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黑龙江省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水稻的可持续生产是一项复杂的、全方位的综合工程,也是一项长久的、荫及子孙的工程,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黑龙江水稻生态生产所拥有的先决优势,科学地、客观的分析并应对所面临的威胁,使黑龙江省的水稻可持续生产得到循序渐进、稳固的发展。笔者根据前文的全面分析和战略选择,并将可持续理论和科技创新理论融入其中,对黑龙江省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做出如下建议。
6.1 加大中低产田改良力度,合理挖掘水田扩展潜力
《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实施,为黑龙江省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带来了契机。从黑龙江的水稻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以“两大平原”的水稻主产区为主线,充分发挥黑龙江气候资源、土壤资源以及水资源等优势因素,通过对盐碱化、贫瘠化以及沙化等中低产田进行综合改良,合理挖掘全省水田面积扩展潜力,加大水稻种植的面积,提高优质粳米的产量和质量,是实现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改善和水稻可持续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黑龙江省中低产水田中,盐碱地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稻生产总面积的 20%以上,而盐碱化水田造成的水稻单产低下,已经直接影响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发展。笔者认为,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对盐碱水田进行综合治理。在水稻种植前期,通过进行盐碱土壤压沙治理,配合施用腐熟农家肥以及高效有机肥,对土壤进行培肥改良来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在水稻生产中期,通过单排单灌以及科学的水层管理进行的方式对水田进行排水洗盐和泡田洗盐,来改善水田的盐碱程度,同时进行氮磷钾元素的平衡施肥,来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针对瘠薄土壤、沙化水田以及由于过度施肥造成的板结硬化水田,黑龙江省农业科研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根据不同稻区的具体情况,已经研究和制定了秋季深翻配合腐熟有机肥、高效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稻田鱼鸭蟹共养等多种方式方法,对上述中低产水田进行土壤改良,既增强了地力、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对于水稻育种科研单位来说,则需要进行适宜不同条件中低产稻田种植的优质、抗逆、高产、耐盐碱、耐瘠薄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在水稻生产中,有机肥在水稻生产中施用量是普通化肥的一倍以上,现有针对颗粒状的化学肥料所设计的施肥机械,无法满足有机肥的施用要求,同时水田秸秆还田中也需要使用新型的稻草还田机械。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一方面由农业机械研究部门进行专用机械的研究和推广,另一方面由政府制定相关鼓励和补贴政策,来支持种植户对于有机肥施用和稻草还田机械的购买和更换。
由黑龙江省政府 2013 年出台的《黑龙江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1-2015年)》,对黑龙江省全面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具体的规划和部署。笔者结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认为,黑龙江省高标准水田的建设,首先对新开垦水田以及现有中低产水稻田进行平整和规模化连片管理,同时进行田间道路、田间电力、水田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进行智能催芽室和标准化水稻育秧大棚等与水稻生产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以增加水田面积的有效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并对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化病虫害防治以及稻谷收获后的储存和加工都采用标准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
6.2 推动科技体系创新,实现水稻生态化生产
要发挥科技在黑龙江水稻可持续生产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充分利用黑龙江水稻的科研实力,在完善和发展黑龙江省水稻科研机制的基础上,持续推动水稻科技成果研发、推广和应用的科研体系的创新,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在水稻科技研发体系的创新上,首先要改变以往单纯依靠由政府参与并指导的专业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校进行水稻科研的单一科研主体模式,鼓励民营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参与全省水稻科研工作,形成水稻科研主体的多元化。在科研资金支持上,一方面积极向政府争取水稻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同时建立并完善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科研投资的法规与制度,争取龙头企业向农业科研的大力投资,加强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合作,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公担,从而即保证了科研单位进行科学研发的资金需要,又保证了企业通过高科技含量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多元化的科研主体加强横向联系进行多学科合作,将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一方面针对黑龙江省所跨积温带多、区域广、生产条件复杂的地域特征,加大适应性强、多抗、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的育种工作,另一方面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所面临的低温冷害频发以及中低产稻田种植面积大的实际情况,进行优质、抗逆、耐低温、耐盐碱、耐瘠薄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同时积极开展优质超级稻的培育工作,而优质超级稻的选育和种植,是黑龙江提高水稻单产、保障总体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从可持续角度来看,也是避免为了增加水田种植面积而毁林开荒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的重要手段。
