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黑龙江省水稻可持续生产的威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1 共4518字

  5.4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威胁

  5.4.1 利润空间下降,影响种植户水稻生产积极性

  虽然黑龙江省近些年随着市场对北方粳米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加大了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水稻的生产量,但由于国内总体物价水平不断上涨,导致水稻生产的农用物资(化肥、农药、燃油、农膜等)、人工和土地等成本不断上涨,进而导致稻谷生产成本的增加,使种植户通过水稻的种植所获得的利润处于下降状态。由表 5-4-1 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 2005 年的水稻种植成本为 4292.55 元/hm2,并一直处于上涨状态,至 2013 年增长为 18288 元/hm2,上涨了近 4.26 倍,期间的收购价格与投入成本相比增加相对缓慢, 2013 年水稻的收购价只比 2005 年增长了 2 倍,产生的结果则是种植户的收入水平并没有“水涨船高”,有些年度甚至出现负增长,2013 年农民利润比 2005 年还要低,比 2012年也只涨了 12.9%.而水稻生产利润的下降,则直接影响到稻农进行水稻生产的积极性。以上情况在黑龙江省其他作物的生产上也同样存在,导致目前黑龙江省农民人均年收入在 4000 元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娇江,2010)。

  有一部分具有长远意识的水稻种植户,意图通过有机水稻的生产来提高收益,但据有关农业研究人员介绍,目前黑龙江省有机水稻的生产投入比常规水稻高 30%左右,但产量却要比常规水稻降低 25%左右,收购价格也只比常规水稻高25%左右,虽然种植有机水稻要比常规水稻的收益有所增加,但与种植户在有机水稻生产成本的高投入,以及在栽培和耕作工艺上的严格要求和复杂性所付出的辛苦却不成正比。虽然市场上经销的黑龙江有机大米的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一斤,但较高的附加值并没有体现在种植户的收益上,而是加工企业和经销商获得了较高的利润,导致种植户对有机水稻生产的积极性下降。

  以上状况形成的外因主要是受国家政策、市场供求变化以及进口粮食价格的影响,内因则是规模化生产和紧随市场要求变化的意识不够、新的生产技术接受和应用能力不够等,使很大一部分农户在生产中单纯加大化肥施用量,通过提高产量来增加收入,并使一部分有机水稻种植户由于利润低于预想而改种常规水稻。如果政府不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来加大全省常规水稻以及绿色水稻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水稻种植的积极性,以上情况将会造成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并对全省水稻的可持续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5.4.2 化肥不合理使用导致耕地环境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黑龙江省拥有全国最好的耕地条件,但近些年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黑龙江省的耕地环境已经发生恶化,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并已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了全省的农业综合能力下降。如果不加大治理力度,不仅会严重抑制了黑龙江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甚至对全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自然侵蚀、人为破坏以及土地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耕地的保护力度不够,使黑龙江省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的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085.0万 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95%,而只有26%的水土流失的得到治理。作为全国农业生产能力最强的黑龙江垦区同样面临这种局面,根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省垦区有65%的农场存在严重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面积达68.42万hm2,占垦区土地总面积12.4%,虽然经过农垦总局及各农场的积极努力,垦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已达58.4%,目前仍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

  水土流失结果,首先是造成可耕用地面积的减少。近些年,黑龙江由于水土流失,使耕地面积减少超过 9.33 万 hm2.而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水土流失造成了土质退化和严重的土壤肥力下降。据计算,黑龙江省引以为豪的黑土资源以每年1.2 亿 m3的速度消失(章轲,2013)。由于黑土层的急剧减少,使优质耕层逐渐变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也下降到开垦之前的 30%.众所周知,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土壤肥力下降和营养元素失衡。为了提高产量,农户在生产中逐渐加大了化肥的施用量,尤其是氮肥的施用量是三种主要化肥中增长速度最快的。2012 年全省的化肥(折纯)施用总量为240.28 万 t,平均施用量为 172.3Kg/ hm2,平均施用量为全国平均施用量的 40%,却是本省 1995 年化肥施用总量的 2.2 倍,平均施用量也增加了 15.7%.同时不合理的施肥,也导致化肥的有效利用率下降、重金属在土壤和食物中的残留,以及土壤酸化和板结、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并进一步降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措施不利以及水土流失,不仅对生态环境构成危害,同时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对黑龙江生态农业的生产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而解决方法则是除进行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外,在农业生产中则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精确施肥和施用新型缓释肥等生态栽培方式。

 

  5.4.3 稻米市场竞争力加大,对黑龙江稻米市场地位产生威胁

  从 2004 年至今,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益,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优惠补贴政策,从而加大了黑龙江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同时由于黑龙江省生产的优质粳米口感好,深受南方市场消费者的欢迎,并从 2008 年开始,由国家多部门联合,针对黑龙江省稻米外运成本高而影响了东北稻米价格稳定的状况,制定了包括铁路、铁水联运、公水联运等方式的稻米省外运费补贴,这些利好政策,刺激了黑龙江粳稻的快速发展,除水稻种植面积、产量以及商品量的持续增加外,省外稻谷的输出量的逐渐增加,通过相关部门统计,从 2007 年至 2010 年,黑龙江省通过铁路运出省的水稻(大米折成水稻)每年都在 1000 万 t 以上,通过其他运输方式出省的每年大概有 200-400 万 t 左右,这也逐渐带动了黑龙江省水稻价格的不断增长和水稻种植户利益的增加。

