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国内外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1 共9447字

  第三章 国内外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1 国外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经验

  随着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世界人口增加以及可耕种土地面积的逐渐减少,粮食安全问题也早已摆上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水稻作为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物,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农业专家的重视。一些水稻主产国,根据本国所具备的具体条件,在政策、资金、科学育种和栽培方式等方面对稻农和水稻生产相关产业部门进行支持和指导,以实现本国在水稻生产上可持续发展。这里将几个国家在水稻生产可持续方面所采取的成功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并找出可借鉴之处。

  3.1.1 日本:完善水稻生态种植,发展免耕直播栽培方式

  日本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就已经看到在本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了水、土壤、空气以及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在发展过程中发布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针对生态农业生产给予无息贷款、补贴发放、税收减免等政策的强大支持,来实现日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稻米是日本人的重要口粮作物,其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平也比较高。早期水稻种植也是通过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来减少病害和提高产量,并在上世纪 70年代就在水稻种植方面实现机械化生产。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日本稻作的生态发展,已经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在稻作生产过程中采取多种生态种植技术、免耕栽培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得到实现。

  日本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取秸秆还田以及稻糠还田方式来改善土壤的肥力,并使用有机肥料代替化学合成肥料。值得我们研究的是日本在水稻生产中大面积使用稻鸭、稻鱼共作这项有机生产技术,这项技术虽然源自我国,但目前在日本被很好的普及。通过在水稻生产中同时进行鸭或鱼的养殖,一方面减少了稻田草害和虫害的发生和化学药品的使用,另一方面鱼或鸭的排泄物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肥料,减少了化学合成肥料的使用,改善了土壤肥力。而后期稻谷产生收益的同时,鱼或鸭的养殖也产生延续性收益,形成稻作、畜产和水产的水田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了水稻有机生产与种养殖相结合的生态稻作发展。

  日本在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方面的研究和使用比较早,使用范围也比较广,目前是世界上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实际稻作过程中采用多种直播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水稻生态化生产,其中包括水稻干田耕起直播技术、湛水直播技术和飞机播种直播技术等(刘星辰,杨振山。2011)。而免耕直播栽培方式带来的好处,一方面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和其他劳动成本的付出,使日本由于水稻种植人口减少和种植人口老龄化等不利因素下,水稻的可持续种植得到保障;二是由于免耕技术的使用,没有对原来的稻田进行翻动,使稻根留在土壤中并腐烂成为土壤的肥料,增加了肥力;三是减少了水土流失,保证了土壤环境中的营养元素、微生物生存环境、土壤机构以及土壤保温能力不被破坏,进一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即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又使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所以免耕直播栽培方式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应用。

  3.1.2 韩国:政府发挥职能作用,发展水稻有机生产

  韩国和日本都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并有着极其相似的稻作历史和生产历程。上世纪 60、70 年代,韩国为了解决民众吃饭问题,一方面大量进口粮食,另一方面鼓励本国农户通过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来保证粮食产量的增加,借此实现稻米的自给自足,并在上世纪 80 年代已经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笔者认为,要分析韩国水稻生产的有机化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肯定韩国政府在本国亲环境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职能作用。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韩国民众和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所导致的土壤、水源被污染等环境问题,并开始发布实施一系列亲环境农业生产政策,其中《亲环境农业培育法》的颁布,是促进亲环境农业发展所制定的最详细和最严格的法律法规,也为其他农业相关法规奠定了制度基础(金钟范,2005)。这部法律在明确亲环境农业概念的基础上,对亲环境产品的分级和认证、政府和农民在亲环境生产中的责任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规定,同时对农民如何通过减少使用化学产品、病虫害综合技术防治、农作物轮作方式恢复和培养地力等方面作出指导,以达到农业生产效益增加、环境保护、农产品安全和实现本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了配合这部法律的实施,韩国政府也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多种高强度亲环境农业生产补贴和保护政策,虽然几经变化,韩国农业补贴和对农民的收入支持仍是世界首位,已经超过了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10 年,韩国有亲环境农业户10万户,投入亲环境农业的土地面积已达到15万hm2(王曦鸣,傅倩倩,2012),并且已经取消低农药产品的生产,只有无农药和有机农产品生产(闻海燕,2011)。