目前来说,水稻标准化、生态化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也是全省科研人员重点完成的工作,在完善现有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同时,积极开展与品种特性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并加大黑龙江省稻区主栽品种的氮、磷、钾施用总量和适宜比例的研究力度,与测土配方施肥相结合,进而实现科学、合理、经济的水稻施肥工作。还需要进行生物、物理防控病虫草害新技术、中低产田改良及配套生产技术、寒地稻田秸秆还田培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等一系列“稳健清洁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
在水稻科技推广的组织形式上,以往只有专业的农业科研机构、各级农业推广和各地植保部门参与,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笔者建议,一方面通过科研单位以及农业主管部门加强对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建立相关的补贴和激励政策,保证目前农业科技队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鼓励龙头加工企业、农资生产企业以及由农民自己成立的农业技术协会参与农技推广工作,实现黑龙江农业科技主体多元化推广和社会农技推广组织的产业化。
对种植户进行水稻科技的推广需要采取直接、易见、易懂的模式,所以在水稻生产上,一是发展各级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将水稻新品种、高产清洁栽培、生态病虫害防治等科技新技术带来的益处进行直接展示,给种植户以直观感受。
二是根据稻区生产水平的不同,建立“院县共建”、“场县共建”、“场市共建”等科技推广模式,充分发挥农业科学院以及垦区农场的科技优势,与共建地区的推广部门加强联合,实现共同发展。三是由稻区提供固定场所,成立专家大院,由科研院校、推广部门的水稻专家与种植户直接接触,对种植户进行“面对面”的科技成果的介绍和推广,能够及时解决水稻种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四是充分发挥媒体、网络的作用,通过电视、广播、专业农业网站等信息平台对农户进行科技推广。
实现水稻科技成果的充分应用,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加强以下两种模式的采用。一是将易于操作、效果明显的科技新成果,通过科技园区展示以及对种植户进行科技培训,由种植户自主选择并直接应用,如水稻新品种、节水灌溉技术、生态栽培技术、新型农业机械使用技术等。二是需要科研单位与企业、农民技术协会以及社会科技服务组织加强合作,由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对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将一些操作技术要求高、种植户无法自行应用的技术,比如测土配方施肥、生态病虫害防控技术等,对水稻种植户进行多元化、规模化的产业服务,既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科技成果的作用,真正地实现水稻的生态化种植,又能使种植户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又使服务组织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实现多赢。
6.3 整合力量和资金,大力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及节水控灌设施建设
与其他作物生产相比,水稻种植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以及水利设施的排灌能力要求比较高,据统计,黑龙江水稻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占到整体农业用水量的 95%以上。虽然黑龙江省的水资源丰富,但目前在全省水稻生产中,仍存在水资源分布不均和利用率低下的情况,导致黑龙江省水田渠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仅为0.47,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率不到 0.8,而地下水过度消耗造成土壤环境弱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产生直接影响,并对黑龙江省水稻的可持续生产也产生一定影响。其根本原因是黑龙江省存在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缺乏科学合理节水灌溉措施以及水资源管理不到位。
