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新余市资源枯竭状况与转型发展机遇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26 共6142字

  第 3 章 新余市资源枯竭状况与转型发展机遇。

  3.1 新余市社会经济状况。

  新余市位处江西中西部,下辖 1 县 4 区,全市面积 3178 平方公里,人口 119万。伴随着钢铁工业的盛衰发展,新余市经历了“设市-撤市-复市”的变迁。改革开放以后,新余地区工业建设得以复苏并迅速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以钢铁为主导,以化工、机械、冶金、电力等行业为辅的工业体系,并逐渐成为江西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江西省的 6.69%,在江西省排名第七,增速排名第一,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63.72%,工业化率达到 57.05%.

  2013 年新余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845.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财政总收入119.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江西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三个“千亿元”工程有两个是新余的主导产业和全省最重要的产业聚集地。

  3.2 主要矿产资源利用状况。

  在当前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新余市作为作为一座依赖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低效利用致使其储存量日渐减少,而落后的生产设备与技术条件也造成了矿产资源的过度浪费与环境的严重污染,这些日益成为新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制约性因素。

  3.2.1 铁矿、煤炭两大资源储量锐减,供需矛盾突出。

  新余市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特别是钢铁工业在新余市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离不开对当地铁矿、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而几十年来新余市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及利用,使得当地铁矿、煤炭资源的储量锐减,当地的铁矿、煤炭资源储量已经难以满足新余钢铁企业的发展,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受本地铁矿资源制约的影响,目前新钢公司炼铁所需的铁矿石基本靠外购,新钢公司现在铁精粉消耗量约为 1300 万吨,其中:实际境内自产铁精矿约 100万吨,自给率仅为 7.6%.而这种供需矛盾早在“十五”期间就已经产生,新余市矿业生产的主要产品铁矿、煤炭早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现有钢铁企业的原料基本上依赖进口或从外省调入。据资料显示,在 2010 年仅新钢公司铁精矿需求量达 1400 万吨,从国外进口量达到了 1000 万吨,矿石资源的海外依存度超过了 70%,资源量和矿石价格均受制于海外,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当前,新余市铁矿石、煤炭两大资源供需矛盾已十分突出,新余市现有的铁矿、煤炭资源储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如表 1 所示。

  3.2.2 矿产开采难度增大,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新余市矿产资源中浅表煤矿和铁矿已近枯竭,而现有储量多分布在侵蚀基准面以下,需要坑采,这使得矿产的开采难度不断增大,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并且开采出矿产资源的品位不高。以新余市良矿公司为例,经过多年开采良矿公司太平山露天采区、良山露天采区资源已经完全枯竭,分别早在 1995 年 5 月和 1998 年底相继结束,这也迫使矿石开采不得不转入井下,开采难度日益增大。

  就新余市煤炭资源而言历时数十年的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从 1983 年拥有煤窑近 450 个的繁盛期逐步进入到枯竭期,地下煤炭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煤炭企业生产状况日益恶化,最终一批矿井不得不关闭。

  此外,由于设备陈旧落后,技术、工艺更新慢等原因致使新余市矿产资源的开采一直处于一种粗放式的状态,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就煤炭资源的开采而言,新余市主要煤炭开采企业为花鼓山煤业公司,而花鼓山煤炭以贫瘦煤、无烟煤居多,但其采选冶炼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的落后,矿产资源采用粗放式的利用方式,开采回采率一直较低。而且其瓦斯等级高,生产环境较为恶劣。作为全市最大的煤炭开采企业,其可采储量仅有 933 万吨,扣除各种保安煤柱,服务年限仅为七年多。

  3.2.3 资源步入枯竭器,资源保障力下降。

  新余市的矿产资源分布区集中,南部有铁、钨、钼、铋等,中部有煤、金、石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等,北部有煤、有色金属、硅灰石、陶瓷土等。然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铁矿、煤炭等要素消耗来支撑。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粗放式经营,新余市全市铁矿石、煤炭等资源储量锐减,已经进入衰竭期,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资源保障力下降。

  截止 2010 年底,全市共查明铁矿资源储量 24317.77 万吨(其中含褐铁矿约2500 万吨,全铁含量一般在 25%在量一般),保有资源储量约 7390.94 万吨,按回采率 80%计算,铁矿可采储量为 5912.75 万吨,可采储量仅占累计探明储量的 24.32%左右。全市已查明煤炭资源储量 14742.48 万吨,保有煤炭资源储量7695.80 万吨,按回采率 80%计算,煤炭可采资源为 6156.64 万吨,可采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的 41.76%左右。而目前新钢良矿公司的铁矿资源保有储量约为 850万吨,按现有年采矿能力 150 万吨计算,五年内资源将完全枯竭。由此可见,新余市铁矿、煤炭资源的储量已经接近枯竭,其自身的供应量根本无法满足新钢产业的发展,供需矛盾突出,资源保障力严重不足。

  3.3 新余市转型发展的机遇。

  3.3.1 转型优势与劣势。

  (一)转型优势。

  1. 自然环境优越,城市化程度高。

  新余市位于北纬 27°33′–28°05′,东经 114°29′–115°24′,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日照充足,资源丰富。新余市的城市化率达 61.5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10 个百分点以上,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信息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宜居宜业。经济的率先崛起,为新余市赢得了美誉和机遇,如:

  全国城市环境整治优秀城市,江西省园林城市,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全国金融生态示范城市等。

  2. 良好的区位及交通条件。

  新余市地处南昌、长沙两个省会城市中间,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地区扇形经济圈的交点,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其“承东启西”的重要区位优势日趋明显。新余市交通条件便捷通畅,电气化铁路大动脉沪昆线贯穿全境,沪瑞、赣粤、大广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四条省道四通八达,新余至新干货运码头连接线正在加快建设,可通行 500 吨驳船的赣江水道距新余仅 50 公里。

  3. 坚实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

  全市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已经把新余市发展建设成为江西省一个“小而强”的地区,2011 年人均生产总值 10552 美元,突破 1 万美元大关,2013年新余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845.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财政总收入 119.9亿元,比上年增长 2.6%.新余市以钢铁工业为发展主体,近年来为了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新能源产业和再生资源产业也逐步发展并成为新余市发展的重要部分。此外,农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等都稳步增长,新余市已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为城市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 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生态建设持续推进。

  为实现经济增长转型,新余市坚持实施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监管,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试点,严格落实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目标,节能减排成效显着。2010 年万元 GDP 能耗下降 3%,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积极落实水污染治理工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行业烟气脱硫工程、县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二期工程、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加强对仙女湖、孔目江水源的治理和保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0%,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 8.8%、9.8%.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 100%,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作为一座森林城市,新余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57.8%,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51.67%,此外,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80%和 90%.

  5. 转型起步占据先机,接续替代产业初具规模。

  新余市产业转型起步较早,秉持“发展优先、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发展理念,未雨绸缪,大力实施转型战略。新余市逐步转变传统的依托钢铁企业带动发展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以钢铁、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产业为支柱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在工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的同时,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服务业繁荣发展。新余市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绿色、科学、和谐、可持续的道路,为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