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劣势
5.2.1 稻区病虫害频发,加大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农业专家已普遍认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病虫害的高发和频发,已经影响到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产量与质量,笔者认为,这已经成为阻碍黑龙江省水稻可持续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项主要因素。
从黑龙江省农业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0 年,全省水稻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 3000 多万亩。其中病害发生面积近 1400 万亩,虫害发生面积为 1700 万亩左右;2011 年,全省水稻种病虫害总体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 2900 万亩次左右,其中病害发生面积 1600 多万亩次,虫害发生面积 1300万亩次。2012 年,全省水稻病虫害总体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 3600 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面积 1700 万亩次,虫害发生面积 1900 万亩次。可见,预防和治理水稻病虫害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目前,黑龙江省的水稻病害主要为稻瘟病、纹枯病、立枯病和恶苗病等,虫害则有二化螟、潜叶蝇、负泥虫等。虽然黑龙江省冬季寒冷,可以使大部分病菌和虫卵不能越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全省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但引发以上病虫害的病源却能以各种方式越冬,并在水稻种植的各生产期内,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发生变化,以及栽培手段出现问题时,均可以导致易感水稻品种的发病。
病害中以稻瘟病最为严重,对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影响也最大,并逐年加重。
由于近些年稻瘟病的频繁发生,使全省的水稻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重发病区甚至出现了绝产。其产生原因与适宜稻瘟病发作的气候、水稻品种特性及种植的品种单一、施肥过程中元素比例不合理等多种原因有关。各种原因导致立枯病、纹枯病在水稻苗期发作,近些年的发生面积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马世铭,2011),甚至出现水稻大面积减产。二化螟、潜叶蝇和负泥虫是黑龙江省的主要虫害,预防和治理的不及时,经常导致水稻严重减产。
在防治这些病虫害的措施上,专家建议在生产中选择抗性强的水稻品种和适宜的栽培技术。但目前由于黑龙江省水稻病虫害发作频繁,水稻种植户采用最多的仍是方便、省时、见效快的化学药物治理。在缺乏科学的监测和治理指导的前提下,很多种植户无法做到提前预防和合理用药,而盲目用药不仅没有真正的达到治理目的,反而造成了农药利用率下降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大面积、大剂量化学农药的使用,造成了有毒元素在土壤中的长期残留以及对空气和水资源形成污染,对水稻的可持续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虽然目前黑龙江省的化学药农药的亩平均使用量只有全国的七分之一,但从自身角度看,黑龙江省的全年农药使用量由2005年的4.8万t增加到2011年的7.8万t,增幅达62.5%.在黑龙江省这种特定气候、土壤条件及生产条件所造成病虫害发生,对于全省的水稻科研机构以及农业推广部门来说,实现病虫害的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5.2.2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土壤环境弱化
虽然黑龙江省的水资源丰富、污染少,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以及水利设施建设不充分等原因,造成全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并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其中水稻生产是水资源利用大户,就目前的水资源利用现状来看,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已成为影响黑龙江省水稻可持续生产的主要劣势因素。
黑龙江省水资源总体分布状况是山区水资源丰富、平原水资源不足,但黑龙江省的87.63%农业耕地却主要分布在平原上,并且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水田面积占全省水田面积的87.2%,水田可利用的水资源却只占全省的47.6%(王秋菊,来永才,2010)。这种在水稻生产上水田分布与水田可利用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直接影响到全省总体水稻可持续生产快速发展。
黑龙江现有的水利设施存在设备老旧、管理利用不充分、规模小、蓄水工程能力小、控制性工程少。全省万亩以上的灌区有85%左右是上世纪中后期建设的,并且有近2/3为1至5万亩的小型灌区,缺乏整体规划,建设标准低。黑龙江省的水库以小型水库为主(1015座),占全省水库总数量的88.6%,但小型水库的容量却只占总容量的11%.目前黑龙江省水库调需能力只有5%,地表水截留能力不足15%(张宇峰,2014),地表水的利用率非常低。
