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中国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的基本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1-17 共5806字

  第 2 章 中国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的基本理论

  研究中国农村干群关系问题,首先要清晰界定相关概念,明确农村干群关系的内涵及其实质,并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对干群关系问题的相关论述为理论支撑,分析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的重大意义。

  2.1 农村干群关系相关问题概述。

  明确干部、群众、农村干部、农村群众的概念,剖析农村干群关系的涵义及其实质将为深入研究农村干群关系提供重要前提。

  2.1.1 干部和群众的定义。

  《辞海》中对干部做出的定义是:"干部,源于法语 cadre 的日语对译。在我国,通常指担任公职的人员,常与工人、士兵、勤杂人员相区别。有时专指担任一定领导工作的人。"[1]

  张丽君则认为这一概念包含两重界定标准,即从静态角度讲,"担任公职"更多地象征一种固定身份,从动态角度讲,"担任领导工作",更多地指出了衡量干部的尺度问题。因此,对干部概念的界定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干部既包括干部个人也包括干部群体,也就是干部队伍。

  群众是一个由不同群体构成的整体性概念,也是一个指代具体个人的个体性概念,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概念。

  对于农村干部概念的界定,迄今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定论。各个学者根据问题研究的不同重点,对农村干部的概念界定有所侧重。其中,以张富良的观点更具代表性。"农村干部主要指乡村干部,是一个广义概念,即指一切从事乡村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既包括人事制度意义上的国家干部,也包括不具有国家干部身份而从事一定公务活动的乡镇聘用人员,还包括村组两级管理人员。"[2]

  本文研究的农村干部是广义上的农村干部,即乡镇干部和村组干部。

  对于农村群众概念的把握,学术界存在从户籍、职业、地域等不同角度进行的界定。但大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从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基本关系领域中进行把握。因此,广义上的农村群众是指处于被领导、被管理地位的群体,从它的构成部分来看,以张富良的观点最为典型。张富良认为农村群众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以农业为生、在农村居住和生活的一切农村居民,这是农村群众的主体;二是少量的非农业居民,主要指具有非农户籍,但仍在农村居住或工作的那一部分人。"[1]

  因此,本文研究的农村群众是指具有农村户籍、长期生活在农村,以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并以农业为生的农民群体。

  2.1.2 农村干群关系的涵义及其实质。

  农村干群关系是指在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生于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广义上讲,农村干群关系包含农村干部之间、农村干部与农村群众之间以及农村群众之间三个方面的关系。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农村干部与农村群众之间的关系。主要的是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与农村群众之间的关系、村党支部与农村群众之间的关系、村委会与农村群众之间的关系。其中,"两委"与农村群众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与农村群众之间的关系。

  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对于利益的追求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动力,并在活动过程中形成各种利益关系。农村干群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利益关系。干部和群众活动的范围涉及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农村干群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在政治建设中,农村群众对于管理民主、保障民主权利的要求与农村干部实现管理民主能力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中,农村群众对于生产发展、过上富裕生活的追求与农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发展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建设中,农村群众对于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与农村干部实现乡风文明能力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建设方面,农村群众对于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与农村干部实现生活富裕能力之间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农村群众对于村容整洁的要求与农村干部环境建设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协调好农村干群之间的利益关系,必须代表好、维护好农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农村群众服务。

  2.2 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研究的理论背景。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对利益协调问题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及利益协调理论为干群关系问题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2.2.1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相关论述。

  1."民本思想".

  在古代,干群关系被称之为"君民关系"、"官民关系".传统思想文化中关于处理二者关系的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民本思想",主要内容包括"重民心、惜民力、养民生、教民惠",[1]

  具体表现为:

  首先,民心向背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孟子最早提出民众在君主、社稷、民众三者关系中处于最重要位置的观点。荀子将君民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君主若不顺应民心,将随时面临被颠覆的危险。其次,为政爱民,不关心民众的疾苦,最终会引起民众的反抗。周公指出,对待民众疾苦就像对待自己的疾苦一样,要特别注意。儒家也从"仁爱"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强调统治者要爱护民众。再次,"制民以产",实行惠民政策,使民众富足,给民众看得见的实际利益。最后,在富民的基础上对民众进行教育,达到改变社会风气的目的。

  这一思想提出的出发点和实质是为了便于统治阶级管理被统治阶级,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其最大的价值在于认识到了并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众的力量,维护阶级社会稳定。正确处理农村干群关系同样需要重视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伟大力量。

  2.对利益协调问题的认识。

  一方面指出,获得利益是人们进行交往的目的,并且人具有趋利避害的倾向。司马迁曾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人们之间皆因利益而来往。春秋时期的管仲则指出了在利弊面前,人们总是趋利避害。

  另一方面指出对待不同利益的态度及方法。孔子的"义利"思想指出了以"义"来衡量"利".即合"义"者为正当利益,不合"义"者为不正当利益。同时,他认为,人们都向往富贵,但是必须注意谋取富贵的方式方法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否则谋取的就是不义之财。孟子也鼓励人们对待利益应采取"先义后利"的态度。正确处理农村干群关系应该积极借鉴、提倡古代思想家们对利益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待利益的态度和方法。

