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南沙新区村镇建设机制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18 共6116字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十八大报告中国家提出城镇化战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再次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中",同时特别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坚定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12338"决策部署,广州市新型城市化战略的举措之一"打造现代化美丽乡村",努力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全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广州市从 2012 年开始将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计划(2012-2016)。目标任务是高起点编制镇村规划,推进村庄布点、建设新村和改造旧村规划,无缝对接域覆盖城乡规划,推进市场体系、劳动就业体系、行政管理改革、城乡户籍改革、土地利用、社会管理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深度融合、一体发展。[1]

  2012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兰州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根据广州市现在对新型城市化部署和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对新型城市化建设要求,结合南沙新区开拓新型城市化有先行先试政策,南沙属于城市郊区、农村及农业人口较多的现实,在急需加快新区开发建设的前提下,2012 年南沙区开展了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结合南沙新区开发整体建设框架,2012 年启动美丽乡村试点村选点工作,2013年开展南沙新区村庄规划、2014 年启动了村居环境改善和提升工程,从逐步试点、逐渐向全面铺开村镇建设,通过美丽乡村试点的建设实施的分析,从建设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设的思路,为下一步村镇建设打好实践基础。

  对南沙新区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的认识,不能离开新区开发建设这样背景,既要做到新型城市化的高度发展,也要城乡协调,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内外有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低密度农村环境。从早期的新农村建设,到近期开展的结合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美丽乡村,南沙新区农村环境得到长足的发展。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南沙新区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的进程研究,折射出村镇建设的问题,通过深化分析,提出解决城市化下村镇建设的新思路。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可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的水平是全面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改善村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是目前村镇建设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难题。重点讲述了南沙新区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的现状,及其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本论文旨在从南沙地区这一快速发展地区的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管理体制的视角来探讨村镇建设的进程,总结经验,希望能为部分快速发展地区的村镇建设管理提供思路,努力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状况,推进城市化下城乡和谐发展的新村镇建设管理新机制。

  在对国内外农村建设文献参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南沙新区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现状,以借鉴国内外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对当前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等基础工作上进行分析,研究出近期可提供政府实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益思路,为远期做到科学可持续发展,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方面建设过程,创建城乡一体的现代化美丽乡村,实现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去结合国内外,广州市新型城市化战略,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以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为研究重点,探索新型城市化下"美丽乡村"如何建设新思路,做到真的"美丽".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理论意义。即通过对原有关于城乡建设理论、政策的梳理分析,横向国内外农村建设有关理论和案例对比,纵向对区内如城中村、生态农业村庄等不同类型对比分析,把"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做到科学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

  其次是实践意义。第一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是国家城镇化、"美丽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战略任务,作为区县必须认真研究,提高理论水平,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战略部署、在政府决策、规划、项目立项、总结经验等方面均能得到提升。

  最后是推广意义。南沙是典型的郊区沙田水乡,对珠三角发达地区的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有典型的意义。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村镇建设将得到迅速发展。如何加强村镇建设的管理,提高村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是摆在村镇建设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该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编写的,目的是宣传国家关于村镇建设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介绍村镇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内容,包括:目标管理,规划管理,村镇工程建设管理,资金管理等建立新时期快速发展的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机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方面,有别于国内,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在环境治理上农村与城市得到同样重视;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国外实现规模化农业,走的是生态农业的道路,己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另一方面,农村与城市不存在太大的差异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外农村的环境问题并不突出的原因,因此,专门针对农村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不多。通过阅读文献显示,在韩国、日本等国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未能做到发展经济、生活,同时环境不受破坏。"实绩主导"的政府行为在经历了一些失败和教训后,在韩国有学者认为缺乏远景规划,注重物化的硬件建设的模式不适合韩国农村发展[1],要避免进一步造成了历史文化、生态环境方面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他们提出生态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的运动,如"环境亲和型农民"的教育环境农业计划,.同样的情况在日本方面得到推选,日本学者[2]

  认为"在新村建设中要注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立法以及政策的扶持",注重农村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农村的发展建立在重视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技术研发的基础之上。

  第一、城市化中农村建设的问题麦尔冷(Pierre Merlin)认为[3]:乡村城市化好似乌托邦的"回归大自然"的反城市化主义的一个变种它远远没有能为拯救大自然做出贡献,危害自然环境,没有能建立起一个脱离城市的环境乡村造成许多弊端。例如在巴黎大区的乡村、小城镇,造一千余栋的独户住宅, 消耗许多农业空间,房屋景观与毗邻的乡村没有视角的连续性油漆粉刷的小房栅栏围起的花园、车库,以及杂乱的村内道路与传统乡村环境极不协调。

  第二、国外乡村建设的经验[4]一是美国:美国经济活动和人口持续不断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和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城郊人口在数量的比例越来越大,并且乡村和城市的生活方式逐步融合,经济上的差别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由经济发展形成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

  二是英国:利用城市与区域规划引导城乡协调发展。英国利用区域规划解决城市建设的土地问题,其中一项重要的实践就是编制大伦敦规划,通过促使农业区与城市发展区统一规划布局,达到城乡一体协调。

  三是日本:20 世纪中期,农村"过疏"产生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乡村人口"过疏问题"高速城市化和乡村衰微现象,日本政府开展"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一方面制定了大量法律促进农村发展。经过建设,国家发展和社区经济通过"日本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得到很大的提升和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四是韩国:"新村运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使韩国大量农村年轻人从农村来到大都市,剧烈冲击农村原有的传统文化、伦理和秩序。更重要的是,农村与城市不均衡发展拉大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年均收入差距,以及由此导致大批农村人口的涌入城市,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出现退化,也带来了大城市社会问题。新村运动初期,政府通过一系列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生活环境上,改变了农村面貌,通过盘活土地,增加了农村人的收人,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称赞。[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中国城乡问题研究现状通过检索,对中国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基本有统一的认识,城乡问题上主要研究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化市化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城市化却一直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相并存。程开明和李金昌(2007)[2]发现,中国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冲击效应,在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方差中占有较大比重。

