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传统戏曲的生存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03 共6381字

  第一章 戏曲艺术的传承价值与传播媒介。

  中国古典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无形遗产"和"文明记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传承着人类的智慧结晶,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未来。在民族优秀文化复兴和"传统戏曲近(现)代化"的背景下,发掘戏曲传承方式的历史嬗变及现实价值,探索并发现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符合戏曲艺术本质要求的传承路径、发展规律,有助于实现传统戏曲理论方面的新突破和实践层面的新进展。

  1 戏曲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价值。

  2011 年 2 月 25 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地提出"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传统戏曲列入保护类别,即"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之中。

  1.1 戏曲艺术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地位和价值。

  1.1.1 戏曲的定义。

  "戏",在古代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曲",是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对于戏曲定义,从王国维提出"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的戏曲定义,以及"真戏曲"的概念,"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经过近现代学者探索,迄今已经有了清晰的定义,如《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有关"戏曲"的定义: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或者是传统戏剧文化的总称。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

  1.1.2 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中国戏曲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萌芽时期、繁荣时期(12 世纪中至 13 世纪初)、延展时期(16 世纪),以及明末清初以来的鼎盛时期,不断把戏曲艺术推动到新的高度,形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被誉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之一(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促生了中国的戏曲艺术,滋养着中国戏曲,戏曲艺术自然地承担起传承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使命,它完美地呈现着中国历史与文化,在中国的文学艺术、舞台表演艺术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的戏曲有着繁多的种类,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声腔音乐和表演特色,一适应地域人群的方式诠释中国精神和地域文化,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据 20 世纪 50 年代调查统计,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 360 多种,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洗涤"和"磨砺",当前形成了根据院团数量、影响力和"民间评议"的由昆曲、京剧、秦腔、川剧等组成的 "十大剧种"的戏曲家园。

  1.1.3 具有突出价值的人类创作的天才代表作。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愿望。作为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民族,为世界所敬佩和推崇的是从古到今凝结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底蕴。

  从上世纪中后期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并开展对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并 2003 年 10 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2 届大会上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了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五项标准:

  "一、表明其深深扎根于相关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有关社区文化历史之中;二、能够作为一种手段对民间的文化特性和有关的文化社区起肯定作用,在智力借鉴和交流方面有重要价值,并促使各民族和各社会集团更加接近,对有关的群体起到文化和社会的现实作用;三、能够提高开发技能,提高技术质量;四、对现代的传统具有唯一见证的价值;五、由于缺乏抢救和保护手段,或因加速的演变过程、城市化趋势、或适应新环境文化的影响而面临消失的危险。"戏曲艺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文武相杂,有说有唱,载歌载舞。它在表演元素的多元化,写意性、程式性等,均与西方戏剧形成根本区别。戏曲艺术的"非遗"地位得到国际社会确认,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艺术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后,又有粤剧、藏戏、京剧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1.4 为历代民众喜闻乐见。

  中国戏曲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它是历代民众的共同创造,表现历代民众的思想情感,因此广受民众的喜闻乐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有着鲜明时代性和地方性的戏曲艺术:

  从宋代在"瓦舍"和"勾栏"演剧活动,到元代的"杂剧"演出,以及明清"传奇"的流传,戏曲的观演活动都十分活跃,尤其是清代地方戏的兴起后,戏曲艺术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戏曲艺术成为民众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主要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曲舞台呈现出繁荣气象,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锣鼓一响,万人空巷"的壮观场面。在经历了十年"文革"对戏曲艺术的禁锢,改革开放初期的戏曲艺术"振兴"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戏曲艺术开始面临着观众减少、生存艰难、传承乏人的问题,但是戏曲艺术依然保持了民众基础,如国内戏曲精品剧目、名家名作展演,以及赴海外的戏曲展演,均得到了观众的极大反映和强烈支持,在民间有着人数众多的戏曲爱好者。

  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积极探讨和积极实践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要,是当前的戏曲传播和推广的主要内容。

  1.1.5 传播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

  ***总书记在 2014 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戏曲艺术有着数千年源流史、800 年兴盛史、300 余个声腔剧种覆盖中华大地和城乡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在中华戏曲文化的百花园中,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文化异彩纷呈,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戏曲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正是他强大的包容性,使得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得以理解交流,促成中国民族大家族的和睦相处。

  戏曲传播着真善美的品质,戏曲的真,除了事件的真假还有感情的真诚,用真心去尊重历史;它的善,体现在剧目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构体系;它的美,体现在哲学美和形式美。中国戏曲艺术以它的代表剧目、唱腔音乐、舞台美术等,传扬着国家文明、富强的价值,宣扬着社会公正、法治的理念,引导人民爱国、敬业的理想,比如传统戏《杨家将》《岳飞》《文天祥》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思想,京剧《廉吏于成龙》《徐九经升官记》体现了廉政清明的观念。

