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和"文明记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现实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保护。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对传统艺术的冲击,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今中国的文化国策之一;"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艺术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及2006 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公布、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关于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及创新,进一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新媒体作为这一时代的传播媒介产物,正生机勃勃日益成熟,他的出现给戏曲艺术的推广平台和传播方式带来了转变。新媒体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时刻都有新的力量注入,以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在众多媒介中脱颖而出。
本课题以新媒体时代戏曲艺术的传播推广为题,在东西方古典戏剧的视野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背景,以新媒体为传播与推广的"媒介",选择具有根源性、代表性的川剧为重点案例,既注重选题的基础性和运用性,也力图把握研究中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全国与地域的联系。尝试并运用交叉学科理论和方法,力图将传播学、戏剧学、文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以解决当前新媒体传播与技术在中国戏曲的运用和结合方式等问题。综合运用各种资料资源,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总结分析新媒体与传统戏曲结合的历史必然与现实可能,揭示两者互动共生的规律性与特殊性,探索其发展模式和经典案例,不仅对于戏剧学、传播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当前文化强省以及文化家园的建设,有着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于地方剧种探索新的传承模式、保护路径,促进艺术从业者的观念意识转变,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2.研究现状。
近 20 年来,对于新媒体、戏曲艺术,以及两者之间交互,中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专着、论文、研究报告等,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信息和参考资料。
2.1 新媒体在传播学方面的研究。
自从电视媒体数字化以来,"新媒体"成为时尚词汇,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业运用与研究。欧美是新媒体研究重镇,中国领先于亚洲其他国家。
代表性着作与译着有:《新媒体百科全书》《新媒体概论》《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新媒体艺术史纲》《新媒体事件研究》等,对于新媒体的定性与定义、分类与特征、属性与效应,行业运用与用户使用行为等,是学术研究的焦点。在众多的学科中,新媒体的研究一直是传播学者的研究重点。1997 年后有关新媒体的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次数的到了飞跃的增长,李武在《新媒体在传播学领域中的研究态势分析》中,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对新媒体在传播学方面的成果。
分析国内外专家的定义,笔者认为在本课题中更适宜的定义,是把新媒体看做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2.2 戏曲传承与保护的基础研究。
近 10 年来,戏曲的传承与保护研究硕果累累,代表性着作有:刘文锋着《中国传统戏曲传承保护研究》,提出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的地位及保护问题,朱恒夫着《城市化进程中戏曲传承与发展研究》,对戏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作了深入的剖析。在戏曲传承方面的专题论着,还有陈耕《闽台民间戏曲的传承与变迁》、胡友笋《戏曲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田根胜《近代戏曲的传承与开拓》、郑长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戏曲流派传承》,[新加坡]蔡署鹏编《华族戏曲的变革与创新》,李红梅《中韩日三国国剧艺术:传承与保护现状的比较研究》等,以上着作在学术性、思想性、创新性方面具有标志意义。
另外,中国戏曲以及地方剧种的保护传承,有关专题和个案研究的论文非常多,其中不乏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如《旅游演艺视野下的传统戏曲保护与传承研究》《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基于产业孵化机理的视角》《非遗保护下的传统戏曲与现代动画之结合秋江》《从"昆曲传承计划"看"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承》等,总结并探讨了戏曲剧种的生存困境及内外原因,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路径,但是更多地研究注重表演艺术的传习,获奖剧目和代表剧目普及,人才队伍的传承,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等,在对策思路上也强调如政策性的扶持、抢救性保护等,对于开放和运用新载体、新手段广,如传播媒介与戏曲的运用上,提出问题相对较少。
2.3 新媒体与传统戏曲的运用研究。
在戏曲传播方面有系列着作,如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曹萌《中国古代戏剧的传播与影响》、王汉民《福建戏曲海外传播研究》等,注重戏曲艺术的传播与影响、接受与互动。在新媒体与文化艺术方面,也有专门着作,如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蒋晓丽《传媒与文化--传媒研究的文化视角》等。