  2013 年韩国稻谷种植面积为 83.3 万 hm2,比 2012 减少了 1.6 万 hm2.韩国政府所制定《亲环境农业培育法》在水稻的有机生产和可持续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作用。为了保护本国水稻的生产,韩国政府制定了严格限制大米进口的关税政策,以保证稻农种稻的积极性。

  为了应对劳动力逐渐减少、稻农趋于老龄化的实际情况,韩国政府和农业部门很早就开始进行水稻省工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并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的应用(李华,朱德峰,2005)。

  韩国有机水稻生产与日本一样,除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生物或物理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外,也通过使用稻鸭共作和稻糠还田技术,来达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和营养土壤的目的。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并完善了稻螺共作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成为一项在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又达到亲环境目的的重要措施(金京德,严永峰,2011)。

  虽然韩国由于地理因素限制,农业资源处于贫瘠状态,导致水稻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但韩国有着很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在政府对农业的大力支持下,韩国在有机水稻产业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农民并没因为有机农作物生产的高成本投入、低产出而影响了自身收入,也没有因为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复杂而影响了产量,反而是由于韩国加大了有机农产品的质量管理力度,使本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全世界的承认,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上涨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王曦鸣,傅倩倩,2012)。

  3.1.3 泰国:加强化学农药管理,培育抗病虫水稻品种

  与韩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工业国家不同的是,泰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2013 年泰国总人口数为 6825 万,其中农业人口约为 1530 万,主要集中在稻米产区。2012 年泰国水稻种植面积为 1100 万 hm2,占国耕地总面积的一半。随着社会发展,泰国的工业比重在逐年上升,农业生产总值比重和从事农业人口数量也在逐渐下降,但就目前来看,泰国的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泰国稻米和木薯的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

  稻谷是泰国的主要农作物,同时也是泰国最主要出口创汇的农作物。笔者为此对泰国的在有机水稻的可持续生产中对病虫害的防治,从品种选育和化学药物使用管理角度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为我国水稻可持续生产得以借鉴的地方。

  虽然泰国的有机农业开展的比较早,但从 2002 年才开始得到迅速发展。截止 2010 年,泰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为 3.41 万 hm2,在泰国的出口创汇产业中占有主要地位,其中有机水稻的出口量属世界首位。目前泰国拥有机水稻种植面积为 2.2 万 hm2(陈良敏,吕玲丽,2012),占所有有机农作物面积的 65%.由于泰国属于高温、高湿地区,水稻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比较严重,早期大量化学药物的使用对出口稻谷的米质以及出口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泰国政府开始成立专门的农业监督机构以及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对本国农业的有机生产以及生产中化学药物使用进行管理和指导,并制定了将有机农业替代传统农业的发展规划(解卫华,张纪兵,2009)。

  为了加强本国有机水稻的生产,泰国政府首先加大了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力度,并成立了专门机构,一方面对农作物生产中农药使用进行监管,以法律手段要求种植户在出口水稻和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有毒、高残留的化学物质,并从2000年开始取消了农药补贴,同时加大了对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项目的经费支出(陈良敏,吕玲丽,2012);另一方面通过专业部门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进行监测与控制,通过指导和培训农民,有针对性地采取生物防控方式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所采取的生物防控方式一种是采用水田边种植相应植物,以诱惑水稻害虫的天敌昆虫聚集,达到控制水稻虫害的目的,再就是生物药剂代替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样达到防虫、防病的目的。

