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恒大足球学校于 2011 年在广东清远成立,建立了全新理念、全新培养模式的亚洲最大足球学校,学校与世界顶级足球俱乐部--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进行合作,共同对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进行培养。这种新的培养模式引起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关注,使得更多家长重拾信心将孩子送到恒大足球学校进行培养。 此外,2013 年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收获颇丰,蝉联了中超联赛冠军,实现了三连冠;在亚洲冠军联赛中获得冠军,这是中超联赛历史上第一次夺得亚洲冠军联赛冠军;随后在世俱杯中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四年前,广州恒大只是中甲的一支球队,四年后,广州恒大居然成为了称霸亚洲足坛的雄主。虽然广州恒大的成功不能代表中国足球的水平,无法扭转中国足球孱弱的现状,但是广州恒大的飞跃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中国球迷的民族情绪,广州恒大的进步让许多对中国足球已失去信心的球迷,重新关注中国足球。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一步步成功更加提升了恒大足球学校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恒大足球学校学习足球。在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成功和新培养模式的足校背景下,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恒大足球学校的新型培养模式能否提高我国足球青少年的后备人才的水平。
然而,由于学校成立不久,其理论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对恒大足球学校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导思想、培养体系、培养特点等理论问题进行的研究几乎为零,鲜有学者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对恒大足球学校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恒大足校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发展提供借鉴。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恒大足球学校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理念、组织形式、训练方式、文化教育、培养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明确现行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误区,指明发展方向,从而指导其他足球学校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高后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建立多所“新型足校”提供了成功经验,改善传统足校机制落后萎缩严重的现状。为我国足球青少年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
1.2.2 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等,对恒大足球学校初期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为学者在后十年中对恒大足球学校的青少年培养体系研究做了夯实的基础;有利于探索适用于我国足球青少年的培养模式;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关于阿根廷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在《阿根廷足球后备力量培养体系》中,侯海波以博卡青年俱乐部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他认为,阿根廷是职业足球运动员最大的“出口国”;在阿根廷的青训培养中,14岁之前的孩子,主要由俱乐部之外的私立足球学校进行系统的足球基础培训;在进入到博卡俱乐部训练的青少年不仅能够得到医疗、心理、教育等全方位服务,而且一日三餐免费,这样就极大的吸引了很多身处贫穷中的孩子。在阿根廷的青训中,很多俱乐部对贫穷的孩子都免收学费,并有适当的补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吸收更多的球员进入职业队,同时避免因为经济条件而埋没有天赋的足球运动员[1].
沈佳、何琛珏、严学军在《欧洲与南美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培训模式的比较研究》中认为,阿根廷的青训主要由国内众多的足球学校进行系统培养;在阿根廷足球运动地位很高,很多人认为改变一生命运的最好途径就是从事足球运动,所以很多家长特别支持自己的孩子接触足球运动。这样就给了各个俱乐部以及足球学校的青少年培训提供了庞大的选材基数;在阿根廷的青训培养模式中,选材主要以国内球员为主,并且十分重视运动员个人素质的塑造。通过科学的训练,培养出的优秀明星球员,会给俱乐部带来高额的转会费[2].
关于英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刘延祥、成武刚、部义峰在《国外足球发达国家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特征及启示》中指出,在英格兰,英足总把“让每个人必须有参加足球运动的机会”作为培养后备人才的理念。英国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学校足球培养为主,足球学校为辅。学校足球培训统一由英足总下设的学校足球协会管理[3].
关于德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贺新奇在《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中谈到,德国根据国情,建立了自己比较独特的青少年培训体系。德国足协为了促进青少年培养的发展,实施了“天才培训中心”计划,即青少年培训主要通过德国建立的 388 个足球俱乐部基地、27 万家足球俱乐部与学校进行合作,一同负责青少年的足球训练和文化知识学习。在德国,足协不仅仅只注重青少年的运动技能培养,而且也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和健全的人格和心理[4].