随着国家和地方对黑龙江现代化农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从 2014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到黑龙江政府提出的《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规划》、《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年)》以及《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都将黑龙江今后的水资源利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布局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以笔者认为: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在这些有利政策的支持下,一方面整合各方面的资金和力量,对已有的老旧水利设施进行改、扩建和维护,重点加强“两大平原”提水灌溉设施的建设,以加大“两大平原”过境江、湖水资源等地表水的开发和利用,并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除此之外,针对“两江平原”内陆水资源丰富的情况,加大资金投入,通过配套改造,进行小型灌区、小型水库、水窖以及中小型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加大稻区对水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在水稻节水控制灌溉设施建设方面,首先是在水田地块规模化治理的前提下,实施科学合理的节水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对水田排灌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实现统排统灌,并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其次是在不同稻区的水利情况以及种植户资金承受能力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级别的灌渠进行无纺布铺设、U 型水泥槽、整体水泥灌渠等方式进行防渗和硬化处理,减少水资源的无谓浪费,以此实现水资源在全省农业生产中的规模化和可持续作用。
6.4 发展多元化主体经营,适度发展水稻规模化生产
笔者认为,实现黑龙江省水稻的可持续生产,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在水田集约化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化生产问题。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黑龙江普通农区的水稻田由各家各户分散管理,每家管理的水稻田面积比较小,既使有的种植户通过承包方式获得了几十亩或更多的水田,也呈分散经营状态,无法进行系统的管理和生产。所以笔者在 2014 年的中央 “一号文件”所提出的“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政策支持下建议:由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认定标准、注册登记办法,以及明确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贾杰,2014),将水稻种植散户集中,成立水稻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再就是由龙头企业牵头,进行“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实现多元化联合经营(农业部东北司,2012)。同时在考虑水稻经营主体的生产能力、资金投入、管理能力和机械化投入程度,以及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将散乱的水田进行集约化整理和适度规模化经营。笔者认为,根据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总体情况,普通种植户和家庭农场以经营 200-300 亩的连片水田为宜,而水稻专业合作社以及垦区的水稻生产由于机械化生产能力较强,可以进行 300-500 亩的连片水稻经营。通过这几种方式实现适度规模化水稻生产,一方面由于对水田进行规模化的连片整理,减少了田间的田埂和水渠,间接增加了土地的利用面积。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对水稻耕、种、收等过程大型农业机械的充分利用,即可以节约劳动力,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又间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在水稻的规模化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采用统一的种子、化肥、农药、生产资料和机械化生产的投入,以及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减少了这些生产元素的过度使用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6.5 整合生产资源,实现水稻生产和循环产业全面发展
针对黑龙江省目前水稻规模化种植分布和机械化生产水平分布不均衡,以及稻谷加工企业分布散乱、产能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各级政府所指定的多项政策均作出了“通过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开展联合与合作,提高专业化、集约化农业发展水平,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所以笔者认为,黑龙江省普通农区在借鉴垦区现代大农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基础上,在政策、资金支持和政府管理部门“亲力亲为”的管理方式上加大力度,提高自身农业现代化生产实力,同时加大与垦区现代化农业园区进行优势合作力度,从而降低垦区与普通农区在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的不平衡。
为了解决黑龙江省水稻加工能力严重落后于生产能力现实状况,一方面应将目前处于小、散、乱状态的小型加工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并由政府加大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对龙头企业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型加工企业政策扶持,形成黑龙江省在水稻加工方面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另一方面,应通过以上方式所形成的稻谷加工企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等优势要素,来保证稻谷副产品深加工和循环利用企业的原料供应,并通过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对稻谷深加工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方面的支持,来完善和发展黑龙江省稻谷副产品的综合循环利用能力。
6.6 推广现代植保模式,发展病虫害生态防治
