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环境对幼儿的价值分析
环境就是环绕在某一主体的周围事物,它是针对某一考察对象为主心,将围绕着它的事物或背景称为环境,并研究对象与背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不同的学科对于环境有着不同的定义。拉普卜特认为“环境被看作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这些联系是有序的,即它们具有模式和结构-环境不是一种事物和人的任意拼凑……就环境而言,这种联系首要的是空间-事物和人通过在空间中的和由空间作出的各种程度的分隔所关联”.
环境一词涵义较广,论文中谈及的狭义环境指的是指主体建筑以外的开敞空间及一切自然的与人工的物质实体,自然的物质实体包括气候、地理、水文、土壤、地形、植物等,人工的物质实体包括道路、室外平台、广场、小品等设施[7].
此节主要就环境对幼儿积极价值的进行分析讨论,分别是环境对审美观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性格的塑造、语言能力的培养、艺术性的培养。
2.1 审美观的培养
幼儿的审美能力从他们有自己的喜好,会去选择时就开始存在。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审美能力,这对人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幼儿感受环境的能力很强,环境的变化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情境作为环境的升华同样可以达到此目的。在幼儿园环境布置、空间构成时增加趣味性是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由于幼儿的大部分活动是在活动室里进行的,因此教师能否在活动室环境的布置上使幼儿产生一种富有情趣的审美感受是很重要的。以前,教师在情境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比较注重童趣氛围和幼儿年龄特点方面,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审美价值,由此就使得环境的布置显得单调而缺少变化,欠缺了环境布置的延续性和目的性。在环境创设时,主题内容创设要适合本班幼儿年龄和兴趣取向的基本环境,在这个基本环境的基础上增添具有“童心”,的栩栩如生的形象,选择优美、淡雅的色彩和活泼的造型,营造富有童趣和想象空间的氛围,如比例适当、疏密有致、色彩和谐等,吸引幼儿去看,去想,去说[7].
就拿幼儿园中的基本环境来说吧,在走廊墙壁上放置一些教师创设的情境场景,或者幼儿自身的美术作品,在教室里贴一些师生共同合作的各种手工作品,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创造出具有意蕴的形式美,使幼儿能在无声的教育环境中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感受,提高美的鉴赏能力。幼儿园情境环境的审美层次中除了包括趣味、视知觉还有就是美学设计。美学设计在幼儿园情境环境的体现,主要是通过幼儿园环境来实现的。处处有完整的画面,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起到美学教育的作用。美学素质的提高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而这就要从幼儿园做起。
2.2 创新能力的培养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他们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判断、概括的能力较低,借助于具体生动的形象才便于他们接受,他们的记忆也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各种几何图形常给幼儿提供想象的前提[8].但是幼儿的思维又很活跃,经常有跳跃性思维。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幼儿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一切知识经验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的,是通过活动获得的[10].”也就是说,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的唯一途径是根据自身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活动形成的,所以环境的创设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
通过这些对客观世界的活动,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对更多客观事物的探索兴趣越来越浓,进而促使儿童进行主动性的了解更多的客观事物,甚至客观规律,其创造性能力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10].
2.3 性格的塑造
幼儿时期是性格开始成型的关键时期,作为独立的个体,儿童的特殊性也在性格特征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环境创设和情境设计,如守时、宽容、和谐、平等、合作的情感环境等。幼儿时期能否初步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性格,将影响着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在幼儿园树立幼儿积极的性格以及品质的是关键的。
2.4 语言能力的培养
环境对于幼儿教育的意义除了审美观、创造性能力以及性格塑造之外,还在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有所体现。老师在语言区域的环境创设中要体现整体性,且要考虑目标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特点创设适合的环境。而环境主题的设置,则围绕目标人群的共同兴趣点,并且通过结合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来创设相应的情境环境。
环境是为幼儿创设的,在活动中,幼儿是主体,如果幼儿不愿意参与教师创设的环境,那么环境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在幼儿园的室内环境不够新奇或较为陈旧,是无法吸引孩子的兴趣的,因此,环境的创设要做到及时更换与创新,以便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地参与语言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