  1.2 川剧在中国戏曲及"非遗"的地位和价值。

  川剧,是我们为之骄傲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巴蜀艺术瑰宝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地方剧种,是川渝两地建设 "文化强省"的重要文化资源。

  是巴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根源性的艺术形式。

  1.2.1 巴蜀文化中的代表性艺术。

  川剧大约形成于清代早中期,至今 300 多年。由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民间灯戏五种声腔组成,主要流行于四川、重庆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是地方艺术中影响深远、沉淀深厚的艺术。

  川剧是巴蜀民众创造的,它植根于民众的土壤,吸收并融汇于四川风土民情中,以四川人熟悉的方言演唱。四川人生性乐观开朗,生活豁达坦然,这是巴蜀儿女特有的性质。四川人的劳作风俗习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川剧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川剧的剧目丰富,历代川剧作家创作了一系列代表剧种风格的优秀剧目,文野交融,雅俗共赏是川剧剧目的一大特点,成为中国戏剧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川剧的表演艺术,精妙而独特,从舞台表演来看,如川剧的文生风流儒雅,具有"书卷气",丑角俗而不伤雅,丑中见美,又如最为外界关注的变脸绝技,由特殊的机关和演员的技艺结合在一起的,真正达到了不留痕迹的境界,就如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所说,变脸就像魔术一样神奇,更是引得刘德华拜师学习。如此具有包容万象,变化万千的川剧,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作。

  1.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川剧艺术包容万象,从它形成的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和它发展的历史形成和流播地域,以及自身的综合特征和艺术个性,造就了它独有的文化意蕴和传承价值。2006年川剧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四川、重庆先后有 18 位表演艺术家列为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并有泸州河川剧艺术、嘉阳河川剧艺术、资阳河川剧艺术、川北河川剧艺术等项目列入省级保护名录。

  2001 年来,川剧前后两次作"备选项目"参加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选。2012 年,川剧作为正式作为中国的"推荐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2.3 政府保护扶持的重点对象。

  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川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持和扶持。

  上世纪五十年代,通过戏曲"三改"(改人、改戏、改制),川剧出现了的"黄金时期",1982 年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符合时代潮流、顺乎民心地提出"振兴川剧"的口号,制订了"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八字方针,在全国首创并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2006 年四川提出坚持不懈地振兴川剧,把振兴川剧作为我省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内容,振兴川剧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是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需要,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川戏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曾有"蜀戏冠天下"之说,川剧与蜀中其他戏曲如灯戏、傩戏、藏戏等创造了巴蜀文化的盛景。其中,作为巴蜀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代表作的川剧,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四川和谐的总体要求下,对实现四川省委提出的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2 传统戏曲的生存现状。

  在戏曲百花园中,戏曲拥有许许多多的地方剧种,而这些地方剧种又都是这些地方本土文化的重要构成者和体现者。而这些都充分的说明,戏曲是一个带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产物。也正因此,戏曲在"全球化"时代里将面临着传统与现代转换的压力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磨合的挑战。

  2.1 多元文化的冲击。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戏曲面临的危机可谓是内外兼并备,被认为是"全面的、深层次的、整体的行业危机".根据一份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资料表明,20 世纪 60 年代初,全国各地剧种繁多达到 300 余种,除此之外还有达 50 多种的新剧中在创生。然而观众能够看到的,现在还在演出的仅有 200 多个剧种,其中有的剧种一年就演出一次,上演率极低。剧作家王仁杰认为,戏曲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是造成戏曲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他悲观地指出:"一个吃着麦当劳,看着美国大片,唱着卡拉 OK 的民族,是绝对不可能来为我们的中国戏曲做事情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复兴,中国戏曲就不能复兴。"据 2002 年《中国戏剧年鉴》的资料统计,2000 年全国有一定的艺术生产能力的,即有新创作剧目和日常演出的省市级以上剧团已不超过 130 个,有新创作剧目的剧种是有40 个,2001 年则只有 24 个剧种有新创作剧目,由此看出,戏曲艺术生产能力量能在逐年减弱。不少国办专业戏曲院团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演出必然赔本,没有钱做演出资金的新剧目创作是不能维持剧团经营的。

