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24 共1945字

  第五章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电子政务的推进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人们的观念认识、管理体制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法规环境等。故需认真研究这些制约因素,不断调整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路和策略,才能促使电子政务步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5.1 认识观念的因素

  由于电子政务在我国正处于初级阶段,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有一些肤浅。对电子政务的内涵,以及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转化、提高权力监管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提升服务水平等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很多人认为电子政务只是传统政务管理的辅助技术手段,把电子政务简单地等同于办公室自动化或政府上网。

  一部分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对政务公开存在思想顾虑和认识偏见。把政务公开的义务视为负担,认为在互联网上政务公开增加了工作难度和额外增加了工作量。于是,在实际操作中搞形式主义,自行取舍公开的内容,公开的内容简单、比较虚。有些则认为政务公开不利于实施行政管理,降低政府的权威性。

  这部分人认为信息封闭有助于保持政府机关的权威性,更易于操纵事务和管理。因此,会下意识地或倾向地会选择保守地公开信息。观念问题成为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之一。

  5.2管理体制的因素

  电子政务关键是在于“政务”而不在于“电子”,正是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因此,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对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要。西方发达国家特别重视电子政务领导及管理机构的建设。美国电子政务从一开始就由前副总统戈尔主抓,小布什政府期间进一步实施了“联邦CIO理事会战略计划”,加强电子政务的领导和管理。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电子政务领导及管理机构的建设,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战略委员会作为政府集中研究信息技术的组织。

  为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2001年8月我国成立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职能合并至国家工信部,由工信部具体承担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是由工信部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其他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工作。而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难以真正统筹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实际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已经形成顶层管理职能缺失的局面,缺乏整体、清晰的电子政务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各级领导和电子政务工作者对电子政务发展的认识不统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全国从国家到省、市及县(区、市),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等不尽相同。因各地不统一,上下部门不对应,工作交流不顺畅,造成了地方政府部门在推进电子政务过程中出现了心不齐、力不足的情况,体现在应用的推广和业务协同上,遇到阻力。体制未理顺,权责不清,部门间协同不足,直接造成了电子政务各自为政、分散建设的局面,影响到电子政务效益的发挥。

  5.3 法律法规的因素

  电子政务是政务活动与网络信息活动的结合产物。需要有法律法规来调节政府、企业、公众、政务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政策等诸多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解决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发展完善电子政务,需要制定电子政务专门的法律,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与技术特征,有效地保护新的社会关系、新的生产力,排除电子政务发展道路上的一些障碍,推进政府信息化的进程,引导并保障政府向廉洁、高效、健康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关于电子政务的纲领性法律,立法状况处于一个“无纲领性立法,无明确的立法规划,无有效的立法评价及监督机制”的状态。而地方的电子政务立法效力层次低,效力层次较高的法律、行政法规尚未出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于电子政务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我国现有的电子政务立法模式属于分散模式,有关电子政务的法律规范分布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密法、计算机法、互联网法、信息法、电子签名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法等法律规范之中。分散模式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标准,法规与法规之间存在相互冲突情况,电子政务的特性得不到有效突出,实施效果对电子政务来说得不到有效体现。电子政务法是与计算机法、互联网法、信息法、政府公幵法、保密法等之间存在交叉关系,但是不能够简单的拼凑和叠加。电子政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领域。因此,完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保障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4 社会环境的因素

  这些年,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使用人数急剧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23。虽然网民数曰益庞大,但是多数网民缺乏参与电子政务的意识或者愿望。全社会参与电子政务的意识不够强,观念的滞后是我国电子政务遇到的发展瓶颈。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有参政意识的网络人群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而在这方面我国目前有所欠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