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皮肤病学论文

8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

时间:2014-10-09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3095字
论文摘要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长期不正当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在某些化妆品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常见的、难治的局部皮肤病。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其特征是激素依赖,主要表现是皮肤出现红斑、肿胀渗出、炎性丘疹、脱屑、萎缩、毳毛增生及灼热、瘙痒、干燥、刺痛等不良反应。临床上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率逐年增多,已成为发生于面部的常见皮肤病,并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为了更多地了解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辨证证型、发病病程和性别与蠕形螨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我院皮肤科对 80 例已经确诊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病例选择 ①面部有长期使用过激素类外用药≥1个月。②有明显的激素依赖现象,停用激素后原有皮损复发或加重。③皮损主要表现为灼热、瘙痒、干燥、刺痛、红斑、紧绷感、肿胀渗出、炎性丘疹、水疱、脓疱及脱屑。④均除外原发皮肤病治疗停药后的再发及糖皮质激素变态反应,排除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面部的银屑病、面癣、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及口周皮炎等疾病影响观察者,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无合并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及严重肝肾疾病病史,3 个月内曾经系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制剂、激素、四环素或抗生素等药物者。⑤自愿接受中医辨证施治及接受蠕形螨检查者。

  1. 2 一般资料 选择 2010 - 01—2011 - 01 在我院治疗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 80 例,男 16 例,女 64 例; 年龄 16 ~65 岁,平均( 34. 3 ± 9. 8) 岁; 原发病: 接触性皮炎( 包括化妆品皮炎、季节性接触皮炎等) 18 例,痤疮 6 例,日光性皮炎 7 例,脂溢性皮炎 20 例,酒渣鼻 6 例,湿疹 17例,其他 6 例; 使用外用激素情况: 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卤米松软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哈西奈德溶液、醋酸氟轻松软膏及糠酸莫米松软膏等;病程 <4 周 15 例,4 ~8 周 27 例,8 ~12 周 38 例。

  1. 3 中医证型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根据患者舌苔脉象及皮损表现分为热重于湿型和湿重于热型2 种,其中热重于湿型一般皮疹处于进展期,热毒壅盛,肺卫气虚,灼伤脉络致面部发斑。表现为面部灼热,红色斑疹、丘疹,红肿较重,肿胀渗出、瘙痒重于疼痛,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多伴有心烦易怒,口舌干燥,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湿重于热型,脾虚运化水湿无力,与热度相搏,蕴于面部,面部以丘疹为主,皮肤轻度潮红肿胀,瘙痒刺痛,可见水疱,糜烂,抓后破溃渗出较多,多伴有身重乏力,胸闷少食,口渴不欲饮,大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或腻,脉滑。

  1. 4 蠕形螨检查方法与判断标准 皮损为红斑、脱皮屑者用胶带纸法获取蠕形螨,将透明胶带纸剪为2 cm ×5 cm大小,分别横贴于患者的鼻翼两侧、额部、双颊部,平压胶带纸 5、6 次,最后将胶带纸贴在玻片上,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1 个视野。如果皮损为丘疹、脓疱、水疱者,用钝刀挤压皮损,挤出皮损内容物,或用针头刺破水疱或脓疱,取疱液,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石蜡油,盖上盖玻片,轻压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1 个视野。通过形态学观察。

  判断标准: 在显微镜视野内发现蠕形螨或者片段即为阳性,直接于 10 × 10 倍镜下计数蠕形螨结果: 0 条为“- ”,1 ~ 5 条为“+ ”,6 ~ 10 条为“+ + ”,11 ~ 20 条为“+ + + ”,>20 条为“+ + + + ”。

  1. 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0.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 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 1 蠕形螨检出率与证型的关系 热重于湿型 56 例,蠕形螨检出率 85. 7%,湿重于热型 34 例,蠕形螨检出率52. 3% 。热重于湿型蠕形螨检出率高于湿重于热型( P <0. 05) 。

