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1.生活化
"生活"这个词是我们再常见不过的一个词。翻阅各种资料,对"生活"的解释却是众说纷纭,我们对于"生活"很熟悉,但要给其下一个精确全面的定义却是很困难的事情。
生活一般意义上是指生物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具体到人类生活,又可以按照不同分类标准而划分,如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等等都是基于不同标准细化而成的。"化"作为名词后缀,表示事物性质的改变,转变成某种状态,或者达到某种境界,如简单化,信息化、现代化、大众化。"化"总是与"变化""改变"联系在一起。比如前面提到的,"简单化"就是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大众化"就是把小众的"变"成大众的,它强调的就是一种改变。由此对于"生活化"的定义我们就不难理解了,所谓生活化就是使某种活动"变成"生活的,与生活的关系由疏离隔阂变成亲密无间的状态,使某种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2.生活化教学
当生活化运用到教学领域,就变成了生活化教学。按前面的理解,也就是说要使教学这种活动变成"生活的",使教学与生活由隔阂分离变成亲密联系,教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来有往,有去有回,使生活与教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要想了解生活化教学的含义,首先需要了解下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纵观中外教育史,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都经历了教育依附生活、教育独立于生活、教育重新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发展过程:在远古时代,教育往往依附于生产和生活劳动,当时的教育大多是采取口耳相传的简单形式;到奴隶社会学校逐渐产生了学校,教育逐渐与生活相脱离,后来就发展到了比较极端的地步,"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对当时教育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真实写照。后来出现了斯宾塞,他认为"教育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4],而后杜威却认为教育不是为生活作准备,他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而到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却把杜威的观点颠倒过来,他认为"生活即教育",对于生活教育,他的理解是"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5]
这充分说明了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回归于生活。他还主张教学做合一,说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然后我们跳出教育领域,看一下文艺创作领域对生活化的理解是:"在文艺创作中,坚持从生活出发,按照生活本来面目真实地反映生活,使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象生活那样丰富多彩、错综复杂。它要求作家、艺术家熟悉生活。但生活化并不等于照搬生活,决不能把它和典型化对立起来。"[6]
这是从文艺创作的角度阐述的,而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所以生活化教学也应该遵从这个原则。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坚持从生活出发,使教学具有生活气息。
通过对生活化教学相关理论的研读,再结合自己教育实习当中的一些经历体会,笔者对生活化教学的定义为:生活化教学就是以现实生活为立足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建立在生活背景之上,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联系社会生活,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深化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生活化教学的生活不是指日常生活琐事,而是指能反映社会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对人具有发展意义的普遍的人类生活;不仅仅是社会生活,而且包括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不是原始的生活,而是教师根据学科价值和教学内容,经过精心选择、适当加工处理以后的生活。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当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7]
从中可以看出高中思政课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由此笔者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生活化教学定义为:立足于社会经济生活,将抽象的经济原理、现象和知识建立在学生的经济生活背景中,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联系经济生活,通过创设经济生活情境,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学习经济原理,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1.生活性
所谓"教学"就是教生学,"学生"即学会生存,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最终目的是教学生学会生存,所以教学必须要联系生活,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发出真正的力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教学的源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是教学保持生命力和创造活力的关键所在。陶行知曾经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8],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回归生活,不管是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都是要立足于生活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立足于生活实践,在生活情境中去感受体验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在生活化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贯穿着"生活",所以生活性是生活化教学的一大特点。
2.发展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自主探索、自主思考、自主研究,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主动建构自己的主观世界,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全面发展。生活化教学的发展性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因为生活化教学是立足于生活的,而生活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生活化教学也要随着生活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发展,思想政治课更是由于其具有时政性,所以要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不断引入新的内容使其保持时代性和活力。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的发展性是指其本身要随着生活的变化不断变化发展,还有教学要专注于学生的发展,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展开教学。
3.体验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到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9]
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初步体验,这是认识世界的过程,然后在初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得到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上的陶冶,从而认识自我。通过这种身体体验和心理体验,可以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感悟更加深刻,让学生获得情感上和认识上的体验,从而将自己原有认知体系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也有利于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4.开放性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教学也要坚持开放的原则。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为教学是一个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活动,面对的学生也是各有差异,封闭性的教学是不现实的。生活化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学的内容、方法、理念、评价都是开放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拥有一个心灵释放的空间,保持一种愉悦放松的精神状态,在自由自在又积极进取的氛围中更好地获得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开放性也是有限的,不能毫无边际地开放,这样容易造成教育的无序化,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