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 2009 年至2015 年,党中央连续六年颁发中央一号文件,足见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指示下,农业增收显着,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总体和谐稳定。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更是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和领导"三农"工作,并成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指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快推进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将这些新要求具体落到实处,离不开农村干群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在此背景下,对农村干群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干群关系,成为提高"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关键。
1.1.2 研究意义。
第一,对中国农村干群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是践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内在要求。
群众路线不仅仅作为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加以贯彻,更重要的是作为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存在。开展群众工作是将这一理论落实到位的重要措施,其本质是正确处理党群干群关系。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则是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性条件。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农村干群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并且日益激烈化。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干部对群众路线理论相关内容缺乏深刻地理解和贯彻。因此,对农村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理论教育,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并以实际行动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第二,对中国农村干群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客观需求。
自农村社会实行改革以来,农村干群关系由单纯的管理型转变为管理与服务并存型关系,农村干部对群众的管理职能逐渐减弱,服务职能逐步增强。但是,怎样实现农村社会的有序化、规范化管理,仍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农村 "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逐渐被打破,农村群众不断分化,成为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利益个体。如何代表、维护和整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课题。在国家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更多的是以治理这一更加开放的视角考察农村干群关系,最终目的都是为逐步探索出新型、高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调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治理中来。
第三,对中国农村干群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农村干群关系作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对其进行正确认识和处理将对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农村是中国法治化建设的薄弱领域,通过对农村干群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索增强农村干群法治意识的有效措施,推进农村法治化建设进程。首先在中国人数最多的农村地区实现法治化,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化解纠纷和矛盾,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对中国农村干群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没有农村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也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看收入'."[1]
这就对农村干部的经济建设能力、管理民主能力、文化建设能力、社会建设能力、环境建设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对农村干群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增强农村干部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满足农村群众要求的能力,带领群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
1.2 研究现状综述。
伴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理论界掀起了研究党群干群关系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下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同时也能为本文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准备。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有关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的研究专着比较少。其中吴警旭主编的《论新时期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对新形势下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党的"三个基本"是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基石。孙恒杰等编着的《干群关系学》将干群关系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以研究关系学的视角进行,去把握干群关系学的本质与规律。张丽君在《新时期干群矛盾研究》一书中,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时期积累的有关处理干群关系的经验教训,突出强调了防止干群矛盾这一历史任务。
而有关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居多,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综述如下:
第一,关于农村干群关系的研究视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实践发展的是理论的不断创新。三十多年来,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农村干群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是以时间为角度进行的研究,代表性的时间点有"新时期"、"社会转型期"、"当代"、"新形势"、"新世纪"、"当前"、"税费改革前后"、"改革开放以来"等。另一方面是在具体视阈下的研究,代表性的视阈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群众观"、"群众路线"、"城乡一体化"、"农民阶层分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社会管理"、"村民自治"、"公共关系"等。
第二,有关农村干群关系现状及特点的研究。
研究者们认为农村干群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是姜羽(2007)、肖信华(2012)从总体上将农村干群关系分为和谐融洽型、冷漠疏远型和紧张冲突型三种类型。王智(2013)具体指出了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变化下农村干群关系四个方面的演化特点,即农村干群之间管理职能减弱、服务职能增强;利益纽带增强,情感纽带淡化;对中央信任感增强,对基层干部信任感降低;矛盾变得复杂尖锐。
第三,关于农村干群关系实质的研究。
关于干群关系的实质,主要是从矛盾的主体角度来论述,李长印(1998)认为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贺雪峰(2003)认为是国家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乡村干部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张富良(2003)指出农村干群关系的主体由二元主体(社队干部和农民)变为三元主体(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和农村群众),相应的农村干群关系就变成他们之间的三角关系,他们分别代表国家、社区和个体的利益。另一些研究者从矛盾产生的角度进行阐述。赵长河(2001)、李凌、张小飞(2012)、戴利有(2013)认为利益是影响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指出农村干群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胡蕊(2013)进一步指出农村干群关系的"实质在于干部与群众间的利益、权力与权利以及地位关系。"第四,关于农村干群不和谐的成因分析。
研究者们对成因的分析大致集中在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农村干部和农村群众这几个方面。各个方面的观点表述如下: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分配不公、社会保障水平低是造成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的经济原因;基层民主发展不充分、不健全,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村民自治制度不完善,基层法治建设程度不高是政治原因;在思想文化方面,邵沁妍(2011)、曹殊(2011)、凌锐燕(2014)都强调了社会心理对干群关系的深刻影响,认为社会浮躁心理对干群关系产生负面催化作用;王智(2013)指出了部分农村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群众工作能力、工作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萧鸣政、顾志昊(2014)还指出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年龄结构不合理、管理方法不科学和"两委"班子不团结的问题;农村群众则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文化水平低、民主法治观念不强的问题。
第五,关于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的路径研究在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的路径上,研究者们从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农村干部、农村群众等方面出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下所述:
肖信华(2012)指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干群利益和谐;陈庆玲(2013)提出了以建立健全民主选举制度为切入点、民主决策制度为关节点、民主管理制度为突破点、民主监督制度为着力点的民主建设措施来密切干群关系;邵沁妍(2012)提出要健全社会心理调节机制来消除社会心理对干群关系的消极效应;唐棣宣、李强(2013)认为农村干部必须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才能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实效;陈兆芬、姜爱凤(2014)强调促进干群关系的良好互动要从群众觉悟的实际出发。
综上,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的研究浪潮始终未曾消去,研究内容也随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有所侧重。
1.3 研究方法。
针对中国农村干群关系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第一,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把握目前对中国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研究的最新动态,为本文捕捉全新的研究视角和充实内容提供理论准备。
第二,系统分析法。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系统分析,剖析影响中国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的深层次因素,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和谐中国农村干群关系的有利措施。
第三,利益分析法。从利益关系这一农村干群的实质出发,运用利益协调的相关理论,突出解决农村干群之间利益矛盾、利益冲突的有效措施。
1.4 创新观点。
一方面,根据利益协调机制基本理论,着重从畅通利益表达、化解利益矛盾、加强利益保障三个方面协调农村干群利益关系。这是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的关键措施。
另一方面,建立包括选拔、培养、考核三个方面在内的选人用人长效机制,为加快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制度安排和制度激励。从目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状况看,县级以上干部队伍建设已经常态化,而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设计则相当缺乏。本文立足抓住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关,用制度约束,进一步推进制度设计下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