  2. 2 蠕形螨检出率与性别的关系 见表 1。【表1】
论文摘要

  由表 1 可见,男性蠕形螨检出率高于女性 ( P <0. 05) 。

    2. 3 蠕形螨检出率与病程的关系 见表 2。【表2】

论文摘要  
  由表 2 可见,病程 4 ~16 周蠕形螨检出率高于病程 <4 周( P < 0. 05) 。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容要求越来越高,面部有轻微的不适即要求治疗,由于糖皮质激素外用见效快、疗效佳,容易被长期应用。而且目前某些化妆品,为了追求效果,也使用糖皮质激素,由于其隐匿性强,易得到顾客的认可,故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以中青年女性为多。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机制是由于长期反复应用激素,抑制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导致角质层细胞的减少及功能异常,破坏了表皮通透性屏障,降低了角质层含水量,诱发一连串的炎症性反应,导致了面部激素性皮炎的发生和发展。

  蠕形螨又称毛囊虫,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常常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或内脏组织中,是一种永久性的寄生虫,蠕形螨以皮肤的角质蛋白和细胞代谢产物为食,常常侵犯鼻、额及颜面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引起蠕形螨虫病,影响人们的面部美观和生活学习。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属中医学药毒范畴,先天禀赋不足、腠理疏松外加感染药毒,血分蕴浊恶毒之气,血热内蕴,热毒外达肌表,则发斑疹。即面部长期外用激素类药物,药毒邪气滞于面部,风邪与毒邪相搏于肌肤,郁久化热,浸淫血脉,热毒之邪积于面部出现面部灼热,红色斑疹、丘疹,红肿较重,肿胀渗出,瘙痒重于疼痛,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多伴有心烦易怒,口舌干燥,便干,小便黄赤。湿毒之邪日久阻于面部,气血不和,脉络不通,出现丘疹为主,皮肤轻度潮红肿胀,瘙痒刺痛,可见水疱,糜烂,抓后破溃渗出较多,多伴有身重乏力、胸闷少食、口渴不欲饮、大便溏及小便短少等症候。观察结果显示,热重于湿型蠕形螨发病率明显高于湿重于热型,考虑可能为肌肤正气不足,热毒壅盛邪气得养,则疫虫侵犯。男性蠕形螨检出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雄性激素水平、雄性激素受体的数量和敏感性有关,雄激素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男性皮脂分泌旺盛,加上男性较女性注意面部卫生要少,经常导致皮脂腺排泄不畅,毛孔堵塞,为蠕形螨提供过度生存繁殖的有利条件。

  商继科等调查发现面部无疾病的健康人检测蠕形螨阳性率为 65. 26%,本次观察结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蠕形螨阳性率为 77. 5%,明显高于正常人。这是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皮肤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导致皮肤免疫能力下降,蠕形螨繁殖旺盛,蠕形螨的发病率增高,而且感染蠕形螨后,蠕形螨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及虫体本身引起化学性刺激或免疫反应,导致宿主局部皮肤的非细菌性炎症反应,这又加重了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症状。随着使用激素时间的增长,使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造成不同程度的营养紊乱,导致对感染敏感性增加,感染可进一步加重营养紊乱,发病时间越长,蠕形螨感染越重。

  综上所述,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与蠕形螨感染有关,尤其是男性患者和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临床上应该加强蠕形螨检查,若无条件进行蠕形螨检查者,可依中医证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愈率,快速解决患者的痛苦和烦恼。

  参考文献
  
  [1] 王宝玺,王松岩,王俊志.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 9) : 570 -57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48.
  [3]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3 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24.
  [4] 王萍. 损容性皮肤病中西医特色疗法[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80.
  [5] 商继科,许淑珍,姜桂艳,等. 1103 例健康人群及面部皮肤疾病患者蠕形螨调查分析[J]. 实用皮肤病杂志,2010,3( 1) :13.
  [6] 杨欢,冉桂玲. 人体蠕形螨的预防与治疗[J]. 黔南民族医学专报,2007,20( 3) : 185 -186.

    论文来源参考: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