  其次,泰国政府还在水稻品种的选育上作出指导和要求,除了米质保证达到出口标准外,还将水稻品种的抗病虫性和适应性作为选育目标。目前泰国在不同区域推广种植的 50 多个水稻品种,对不同区域易发病虫害均有着相应的抗性,并能降低病害和虫害对水稻的适应性。这些品种在病虫害高发地区,表现都比较好,间接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3.1.4 美国:充分应用高科技手段;强化农药使用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最发达农业国和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仅有占全国人口总数不到2%的农业人口在从事着农业生产,他们管理着近3.68亿hm2的土地, 养活了3亿美国人民,同时将“剩余”的大量粮食出口到世界各地,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家。这其中由美国政府制定的极其健全的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补贴等各方面的保护政策及法律制度,以及美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所依靠的强大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各种高科技手段运用和非常高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美国农业可持续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的农业生产基本单位是家庭农场,全国 3.68 亿 hm2的耕地由大约 220 万个家庭农场所拥有和耕种,并且是完全私有制,这是与其他所有国家最为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目前,玉米、大豆、小麦是美国的主要农作物,同时也是美国主要的出口创汇作物,其中玉米和大豆均占世界出口量 65%以上。美国是有机农业生产开展最早的国家,其有机农产品的销售居世界第一,截止 2008 年,美国有14540 个农场在生产有各种机农产品,其中 8694 个农场 100%是有机产品(吴建坤,2012)。

  虽然水稻并不是美国的主要农作物,产量也只有世界总产量的2%,但出口量仍排到世界第三位。2013年美国的水稻种植面积为100.7万hm2,产量为878.5万t,平均单产为8724.8 kg /hm2,比我国的水稻平均单产高出3000 kg /hm2.不难看出,美国在水稻生产方面同样也是极其发达的国家。其中,高科技手段在美国的水稻可持续生产的全过程得到充分的体现:1、通过精密仪器对水稻种植土壤样品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分析结果找出土壤样品中针对水稻生产所需营养成分的缺失程度,而决定生产中施用肥料的不同组合和数量,来避免肥料的浪费和过度施肥对土壤的污染;也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来决定土壤翻耕的深度和程度,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营养成分的流失。2、通过现代技术对水田灌溉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结果让农民来管理农场中灌溉设备的使用,达到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3、通过卫星或GPS设备对水稻生产中病虫草害的发生程度进行监测和定位,以决定农药喷施位置和数量,从而减少了农药的施用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4、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病虫害、产量高、质量好的水稻品种。

  在稻谷生产中农药产品生产和使用方面,美国政府的管理相当严格。首先体现在对农药生产商的管理方面,美国政府对农药生产商采取批报制,凡未经批报许可的农药产品绝不许生产和销售,从源头上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而在农药的使用方面则鼓励农民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的农药新产品(马雷,王友华,2007)。

  

  3.2 国内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经验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稻米消费国,在我国有超过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消费需求量极其巨大。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可持续生产已经得到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研究领域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我们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他们从各自研究领域对我国水稻可持续生产给出建议和意见。其中,通过在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对水质、土壤以及化肥农药使用的严格要求,来达到改善自然环境和实现水稻的可持续种植则越来越得到普遍认可。同时,通过提高单产来增加产量、进行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的培育、采用适宜的栽培方式,也是我国各地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主要措施。

  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份(俞坤发,2012)。据统计,2012年这十一个主产省的水稻的播种面积总计为2490万hm2,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82.6%.总产量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82.17%.笔者从中选出江苏、湖南以及北方粳稻主产省之一的辽宁省,针对这三个地区水稻生产的自身特点,在水稻可持续生产的所采取的不同模式和措施进行分析,以便找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借鉴的经验。

  

  3.2.1 江苏:加大超级稻培育力度,推广生态栽培技术

  江苏省属于籼、粳稻并种区域。2012 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为 198.21 万 hm2,总产量为 1709.9 万 t,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 42.2%和总产量的 56.34%,种植单产为 8429.02kg/hm2,是我国稻作单产最高的省份。水稻是江苏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江苏省的重要经济作物。

  随着江苏省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耕地资源在逐渐减少,水稻生产面积及规模增加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来说,通过提高水稻单产来增加水稻产量,是提升江苏省水稻的生产效率、保障稻谷的经济收入和满足居民消费刚性需要的唯一有效途径(佴军,2013)。经过江苏省各级水稻研究机构的专家多年努力,培育出多个适应江苏省不同区域种植的水稻高产品种,特别是超级稻的育成和推广应用。截止 2014 年,由农业部评审冠名并推广应用的 111 个超级稻品种中,江苏省则拥有其中 17 个超级稻品种,数量居全国首位。资料显示,2013 年江苏省的超级稻种植面积达 83.8 万 hm2,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 37.2%,平均单产为9450kg/hm2,为推动江苏省水稻的可持续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江苏省各稻区在稻作过程中,根据具体生产环境而采取不同方式的生态栽培方式来实现本省的水稻可持续生产。其中包括免少耕、水旱作物轮作、稻鸭(鱼)共作、间歇湿润灌溉、精确施肥等方式方法,在保证水稻增产的前提下,达到节水、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养分以及减少化学药品和化学肥料的使用的目的。

