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幼儿园戏剧活动的有效实施绪论(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0 共7682字

  2.有关戏剧心理治疗功能的研究

  维也纳的莫利诺博士专门将戏剧当做医疗的辅助手段,他于 1911 年用戏剧来做儿童的心理疏导。[7]治疗戏剧在儿童戏剧教育领域的出现,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戏剧的心理治疗价值,尤其对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儿童。

  戏剧教学法成为一种具有治疗目的的学科,一般认为,是始于英国现代戏剧教育学的先驱 Pete Slade,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将儿童戏剧作为一种净化方法,用于协助儿童学习不良与困难者的干预中,但是真正将戏剧治疗发展为一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模式的是 Sue Jennings. Jennings 建构了戏剧治疗的第一个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了相关的咨询水准,发起成立了英国首个戏剧治疗者联合组织,实现了戏剧治疗从无到有的蜕变。

  戏剧治疗学是一门综合了医学、心理学及戏剧与影视学等理论与方法的新兴学科。早在希腊、古罗马时期,戏剧的治疗功能已开始被人们认识。20 世纪70 年代,戏剧的治疗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戏剧治疗在所进行的治疗中采用多种戏剧的表现技巧,可视不同的阶段与情况供治疗师或领导者采用。目前技术的发展,以心理剧技巧,戏剧性投射技巧,游戏扮演技巧,角色技巧,隐喻技巧及仪式技巧等七大类为主。

  从以上对外国研究状况的梳理可以看出:无论是对创造性戏剧的研究,对幼儿戏剧教育功能的研究,还是对戏剧心理治疗功能的研究等等,外国的戏剧教育研究都先于我国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幼儿戏剧活动的开展,西方发达国家也进行得比较红火并且积累了诸多实践经验。对于戏剧活动这种戏剧教育形式从学者到教师,从教师到幼儿,可谓耳熟能详、运用自如。

  (二)国内研究现状

  1.有关“幼儿戏剧”概念的研究

  我国关于幼儿戏剧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2003 年李涵主编的《中国儿童戏剧史》中,将“儿童戏剧”的概念等同于“儿童剧”的概念,认为只要是为儿童的,写给、演给儿童看的戏剧都是“儿童戏剧”.李涵等人认为儿童戏剧的关键是看接受对象,儿童作为接受对象,即为儿童戏剧。

  研究者认为这样的界定局限了儿童戏剧的内涵,忽略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根本目的。儿童戏剧的主体是儿童,儿童不仅是观众,更是参与者。儿童剧不仅是成人提供给儿童观赏的剧目,也是儿童参与其中展示给成人欣赏的一种形式。

  郑荔将幼儿戏剧归为幼儿文学的范畴,她认为幼儿戏剧是幼儿文学的综合形式,“幼儿戏剧是指适合于幼儿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研究者认为“幼儿戏剧”的根深深植于“戏剧”之中。它无法脱离戏剧的元素和表现形式,而戏剧与文学的关系也密不可分,尤其是剧本的创作和戏剧语言的展现,对创作者文学素养的要求颇高。但不能因为文学与戏剧的密切联系就抛弃了幼儿戏剧的根本。

  陈信茂为“儿童戏剧”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只要合乎以下要求,就可以称为儿童戏剧:须应用儿童的思想、儿童的想象、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情感、儿童的体验,透过戏剧的手法,表现大宇宙间动植物的生活、人和物的关系、社会的现象、人生的意义。用以增进儿童的知识、陶容儿童的美感、坚定儿童的意志、充实儿童的生活、诱导儿童向上的艺术活动。研究者认为该定义涵盖内容广泛,没有明确的指出幼儿戏剧的个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该定义中提到“透过戏剧手法”,显然将戏剧作为了一种媒介或手段,窄化了戏剧的作用和作为综合课程的可能性。

  台湾学者林玫君在其《创造性戏剧之理论探讨与实务研究》一书中,则是援引汇整欧美儿童戏剧学者的观点,将儿童戏剧相关的活动领域,分为:一、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Dramatic Play),诸如象征性游戏、想象游戏、假装游戏、社会戏剧游戏等都属于此类活动;二、以“戏剧”形式为主之即兴创作,其 中 创 造 性 戏 剧 ( Creative Drama , 简 称 CD )、 教 育 戏 剧 ( Drama inEducation,简称 DIE)等均属之;三则是以剧场形式为主之表演活动。

  综上所述,关于“幼儿戏剧”的定义颇为繁杂,有人认为幼儿戏剧包罗万象,无边无际;有人认为幼儿戏剧来源于文学;还有人认为幼儿戏剧是展示给幼儿的作品。这种种界定并没有明确的点出幼儿戏剧的突出特征和真正归属,研究者认为幼儿戏剧的素材来源于文学,表现形式又归于戏剧艺术,这其中幼儿是桥梁,是参与者,正如台湾学者林玫君所划分的一样,幼儿戏剧有多种相关的活动领域,可以利用不同的依据去分类界定,更具有研究价值。

