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理解性学习下《电视编导与制作》教学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8 共5697字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学习中学生表现与反馈的分析讨论,可以了解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理解性学习的特质及影响因素。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研究为促进大学生的理解性学习提出了几点建议,重点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努力实现教学范式的转型、搭建促进理解的网络教学环境。

  5.1 研究主要结论

  1.大学生实现知识理解的最有效途径是开展理论思考和操作实践的双重活动。理论学习活动与实践操作活动是相互给养,互惠更生的。大学生们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才有了实践操作中的理论指引;又是在实验课程的体验中,才意识到了理论知识学习的意义,对思考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当这种实践与逼真情境、真实生活紧紧相连的时候,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得到了凸显。正是在理论思考与操作实践双向互动的不断循环中,学生从简单理解概念上升到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乃至有了创新的思想。

  2.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决定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理解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在整个课程学习前个体间的差异,能够依靠教师教学中的引导填补起来。第一是教师为理解而采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只有教师真正围绕学生是否理解展开评价,坚持综合多元的评估形式,学生才能够为了理解而展开学习。第二是教师敢于开放课堂、翻转课堂、主动摆脱一言堂的教学现状,学生才能够为束缚的思维松绑;只有教师能够把握住核心内容、课程要义,学生才能够对课程结构予以把握,进行持续的挖掘。教师如何评价决定了学生如何学习,只有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理解层级。

  3.网络教学平台为大学生搭建了课堂内外的学习环境,自主学习与协同共享对学生的理解有最大帮助。网络教学平台的思考题展现活动与学习资源区都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帮助大学生们自主学习的不仅仅是书面材料,还有其他小组与个人的观点。学生们的思维在网络间流淌,他们理解的不仅仅是 PPT 上静止的概念,更能够体悟学习共同体中灵动的思维、产生智慧的火花。网络空间、物理课堂、自然空间,联通的学习环境拓展了学生逐步参与、建构身份的深度理解过程。

  4.大学生的先前学习期待与内在动机对理解水平有重要影响。理解性学习的持续动力不是外在的奖励,而来源于内心的求知需求。学习的期待是学生们为自己所设立的学习目标。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特点,决定了学习的成效受到学习期待与学习动机的重要影响。

  5.理解性学习中情感态度、动作技能等与认知理解水平息息相关。理解性学习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各维度彼此间是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当认知维度达到了一定的理解层级后,理论层面的理解会浸润到实际动手操作中。在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课程中,认知理解对动作技能有显着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元认知能力,能够判断出自己是否达成理解。认知层面的理解使得学生更加认可自己,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

  5.2 建议

  1.高校教师应实现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的转型。

  虽然大学生的理解性学习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但大部分影响因素都能由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引导而产生变化。因此说来,教师怎么教就决定了学生怎么学、教师教什么决定了学生学什么、教师为何而教决定学生为何而学。面对信息化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专业素质、融通迁移能力、创新素养的高要求,高校教师应实现以促进学生理解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的转型。在教学的方式上将更多的主动权、话语权还给大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自主学习的社会;在教学内容上从流程式的知识点讲授向以核心问题组织活动进行转变,使学生把握课程学科的基本结构与内核;在教学理念上以学生的理解水平为追求,使学生逐渐转变以考试分数为目标的学习旨向。只有高校教师率先从理论和行动上进行转变,才能够逐渐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学习观、学习方式等的一系列转变,最终达到深度的理解。

  2.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与资源搭建促进理解的共同体环境。

  高校信息化建设早已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数字校园内丰富的硬软件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支持。教学平台、免费公开课资源、数字化图书馆等等都使大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在有限的课时内以及封闭的教室中。依靠数字化的工具与资源搭建起网络学习的平台,能够模糊课内外的界限,使大学生的学习活动随时随地的展开。同时,网络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伙伴,使学生的视野放眼于更加广阔的专业领域。在数字化环境搭建的学术共同体中,学生更容易通过分享、交流、探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学习。

  高校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首先,高校教师应当熟悉网络教学平台等工具的基本功能,具备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组织活动的基本能力。其次,高校教师需要具备网络信息资源搜索选择的能力,为学生们选择优势的网络开放资源。再次,教师还应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包括制作包含多种各种文件的课件资源等等。教师还应学会利用信息化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记录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

  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不应忽略。虽然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能够熟练地进行各种计算机网络操作等,但这并不代表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支撑专业课程的学习。例如,如何在上网学习时避免各种无关推送信息的干扰,如何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筛选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的资源,如何有道德地进行资源的使用等等。只有学会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学习,才能够成为信息化环境中需要的人才。

  4.注意学习个体的不同特点,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不同学习动机、学习期待、学习准备的学生们在最终理解层次达成上必然会有差异,教师没有必要也无法使学生们都达到最高层次的理解。实际上,正如恩威斯特的理解性学习框架所显示的,只要尽可能的缩小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即可。此外,多元智能影响下不同个体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结果。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引发学生身心投入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们在活动中意识到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出个体的优势,学会把握学习的要点,开展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等,真正形成深度的学习方式。

  5.3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1."理解"概念的理解因人而异、因立足领域而异。

  "理解"是一个值得深刻探讨的重要课题,理解的吸引力也在于人们对其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探讨。不同领域研究者、不同个体的视角各有侧重。本研究立足大学生学习的现状,主要以学习科学的理解实作观为指导,偏重于认知维度的理解。因此,难免忽略其他领域的一些研究,关于理解、理解性学习的定义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2.以综合性课程为例,师生信息素养较高,在推广性上还待验证。