  值得笔者在这里重点研究的是,由扬州农科院顾克礼研究员,在1995年首创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免耕套稻高产栽培技术”(又叫作“超高茬麦(油)套稻栽培”)。这种栽培方式是将免耕、秸秆还田、作物套种、直播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水稻生态化生产。笔者通过与顾克礼老师本人及其学生沟通了解到,这种栽培方式有“共生套稻”和“套直播稻”两种模式,是将小麦(或油菜)与水稻两种作物共种或套种,并配合施用适当的肥、药,以及采取相应的灌溉方式进行水稻生产,既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减少了生产成本,又使种植户得到两种作物的收益,对水稻种植区的环境状态也起到改善作用。

  在这项技术中,由于是将两种作物共种或套种,无需翻耕地块,所以即能保持土壤的原有状态,又能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营养元素的流失,使农户在以后的农业生产中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同时,此栽培方式中采取了将秸秆直接还田,避免了以往由于在田中燃烧秸秆而造成的空气、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并且由于秸秆还田以后腐烂成有机质,为土壤增加了养分,改善了土壤由于过度使用化肥而导致的土壤板结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了解,在顾老师及其团队的推广下,这种栽培方式目前在江苏省的个别地区已经存在千亩村、万亩镇,在扬州、泰州市等地的稻区采用比例已经高达 80%以上,在四川、安徽等适宜稻作省份也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是一项极其有前景的、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所应用的栽培方式。

  3.2.2 湖南:完善生态稻作模式,开展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

  湖南是我国的种稻大省,其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种植面积为 409.51 万 hm2,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 13.59%;总产量为 2631.63万 t,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 12.89%.同时水稻也是湖南省的主产作物,2012 年水稻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 87.53%.但从表 3-3 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湖南的水稻生产种植面积、平均单产和总产的提高趋于缓慢。究其原因,是湖南省有着优良自然条件和完善基础设施利于水稻生产的有利因素,与人多地少、稻谷加工产能相对不足等阻碍水稻生产快速发展的不利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

  所以,为了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湖南省各稻区根据不同种植环境,采取不同形式的生态稻作模式,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稻鸭共作”、“稻鱼共作”和“稻蟹共作”等立体种植方式,同时有的稻区在“稻鸭共作”、“稻鱼共作”的水田上方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赵介仁,刘静波,等,2004),既能利用杀虫灯来诱杀害虫,减少了水稻虫害药物的使用,同时杀死的蛾、虫又成了鸭、鱼的食物,进一步为稻田增加了肥力。在湖南适应稻区还应用了“猪-沼-稻”的链式生态稻作技术。这项技术是将养猪、猪粪制沼、沼池发酵废渣种稻进行循环发展,使农户从猪粪制沼中获得了清洁的生活能源,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从养猪、种稻中获得了收益。

  典型的亚热带温湿气候,是湖南省进行大面积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同时也导致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比较严重(何超,青先国,2012)。病虫害既阻碍了湖南省水稻单产的提高,同时也使全省水稻生产受到巨大损失,迫使稻农大量使用农药来减少病虫害,即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对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带来巨大危害。

  为此,九十年代初,湖南政府开始与科研部门合作,开展了生物物理调控防治、无公害栽培等多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并在生产实践中将多种防治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发展成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何超,青先国,2012)。湖南政府对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予了强大的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成立了各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将防控技术以及防控效果展示给农户,并对农户进行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为了使这项防控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截止到 2013 年,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成立了 1313 家专业的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廖洁,张政兵,2013),这些组织对稻区病虫害进行统一监控和统一防治,起到了对水稻病虫害的及时发现、及时防控、科学防治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

