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提高省政府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能力的策略
我省虽然在网络舆情的监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有许多地方尚待提高。
本调查显示,所调查人员中,仅仅只有 8.4%的人员认为我省的网络舆情监管体系是相对完善的,认为未够完善或者是存在较多缺陷的分别占了 41.2%和 50.4%,提示我省在网络舆情的监管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而对于如何提高我省的网络舆情监管水平,所调查的人员中认为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进行政务公开以及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分别占了 95.4%、96.3%和 95.7%,对于意识上提高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认识也得到了 85.3%的受访人员的认可,而受访人员对于开发先进的网络舆情监控软件、建立网络评论队伍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认可度不高,分别为 54.7%、65.8%和 46.4%,表明受访人员希望从根本上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而不是仅仅从技术和手段上进行改进。但是,本人认为,对我目前我省的发展阶段,从根本的解决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参考我省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我们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着力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公平建设,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利用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引导策略来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6.1 思想意识层面
6.1.1 切实解决深层次的社会危机
近些年来,我国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暗示着社会秩序正在经受危机爆发的挑战。将这些危害性较广的危机事件遏制到最低限度,才可以有效解决舆情事件。而对社会秩序危机进行消除的方式有两类:一是对网络舆情所表现的已经存在的社会矛盾进行揭示,并采取对应措施使之得到解决;二是提高政府部门对于社会危机的感知和应对能力,使其能在危机爆发初期就可以将其遏制。很明显,后者对于深层次社会危机的消除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尽管如此,该类危机的爆发都源自于当前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必须从宏观、整体角度对该类问题实施有效掌握和处理,才可以使之得到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处在转型期,由于各个阶层和群体之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会发生相互碰撞。采用历史视角来看,利益的相互冲突、观点和意识之间所存在的潜在冲突会对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并且会始终存在下去,而社会秩序也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经济一个构建、解体和重新构造的演变过程当中。所以,针对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性,政府部门应当时时把握一种感知力和快速应变能力。总会不断出现的网络舆情事件恰恰说明了我国当前利益表达体制尚不完善。综合近几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各类网络舆情事件,尽管关联内容有所区别,但究其根本来看都是民众的利益诉求在较长时间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当前政府部门应当设立规范体系保障这一过程能够合法有序进行,使其能够在一种平衡状态下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
6.1.2 提高政府管理部门对网络媒介的认识
在当前网络舆情不断爆发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应当在改变那种只对上级领导负责的思想,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听取公众呼声,让民众获取到其应当得到的信息。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要在六个方面进行转变:由听到转为听懂,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询问,由发布消息转为增强互动交流,由事后弥补转为树立良好形象,由经常删贴转为"开阔胸襟",由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这六方面内容是对舆情危机进行有效处理的基础,必须要保持一种端正的态度,才可以构建出一套应对方案解决相关问题。
很多危机事件都爆发在基础层次,但是却需要借助更高层级的力量才能使该类问题得到解决。一旦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层级较低的部门就会担心自身的言论不当,而不考虑该危机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就会本着一种消极、回避、沉默地方式进行应对。面对网络舆情不能快速进行反映,错失解决舆论危机的有利时机,而是在网络质疑传播到媒体报导甚至全国人民声讨时,政府才会进行关注,这样就会延误时机。这就说明了我国政府部门危机意识淡薄。因此必须在纠正其错误思想的同时,也要加强培养其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针对网络舆情所引发的危机来看,不但应当在计算机硬件方面实施监管,还应当参与到舆论领域当中,对消极言论进行及时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部门有效解决网络舆情问题。
