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中思政课《经济生活》课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和教育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前面已经论述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兼有德育与智育的双重任务,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和抽象性,都要求其使用生活化教学。如何在高中思政课《经济生活》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是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和学者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也是笔者感兴趣的地方。笔者通过自己实习期间的听课讲课经历和借鉴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以《经济生活》为例,总结了以下内容,探讨高中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运用。
(一)《经济生活》中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1.基于生活与导入知识相结合。
生活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基于生活,就是从生活着手,选取现实生活中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符合学科教学规律的内容,经过教师的精心选择精心加工,为教学服务。因为是从生活中取材,学生往往会有更直观的感受,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不能一味地只是生活素材的堆砌,还要完成教学知识的传递,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中,愉悦地学习知识,让直观的生活体验上升为抽象的知识经验,这就要求要把生活与知识结合起来,在立足生活的基础上,导入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为教学内容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增加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消除知识与生活之间的隔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用学生眼光而不是教师眼光来选择生活内容;二是要学精心选择生活素材,要注重质量,选择与符合学科知识取向与学生价值取向的内容,实现立足生活与导入知识两者的完美结合。
2.感悟生活与探究互动相结合。
基础教育改革力图改变传统教学过多关注学生纸笔考试成绩的局面,"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12],但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却是单纯的理论讲授的课堂所不能给予的,这就需要搭建一个生活的平台,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平台上可以参与生活。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来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而获得知识上的体验和情感上的陶冶。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乐于探究生活化的问题,并且乐于与他人交流合作,自己动手来解决生活情境中的问题。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更深刻地感受知识,感受生活,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情境中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去解决,并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化理解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因此,生活化教学通过生活情境的塑造和生活教学法的运用,实现学生感知生活与探究互动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生活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改变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课的单向交流的局面,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有效组织教学,不可放任不管,避免课堂无序化,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回归生活与自我提升相结合。
任何知识不能停留在书本层面,而是要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学习知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但是传统教学采用的纸笔测验法,却使教育进入了一个误区: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学习好像就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字面上的分数。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很差,甚至感觉学习枯燥乏味,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生活化教学倡导回归生活,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通过社会实践环节在生活中进行运用,将所学所感所想都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探索,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回归生活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回归生活,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而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越好,越有利学生更好地回归生活,所以回归生活与自我发展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深化知识、生化知识、体验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法发展。
(二)《经济生活》中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创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等方面立足社会生活,还要注意学生和教师生活化素质的培养,通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使政治课增添时代的气息和生活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在生活化课堂上陶冶情操,锻炼能力。
1.树立全面性的生活化教学目标。
《经济生活》课面对的学生群体是刚刚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他们的思维、学习习惯还停留在初中阶段,为帮助他们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完美过渡,教学目标的制定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过去的教学目标往往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考察,能力考察也仅仅是涉及到学生理解、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却很少问津,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往往是"纸上谈兵",眼高手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造成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目标设置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体现了课程目标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为生活化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对于《经济生活》来说,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术语、经济原理和经济规律,更要求学生从中得到一些经济意识,如诚信意识、依法纳税意识、合理消费的意识,更要运用所学到的经济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生活化教学目标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生活化教学是来源于生活,最后要归于生活,所以最后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实践中去。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三是教学目标要具有个性化。因为生活化教学是以人为本,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就要制定适合每个学生情况的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2.选择现实性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经济生活》中很多知识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却被学生忽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要以立足于现实生活,并以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知识为导向,有意识地撷取和使用跟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打破《经济生活》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吸引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经济原理和经济现象。
