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SWOT 分析
5.1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5.1.1 优良的自然资源,是天然“绿色稻米”生产优势因素
黑龙江省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同时受外界污染比较小。高纬度的地理位置造就非常适合优质、高产水稻生产的气候资源。这些自然资源成为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天然存在的优势因素,也为黑龙江省水稻的可持续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黑龙江省拥有农用地的面积为 3950.5 万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83.53%,其中耕地面积为 1593.3 万 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11%以上,人均耕地面积0.31hm2,位居全国第一。黑龙江的土壤受大气和工业的污染比较少,并且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黑土和白浆土这两种最适宜水稻种植的土壤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土壤是黑龙江省发展有机水稻和进行水稻可持续生产的基础条件。
黑龙江省是众所周知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全省黑土地面积达 1851万 hm2,拥有量为全国之首,开发利用的黑土耕地面积为 988 万 hm2,其中有 873万 hm2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这两个水稻主产区,面积占全省黑土耕地的88.4%.而占我省水稻总种植面积 87.2%的水稻田则分布在这两大平原上。虽然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土壤退化,但总体来看,黑龙江省黑土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仍占全国前列,土壤中氮、磷、钾等水稻生长所需微量元素含量也比较丰富。
近些年,黑龙江的农业部门已经开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等一系列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耕作栽培方式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指导农民在水稻生产中科学合理的施用肥料,特别是适度减低氮肥的使用量,在提高水稻产量同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减少过度施肥造成的面源污染。同时又可以改善黑龙江省宝贵的黑土资源所面临的退化、板结、营养匮乏等问题,使黑土耕地在我省的水稻可持续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白浆土土地面积为 331.4 万 hm2,占全国白浆土总面积的 62. 9%,其中有 116.4 万 hm2为耕地,并且也主要集中在我省三江平原的水稻主产区范围内。在三江平原土壤中,白浆土的面积比黑土还要高出 10%.白浆土由于自身性质粘重,不易翻耕,透水性差,所以旱田种植农户对这种土壤很不看好,但就是因为白浆土的这种性质,对水稻的生产有极大的益处。首先可以起到保水作用,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次是保肥,通过施用有机肥对白浆土进行土壤改良,使水田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增加,同时因为白浆土的土壤特性质,使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流失很少,进而能够被稻株充分利用,即提高了水稻产量,又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三是保温,白浆土可以保持水层和土壤的温度,利于水稻生长,并能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黑龙江省是我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大小湖泊 640 个,在册大小水库共计 1148 座,水库库容量 268.1 亿 m3,水面达 80 多万公 hm2.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 841.4 亿 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 695.7 亿 m3,地下水资源量为 289.8 亿 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 2194.57 亿 m3,高于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水平,同时水质较好,受污染程度比较低。
黑龙江省主要的四大水系大部分都流经我省的水稻主产区,其中嫩江主干中下游流经松嫩平原水稻主产区;由饮马河、嫩江、牡丹江等数十条河流汇合而成的松花江流经佳木斯水稻主产区;松花江在同江市汇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浇灌着三江平原大部分水稻主产区;绥芬河和牡丹江同时流经牡丹江水稻主产区;乌苏里江流经虎林、密山、抚远等水稻主产区,并且乌苏里江是我国没有受到污染的水系之一。根据黑龙江省政府公布数据显示,包含以上四大水系在内,全省有流域面积超过 50 km2的河流 2881 条,流域面积超过 1 万 km2河流 21 条,以及常年水面面积超过 1 km2的湖泊 253 个,水面总面积达 3036.9 km2,同时建有大、中、小水库 1140 座,库容总量为 268.1 亿 m3,全省的过境江、湖的水资源总量超过 3000 亿 m3.黑龙江省的降水量丰富,雨量平稳,全省年降水量为 400~650mm,并且 90%左右分布在农作物生长期。
黑龙江省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蕴藏着极具开发潜力的丰富气候资源。黑龙江省夏季短、气温高,高温气候主要发生在农作物生长期,昼夜温差大,7.8 月份白天的温度可达 30℃或以上,晚间则降到 15℃左右;光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一般在 2200-2900 小时左右,在农作物生长期的 6 至 8 月份,日照时间平均可达 12 个小时左右;夏季晴天较多,能见度好,而且幅射强度大。有效积温比较高,全省≥10℃的有效积温在 2000℃~3000℃;无霜期短,全年无霜期在 100~160d.黑龙江省这些气候特征一方面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同时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利于水稻营养物质的积累,使我省的粳稻大米口感好,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的欢迎。
