的成语和俗语,“心慈手软、水软山温、玉软花柔”等都是褒义,这些词语中的“软”都有隐喻,是“柔软”之意,而“吃软饭、软骨头、软刀子、软钉子”等都是贬义。
但综合来看,包含“软”“硬”的成语或俗语的感情色彩都是明显的,要么是褒义,要么是贬义。
结语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些隐喻将始源域“软———硬”的框架投射到目标域上,这种投射是“单向的,部分的,但不是随意的”,它是与人们的经验基础和物质基础息息相关的。(蓝纯1999:7)本文通过整理归纳“软“”硬”的义项以及相关词语,从认知角度揭示了其本义与各引申义之间的隐喻关系,有利于理解。且从包含“软“”硬”的词语中找出了相对关系,浅析了更深一层的隐喻关系,也能更好地掌握更多的词汇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4).
[3]张蓓.莱考夫的经验主义隐喻观探究[J].外语教学,1999(3).
[4]张瑛“.上下”域方位隐喻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
[5]杜婷.通过隐喻机制看“上下”的一词多义现象[J].现代语文,2010.
[6]李克.从“上/下隐喻认知模式”阐析社会指示现象[J].枣庄学院学报,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