(1)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只有跟随时代潮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知识与社会生活的一致性,才能使教学具有生机和活力。而且因为现代多媒体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学生对社会上发生的热门事件往往都有了解,而且也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学内容引进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如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三农问题、油价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企业食品安全问题、一些知名企业的破产兼并问题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作为国家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与时代、社会充分接触,对于以后适应社会生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经济生活》中第五课第一框《企业的经营》中,关于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引入 2014 年 7 月份发生的轰动一时的"福喜事件",由于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使用的是上海福喜食品公司供应的过期不合格肉源,上海食药监部门要求所有肯德基、麦当劳问题产品全部下架。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万众瞩目的问题,而这次的"福喜事件"无疑又给日趋严峻的食品安全投去了一枚重磅炸弹。将这一事件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而且也可以锻炼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教学角度来说,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诚实守信对于公司经营的重要意义,认可企业信誉关乎企业成败。同时借助"福喜事件"上海肯德基和麦当劳问题食品被全部强制下架,更让学生了解到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利益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对公司经营中的诚信经营理解得更加透彻。
(2)以生为本,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展开,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贴近学生生活。教师不能把成人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强加到教学内容上。学生的人生资历比较浅,社会生活经验也比较简单缺乏,眼界与成人相比总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果以成人的眼光来选择教学内容,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十分陌生与无趣,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适合学生的生活化素材,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讲征税与纳税时,"税收"作为一个专业词汇,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如果使用一些社会上的公司税收的一些事件引入,让让会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现实生活距离太远,而显得兴趣缺缺。但是如果给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组数据:每买一瓶3元钱的啤酒,就交6角钱的税;人每喝一口啤酒就已经交了5分钱,200元的化妆品拿在手里,实际上我们已经给国家交了80元钱的税款。通过这些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例子,瞬间拉近"税收"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了隔阂,让学生了解到原来税收就在我们身边,原本略显晦涩的专业词汇也变得亲切可爱起来,学生也更加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
(3)精心选择,符合学科价值导向。
在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时,不是说要多多益善,引入的生活内容过多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太过花哨,学生注意力被过多分散,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时要注重质量,精心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启发性的教学内容。选择素材要做到"宜少不宜多,宜深不宜浅,宜近不宜远。"[13]
而且要注意符合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导向,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上的启发和生活化能力的提升,思想政治课由于其担负着德育与智育的双重任务,更要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其是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观,是不是有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是符合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导向,是不是可以发挥内容本身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对于《经济生活》来说,就要选择符合社会主义经济挂念的教学内容,比如诚实守信、依法纳税、合理消费、积极就业等等,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符合经济生活的价值导向,精心选择,从而使学生获得经济生活知识,培养经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经济生活。
3.开展互动性的生活化教学过程。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建构自己的知识世界和精神世界。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这种双向交流,让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就要求教学过程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要在知识的导入、知识讲解、知识的应用过程中都要联系社会生活,实现一种从"生活到课本再回到生活"的飞越。
(1)知识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学互动的顺利开展。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教学知识结合起来,通过人们熟悉的生活素材为突破口,有利于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而且可以使枯燥难懂的知识形象生动化,利于学生理解。比如在讲解"投资理财的方式"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如何处理老师手头的5万闲置资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回答处理方式和理由,因为这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回答出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几种理财方式,并可以说出利息高、安全等投资的理由。教师通过他们的理由陈述帮助学生总结这些理财方式在收益、风险性等方面的比较,通过这个生活事件导入教学,不仅学到了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2)知识讲解生活化。
当导入结束以后,就进入到知识的学习阶段。因为知识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往往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感觉无所适从,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生活中的事例和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比如在讲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用"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分好"的生活现象来讲解,说明要想把蛋糕做得很大(比喻效率),就需要把蛋糕分好(比喻公平),这样人们才会更积极地做蛋糕,说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同理,要想人们有蛋糕可以分,就需要努力把蛋糕做大一点,这说明"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运用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抽象的理论瞬间变得简单起来。
(3)知识应用生活化。
学习不是目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要回归到生活中去。
知识通过回归生活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讲完"四种消费心理"这个知识点以后,组织一个小小主题活动"那一年我买过的最靠谱 or最不靠谱的物品",因为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会说出自己买的最(不)靠谱物品的原因以及背后反映的消费心理,这就是课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感悟,深刻理解自己购物的合理或不合理之处,这是对自己消费观的一次重塑,有利于自己将来消费行为的明智化、合理化。所以知识应用生活化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而且可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谓"回归生活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生活".
4.采用多样化的生活化教学手段。
说起传统课堂的教学媒体,映入我们脑海的往往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学生往往接触到的就是文字和教师的讲课声,这无疑让学生对原本就很枯燥的政治课望而生畏,头疼不已。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讲授法为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课堂陷入气氛沉闷的尴尬境地,教师情绪高昂,学生却无动于衷,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抽象,内容现实,而且还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因时而异,因课而异,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其中包括多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
(1)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