  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的国际化、传播媒介的电子化、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已让今天的我们步入一个充满魅力、充满挑战的全球化时代。但是如今现代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接触戏曲的机会很少,且也不太愿意主动接近戏曲,而戏曲本身也缺乏有力度、有广度的普及宣传活动。因此,在全球性文化产品(如电影大片、电视剧、高雅音乐会、通俗演唱会等)盛行、流行的今天,戏曲不得不面对为现代大众所疏远、所冷落的压力。今天,由电视、互联网所构筑的现代电子传媒体系,已让现代大众进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全球信息传播世界,而国际电影大片、海外电视剧的进口、播映,外国文艺团体的来华演出,国人出国的异域文化旅游等,已使得中国大众的文化娱乐、文化消费更具有开放性、全球性;这些的存在,使戏曲彻底告别了那个曾经拥有过的独领风骚的辉煌岁月,对戏曲的观赏、对戏曲产品的消费,再也不是中国民众的文化娱乐、文化消费的唯一选择,不仅如此,戏曲甚至已被都市市民、文化层次高者、年轻人所边缘化,可以说戏曲在当代的传播已面临着信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2.2 川剧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因素,川剧的影响日渐缩小。历史上川剧曾在四川民众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正在逐步被各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取代,川剧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一、川剧市场越来越小,观众人数急剧下降。二、团体生存困难,行业呈现急剧萎缩,据统计,20 世纪 80 年代初四川尚有国有及集体所有制川剧团 126 个,而 2003 年已下降到 46 个。2005 年又减少至 44 个,其中,12 个剧团从业人员在 20 人以下,有的剧团如武胜县、剑阁县等只有 3 人;34 个川剧团 2005 年没有排过新大幕戏,仅创排了一些小品;11 个剧团没有演出场次。

  也就是说,目前尚存的专业川剧剧团中,有艺术创新、传承能力的,大约不到 20 个。三、演出场所大量减少。四、剧种特色有减弱的趋向。五、新闻媒体对川剧的冷漠。

  对于新闻媒体宣传的缺失问题,川剧在四川的新闻媒体中"没有地位",各种报刊很少有对川剧新剧目的评论、川剧演员的介绍,虽然川剧有自己的专业报纸《川剧与观众》,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此报纸只在川剧界内部流传。电视台尚没有有固定的川剧频道,更没有如像"花戏楼"、"梨园春"那样的固定戏曲节目,致使川剧难以在主流媒体上与观众见面,严重影响了川剧在民众中的传播。没有像"非常有戏"这样电视媒体推出的川剧节目,缺少创新性,缺失和观众的互动性。

  2.3 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探索。

  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还是个人学者们都作出了相关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抢救性的记录和保存。各省对于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传代表的戏曲剧种,通过传承基地建设、代表剧目的复排、传承教学、资源调查,理论研究及出版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遗产保护作出了功不可磨的贡献。

  二、抓紧了艺术创作生产,尤其是对精品剧目的创作生产。恢复上演优秀传统剧目,创作演出一批精品剧目,如着名的川剧精品剧目《金子》,改编自《原野》。它依照"俗不伤雅,雅不避俗"的原则来创作,这样使得此剧不仅有着文学性,并且充满了诙谐幽默,机智有趣的民间地气。由此,《金子》的演出场场爆满,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开展了戏曲普及活动,主要是进社区、进校园。通过进社区,不出小区就可以听到纯正的名段,不但有戏曲名家做戏曲讲座和现场教学,更有答疑解惑。例如 2014年重庆市川剧院举办像"谈艺赏戏--走进川剧"表演式讲座活动。场场满座,挡不住的川剧魅力。川剧院院长沈铁梅,非遗传承人夏庭光更是亲自上阵,与戏迷们一同说戏谈戏以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戏曲艺术深入到每家每户,还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和了解戏曲,从电视机前走出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

  戏曲进校园也是一项很好的举措。设立戏曲的选修课,让学生亲身感受戏曲所带来的魅力。选修课除了学习戏曲的表演方式等,还能学习他的发展史和剧目写作。从多个方面来传承戏曲的文化与内涵。另外,结合当地的地方戏,让地方戏进校园,从资源上来说不仅节省钱、省力,可行性非常高,而且符合学生新奇创新的口味,可以得到实际的效果。更能促进戏曲艺术和素质教育的交融。例如 2014 年 12 月陈巧茹曾赴清华大学,为清华师生们献上名为《凤冠年华 戏梦人生--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对话当代青年》

  的讲座。讲座中,陈巧茹将向师生们讲述自己丰富多彩的川剧人生,并介绍川剧的独特魅力。与以往讲座不同的是,此次讲座是由清华大学的学生们自发组织和筹备的,讲座的诞生完全来源于学生们对川剧的深深热爱。

  这次的契机,完全是一个清华学生主持了陈巧茹在成都图书馆的讲座,通过在学生中进行调查之后决定,用川剧名角的讲座来让大家了解川剧。

  所做的措施还不止这些,但是都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看剧的依旧是老年人,老年化严重。年轻人还是无法花钱去亲临现场看戏,戏曲在发展中所做的努力还不够,还得在新环境中寻求新的方式得以生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