黑龙江省冬季平均气温为全国最低,冬季干燥、严寒、时间长,抑制了引发农作物病虫害的虫卵和病菌繁殖发育。所以在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上,常发性病虫害种类(除稻瘟病等个别病害之外)与南方稻区相比明显偏少(于文全 刘春光,等,2012),从而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黑龙江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农药平均施用量为3.78kg/hm2(马世铭, 2011),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郝敏,2013),在生产出安全的粮食作物的同时,减少了农药施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5.1.2 水稻种植面积扩展潜力大,实现环境生态化发展
2013 年,黑龙江省实现水稻总产“十连增”,除通过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加大水稻的机械化生产投入、进行高产耕作栽培技术推广以及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应用外,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和水稻单产的提高则是水稻增产主要原因。所以通过对涝渍地和盐碱地以及由于涝渍和盐碱造成的中低产田的生态化改良,以及通过耐寒水稻品种的培育及配套栽培措施扩大我省水稻种植区域等方式,来挖掘黑龙江省丰富土地资源的潜力,是增加水稻的种植面积一项重要措施,并通过以上措施对土壤资源和水资源进行保护,实现我省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黑龙江省因为涝渍、盐碱侵蚀、水土流失、干旱等原因形成的中低产田有 693.3万 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58.4%,是影响我省农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其中低洼易涝地和盐碱地大部分分布在我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水稻主产区,面积比较大,而这两个平原的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有利于对这两种中低产田的改良治理。
同时,通过水稻种植又能起到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作用,所以笔者主张我省应该加大这两种类型中低产田在水稻生产上的开发利用。
截止 2012 年,黑龙江全省有低洼易涝耕地面积为 446.6 万 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37.6%,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地区稻区内。低洼易涝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业地块地势低洼,常年排水不畅,或由于地下水位过高而导致耕地土壤长期滞水。这种地块的土质粘重,长期滞水,不易翻耕,同时地温较低,不利于旱田农作物种植生长。从上世纪中期,我省就对低洼易涝地块进行地块平整、建立多种形式的排水设施、引水入旱田、有机肥及秸秆还田等治涝和改善土壤环境的综合改良治理措施,并针对易涝耕地的特性,进行水稻种植,形成 “以稻治涝”的生态模式。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已有 336.6 万 hm2的低洼易涝耕地进行了改良,还有近 100 万 hm2的低洼易涝耕地有待开发治理。
黑龙江省的盐碱地主要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齐齐哈尔市、大庆市一带,以及三江平原的桦川县至富锦一带,总面积达 188.7 万 hm2(尹喜霖,王勇,等,2004)。我省从本世纪初在全国率先开始进行盐碱耕地综合改良治理措施的研究和推广。盐碱地的改良首先需要通过足够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地块进行泡田脱盐处理,并需有配套的水利设施,能够做到及时、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大庆地区 30万 hm2的盐碱地,由于水资源缺乏,一部分地块已经通过改良后进行玉米、牧草和芦苇的种植。而齐齐哈尔地区的 144 万 hm2盐碱地地区,由于有嫩江、雅鲁河、乌裕尔河等水系以及尼尔基水利工程枢纽等丰富水资源补给,而三江平原上 34.3万 hm2的盐碱耕地则有松花江水系以及丰富的地下水灌溉。利用两个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对现有的盐碱水稻田和未利用的轻、中度盐碱地进行耕地平整、合理排灌以及生物或化学制剂压碱、生物肥和有机肥的施用改善土壤环境、通过测土进行氮磷钾元素合理补充等综合措施,并选用耐盐碱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是达到水稻面积增加、改良土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盐碱耕地的有效措施。截止 2012年已有 61.4 万 hm2的盐碱地进行水稻种植,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 20%(王秋菊,李明贤,等,2012)。目前全省还有 100 万 hm2左右盐碱地开发和水稻生产的潜力。
至 2013 年,黑龙江省已经有 86.7 万 hm2低产旱田改种水稻,并新开垦水田13.3 万 hm2(刘晶,袁长焕,2014)。除此以外,随着农产品市场中不同农作物经济效益的变化,以及国家粮食收购、补贴政策的变动,我省对农业生产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将一部分地势平缓、水资源丰富的优质旱田开发进行水稻种植。现在我省大部分水稻产区将水稻周边的适宜改造的优质旱田进行“旱改水”,并且“旱改水”的面积呈现大幅度增加的态势,由于“旱改水”的初期成本比较高,为此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除制定一些相关政策,对“旱改水”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的同时,还需要给予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
