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末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人的内部”和“工作本身”这两个方面,工作对人的吸引力才是主要的激励因素。他将马斯洛的七个需要层次概括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认为工作成就、工作责任、领导赏识是产生激励的因素;而提高工资、改善人际关系、良好的工作条件等不产生激励的因素,属于保健因素。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区别是,赫茨伯格认为低层次需求的满足只能导致不满意感的消失,不产生激励效果。
4.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也有一定影响和地位。他认为人在基本满足了生理需要的前提下,还有权力、友谊和成就需要。认为“高成就需要者”不仅事业心强、敢于承担个人责任,而且倾向于承担中等程度的风险,把个人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从成就中得到鼓励超过物质鼓励。这种“高成就需要者”对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3.2 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的是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其主要成就是找出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这类理论表明,要使员工按照企业预期去行动,就必须构建员工行为与员工需要之间的必要联系。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等。
1.期望理论。
1964 年,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通过了解付出与收获之间的联系阐释激励的过程,并选取适合的行为实现最终奖酬目标。它认为激励(motivation)取决于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valence)和其对应的期望值(expectancy)的乘积,引出了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等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三个条件。
2.公平理论。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发现奖励与满足感之间还存在着是否公平公正的感觉,并由此提出了公平理论。提出对奖励满意与否既要看绝对值,也要看相对值。如果受奖者心理上感受到了奖励的公平合理,就能达到激励效果,如果认为不公平、不合理,即使奖励绝对值不少,也会影响工作情绪。
3.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由爱德温·洛克创立,认为目标本身就是激励要素的一种,可以把人的想法转变为行动,以实现目标位目的不懈努力并适时调整。目标的设定会直接影响工作表现,设置科学合理、富有恰当挑战性、被员工认知且普遍接受的目标,可以令个人表现获得更大提升。
2.3.3 行为塑造型激励理论。
行为塑造型激励理论是早期行为主义激励理论、新行为主义激励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学说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具有操作性、工具性,人由于某种动机而引起探索或“自发的”活动。
1.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金纳提出。认为人的行为会因为受到鼓励而更加积极,要达到激励目的,奖励往往比惩罚更加有效,奖励及时效果会更加突出。斯金纳认为,执行任务前确定恰当的目标,执行任务后给与合适的奖惩,就能控制引导人的行为。
2.韦纳的归因激励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行为结果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总结经验教训是激发实现目标的重要动力。韦纳将麦克利兰的观点加以扩充,总结了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四个影响成败的因素。对成功的渴望度越高,重视内因的成分就越高,对成功的渴望度相对较低,就会更加强调外在因素的影响。
笔者认为,了解这些激励模式对于深入理解农村干部、工作创新和工作奖励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完善衡水市农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能够提供理论基础和有益借鉴。但无论哪种激励理论,最重要的是通过激励措施,调动农村干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创新创业的自主性,不断确立新的工作目标,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把需要、动机、目标及奖励观念结合起来[15].通过借鉴西方激励理论,立足本国国情和农村工作实际,建立中国特色的激励理论,避免机械照搬移植,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上述理论的理论基石多是心理学,农村干部在工作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动态,形成特有的世界观。帮助农村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鼓励农村干部去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仅靠激励的外在刺激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观努力和能动性才是关键。在实际运用这些理论时,要注重与当时、当地的实际相结合,适时调整,确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