6.1.3 引导行业自律意识和加强网民道德建设
想要提高网民对于是非的鉴定水平和自我约束能力,就必须强化网民的道德教育,塑造文明开放的网络环境。网络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参与者越来越多,互联网的虚拟的特性使人们放宽了自我道德约束。论坛、微博、QQ 群等具有相对的开放性,但尚未全面实施网络实名制,使得网民在网络上少了许多道德上的顾虑,部分网民由于思想偏激、知识缺乏,信息不全、认识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容易传播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这些行为不但会对网络的健康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也会对社会文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善造成束缚。为了净化网络环境,推进公众网上参与公共生活的规范化,及时有效地克服网络中的消极影响,遏制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网民道德文明建设,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净化和规范网络环境的基础是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提高民众的理性,以健全网络监管的法律法律为基础,不但要保障公民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热情,而且要积极引导网民可以守法、合规、理性地表达思想和采取行动,对于他人的合法权益要予以尊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应当将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来实现,并且要在提高其道德水平的同时使其政治思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得以提高,以此来保障网民能够成为真正地道德主体,对于网络秩序的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网络媒体首先应当对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明确,然后构建出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对自身的发布方式和制度进行规范,加强信息的发布监管,并对不法行为进行严惩。并且,还应当构建行业约束体系,一方面要实施制度监管,针对一些反动、低俗、虚假信息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删除;另一方面要落实处置办法,将一些失职人员要及时进行处理,追求其职责,必要时进行法律制裁。和政府行使干预职能相比,行业本身的自律能够为网络媒体的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而政府部门对于网络媒体的监管也应当减少干预、注重其自律性发展,必要时采取一定的干预,对网络媒体进行积极引导,推动行业实现自我完善。也可以采用组建协会的方式来使行业的自律能力得到提高,并对网络环境进行净化,使网络媒体能够在文明开放的环境下进行更好地发展,并进一步做好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杜绝虚假新闻、维护网络媒体公信力。
6.2 信息技术层面
6.2.1 网络舆情技术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应用开发程序对智能型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并且要将该程序运用在各个政府部门活动当中,以此来为信息收集提供便利。为了能够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和相互关联,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统一的操作程序。这样还能够为搜集危机处理所需的各类信息提供便利,提高了决策所需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该类系统应当具有思想基本功能:
(1)舆情分析引擎。该部门是整个分析系统的核心,主要涉及有 8 个方面:一是针对一些热点和敏感性问题进行有效识别,能顾依照新闻发布的权威程度、评语数量以及言论发布时间等参数找到特定时期内最为热点的事件。根据所部署的关键词和语句含义,对一些敏感问题进行辨识。二是进行倾向性分析,针对不同话题,要对信息发布者所提出的观点和具有的倾向性进行汇总、分析。三是实施主题跟踪,对新发布出来的文章主题和原有主题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相同。四是趋势分析,针对同一主题在不同时期民众所关注的程度进行趋势性分析。五是报警系统,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较为敏感地话题及时发现并发布警报。六是自动摘要,针对不同主题和所形成的趋向构成自动化摘要。七是统计报告,依照舆情分析系统所产生的结果汇总成报告,使用者可以用浏览器进行阅读,并带有信息检索功能,依照输入的文本查询到相关的热点和倾向性问题,并提供信息的详细内容,以方便用户进行决策。八是对突发性事件进行分析,针对突发事件的时间、空间等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掌握事件的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并对未来演变趋势进行预测。
(2)自动搜集信息功能。当前所采用的信息搜集技术主要是利用互联网中不同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在网上自动地搜索到所需信息,同时以链接为基础形成一个网络扩散系统。当前,很多搜索引擎都采用该项技术来对全球范围内的网页实施检索。舆情监控系统应当和客户需要相对接,有着特定的主题目标,采用人工参与和自动化的搜集信息等方法来使信息收集任务得到完成。
(3)数据清理功能。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预先加工,例如进行格式的转换、数据统计和清理。针对信息评语,要将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过滤到,保留信息的主题、发布来源和时间、主要内容、评论具体情况等。针对论坛发贴,要将帖子的主题、发帖人以及发布时间和内容、回帖人和回帖内容等信息进行汇总。