近些年来,我省农业研究人员通过积极研究和探索,在黑龙江省北纬48°30′的高纬寒地区进行水稻种植已经取得成功,并已扩展到北纬53°29′的漠河(吴振明,衣洪岩,2012)。该地区由于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水资源质量较好,土壤开垦年限短,同时有嫩江和黑龙江两大水系以及众多河流的水资源供给,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也高于黑龙江省其他地区,整体生态环境适于开展“有机水稻”的种植和生产(王万霞,杨秀峰。201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经过多年的努力,根据黑河地区高寒高纬度的实际生产环境,培育出适合高纬寒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并进行与之相配套的栽培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截止2013年,黑河市新开垦稻田以及“旱改水”进行水稻种的植面积已达2.67万hm2,并且经统计,黑河市目前有11.5万hm2的耕地能够满足高纬寒地区进行水稻生产(常晓明,2012)。
总体来说,在中央关于我国耕地控制在“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要求下,通过以上方式来挖掘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潜力并提高全省的水稻生产能力,能够达到了水稻增产增收的目的。同时,通过对低洼易涝地、盐碱地等中低产田改良进行水稻生产,也达到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减少水土流失的农业可持续生产的目的,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5.1.3 科研实力雄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黑龙江省目前有十一个有规模的水稻研究部门,包括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专业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下属 6 个院所和省监狱管理局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参与水稻研究的综合研究所,以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等参与水稻研究的综合性农业学府,这十一个单位目前有186 名水稻专业研究人员,各单位都有自己的标准化试验田和全方位实验室,并配备了国内先进的实验设备,对水稻的育种、高产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种质资源选择利用、水稻机械化生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整体科研实力在全国也首屈一指。随着社会发展,各个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已经面向水稻的生态化生产的各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发挥着应有的科研实力。
黑龙江省各科研单位,通过常规系选以及花培、辐射等杂交方式,自 1949年至 2014 年已育成审定推广水稻品种(截至 2014 年)341 个,并从 2005 年着手进行超级稻选育以来,至 2014 年先后有 11 个优质品种经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为黑龙江省的水稻增产增收提供了高品质的水稻品种。针对目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低温冷害和稻瘟病发生比较严重的实际情况,将抗冷能力和抗病能力作为水稻新品种选育的一个重要指标,近些年通过审定推广的品种抗寒性和抗病性都比较强,逐渐减低了化学农药在生产中的使用。为了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生态资源进行水稻生产,针对全省不同稻区土壤不同元素含量盈缺情况,进行耐盐碱、耐寒、耐低磷、耐铁毒、耐瘠薄等适应不良环境较强的水稻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并针对这些不良环境对稻田土壤进行改良,在提高了该地区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水稻的种植也减少了土壤元素的消耗,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其中,县级农业研究单位黑龙江省穆棱县水稻育种研究所培育的“普粘 7”、东北农业大学培育的“东农 425”、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培育的“龙粳 21”等耐盐碱性较强的品种在黑龙江省盐碱低产水田区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种植。针对黑龙江省高纬寒地区的气候特性,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已经培育出极早熟的黑粳系列粳稻以及“黒糯 1 号”糯稻等适宜品种,该所将以上品种以及由民营农业科研单位庆安县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培育的“龙庆稻 2 号”,进行了生产种植,并探索和推广清除由于大豆种植除草剂大量使用造成的农药残留的成熟技术手段。黑龙江省农科学院绥化分院培育的“绥粳 8 号”被作为国家在黑龙江省的稻瘟病无农药防控技术的首选品种。
除此之外,各水稻研究单位根据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生态综合防治的研究与推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推广的“绿色食品水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得到了政府和稻农的认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承担的“绿色稻米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则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前面提到的十一家规模较大的专业研究机构以外,目前全省的近20家各级涉农院校,和70所各市、县、区所属涉农科研院所(郑少忠,2012),以及各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的数万名农民技术员,都在为黑龙江省的水稻生态化生产和可持续生产发挥着自己的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