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新余市再生资源发展状况。
4.1 基地建设进展。
《新余钢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实施方案》自得到批复以来,为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新余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亲自挂帅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实施项目挂点帮扶制,在项目集中化建设、基地圈区化管理方面取得显着进展,回收体系和基地公共平台的建设稳步推进,加工处理能力建设项目进展迅速,重点项目完成总投资 7.77 亿元。
4.1.1 完成土地资源整合。
为满足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对项目集中建设、基地圈区管理的要求以及实施企业对用地位置的需要,新余高新区在现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了 5583.3 亩土地用于“城市矿产”项目的集中建设。
新余钢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规划总占地面积 6983.3 亩,目前已经拆迁 5 个村庄,征用土地面积 4485 亩,已建成项目占地面积 4345 亩,基地目前供地能力完全满足 2016 年以前的用地需求,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推进建设奠定基础。
4.1.2 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新余钢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项目已有 5 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完成 3 个项目,包括:雨污收集管网建设、分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完成 2 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和主要建筑物的建设,包括:高新区公共服务平台主体工程和固体废物集中收贮中心的防渗工程。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完成投资 10973 万元。有 3 个项目由于园区实际发展需求的变化,计划不再投资建设,包括:分宜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分宜工业园固体废物集中收贮设施和城市矿产回收利用与加工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4.1.3 回收体系和生产加工项目取得显着成果。
新余市充分发挥回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对现有资源回收网络的优化和整合,引入新余市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展新余市内回收网点和分拣中心的改造和整合,加强新余市周边地区分拣中心的建设,原计划回收网络体系建设中的 2 个重点项目已经完成再生资源大市场的建设。在分宜建成了建筑面积 17174 平方米的再生资源大市场;新余市回收网络体系项目正在逐步推进,回收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在原有回收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在新余市及周边地区新建回收网点 80 个,新建分拣中心 6 个,形成了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三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回收体系完成总投资 9880 万元。
4.2 产业得到显着发展。
新余市是江西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63.72%.江西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三个“千亿元”工程有两个是新余的主导产业和最重要的产业聚集地,其中一个就是以新钢为核心的钢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千亿元工程。在工业产业的带动下,新余市再生资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达到了年回收利用各类再生资源约 200 万吨的产业规模,从业人员近万人,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集散地之一,与工业主导产业形成了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良好格局。
受宏观经济市场的影响,新余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废钢铁回收加工企业,由于下游钢铁产业萎靡导致了废钢铁行业的暂时性低迷,钢铁回收量增长缓慢,2012 年资源回收能力达到了 160 万吨,资源加工能力达到了 153 万吨,2013 年由于整体经济形势制约,略有下降,基地资源回收量和加工利用量分别为 130 万吨和 120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25 亿元,完成税收近 3 亿元。
为规避钢铁产能调整对再生资源行业的负面影响,新余再生资源产业基地近两年适度控制资源规模,以提高单位再生资源的产出率为目标,重点布局资源加工处理项目,将资源加工利用率比 2010 年提高了 30 个百分点,达到 94.1%.基地产业发展具体情况见下表。
4.3 存在的问题。
4.3.1 市场经济低迷。
受宏观市场经济及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总趋势影响,尤其是近两年废钢铁、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市场低迷,新余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废钢铁回收加工企业,由于下游钢铁产业萎靡导致了废钢铁行业的暂时性低迷,钢铁回收量增长缓慢,2012 年资源回收能力达到了 160 万吨,资源加工能力达到了 153 万吨。而 2013 年由于整体经济形势制约,资源回收和加工能力相比都略有下降,基地资源回收量和加工利用量分别为 130 万吨和 120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25 亿元,完成税收近 3 亿元。
4.3.2 企业建设后劲不足。
受近期市场经济的整体影响再生资源价格下降幅度较大,而钢铁行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这些都对新余钢铁再生资源产业内的企业造成较大影响,企业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甚至有些再生资源企业这两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同时由于钢铁企业的不景气,导致了钢铁企业对废钢铁破碎料需求的暂时降低,废钢铁加工利用企业难以在近期内实现产能规模的大幅增长,为适应近期再生资源市场的现状,企业纷纷放弃购置或延期购置破碎设备、龙门剪等大型生产设备,暂时改为一些成本较低的小型生产设备,企业中长期投资意愿低迷、动能不足。
4.3.3 基地两区建设进度差距较大。
新余钢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原规划为“一园两区”的建设模式,分别位于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分宜工业园,希望通过两个区域的共同建设带动新余及周边地区“城市矿产”加工利用产业的整体发展,但是在实际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两个区域发展基础、产业环境的差异,使得建设进度差异较大。
在实际的项目引进过程中,由于高新区发展较早、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钢铁企业相对比较集中的优势,企业纷纷要求把项目建设在高新区内。据统计,自 2011 年新余钢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被两部委批准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后,高新区内开工建设项目 18 个,分宜工业园开工建设项目 5 个(管网项目两个区域各 1 个)。
4.3.4 管理体制不完善。
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政府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特别是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利用之间的管理脱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政府的多个管理部门,不同部门对产业拥有不同的行政管理、审批权,每个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只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致使即便政策扶持力度大,但执行力度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较差,有的甚至还互相抵触,因此力度与收效不成正比。此外在项目建成后,政府监管方面做的不够充分,资金无法如期到位等问题。
4.3.5 产业技术水平不足。
就目前整个行业而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还没有在全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金属的分选和预处理中,大多还采取手工分选和简单机械处理的方法。部分拆解企业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家庭式作坊,没有应用中大型的拆解加工设备,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总体上处于较低的层次。由于受传统钢铁工业影响,新余市民间小作坊较多且存在政府监管不到位等情况,这致使这些民间小作坊、小个体户、小拆解加工企业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在不具有环保设备设施的条件下进行不合理拆解加工,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回收销售。他们以传统的、简陋的小作坊为主,技术水平极其有限,而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化发展。
而在园区建设方面,产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节能环保水平和高值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的情况,原因是存在技术瓶颈。有些园区深加工利用装备还比较落后,关键技术要依靠进口。在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方而,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不足,科技专业人才短缺,科技创新后劲不足。
4.3.6 社会公众及企业参与度低。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公众的积极参与是确保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尤其对于缓解我国当前资源短缺、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受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的影响,自新余市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以来广大公众及一些企业对资源和环境也是生产力尚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新余市是以传统钢铁为主的工业性城市,面对传统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公众及企业在转变发展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等方面需要更多科学的宣传教育与引导,帮助公众及企业明确自身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