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幼儿园戏剧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0 共5506字

  二、幼儿园戏剧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组织形式单一,活动功利性强

  1. 现实中幼儿园戏剧活动组织形式单一

  尽管幼儿园戏剧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包括演出汇报式的幼儿园戏剧活动、区域“小剧场”式的幼儿园戏剧活动、作为教学手段的幼儿园戏剧活动和主题整合式等具体组织形式。但是由于每个幼儿园的实际需要不同,选择的组织形式也颇有差距。幼儿园戏剧活动多以演出汇报式存在,可见组织形式单一乏味。甚至使幼儿形成了这样的“生物钟”:每到节庆日,尤其是“六一儿童节”前夕,总会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排节目,今年要排什么样的节目等问题。幼儿在这种单一的组织形式下,形成了惯性,个别幼儿的表演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幼儿开始期待活动的开展,但对于多数幼儿来说并没有在这种活动中收获多少。在提倡区域活动的建议下,各幼儿园都设置了类似于戏剧活动小舞台的表演区,但表演区的实际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它仅仅是作为众多区域活动中的一份子存在,不具特色,甚至被闲置。组织者开始的目的是积极的,但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将这种形式与“我们具备戏剧活动,我们园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的虚荣相混淆,更加显出戏剧活动在幼儿园中的单薄之境。

  造成组织形式单一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缺乏开展戏剧教育的理念。组织者没有认识到幼儿园开展戏剧活动的作用。为了让办园特色更加凸显,而开展吸引眼球的汇报演出;为了让区域活动更加饱满,而开展区域小剧场活动。然而这并不是戏剧教育的理念所在,甚至是曲解了戏剧教育的理念。我们所提倡的戏剧教育组织形式,是多层次多方向的组织戏剧活动,激发幼儿对戏剧的兴趣,而不是为了迎合戏剧教育的开展需求,而设立一个两个关联不大、实施效果不佳的戏剧活动摆设。第二,客观条件不允许。我国人口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同样反映在幼儿园中。山东省大部分幼儿园是大班额教学,每班人数在35-50 人之间不等,少数的硬件设施齐备的私立幼儿园具备小班额教学的条件,如台湾三之三幼儿园,每班人数在 15 人左右。基于这种现实,教师无法分身来开展多层次的戏剧活动,也无法顾及到每个幼儿的表演需要。

  2.排名、得奖思想重,活动功利性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快节奏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快餐文化也随之诞生。喧嚣的物质世界里,效率和成果被视为珍宝。我们号召和提倡“以人为本”“以幼儿为本”,但这些口号在物欲的大潮中淹没。自培根说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始,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时期的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张扬便告一段落。笛卡尔要求用理性给人带来确定性,康德用理性对传统信念进行了系统的批判,黑格尔用理性建立起庞大的、无所不包的理性大厦。

  这种时代的印记反映在幼儿戏剧教育中,体现为“高产”.这里的高产不仅要求教师高产剧本,还要求幼儿高产作品,完整演绎这些高产剧本。先不说质量如何,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一种莫名的紧迫感。济南市某幼儿园“十一庆国庆童话剧展演”之后,与某大班保育员交谈中得知,“每次大型演出后就会有不少孩子请假,今天就有 7 名幼儿因感冒上火等原因请假。”研究者在听到这个数字时很是震惊,追问:“每次都有这种情况?7 名是不是太夸张了?”M 保育员回答:“是的,每次都如此,只是请假幼儿的数量不一定,这次确实很多,可能与季节交替有关系,但排练带给孩子的压力确实很大,加上为了挤排练时间,减少了喝水的次数的原因。”处在这种为表演而表演的状态下,幼儿的身心如何朝着健康明朗的方向发展?为了取得名次,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为了让莅临检查的领导满意,为了让参观人员“叹为观止”,唯独我们没有从“为了让孩子收获体验、领略快乐”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幼儿园如何开展戏剧活动。

  (二)重视参演幼儿,忽视观演幼儿

  1.“揠苗助长”式的培养参演幼儿

  在组织戏剧活动过程中,过分重视参演幼儿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第一,为缩短演出准备时间,“压榨”属于幼儿的自由活动与休息时间。幼儿园开展的戏剧活动多数要求见效快,快节奏的准备,高效率的呈现。正是这样的活动开展目的,造就了“揠苗助长”般的戏剧教育方式。在观看某大班幼儿的演出时,惊叹于她是如何背诵下那么多拗口的台词,于是演出结束后进行单独对话。研究者:“小朋友,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台词的?”小朋友:“回家练,老师白天要检查,背不好还会放学叫妈妈留下。”这一简短的对话透漏了两个信息,一是幼儿并不享受这个过程,并没有带着兴趣去参与这项活动。二是幼儿的休息时间被严重挤压,甚至也“连累”了父母的休息时间。第二,为了获得畸形的成就感,教师和家长联手培养出一个“小大人”.从园所领导的成就感说起,“我们园的戏剧教育特色活动开展的非常好,欢迎各位来园参观指导,我们将为各位呈现一台精彩绝伦的童话剧。”这种成就感将幼儿园开展戏剧活动作为吸引眼球的资本。作为教师的成就感,不再以指导幼儿感受活动过程为目的,而以幼儿是否完美呈现剧本为目的。而家长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台演出中担任重要角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完美的表演。在种种“希望”的压力下,幼儿为了附和这种成就感而滋生出,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鼓励,并为了这些荣誉而超精力的排练。最终锻造的是一个个不成熟而看似成熟的“小大人”.