  2.有关“戏剧教育”概念的研究

  关于“戏剧教育”的概念界定分歧较大。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黄爱华指出:戏剧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戏剧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它面向全体在学人群,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戏剧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基于这一概念,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戏剧教育应用框架:学科性戏剧教育,如开设有关戏剧课程;渗透性戏剧教育,即在课文中入选剧本,把“戏剧教学法”运用于学科教学;活动性戏剧教育,如课本剧编演、校园戏剧演出等。[12]而李婴宁在其编写的上海戏剧学院艺术教育专业教材《教育戏剧概论》中,将戏剧教育划分为戏剧的专才、精英教育和戏剧的普及、通识教育。专业戏剧学校中以培养编剧、导演、演员和舞美等专业戏剧人才为目的地专业戏剧教育。普通学校中的戏剧课、戏剧学科--以戏剧为内容的普通学校的艺术课程,属于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一种门类,也可以看作是通识戏剧教育的一部分。学校之外面向大众的通识戏剧教育,比如社会上的戏剧普及课程、戏剧欣赏讲座等,其主要目的是普及戏剧艺术,培养更好地戏剧观众。

  综上所述,虽然对戏剧教育的类型划分区别较大,但总的理念是将戏剧引进到教育中,这里的教育更多是针对成人。戏剧与教育的结合本身就是很大的飞跃,再将戏剧与学前教育相结合,相信能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

  2.关于幼儿戏剧教育的探索实践

  我国自 1947 年宋庆龄女士建立中国福利会儿童剧团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儿童服务的剧团产生了。经历过抗战时期儿童剧团的繁盛与壮大,如今儿童剧团却进入了一个萧条的状态。我国有三亿多儿童,却只有二十几个儿童剧团。在 2006 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建院 50 周年之际,以“童年经典·艺术启蒙·戏剧未来”为主题的儿童剧高峰论坛上,兰州市儿童艺术剧团团长百宝仓在介绍兰州儿童剧的状况时说,“兰州有八十三万未成年人,可是没有一个属于儿童的演出剧场。缺场地、缺钱、关键还缺人”.

  二十一世纪初,伴随着我国新基础课程改革的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也拉开了序幕。2001 年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园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并强调“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就艺术领域而言,就要求幼儿园艺术课程不仅要实现艺术内部的综合,也要实现艺术与非艺术的综合。戏剧教育作为综合的艺术门类进入研究者视野,并受到西方创造性戏剧的影响,我国的戏剧教育也开始逐步发展。但遗憾的是我国内地的相关实践研究较之港台地区仍属少数。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金梅将“儿童戏剧教育”界定为:在激发儿童创作戏剧的过程中,教师培养儿童乐于并善于用戏剧语言(符号)表达自我、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由师幼共同建构的指向人文精神的一种审美教育。张金梅带领其学生共同参与研究“幼儿戏剧教育”,在国内颇具影响力。

  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的王友辉在《台湾戏剧教育及儿童剧场发展历程》一文中表示:台湾儿童戏剧的发展,在日本殖民时期的 1920 年代即开始有零星的演剧活动记录,而从 1945 年至今,历经近几十年的时间,在不同时期呈现了不同的特质和风貌,总体分为四个时期,分别如下:日本殖民时期-1970年,早期发展的年代:游戏化活动时期;1970-1980 年,儿童剧展的年代:从学校出发的研习和演出;1980-2000 年,儿童剧场专业化:从业余社团到专业剧团;2000 年迄今,剧场与教育的结合:教育深耕与国际交流。

  上世纪 90 年代初,一些戏剧研究者如胡宝林、林玫君把国外创造性戏剧的相关概念引入台湾。至 2000 年,“台湾地区的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开始纳入到一般艺术课程教学‘艺术与人文’课程的范围之内,这就为学校推行创造性戏剧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的设置,除指定学校展开试验教学外,从 2001 年 9 月起在台湾地区各中小学由国小一年级分级施行,国中则从2002 学年度起开设这门课,新设立的创造性戏剧将在国小三年级至国中三年级的‘艺术与人文’课程中实施,而国小一、二年级部分则置于‘生活’课内并合并社会、自然与科技课程后实施,成为国民义务教育学生的必修科目。

  综上所述,我国幼儿园的戏剧活动和戏剧教育受西方创造性戏剧的影响也开始起步并有逐步发展的趋势。戏剧教育作为综合性的艺术教育门类进入学期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更为遗憾的是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实践研究为数很少且起步时间晚。戏剧教育的相关研究较之港台地区的研究显得明显不足。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本研究利用多种检索方式,大量阅读中外着名学者关于幼儿戏剧教育的研究着作与期刊,确定自己的研究重点,分类整理研究中的精华部分,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丰富自己的研究。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幼儿在戏剧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教师在幼儿戏剧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所选剧本在实施过程中的完成度和创生情况等等,通过多种记录手段完整记录观察过程和结果,如利用录像机、相机、笔记等多种摄录手段。所获得的宝贵研究资料需具备客观性,以方便日后的专门分析工作。

  (三)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本研究将根据访谈提纲与活动组织者、幼儿教师和幼儿进行交谈,对访谈对象的观点意见及访谈记录进行汇总分析,得出调查结论。该访谈在活动组织后进行,过程中以观察记录为主。

  (四)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结合文献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分析,得出事物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的方法。本研究将如实、准确记录幼儿园戏剧活动中发生的事件,如幼儿的参与状态,教师的指导方式,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组织形式等。在论文写作中,进行举例分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