虽然嫩江平原水资源总量为98.27 亿m3,三江平原水资源总量为287.64 亿m3(王秋菊,来永才,2010),并且三江平原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总体平均年径流量为3838亿m3河流水资源,江河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配套灌溉设施不充分,造成蓄、引、提江河湖等地表水的能力受限,使江河的水资源利用率下降。而一些依靠地表水灌溉的稻区由于缺乏可调控的水库水资源的进行灌溉,受江河水资源自然枯荣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这些稻区更多的是采取打机电井抽取地下水进行水田灌溉。松嫩平原约有水田面积97万hm2,井灌水稻面积有12万hm2,三江平原目前水田面积近190万hm2,其中井灌水稻面积从2005年的73%已经扩大至目前的80%(李馨,王思宁,2013)。随着这些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将会越来越大。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一些地区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并出现土壤的沙漠化和盐渍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极大影响。
同时由于灌渠的跑、冒、滴、漏和种植户的无序灌溉,以及缺乏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5.2.3 水稻生产水平分布不均衡,造成资源浪费
黑龙江省在全国来说是农业大省,与其他省份相比,耕地面积最大,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粮食产量最高,但从自身角度来说,在农业生产中仍然存在着种植结构、种植规模以及机械化生产水平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并因此对黑龙江省自身的农业包括水稻的可持续生产产生不利影响。黑龙江省的水田主要集中在中部的松花江上游稻区和东部的三江平原稻区,占全省的 88.1%(矫江,李禹尧,等,2012),其中垦区的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稻区。黑龙江省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生产能力的不均衡,则主要表现在黑龙江垦区与普通农区之间的差距上。
首先是水稻的规模化种植方面。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数据计算,2012 年全省普通农区的耕地面积为 948.3 万 hm2,人均耕地面积为 0.26 hm2,垦区耕地面积为 285.4 万 hm2,人均耕地面积为 1.49 hm2,为普通农区人均耕地面积的 5.7 倍。
普通农区在联产承包以后,连片农田被划片分割,由超过 500 万的农户进行分散和小规模耕种(田宝强,2013),而黑龙江省垦区目前则通过土地流转进行适度规模化的水稻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并推动了垦区整体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部数据显示,黑龙江垦区的土地规模经营比重已达 89.8%,户均经营耕地面积 9hm2以上的家庭农场达到 32.1 万户。在黑龙江的水稻生产上,目前普通农区的水田面积为 152.37 万 hm2,垦区水田面积为 154.6 万 hm2,从面积上看相差不多,但从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发展速度来看,垦区要快于普通农区,其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为 47.4%,普通农区只占 15.6%(矫江,李禹尧,等,2012)。
在垦区,水稻的经营规模已达户均 13.3hm2,其中水稻高产万亩片达 123 个,辐射面积达垦区水稻种植面积的 85%(侯巍,2013),这在全国其他稻区是绝无仅有的。虽然垦区的农作物平均单产位居全国前列,但由于普通农区农业生产分散和规模小,导致全省的农作物平均单产落后于其他省份。其中垦区的水稻单产为8850 Kg/hm2, 而全省水稻的总体平均单产水平为 6929 Kg/hm2,只排在全国 11 个水稻主产省的第五位。
其次是农业机械化生产方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2013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 年年末,垦区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 98%,其中大、中型农用拖拉机总数为 6.85 万台,总动力为 895.3 万 KW,超过 100 马力的大型拖拉机有 7065 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为 16.7 万套,平均每台拖拉机配有 1.88套;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黑龙江普通农区大、中型农用拖拉机为72.04 万台,总动力 1759.7 万 KW,平均动力为 24.43 KW,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总数为 87.78 万套,平均每台拖拉机配有 1.22 套。可见垦区与普通农区在机械化生产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就是由于这种不均衡,使黑龙江省单位播种面积农机动力水平只有 3.35 KW,排在全国第 29 位(田宝强,2013),与农业大省的形象严重不符。