  2.观演幼儿“坐冷板凳”

  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参演幼儿的精彩表现上时,没有多少人会关注“坐冷板凳”的小观众们的感受。在幼儿园开展戏剧活动,应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组织幼儿看演出。当然,组织他们看的戏剧,应是切合他们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的。二是在幼儿园组织他们拍戏、演戏。[27]正如陈子典所说,戏剧活动的组织,不仅包括演出,还包括观演;不仅要注重少数参演幼儿,更应注重作为多数的观演幼儿。造成忽视观演幼儿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戏剧活动研究中缺乏普适性的方法、途径研究。对于一个 40 人左右的班级,如何开展戏剧活动,如何均等提供参与表演的机会,如何帮助观演幼儿体验戏剧活动,这一系列关于全体幼儿共同发展的问题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指导。其次,观演幼儿在长期的地位悬殊中变得麻木并习惯了这种“零关注”的状态。例如,某幼儿非常喜欢戏剧活动,经常站在区域小剧场外观看其他幼儿的表演,当你鼓励她进入区域共同参与时,她会很简洁的告诉你:“我不会。”显然,并不是她不会,更可能是她在初显兴趣之时,被教师或家长打压了下去。教师和家长告诉幼儿,“你不适合演某某角色”“你的声音太小了,观众会听不见”等否定幼儿的话语,成为幼儿甘于“坐冷板凳”的潜在因素。

  (三)注重表演结果,忽略过程体验

  尽管多数幼儿园已经非常注意评价方式的改进,比如让每个孩子在活动后都获得奖状,以鼓励每个孩子进步。也正是这种善意的改变,又带来了另一个弊端,幼儿对成果的不珍视。幼儿园戏剧活动的评价也介于这两种弊端之间无法自拔。注重表演结果,忽略过程体验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对一线教师的访谈中,10 号题目“您所参与的戏剧活动是如何进行评价的?”L 教师回答:

  “我们园为了弱化评价带给幼儿的不良影响,采取不做具体评价的方式,每个班表演完了都会得到优秀表演的奖状,参演的幼儿也都会得到鼓励的证书。”另一幼儿园的 S 教师如是回答:“我们组织的童话剧活动深受家长的喜爱,家长非常关注自己幼儿是否能参加到表演中,我们园为了鼓励和表彰参演幼儿,都会准备优秀奖状和小礼物。”研究者追问:“那观演幼儿您怎么对待?”(迟疑片刻)S 教师回答:“观演幼儿如果遵守纪律能安静观演的,我们回班也会奖励小贴画的,不过一般观演幼儿的家长较少来参加观看,因为自己的孩子不担任角色的原因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无论是专家还是一线教师都是在我国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成长发展起来的,思想深处的名次意识挥之不去。尽管明白幼儿的身心不适合应试教育的排名评价,但在活动组织过程中也难免渗透这种评价方式。调查中多数教师认为:幼儿园除了运动会作为竞赛项目,再就是作为演出汇报的戏剧活动可以进行比较排名。如果活动不排名不分胜负岂不是荒废了长时间的准备和努力。第二,来自多方的评价压力。首先是来自家长的压力。目前就学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在选择幼儿园时会考虑很多因素,其中“我的孩子在这里能学到什么”是众多考虑因素中的突出因素。幼儿园的责任重,在保证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同时,还要为家长展示幼儿在园所学,戏剧活动作为一种出彩的展示方式为家长所推崇。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活动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局面。其次是来自教育当局或幼儿园领导的压力。教师作为一线活动的操作者,接受上级的指示,停掉日常教学,开展戏剧活动,只为应付检查或迎合某些上级的趣味,被迫忽略了幼儿的活动体验。

  (四)区域活动繁多,指导教师缺乏

  谈“区域活动繁多,指导教师缺乏”这一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指导教师的作用。在幼儿园戏剧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测的,但却影响深远。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带着对某个故事或某本绘本的剧本构思和幼儿进入活动准备阶段,在不断的讨论和磨合中形成完整的剧本内容。接着教师发挥参与者的功能,帮助幼儿进行排练,扮演幼儿同伴,决策活动的发展方向,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师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建议和帮助,适时给与积极的指导,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模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