到目前为止,在新媒体与戏曲艺术,尚无专门的学术专着。
刊登于学术期刊的研究论文,根据"知网"检索统计,约 20 余篇,如《浅析新媒体视角下传统戏曲的传播》《新媒体语境下的戏曲传播论略》《新媒体传播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影响》《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戏曲发展的几点启发》等等,均认定新媒体对传统的戏曲是有推动作用的,并研究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张安华在 《中国戏曲的新媒体化刍议》讲到,新媒体的出现不但给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等传统媒体以强烈冲击,也让戏曲传播进入了新纪元。
新媒体运用网络、手机等媒介传播,具有无时间空间限制、互动性强等特点,这是戏曲在传统的传播中所缺失的,由此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便捷多样的途径。
2.4 新媒体与川剧的运用研究。
新媒体在川剧中的运用研究,有论文两篇,分别是王丝莉的《新媒体时代川剧传承的传播学思考》和邹安瑾的《论新媒体视域下川剧的多元化发展》,关注川剧的代表性和地方性特点,并就新媒体对川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由于对缺乏对川剧现状的数据分析和新媒体运用分析,在对策建议上没有具体化。
综上所述,中外学者们对于新媒体、戏曲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对于新媒体和戏曲的运用与实践的研究,则为本文提供了借鉴和参考。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学习,同时通过近二年来以及的观摩调查、学术交流等,为课题研究做了前期准备。
3.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在传承与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以传播学、戏曲学和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在吸收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川剧为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研究内容是:一、通过对戏曲历史及现状的分析,探索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运用于戏曲传播和推广中的特殊功能和巨大效力;二、发掘新媒体与戏曲艺术之间的交汇与互动关系,探索相互之间的共生合作的现实基础和发展前景;三、通过对中国戏曲、新媒体以及当代受众的分析,探索新媒体在中国戏曲传承与推广中的运用模式、途径和注意事项,从而达成"完整的、原真的、全面的"对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四、总结国内外经典的戏剧戏曲的相关运用案例,提出新媒体与川剧结合的可行性方案和需采取的措施。
新媒体是一个新兴事物,学者对他的定义尚不统一,对于新媒体与戏曲艺术的运用尚在探索过程中,如何剖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戏曲发展的现状和所遇到的问题和发展机遇?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传统戏曲传承与推广的平台?如何结合当前的成功案列,来分析其发展前景,并且提出传播过程中的不足?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等等,是课题的主要难点和关键问题。
4.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新媒体时代下戏曲艺术的传承与推广研究,是一个跨学科(戏曲学、传播学)、跨领域(艺术、科学)的研究,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全面搜集资料,了解戏曲的历史与发展,新媒体的作用以及现状,以及阅读有关的政策、法规等;其次运用实证调查法中问卷调查法,在人群中发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人们对戏曲的喜好、新媒体的运用以及对新媒体戏曲等的看法,然后对以上的材料进行定量、定性以及数学计算的分析,运用传播学、戏曲学等有关理论和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再次运用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戏曲学、艺术学和传播学的理论、方法、成果,从整体上对本课题进行综合研究,找出它们的联系。第四个案分析法,本课题选择川剧个案。
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代表性,它也是当今四大剧种之一,也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五探索性研究法 ,新媒体是新兴的媒介,而戏曲是历史文化,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碰撞会产生新颖而独特的成效,将用此方法来进行探究。最后运用经验总结法,通过对现有的新媒体和戏曲的结合的成功案例,以及国内外传统艺术运用新媒体案例的进行归纳分析以及经验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得出一些可行的启示。
实施方案有:进行资料的搜集,包括文献的广泛查阅,视频、影像、图片的搜集;开展抽样调查,分析川剧所面临的现状和困境。进行表格的发放,以及归纳分析总结;对川剧名家的访谈与交流,以及新媒体学者的交流;开展数据上的分析,得出结论。
从宏观来看,戏曲艺术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在当代的传播和推广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探索保护路径和传播方法的过程中,戏曲艺术与新媒体之间相互交互相互结合,适应时代、社会需要而成长和发展,这是的基本出发点;就具体来说,各个地方剧种、艺术院团、艺术家,正在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的结合方式和手段,这是本文的现实出发点;在学习期间,受益于相关资源和条件的完备,如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丰富的馆藏戏曲文献资料,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传播学、新媒体学资料,以及相关学科的专家、艺术家的指导,得以更有信心开展此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