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农村干部队伍激励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激励理论的含义。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实现人的各类需求、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汇总,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2.2 激励理论探究的历史变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学术界尚未意识到激励理论的重要性,因此,对激励概念的相关研究并没有投入很大精力。1924 年,“霍桑效应”的重要性引起实践及学术界的重视,研究者们意识到这个值得探索的领域,开始尝试从不同的切入点来研究探索激励问题,各种激励理论也如雨后竹笋般逐渐涌现[13].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2.1 行为主义激励理论。
上世纪二十年代,一种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理论开始在美国盛行。该理论的理论基础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激励作为管理过程的实质,主张通过激励手段诱发人的行为。激励者的任务就是选择一套恰当的激励杠杆,通过这些杠杆的作用引发被激励者相应的反应。在强调纯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新行为主义者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引入主观因素,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认为,除了金钱这种外部的刺激要素,还要充分看重劳动者的主观要素。该理论试图从社会心理角度出发,同时分析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虽然最终目的是将个体需要和组织目标相统一,但个人仍被作为重要对象来研究。从总体上讲,因为当时心理学理论不系统,被管理者地位和受教育水平低下,早期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较为僵化,经验主义的痕迹明显。
2.2.2 认知派激励理论。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研究人类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思想意识、兴趣、价值和需要等内在因素,由此形成了重点研究人类需要和推动人们行为措施的认知派激励论。这方面最着名的例子是提出“人际关系学说”的“霍桑实验”.主张应该把人看做“社会人”,而不是传统管理认为的“经济人”,不能把金钱看成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在激励中社会心理因素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该理论认为激励的最终效果是要把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以实现组织的既定目的,实现更好的结果。
2.2.3 综合型激励理论。
行为主义激励理论和认知派激励理论分别强调了外在激励、内在激励两个方面的重要性。综合性激励理论综合发展上述两类理论,为解决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指出了更有效的途径[14].最早期的综合型激励理论由库尔特·勒温提出,强调人的行为发展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外界环境的刺激实际上只是一种导火线,而人的需要则是一种内部的驱动力,人的行为方向决定于内部系统需要的强度与外部引线之间的相互关系。1968 年,波特和劳勒提出了新的波特-劳勒综合型激励理论,把激励过程看成外部刺激、个体内部条件、行为表现、行为结果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融入努力、绩效、个体品质和能力、个体知觉、内部激励、外部激励和满足等变量。强调奖励是以绩效为前提的,先有绩效才能获得满足,人们对绩效与奖励的满足程度反过来又影响以后的激励价值。波特和劳勒还进一步分析了个人对工作的满足与活动结果的相互关系,指出对工作的满足依赖于所获得的激励同期望结果的一致性,如果激励和劳动结果之间的联系减弱,人们就会丧失信心。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基础,西方管理界逐渐确立起“需要-目标-动机-行为-绩效-奖酬-满足-积极性”的激励模式,在激励手段上实现了由单一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求的嬗变。
2.3 激励理论的分类。
西方激励理论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内容型激励理论--侧重强调工作内容对员工工作热情、积极性和潜力激发的影响;过程型激励理论--侧重于研究人的动机形成、目标选择到行为发生的心理过程;行为塑造型激励理论--以条件反射理论为心理学理论基础,通过一定手段对人的行为进行定向控制或改造,以引导至预期的最佳状态。
2.3.1 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顾名思义是对起激励作用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着眼于实现人们需求的内容,通过达到人们所需所想,实现激发人们动机的目标。其主要研究的是激发动机的诱因。比较典型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尔德弗的 ERG 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
1.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大家较为熟知的一种激励理论,它把人看做是追求完全需求的动物。将人的需求逐级划分理论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afety needs)、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尊重需求(Esteem needs)、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超自我实现(Over Actualization),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强调随着需求等级的上升,实现的难度会加大。
2.ERG 理论。
影响较大的还有奥尔德弗的 ERG 理论。奥尔德弗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基础上概括改进,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生存需要(Existence needs)、相互关系需要(Relatednessneeds)和成长发展需要(Growth needs)三大人类的核心需要。他认为上述三种需求并没有先后关系,无论哪一种层次,其满足需求越少越希望被满足,而且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对高层次需求的强度就会增强,同时,如果高层次需求满足较少,对低层次需求就会越觉得更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