  其次,在湖南省政府和农业科研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以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多年研究,加强了高产优质稻和超级稻品种的培育。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等新技术相结合,进行了水稻高抗病性新品种的选育(黎用朝,刘三等,2008),从水稻自身性状来抵抗病虫的侵袭,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农药的过度使用。这些品种在湖南全省稻区已得到很好的推广。

  

  3.2.3 辽宁:推广综合节水灌溉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辽宁省是我国北方粳稻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国粳稻的10%左右(侯守贵, 隋国民,等,2012)。水稻是辽宁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2012年种植面积为66.18万hm2,,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5.2%,产量为507.8万t,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5%.

  近些年,随着辽宁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相比,水稻的种植比重出现徘徊下降的趋势。除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因素以外,水资源匮乏和农户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所造成土壤质量下降是阻碍辽宁省水稻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原因。辽宁省政府、各级水稻研究单位以及基层农业推广人员为此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来改变这种局面。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辽宁水资源总量为547.3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1247.8m3.虽然经过多方努力,辽宁省的水资源状况有所改善,但在统计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里只排在第20位,仍属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这个灌溉大户的用水,以及保证全省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辽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综合节水灌溉措施。首先是加强灌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除修建新的灌区外,在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资金的支持下,对现有的存在跑冒滴漏状况的老、旧灌区设施进行修缮和维护,通过水泥直接浇筑、U型水泥槽等方式的使用,对各级渠道进行硬化防渗处理。在灌溉过程中,制定科学的分配、使用管理方案,在灌溉设备中,使用先进控制技术。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缩短了灌区输水时间,达到了节约用水成本目的,同时又减少了由于地下水的过度采取而导致的土壤盐碱化。其次是针对水稻生产用水量比较大的情况,辽宁省的科研人员针对各稻区的具体水稻生产情况,研究并推广不同方式的综合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其中包括三旱整地技术,抛秧节水栽培技术、浅湿灌溉技术等(赵秀君,2008)。这些栽培技术的使用,即提高了稻田综合节水效果,又实现了水稻增产、增加农户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为了解决辽宁省由于水稻生产中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和面源污染情况,从 2005 年开始,辽宁政府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进行局部试点,同时大胆探索并实施了农业部誉为“辽宁模式”的“五定”测土配方施肥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中方和地方财政支持下,已经实现本省的“全覆盖”(于险峰,2011),并得到了全国范围的学习和推广。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通过辽宁省土肥站的具体指导,并与农业科研部门和基层技术人员协作,对全省范围内不同农作物产区进行土壤数据采集,根据采集数据确定该区域土壤中对生产作物所能提供营养元素的盈缺程度,制定不同的施肥配方,并与制肥厂家合作生产出适宜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元素含量的肥料供农户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给予农户相应的指导和培训,从而减少了肥料施用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多的减轻化肥不合理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3.3 国内外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经验
  
  对黑龙江省的启示以上分别针对日本、美国等国外主要水稻生产国以及国内几个具有自身特点的水稻主产省,在水稻可持续生产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外针对水稻可持续生产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日本、韩国、美国等水稻生产发达国家,是在加大政策支持和补贴力度来保证稻农收益的前提下,进行水稻的有机生产和生态生产,通过高程度机械化生产和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成本等方式间接提高农民收益。文章中所选取的国内各省在水稻生产上也是发挥各自地域优势,根据自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前提下,从品种培育,生态栽培耕种技术推广以及加强有机农业的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农业可持续生产通过以上总结,可以找到黑龙江在水稻可持续生产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一、选育更加适合本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并且具有高抗性的水稻新品种。黑龙江一方面采用高产、米质优良水稻品种来保证黑龙江总体产量,同时所培育的水稻品种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抗性,因此来减少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二、开展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生态栽培等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种植技术。三、加大水稻生态生产和有机化生产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由于有机和生态生产技术进行水稻生产的成本大利润小,要保证稻农的收益,除生产技术给予指导外,政策和资金支持必不可少。四、加大生产全程机械化规模,目前在这方面黑龙江省的垦区是全国最先进,普及率也是最高的,而地方的机械化生产则有待提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