  但从 2006 年开始,我国南方粳稻产区和部分籼稻产区,就已经注意到北方粳稻在南方市场上高销售量和高价格所带来的丰厚经济利益,所以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江西等一些南方粳稻省份,逐渐增加了粳稻的种植面积,同时一些籼稻主产区也通过对籼稻品种的改良,改善了籼稻的适口程度,食后口感与北方粳米相近,甚至有些品种好于普通的北方粳稻,同时南方稻谷运输成本低、到货时间快、销售价格低等优势因素逐渐体现。从 2010 年年末,国家暂停了东北稻米的外运补贴政策,造成了铁路和公路运输的成本增加,使南方销区对黑龙江水稻的采购量下滑,造成了黑龙江水稻价格失去竞争优势,对黑龙江省水稻在南方消费市场的地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近些年,我国逐渐加大了以越南为主包括泰国、巴基斯坦等国的大米进口力度。据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12 年中国进口量 231.6 万 t,2013 年进口约为 224 万 t.同时数据显示,2013 年从越南进口大米的完税价格为 3.00 元/Kg,比我国的早籼米和中晚籼米价格分别低 0.6 元/Kg 和 1 元/Kg 左右,对国内的大米市场产生极大的冲击,严重制约了东北粳米的价格上涨。

  受稻米外运数量下降和低价进口大米的影响,黑龙江省粳米价格上升空间减小,水稻种植户也出现惜售状况,直接导致黑龙江省大米加工企业由于原粮不足而出现生产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现象的出现。根据黑龙江大米协会调查显示,从2011 年开始,黑龙江省稻米加工企业一直处于开工率不足状态,一部分大中型企业开工率也不足 50%,一些小型企业则维持在 30%以下,甚至大部分企业处于停工待产状态。而黑龙江省稻谷深加工和循环加工企业也由于原料供应不足处于维持状态。对黑龙江省水稻的可持续生产造成加工方面的威胁。

  黑龙江如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稻谷品种的培育以及生态栽培技术的应用,并进行市场规范化的运作,则能完全应对目前的威胁。

  5.5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前面笔者对全省水稻可持续发展进行了 SWOT 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进行水稻可持续生产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同时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得到持续解决也为黑龙江水稻可持续生产带来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也看到,黑龙江水稻的可持续生产面临着很多需要正确应对的劣势和威胁。笔者结合黑龙江省水稻可持续生产现状建立以下战略矩阵。

  

  通过以上矩阵图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水稻可持续生产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可以组成 S-O(优势-机遇)战略、W-O(劣势-机遇)战略、S-T(优势-威胁)战略和 W-T(劣势-威胁)战略。黑龙江的自然资源优势是其他省份稻区无法比拟的,也是黑龙江省进行水稻可持续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因素,所以笔者认为,黑龙江应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抓住现有机遇,克服所面临的威胁,通过采取 S-O 战略和 S-T 战略,实现黑龙江省水稻可持续生产更大的发展。

  5.5.1 S-O 策略:抓住机遇,发挥地域优势

  随着中央与地方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作为产粮大省的黑龙江在其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为黑龙江农业的现代化和生态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扶持和指导性政策,并且加大了农业补贴和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笔者认为,作为我国水稻主要生产省的黑龙江,更应该抓住目前水稻发展形势和国家政策所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黑龙江省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同时发挥雄厚的水稻科研实力,加大科研机构与农业推广机构、种植户、相关企业的横向联合,将优质、高产、高抗的水稻品种、清洁高产栽培技术、生态病虫害防治技术、科学施肥用药技术以及水稻副产品高新加工技术等一系列水稻科技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组织加以推广和应用,通过采用 S-O策略来实现全省水稻的可持续生产,进而推动全省的现代化农业进程,促进全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实现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的同时,使黑龙江省由农业强省成为生态农业大省。

  5.5.2 S-T 策略:发挥自身优势,客观应对威胁

  虽然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连续实现增产,但由于缺乏对耕地的保护意识,以及生产上采取粗放的耕种方式和连年种植,对土壤营养成分造成的掠夺性消耗,同时各种自然因素也造成耕地水土流失,对黑龙江省优良的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导致稻谷产量和质量的下降,以及水稻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以及人工、机械等生产成本的增加。随着其他粳稻区与南方籼稻口味改良和种稻技术的逐渐发展,也导致黑龙江粳稻省外销区市场占有和价格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黑龙江稻米市场地位产生威胁。但笔者认为,黑龙江省的资源基础仍然好于其他省份,通过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对水土流失耕地、低洼易涝地、盐碱地等中低产耕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良,来挖掘水稻种植面积扩展潜力,并对现有的水田进行综合整治,大力发展高标准水田建设,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积极努力发展绿色水稻和有机水稻种植和生产,提高黑龙江省水稻在外销区的整体影响力和品牌形象。同时发挥黑龙江省在水稻科研上的优势,在努力创新农业科技体系的基础上,加大高产、优质、抗病、耐性强的水稻品种的研究和推广,并积极进行生物、物理生态防控病虫草害新技术、中低产田改良及配套生产技术、秸秆还田培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等一系列“稳健清洁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通过在水稻生产中采取 S-T 策略,应对所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威胁,完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不利状况,并能够很好地实现黑龙江水稻的可持续生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