而这种不均衡,导致了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总体不平衡以及资源浪费,对黑龙江省的农业可持续生产则产生不利影响。在垦区规模化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大面积连片的耕地使大型农业机械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短时间内实现大面积的翻耕,并采用大型联合收获机进行农作物的收获,节省了劳动成本和生产投入。生产采取统一管理,大面积连片耕地进行统一的施肥、播种、灌溉以及病虫草害的检测和治理,提高了种子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由于对农药、化肥实现了科学合理的应用,减少了对土壤、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普通农区的农业处于小规模生产状态,虽然农户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开始购买大马力的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但由于地块小,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对地块进行深耕、深翻以及大范围的统一作业来改善耕地板结状况,从而降低了土壤保水、蓄水能力,降低了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加剧了土壤流失和旱涝灾害,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和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普通农区处于分散生产状态,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的育苗、耕、种以及后期的施肥、药和收获都是“各自为政”,造成了生产成本、自然资源的浪费。同时,在水稻生产中,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灌统排”,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和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下降。在黑龙江省其他农作物生产也存在着同样问题,其结果造成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浪费,严重影响到了全省总体的水稻可持续生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垦区的水稻规模化和高度机械化生产与普通农区的分散小规模农业生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一个省的农业要实现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不均衡恰恰成为一种劣势因素。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级政府要从全局考虑,加大普通农区土地流转力度,实现规模化生产,在农业生产上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同时发挥垦区现代化农业优势,与普通农区进行多方位的优势合作。
5.2.4 加工企业产能低下,影响循环深加工的持续发展
稻谷加工生产出的大米,除传统烹食以外,对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循环利用,则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经济效益的先进手段,并成为水稻可持续生产一项重要环节。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分析,黑龙江省 2012 年的水稻产量为 2171.2 万 t,全部加工成大米,可产生 444.1 万 t稻壳(20%的稻壳产出率)、53.3 万 t 碎米(2.4%的碎米产出率)、177.64 万 t 的米糠(8%的米糠产出率),如果将这些丰富的稻谷副产品资源,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仅能够产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很大地避免稻谷副产品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可用资源的浪费。
而黑龙江省目前稻谷加工企业布局散乱、产能利用率低下则限制了稻谷循环深加工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影响全省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劣势因素。黑龙江省粮食局统计资料显示,2012 年度全省入统大米加工企业 1375 户,能够正常生产的有1078 户;年产量 10 万 t 以上企业有 63 个(黑龙江大米协会,2013),其中年产能 50 万 t 的大米加工 4 个、年产能 30 万 t 以上稻米加工园区 20 个。除此之外,全省各地在 “统计数据”以外的小型大米加工企业估计近 5000 个。入统企业中民营及小型企业占 95%以上。根据统计数据分析,黑龙江省的大米加工企业数量全国位列第二,设计加工能力和大米产量为全国第一,但产能利用率却被排到十名以外,总体呈现出分散、杂乱、产能严重过剩的状态。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行情不利以及进口大米的双重压力,使许多小型大米加工企业减少生产甚至停产,一些大型加工企业也由于利润减低甚至亏损呈现维持状态。2012 年黑龙江省稻谷年生产能力为 5281 万 t,实际处理稻谷 1611.4 万 t,产能利用率只有 30.5%.
由于黑龙江省稻谷加工以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布局分散,所产生的稻壳多由加工者自行烧毁,加工出的碎米和米糠也都在积攒后送至饲料企业,很少一部分被深加工企业利用。同时由于大中型稻谷加工企业的加工产能下降,所生产的副产品的数量也不能满足深加工企业的使用需求,虽然目前黑龙江省的稻壳发电总装机容量全国第一,米糠油的生产及深加工企业也达 20 多家,稻壳碳的企业也遍布全省各地,但原材料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深加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的企业因此无法按设计能力继续扩展,比如绿都集团设计引进 50 条方便米饭生产线,预计年处理大米8.4 万 t 和年产 7 万 t 方便米饭系列食品。实际目前只建成方便米饭生产线 2 条,年生产能力也只有 2400t(陈敏,2011),只有预计产能的 3.4%.目前一些深加工企业已经处于停产状态,只有一些自身有水稻加工生产线的企业在生产,但由于深加工能力和科技含量的不足,造成生产利润小,也处于维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