关于美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潘前在《美国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发展状况探讨》中,以美国青少年足球协会体系为例,对美国足球后备人才进行了研究。他在研究中分析到,北美足球联盟为了使美国足球运动进步,采取了多项措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北美足联采用修改竞赛规则,引进大牌球员的方式,提升民众对足球运动的关注,促使青少年足球开始升温。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又相继举办了 1994 年世界杯、1996 年奥运会以及 1999 年女足世界杯等重大赛事,加速足球运动的发展。到 2009 年,注册青少年运动员超过 320 万人。为了加强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培养,美国青少年协会还与学校进行合作,设立多项足球奖学金,不仅提升了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同时也为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入大学深造创造了条件[5].
关于韩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李龙化通过《韩国男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的分析,认为韩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学校足球。在学校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中,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建立完整的训练体系和选拔体系,同时韩国足协也为其建立了相应的竞赛体系。韩国足协在韩国足球运动快速发展时,并没有被眼前的成绩所迷惑,不断自省,在提高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知识的培养;韩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是和地方学校合作,一起培养后备梯队;由俱乐部提供资金和训练,运动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这种形式类似于足球学校的培养模式;韩国对青少年国家代表队的建设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6].
施烜在《中日韩三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中指出,韩国的足球职业俱乐部没有青少年后备队;韩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主要在学校进行培养,韩国足协根据这一培养特点,建立了相应完善的大、中、小学联赛制度,在各种足球比赛中,选拔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14-16 岁成绩突出的球员,会被直接送到优秀的俱乐部进行培养,作为国家队的后备力量[7].
方仁权在《韩国学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机制分析》中认为,韩国足球主要是发展竞技足球和大众足球文化;它的发展主要归功于建立了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齿轮运转管理模式,韩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是学校足球培养、业余俱乐部培养和职业俱乐部的培养,三种培养途径中,以学校足球培养出的高水平足球运动质量最高,规模最大,效果最好;韩国政府也对学校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设立多项奖学金,鼓励高校足球运动员积极投入学习和训练,保障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培养机制的正常运行[8].
关于日本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刘同记、王洪兵、叶巍在《日本足球运动员培养研究》中谈到,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主要是通过俱乐部进行的,日本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主要分为学校少年足球俱乐部和社会少年足球俱乐部。学校少年俱乐部由学校提供场地,学生缴纳会费,俱乐部提供教练员和训练计划,主要培养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社会少年足球俱乐部是面向社会招生,具有会员多,教练多,投入大的特点。对小球员进行兴趣培养,高年级则进行基本技术训练,并可以参加少年足球联赛;日本足协根据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培养模式建立相应比较完善的竞赛体制,在各种比赛中选拔优秀球员;此外,日本足协不仅重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还特别重视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培养。日本足协始终认为不断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和教练员才是日本足球进步的关键[9].
谭刚在《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策略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中,指出日本为了提高足球运动成绩,大力的推广校园足球,将足球作为中学的必修课程,并且在各类升学考试中实施加分;日本足协和文部省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组织开展各种比赛,使青少年更多的参加比赛,一个青少年每年至少参加 50 场足球比赛;日本足协从青少年就开始注重向国外学习,培养青少年的外语沟通能力,保证球员成才后具备国际素质和适应能力;日本足协通过一系列的足球推广措施,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数明显扩大,青山年后备人才和教练员的质量显着提高[10].
孙一、梁永桥、毕海波在《中日足球青少年培养比较》中指出,日本的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以足球俱乐部培养为重心,分为四个级别,“地区训练中心”、“都道府县训练中心”、“地域训练中心”和国家训练中心“;日本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首先是以扩大足球人口规模为重点发展目标,其次才是追求比赛成绩;日本在足球青少年的培养路径上,侧重开展学校足球;日本在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培养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将更多教练员送到足球发达国家进修或者留学,培养本国优秀的教练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