由于黑龙江省气候、土壤条件的复杂多样性,导致稻区不同程度病虫害的频繁发作,并因此造成水稻减产和质量下降。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缺乏有效、系统的预防和管理措施,使种植户往往是盲目地、大量地采用化学药品进行病虫害治理,不仅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同时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对全省农业以及水稻可持续生产带来了危机。笔者结合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实践以及其他水稻省份的成功经验,做出以下建议:首先是通过政府及农业推广部门的支持,在稻区成立专业的防治服务组织,对水稻生产全过程进行统一的实时监测,提前预防,并根据病虫害发作类型、发作程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进行大面积的统一药物防治,即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危害,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和降低生产投入成本,并减少了化学药物对水资源、土壤以及生态环境的面源污染。其次在水稻生产中完善和推广稻鸭、稻鱼共养栽培技术的生物防治措施,以及稻糠除草、频振式杀虫灯的使用等方式的物理防治技术,以利于黑龙江有机水稻和绿色水稻的生态种植。对于农药的生产,则需要管理部门对农药生产企业对于低毒、低残留以及新型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在农药销售环节上,目前农药市场鱼龙混杂,假药、劣药不仅对农户造成经济损失,其高毒、高残留农药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危害,所以需要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新科技在水稻植保上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其中航空植保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大范围使用,在我国的水稻生产试验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起主要措施是在科学的病虫草害情况的检测基础上,通过直升机、小型飞机以及无人机将高效低残留的除草剂以及杀虫剂进行喷洒,即省时、省工,同时药剂喷洒均匀,减少的药剂的应用和浪费,病情治理效果也极佳。
6.7 着力科学施肥方式研究,实现高产增效和生态环境改善
黑龙江省的水田面积大,土壤条件复杂多样,在水稻生产中化学肥料的不合理施用,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稻株对肥料营养元素的有效利用,造成增产效果减弱和生产成本的增加。虽然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可以起到改善土壤状况的作用,但单纯大面积的施用有机肥,会因为施用量的成倍增加(生产中有机肥施肥量约为 10~15t/hm2,是常规化肥的二到三倍),直接造成施肥用工成本和施肥时间的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单纯施用有机肥对水稻产量的增加势必会产生负面作用,对于种植户的经济收益以及目前为保障粮食安全对粮食产量的需求都会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单纯地施用普通化肥或有机肥都不是上策之选。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大以增产、节本、增效、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施肥技术和措施实验和研究,并将各种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有机结合,应用到水稻的生产实践中,使之成为实现增加农民收益、实现粮食安全和水稻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手段。
首先对现有水田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进行发展和完善。黑龙江省从 2005年就已经开始水田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工作,在农业部、财政部以及地方政府给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笔者建议,改进并统一现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之更加快捷、有效。通过科学、规范的样品采集方法,对不同片区进行实时、动态、多点样品采集,根据样品分析结果中微量元素和养分的盈缺,结合水稻生长不同时期对不同元素需要量的差别,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最有效的配方组合,提供给水稻种植户使用。同时将样品检测数值与相应样品采集区的土壤情况调查所得的地形、土壤情况、水利情况以及该地块生产障碍因素等,通过信息化管理建立档案,便于相关农业部门和种植户查询和制定指导意见,并为肥料生产企业提供数据和配方参考。通过农业推广部门、配肥站和生产企业共同联手,对水稻种植户进行测土配方知识、生产应用技术等进行培训和指导,并通过建立多种形式产业化的服务组织进行规模化的水田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并通过科研单位、农业推广部门以及生产企业的共同协作,加大有机与无机混合肥、高效肥、缓释肥、微生物肥等新型肥料的研究与推广力度,从而减少单纯普通化肥使用和单纯有机肥使用对水稻生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增产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其次是结合多种水稻育种手段,通过对优质、多抗、高产尤其是耐瘠薄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来提高水稻的总产和减少肥料的施用。同时,加大水稻配套节肥增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通过对水稻新品种以及全省各稻区主栽品种的氮、磷、钾适宜比例研究和测算,结合该稻区水田测土土壤数据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一步明确化肥的最佳施用总量,从而使该品种水稻在生产时通过最经济的化肥施用,来实现高产增效的目的。
通过秸秆还田、作物覆盖、免耕少耕以及生物共养等稻作栽培方式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也是减少化肥施用的积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