  二是城市化带来的农村生态问题。周献德[3](2011)分析指出城市化带来的生态问题:第一城市资源需求冲击农村生态系统,城市化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得城市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日趋强烈。城市工业污染加剧对农村生态的负面辐射,城市化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业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发展对农村影响也日益加剧;认知错位加速农村生态系统恶化,对农村生态破坏重视程度不够和认识不足将加剧生态系统恶化。

  第二、国内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现状通过文献检索,从 2010 年开始,特别是十八大后,美丽乡村相关文献快速上升趋势,说明国内开始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研究,目前仅以"美丽乡村"搜索文献 1556 条,其中 2013 年 533 条,2012 年 129 条、2000 年至 2011 年。从区域上分浙江安吉县、杭州市、北京市和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还有天津、安徽、湖南等省市局部地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从研究路线有城乡(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和工作实践与经验分析方面,如陈毛应等《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纪实》、杨晓蔚《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骆敏等《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孙建国《打造生态家园 建设美丽乡村》。

  一是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安吉县的美丽乡村起步较早,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两条主线上能好的结合,是有益的学习,但是来自网络的声音也指出存在的问题[1].首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平衡。很多村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只是在村口修休闲公园,建活动广场,对村道两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村中许多地方还是机耕路未有修复,但村里的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低下,村中许多环境遭破坏鲜明的对比。其次是"美丽乡村"没有规划和建设计划。为了"美丽乡村"建设除了需要向村民集资,还要向银行贷款,村镇各级大搞政绩工程,盲目建设。最后是"美丽乡村"建设没有按农村建设的核心。部分村镇没能把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精神理解清楚,导致村民积极性不足,建设内容浮夸,未能解决村民需求的改善人居环境需求。

  二是广州市关于美丽乡村研究:通过文献检索,目前关于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文献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和和实施时间方面进行研究。比如,黄克亮、罗丽云在《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广州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根据现阶段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探讨如何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广州的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王艺在《论岭南文化在广州"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价值构建与传播对策》谈到岭南文化在广州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深远意义,从"乡村传承""精神润泽""消费价值"三个层面剖析了岭南文化在广州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价值。通过网络搜索,目前关于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多半是项目实施情况和经验总结方面,真正系统的论述或指导性,可推广的研究成果搜索到。

  三是从搜索文献来看,目前有关村镇建设及新农村建设(包括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比较多,近期主要从统筹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城乡规划和农村旅游方面的占了大部分,同时,有部分学者研究村镇建设管理的,主要村镇建设的本身的研究点比较多。极少文献提及有关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网上反映材料中主要是总结性质的文章,在正式期刊中反映的一篇文章是指出建设管理中规划引导不强、项目管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的等问题和对策,如浙江省城乡统筹中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现状及对策(苏巧玲,建德市审计局),没有深入的调查和汇总相关数据、通过案例分析规划引导性为何不强,规划编制的上层规划是什么,项目落地方面,建设实施管理缺失是那个责任主体缺失、另外资金投入方面有政府投入、镇街配套,村自筹、企业出资等等,究其投入不足可以从多方面分析。从研究的地区类型方面,大部分集中在山区、主要是研究山区的人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较多,经济发展或发达地区研究村镇建设的规划、生态、旅游方面,从查找到学位论文方面,有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黄金国)总结国外建设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来提出行政和规划方面的措施。目前研究方面没有专门针对建设管理,特别是从公共管理方面的角度就行研究分析的文章。

  综上所述,国外由于城乡环境、生活方式、公共政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一致性,专门以农村建设的特别是美丽乡村的课题较少。由于我国的城乡发展实际,国内学者对生态环境问题、村镇建设现状、村镇规划的研究较多,但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很少有系统性地分析与研究。可以肯定,对于南沙新区开发背景下,新型城市化进程的村镇建设的研究在新时期是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的,同时南沙在珠三角发达地区中心,相信对于很多处于同样区域的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南沙新区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为研究内容,深入分析政府规划决策、土地、经济产业、城乡建设等,对城市规划管理的缺失和社会管理力度的不足,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民住房、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等民生问题变得异常突出问题,结合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和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的措施和农村发展现状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分析目前在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中建设管理存在的原因,并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为下一步全面开展村镇建设打好基础,做到科学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

  1.4 研究方法

  本文对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管理等施以的各种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始终围绕着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管理理论,本研究遵循着"提出和确定问题一研究文献一理论分析一实证研究一分析结果一得出结论或者提出对策建议"的思路来展开的。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有:
  
  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收集,借鉴国内外农村建设研究的经验和教训,掌握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我国城市化的历史与现状。1.阅读了大量关于农村建设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打下了基础,并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南沙新区实际,以理论研究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管理方法。

  二是理论分析方法。以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为理论基础,新型城市化下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为主线,分析如何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可通过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互联网、区职能部门实际获得,相关的数据也可以从文献、广州市、南沙区年鉴资料查询。

  三是实证分析法。选取以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作为实证将南沙街金洲村、万顷沙镇红港村等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在实践中验证和完善。本研究所需要的实证第一手资料已经在日常工作中收集。在与区内相关人员访谈过程及对以往的城乡建设、生态建设等问题的调查中掌握了比较翔实可信的资料。

  本章小结:在总结现行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细致分析,逐一应对,在建设管理中的问题,而且提出了在地方政府结合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要求,提出建设管理的对策,以更有利于政府推动新型城市化下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