  2.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干群关系的理论。

  1.关于群众史观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是科学地回答了历史创造主体的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造了唯物史观。他们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首先,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切人类历史的基本条件,人民群众通过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并改进生产工具来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其次,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创造精神财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最后,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列宁以"人类思想中的伟大成果"[1]

  之称高度肯定了唯物史观并且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在整个革命、政权建立及巩固的过程中,列宁始终依靠农民群众,尊重和维护农民的利益,这从农业政策的变化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当时为争取战争的胜利,实行了余粮收集制,这一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极大程度地支援了战争,但另一方面产生了损害农民利益的后果。

  列宁并没有回避这一问题,而是对政策进行修正。随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既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又为巩固新生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正如列宁指出的"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领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群众史观的理论,是我们正确对待群众的基本观点,不论时代怎样变化发展,都必须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群众的实践活动,维护群众的利益,这为正确处理农村干群关系奠定了理论起点。

  2.关于利益协调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3]

  一是强调了利益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因。二是强调了物质利益与思想、政治权力、政治活动的关系,即前者决定、支配后者,而掌握政治权力、进行政治活动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和途径。三是强调了利益矛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分工的不同,随着分工的细化会产生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列宁多次指出,"有一句着名的格言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4]

  列宁在阐述国家利益的时候,认为国家利益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的相互渗透,指出不仅要重视人们的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还要重视人们的政治权利、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精神利益。这一思想已经内含要协调好人们各种利益的思想。此外还认为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是交织的。虽说社会主义社会是维护公共利益的理想社会,但是在社会主义阶段仍然存在冲突和矛盾,所以发生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对立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益、利益协调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干群之间的利益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协调好干部代表的公共利益与群众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2.2.3 中国共产党关于干群关系的理论。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根据所处时代的世情、国情、党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丰富内涵的群众观点,在遵循和践行群众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了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内在地包含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法。坚持群众观点、掌握群众路线方法,做好群众工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是毛泽东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鲜明表述。在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毛泽东特别强调了要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的群众观点,提出干部要敢于、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采取实际具体、耐心说服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邓小平没有忽视而是更加重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传家宝。他提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调动农民参与建设与改革的积极性。但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政治体制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其中表现在干部方面的主要是严重的官僚主义、特权现象等。针对这一现象,邓小平认为要改善党领导人民群众的方法,就必须赋自主权于农民,消除干部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江泽民提出的"领导同群众之间发生矛盾,领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矛盾的主要责任在领导"[1]的观点,具体明确了干群关系紧张状态下干部应负的主要责任,这是站在政治高度的角度对干部提出的要求。

  胡锦涛从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为了人民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使干部明确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促进发展,才能创造丰富的发展成果;只有人民群众真正地享有发展成果,才能真心实意地参与到发展中来。

  ***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更加明确地指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并且带头制定、实施"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尽管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实质是一致的,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顺利进行始终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群众路线理论为正确对待、处理农村干群关系指明了方向。

  2.利益协调理论。

  毛泽东曾指出,革命队伍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原则,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共产党人的个人利益都要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员干部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两手抓"思想,实质上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此外,他还指出必须同威胁、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江泽民利益观的核心思想。他指出,代表还是背离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还是破裂、垮台的分界线。胡锦涛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实行亲民政策。面对利益多元化的情况,提出统筹兼顾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的利益,综合协调利益,改善和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则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

  不同历史条件下,在群众观指导下形成的利益协调理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即无论是相信群众还是依靠群众,最重要的都是要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实际利益,任何时候都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协调好群众各方面的利益。

  2.3 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的重大意义。

  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是正确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是激发农村社会创造活力、全面深化农村社会改革的客观需求,也是稳固党的农村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迫切需要。

  2.3.1 有利于正确处理农村社会矛盾。

  存在于农村干群关系之中的问题、矛盾,实质上是人民内部矛盾,并且日益成为其焦点。因此,和谐农村干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助推器和重要措施。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理顺了,其他的矛盾和问题也会随之化解。同时,和谐的农村干群关系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从而减少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2.3.2 有利于激发农村社会创造活力。

  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地区,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创造活力,是不会有任何发展和进步的。力图形成干部管理规范,群众积极投身生产、生活的生动局面是和谐农村干群关系的重要目标。在此过程中,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干部和群众彼此尊重对方的创造,即一方面,群众尊重、支持干部解放思想,采取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干部尊重、支持群众在生产技术、工具等方面的创新,促进高效生产。这样有助于形成干群合力,为激发干部和群众在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体制改革创新方面的创造性,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奠定基础。

  2.3.3 有利于稳固党的农村群众基础。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中国共产党自封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特别是广大的农村群众。因此,党巩固农村群众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协调干群关系,基本途径是做好群众工作。当前出现在农村干群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与不重视、不会做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密切相关,严重破坏了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更损害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因此,通过群众工作修复被破坏了的干群关系,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从而稳固群众基础、夯实执政根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