(4)智能判断功能。将搜集道德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明确舆情发展的方式和方向,并将那些可能导致舆情危机的风险予以划分,该类情况属于事先判断的内容,将那些风险水平较高的事件要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使其具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决策,并且也提供之前发生的类似事件的对应信息,成为其决策的参考依据。
6.2.2 加强监控,成立网络舆情监测室
近些年来,网络舆论所议论的主题不断增加,很难把握其发展方向和发生时间。
伴随民众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北京交通大学于 2009 年成立了网络舆情安全研究中心。在这之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也都相继成立了研究机构,人民网等权威媒体最先推出了舆情监测频道来进行专项报导。这些形式的监测办法可以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所借鉴,推创出一套完善的社会网络监测体系,并在各级政府网站上成立自身的监测室,对全国各个地区民众所普遍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进行反映,特别要对和地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有着显着关系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将本地区解决问题和从其他政府部门处理事件中进行经验总结,归纳相关原则和规律。这些年来,我国政府针对网络舆情已经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应对措施,并在以后发展中要更加注重相关领域的研发,把握民众的利益需要和思想动态,使政府部门所作出决策能够反映民生、贴合民众需要。
6.2.3 推进政府信息化过程
在构建资源共享的信息数据库之外,政府部门还应当以此为基础,加大网络政治的开放程度,使民众能够掌握更多信息,有效监督政府行使公职。同时,政府还可以对其官网进行不断完善。政府官网不但是其向外界展示的平台,而且也是促进政民沟通的有效渠道。进行信息的互动传播是舆论发生的发展的基础,倘若政府在网络论坛中没有进行参与,那么政府就会失去话语权。对此,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模仿留言板的方式,开放一个和民众进行交流的平台,接受网民的匿名留言,并由政府指派专人进行回答,构建出一个高效、顺畅的应对机制。采用如此应对办法的目的是当突发性事件爆发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就会及时针对公众质疑做出相关回应,这样就能够随时了解网民思想动态。本着开诚布公的原则积极创办政府官网,开放交流平台,能够积极地把公众视野引到政府部门能够予以解决的领域当中,搭建出一个高效的沟通体系,提高舆论影响力,占据领导地位。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当开通不同的官方微博,构建政府和民众良性的互动机制。政府部门要在其微博中及时公布政府业务信息,并获取更多能够和民众进行更快、更直接的沟通方式,尤其是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时,政府可以在其微博中表达一些思想,不但能够起到公开相关信息以满足民众需要的作用,而且能够借助微博来强化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一改过去死板、严肃的政府形象,得到更多网民的支持,使其微博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为应当突发性事件奠定一定基础;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对其政务予以公布,在网友进行评价之后,掌握民众思想,政府也可以从评论当中获得更多启发。官网和微博的同时互动,强化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扩宽了交流渠道,采用这些公关方式,政府可以根据民众双向沟通来掌握民众思想的变动趋势,有效解决各类关系,使舆论朝着正规化发展。因此,在政府公开官方微博之后,各个地方官员也应当采用类似模式完善公关工作,不但塑造出自身的亲民形象,赢得民众信赖,而且还可以宣传政府思想,强化沟通关系。如果不事先做好相关工作,等到网络舆情爆发之后才采取行动,就会导致困难重重,且政府公信力会大打折扣。
6.3 加强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人员配置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所调查的单位中,仅仅有 12.4%的单位配备有专人监控网络舆情,专门组织学习关于网络舆情的单位仅仅占 10.7%,两者的比例均较低,建议我们加强对网络舆情方面人员的配置。
6.3.1 壮大官方网络评论队伍
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就是一个思想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必须将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可以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坚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工作。
而这些就要求我们要以人才培养为基础,构建一支网络舆论评论队伍。网络评论员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应变力,并且还应当关心当前的实时政治发展动态,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类媒体和多种技术手段对网络言语进行监管。该类人员通常是在职民警,以网民的身份对网络热点话题进行回帖和答复,对一些行为进行必要干涉。同时,担负着重要引导职责,通过进行网上评论来对网民思想进行积极引导,以网上交流、对话等方式来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积极的方式对工作舆论实施引导,让群众认识到事实真相,用权威信息稳定群众情绪。政府要扩宽其思路,不但需要公安部门进行网络监管,而且还需要政府中接触互联网的群体归入到监管体系当中,各级政府单位要形成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