  本研究对"如何促进大学生理解性学习"的行动研究主要以《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为例,该课程综合性特点比较鲜明。此外,教育技术学专业师生的信息素养高于一般专业的师生。因此,实证研究中某些结果可能只具有个案性,在推广性方面有待更大范围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1. 约翰·D?布兰斯福特主编。人是如何学习的:拓展版[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 查尔斯·M?赖格卢斯主编。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M].裴新宁,郑太年,赵健等,译//戴维·N?珀金斯,克里斯·昂格尔。面向理解的教与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9,123-136.
  3. Douglas P Newton.Helping Children to Understand[A].Lynn D Newton eds.Proc. of the 3rd AnnualMeeting of Int Soc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ISEH)。[C].Houston:ISEH,1974:44-46.
  4. Grant Wiggins,Jay McTighe.重理解的课程设计[M].赖丽珍,译。Virginia:Association for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5:33.
  5. Grant Wiggins,Jay McTighe.An introduction to UBD[M].Virgini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3:32.
  6.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学习与理解--改进美国高中的数学与科学先修学习[M].陈家刚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8.
  7. 熊川武。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8. Noel Entwistle,Abigail Entwistle.Revision and experience of understanding[A].F. Marton,D. Hounsell,N. Entwistle eds.The experience of learning.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studying inhigher education[C].Edinburgh:Scottish Academic Press,1997,146–158.
  9. Noel Entwistle.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at University[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9:52-56.
  10. John Biggs,Catherine Tang.Teaching for Quality Learning at University[M].London:OpenUniversity Press,2011:86-93.
  11. Melis E,Monthienvichienchai R.They Call It Learning Style But It's So Much More[A].G. Richardseds.Proceeding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in Corporate, Government, Healthcare, andHigher Education[C].Available online.
  12. 戴维·H?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 2 版[M].任友群,李妍,施彬飞,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15.
  13. 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5-91.
  14. Weigel V B.Deep Learning for a Digital Age: Technology's Untapped Potential to Enrich HigherEduc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1.581-583.
  15. Steve Higgins.ICT and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A].Lynn D Newton eds.Proc. of the 3rd AnnualMeeting of Int Soc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ISEH)[C].Houston:ISEH,1974,48-55.
  16. 杰罗姆·布鲁纳着。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宋文里,黄小鹏,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2.
  17. 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7.
  18.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7.
  19. Grant Wiggins,Jay McTighe 着。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M].么加利,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7,75.
  20.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1,45.
  21. 张晓明,陈建文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3-199.
  22. 索耶主编。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徐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37-254.
  23. 洛林·W,安德森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蒋小平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51,54,247.
  24. Wiggins.G,McTighe.J.善用重理解的课程设计法[M].赖丽珍,译。Virginia:Association for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4:19.
  25. 陈明选,刘径言。信息化进程中教学设计的转型--基于理解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2,(8):10 -16.
  26. 莱斯特·P?斯特弗等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3.
  27. 乔治·西蒙斯。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詹青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9.
  
  二、期刊类:
  
  1. 赵鸿文。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至 2-3 年[J].时事报告,2010,2:7.
  2. 陈明选,陈舒。论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的有效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13,(9):65 -72.
  3. Nigel Ford. Recent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and Teaching of 'Effective Learning in HigherEducation[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1,51(3):345-377.
  4. Richard E.Mayer.Models for Understanding[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9,59(1):43-63.
  5. 吕林海,王爱芬。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的思想源起与内涵论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3):53-57.
  6. 吕林海。促进学生理解的学习:价值、内涵及教学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4):61-64.
  7. 何哗,盛群力。理解的六种维度观-知识理解的新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05,36(7):27-32.
  8. 王健,陈明选。理解性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J].教育评论,2007,(5):60-63.
  9. Kember D.The intention to both memorise and understand: Another approach to learning?[J].HigherEducation,1996,31(3):341-354.
  10. Pask G.Styles and strategies of learning[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6,46:128-148.
  11. Boyle E A,Duffy T,Dunleavy K.Learning Styles and academic outcome: The validity and utility ofVermunt's Inventory of Learning Styles in a British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J].British Journal of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3,73:267-290.
  12. 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2:109-121.
  13. 张铁道。国际教育信息化 2013 地平线报告[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7-29.
  14. 钟志贤。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应用框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5:5-10.
  15. 陈琳,李凡,王矗等。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69-75.
  16. 任英杰,徐晓东。学习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及其方法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6-36.
  17.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6.
  18. 王延文,王光明。心理学对"理解"的认识及其教学启示与问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4):34-38.
  19. 吴有昌。SOLO 分类学对布卢姆分类学的突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4:44-49.
  20. 周国梅,傅小兰。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点[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2):147-153.
  21. 王美,任友群。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科学视角下的教学变革[J].上海教育,2013,(6):60-63.
  22. Maureen J.Lage,Glenn J.Platt,Michael Trelia.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theInclusive Environment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 31(1):30-43.
  
  三、网络资源: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
  2. 杜玉波: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EB/OL].
  3. Christopher Foster.Learning for understanding: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Knowledge Visualization[EB/OL].
  4. Noel Entwistle."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levels of understanding"[EB/OL].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